首页 理论教育 六尺巷的由来

六尺巷的由来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时候有个人叫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他从小发愤读书,后来考中了科举,到京城做了官。有一次,张廷玉回老家看望母亲,觉得家里的房屋太破旧了,就让人重新修建房子。一切安排就绪后,他就返回京城工作去了。叶家想把房子往这边盖大一点,张廷玉一家则想用那块地方做回廊。张家挖地基时,叶家就派人在后面填土;叶家用尺子去丈量那块空地的时候,张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夺走。

清朝时候有个人叫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他从小发愤读书,后来考中了科举,到京城做了官。有一次,张廷玉回老家看望母亲,觉得家里的房屋太破旧了,就让人重新修建房子。一切安排就绪后,他就返回京城工作去了。

巧的是,他的邻居叶家也打算扩建房屋。他们两家房屋中间有一小块地方,两家人都同时看中了。叶家想把房子往这边盖大一点,张廷玉一家则想用那块地方做回廊。

于是,两家人为此争执起来。张家挖地基时,叶家就派人在后面填土;叶家用尺子去丈量那块空地的时候,张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夺走。两家见面就吵,互不相让,险些打了起来。后来,两家都在那块地上立起一堵墙,把那块空地干脆堵死了。

张廷玉妈妈一气之下,给张廷玉写了封信,儿子既然做了大官,还是京官,这点小事还摆不平?

母亲让张廷玉赶快回来处理此事。

张廷玉一看来信,不假思索,提笔就写下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把信封好,派人迅速送回家中。

张妈妈满以为儿子会回来为自己撑腰,没想到只盼回一封家书。

一看完信,张妈妈立刻羞红了脸,心想:为了方寸之地,既伤了两家的和气,又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实在是不值得。

于是,张妈妈真的按张廷玉信上所说,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

邻居知道了,也深感惭愧,马上也把墙往后让了三尺。这样一来,两家原本争夺的一块窄地竟然变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当地人纷纷传颂这件事,大家就给这条巷子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六尺巷。有人还写了一首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赞美这两家人的深明大义。

“六尺巷”的故事到现在都还被人们传为佳话。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