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通海
一 教学设计
(本课时是2013年11月6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七中学八三班,用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的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最短路径问题”这一知识点上的课。)
(一)知识点
(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有关作图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已知直线同侧(或异侧)两点A、B,会在直线上求一点P,使PA+PB的距离最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等,用轴对称的性质进一步探究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轴对称性质简单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些尺规作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难点:已知直线异侧两点A、B,会在直线上求一点P,使PA+PB的距离最短。
(四)设计思路
(1)由生活中的修建泵站问题入手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回顾:“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和“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引导学生举例,然后板书——“最短路径问题”。)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就“最短路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观察、分析、画图等对“最短路径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争论,老师需引导学生自行解决。)
(3)展现类似的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作图,并让学生思考、完成该作法的证明。整节课按照“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联系实际应用”展开,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教学过程
片段一 情境激趣引入——用课件展示最短路径问题
师: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___最短。
生A:直线。
生B:线段。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生B正确。)
师: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最短。
生A:垂线。
生B:垂线段。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生B正确。)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探究直线、线段的图形特征,正确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数学概念的严谨性。)
师: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问题。
教师揭题:板书——“最短路径问题”。
片段二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师:如图所示。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生:应建在线段AB与L的交点处。如图所示。
师: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从图中的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他所走的路线全程最短?
师: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你打算首先做什么?
生:将A,B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抽象为一条直线。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个问题的意思,并把它抽象为数学问题吗?
生:(1)从A地出发,到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
(2)在河边饮马的地点有无穷多处,把这些地点与A、B连接起来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从A地到饮马地点,再回到B地的路程之和;
(3)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找出使两条线段长度之和为最短的直线l上的点.设C为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上面的问题就转化为:当点C在l的什么位置时,AC与CB的和最小?
师:对于问题2,如何将点B“移”到l的另一侧B′处,满足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C,都保持CB与CB′的长度相等?你能利用轴对称的有关知识,找到上问中符合条件的点B′吗?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作图,并让学生思考、完成该作法的证明。)
生A:我们的作法是:
(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2)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
生B:这样证明:
如图所示,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C′(与点C不重合),连接AC′,BC′,B′C′。由轴对称的性质知,
BC=B′C,BC′=B′C′。
∴AC+BC=AC+B′C=AB′,
AC′+BC′=AC′+B′C′。
在△AB′C′中,
AB′<AC′+B′C′,
∴AC+BC<AC′+BC′。
即AC+BC最短。
师:证明AC+BC最短时,为什么要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C′(与点C不重合),证明AC+BC<AC′+BC′?这里的“C′”的作用是什么?
生:若直线l上任意一点(与点C不重合)与A、B两点的距离和都大于AC+BC,就说明AC+BC最小。
师:说得太好了。非常棒!
(教学反思:这里不应该将“修建泵站问题”和“将军饮马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应找到这两个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并知道如何将后者转化为前者来进行解决,这才算是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
片段三 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知识应用
师:如图所示,小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村与B村供水。
(1)若要使厂到A、B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
(2)若要使厂到A、B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
讨论:(1)到A、B两点距离相等,可联想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又要在河边,所以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EF的交点即为符合条件的点。
(2)类似于“修建泵站问题”和“将军饮马问题”,要使厂到A村、B村的距离之和最短,可联想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A(或B)点关于EF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B点,与EF的交点即为所求。
生:(1)如图1所示,取线段AB的中点G,过中点C画AB的垂线,交EF于P,则P到A、B的距离相等.也可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A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作直线,与EF的交点P即为所求。
(2)如图2所示,画出点A关于河岸EF的对称点A′,连接A′B交EF于P,则P到A,B的距离和最短。
图1
图2
师:如图所示,从A地到B地经过一条小河(河岸平行),今欲在河上建一座与两岸垂直的桥,应如何选择桥的位置才能使从A地到B地的路程最短?
圈1
图2
师:从A到B要走的路线是A→M→N→B,如图所示,而MN是定值,于是要使路程最短,只要AM+BN最短即可,此时两线段应在同一平行方向上,平移MN到AC,从C到B应是余下的路程,连接BC的线段即为最短的,此时不难说明点N即为建桥位置,MN即为所建。
生:它的作法是:
(1)如图2所示,过点A作AC垂直于河岸,且使AC等于河宽。
(2)连接BC与河岸的一边交于点N。
(3)过点N作河岸的垂线交另一条河岸于点M。则MN为所建的桥的位置。
(教学反思:通过特殊情形下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信心,同时运用转化的思想将两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化为前面“修建泵站问题”和“将军饮马问题”来解决,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学会探索一般与特殊、复杂与简单之间的联系。利用轴对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 学习体验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体验最短路径问题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线段、垂线段的性质的基础上,由生活实际问题导入问题情境,以问题唤醒学生的回忆,引起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研讨分析问题、积极与他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猜想,通过画图观察、展示和组内合作,探索发现、实验验证、完成证明过程,归纳解决思路和方法。让全体学生经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全过程,使“双基”得到有效落实,推理能力得到锻炼。与此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伴随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过程而得到相应的发展。这节课始终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线,探求路径最短问题的奥秘,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美的奥秘,在“美”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创造“美”,从而使大家都得到美的享受。
(二)猜想、尝试、合作学习,分享学生学习体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亲历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过程,并通过画图、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经历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体验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作图方法的证明是一个难点,因此采用先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直线L上任意取一点的必要性,再让学生完善相应的证明过程,使学生有一个不断的自我矫正的过程,突破了难点,学生理解深刻。不过,在课堂上我未能充分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建议,也未能让他们进行相互间的充分评价。我们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充分让他们各抒己见、激烈讨论,且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合作学习中又能吸取他人的长处,在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得自己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问题中探索转化,解决中体验思维
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这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通过探索与交流,学会用全局的观点看问题,体会数学中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会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最终解决路径最短的相关问题。
“修建泵站问题”和“将军饮马问题”实质上就是“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和“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两个知识点的转化与应用。
建厂问题、桥的选址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前面的两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各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线段上。解决连接河两岸的两个点的最短路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河岸的方法使河的宽度变为零,转化为求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换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教师适当的提问、引导,让学生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马复,陈怡,程燕云.初中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第七中学 564600
【点评】
本节课以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导入新课学习,对于如何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师通过回忆旧知,触发学生相关的储备知识,因此问题解决水到渠成,整节课自然平和。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借鉴了我国传统教学“变式”理论,采用“问题驱动”,引导教学进程。从“修建泵站问题”到“将军饮马问题”,再到建厂问题和桥的选址问题,层次递进,故本节课不失为一节精彩的课。
四个问题的设计,对于求最短路径在方法上给予强调和突破,同时也重视相关知识的联系,如第三个问题,设计了两个问题:最短路径是多少?到两个村相等又如何解决?强化了学生通过“数学化”方式处理相关问题。
本节课对数学体验,更多充分强调的是思维体验,对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有重要帮助。但本节课教学环节尚可进一步完善,如对于求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炼出来,以示强调。其实对于所有程序性知识教学,均可把方法步骤凸显出来,以便于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类方法解决问题。
点评人:王宽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