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
这个题目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位同学的名字,为本次作文的主角;第二层是“同学(的)”,点明选定的主角必须是自己的同学;第三层是“故事”,即在这位主角身上发生的事件。总的看来,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以具体事实把这个同学介绍给大家。
【要求】
1.通过这次作文,集中注意力向自己了解的这位同学学习,学习他(她)某一个方面的优点。
2.“用一组内容谋篇”,结构上采用的是“中间部分分点写”。四年级时,学生在阅读与作文课上初步接触过。这次练习要求学生有进一步的领会。
3.升入五年级,对优等文的标准应有新的了解,并努力朝这个标准去做。
【导学】
回顾三、四年级,学生在作文课内学习布局谋篇的本领迈出了两大步:
三年级,他们认识并掌握了“三段体”结构,知道写一篇小文需包括“头、中、尾”三部分,前面引用的例文《一件小事》(扔菜兜子)、《妈妈好》(四幼教养员)就是。这是人一生中着手成文的起步点。
四年级,他们的谋篇能力提高了。“三段体”被冲破,许多人先后学会了中间部分再分小段写。
一、布局谋篇最基本的两张“蓝图”
1.“中间部分分层写”。记叙一件事情,中间要将事件的详细经过写出来,不能都堆在一个段落里,要一层一层地写出,四年级例文《生日礼物》、《难忘的一件事》等就是。掌握这张谋篇“蓝图”难度不大,多数四年级学生都能获得这一能力。
2.“中间部分分点写”。记叙一组镜头,用几件事合在一起谋篇,几个镜头,几件事物,都放在文章中间部分,要分头记叙,故而叫“分点写”。这种写法难度大一些,四年级学生只是初步接触了一下,如例文《我了解他》的中间部分就是由几件事组成的。
学生升入五年级后,要继续练习“中间部分分层写”,以求将一件事写得更充实、丰富。要加强“中间部分分点写”的学习力度,争取五年级初步掌握,六年级运用自如。
二、攻克“分点写”这一难点
1.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语文教材七至十二册中,“分点写”的结构篇章很多,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都是。讲好它们,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分点写”的要领。
2.深入浅出地讲清基本概念。学生初学“分点写”往往会与“分层写”混淆,误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导学时要反复让学生理解:“分点写”是用一组内容谋篇的,而不是只记叙一件事;是需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选材的,而不是随便把几件事堆集在一起。“分点写”,适用范围广,记事、写人、绘景、状物,都可以照这张“蓝图”谋篇。放眼未来,要告诉学生掌握写法,工作后订计划、写总结,都有框架可依,有规律可循。
因为这种写法很重要,所以学习的时间需要长一些。五年级时,提示学生初步认识它;六年级时,引导学生掌握它。
三、五年级优等文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1.切题。五年级学生应不再出这方面的差错,应具有独立的审题能力。
2.内容具体。在四年级基础上,篇幅应扩展至五六百字。
3.知道一篇作文应表达一个中心。
4.段落清楚,条理分明。中间部分会分小段详写。
5.语句通顺、明白。
6.用字正确,会用常见的几种标点符号。
【例文】
孙磊同学的故事
上个学期,当你走进四(三)班教室时,就会看到第一行第四个座位上的那个男同学,他就是孙磊。孙磊个子不高,黑红黑红的圆脸,身体很健壮。上学期末,他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在体育课上
每次上体育课,孙磊总能专心听讲,认真锻炼身体。有一回,老师教我们跳高。第一次试跳,我想:没问题,孙磊准能跳过去。可是,我的希望落空了。而他呢,好像毫不灰心。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仿佛在说:“一定不让你们失望!”开始第二次跳了,我们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我真为他捏一把汗。这时,只见孙磊飞快地跑向横竿,抬脚起跳。我屏住呼吸,恨不得跑上去助他一臂之力。“好!”在欢呼声中,孙磊就像海燕穿云一般,轻轻地从1.15米横竿上一跃而过。我高兴得跳起来,一个劲儿地鼓掌,为这位平时刻苦锻炼,今天创下全年级最好成绩的同学欢呼。
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后,宁静的校园立刻沸腾起来。我走出教室,只见球台周围早站满了一圈人,原来是乒乓大将孙磊和另一个同学在进行比赛。自从学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后,孙磊课上努力学习,课下积极锻炼身体。看,他精神饱满,猛攻猛打,救起一个个险球。小小的乒乓球在台上穿梭飞舞。他们的精彩表演,不断得到同学们的喝彩。
200米跑第三名
运动会就要开了,同学们都很高兴。孙磊报名参加200米赛跑。他每天起早贪黑,在操场上刻苦地锻炼。200米决赛那天,我朝他嚷着:“祝你成功!”只听一声枪响,孙磊后脚用力一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入跑道。我们全力呼喊着:“孙磊,加油!”孙磊超过几个大个子,夺得了第三名。
我和孙磊是多年的好朋友了。论关心集体,讲学习功课,我都敢和他比比。可是,说到锻炼身体,我只好脸红了。怎么办?下课后,孙磊爬上攀登架了吗?跟着他,上。
【评析】
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篇并不十分精彩,但它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一、完全切题
题目的三层要求,该生理解得透彻。谁是主角?主角是自己同学吗?他有什么故事呢?对题意领会得全面、透彻,这是完成本次作文的先决条件。
二、人物、内容选得好
一篇优等文,“选材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优点。这一篇,该生选材的着力点有两方面。
1.大范围。论同学关系可写的很多。思来想去,他圈定孙磊。这是因为孙磊是班里优等生之一,确实走在前头,值得大家学习;“我”和他是多年的朋友,对他十分了解;他突出的优点“锻炼身体”正是自己的弱项。我们读后会点头称是,主要人物选得对,选得好。
2.小镜头。孙磊勤于锻炼,操场上多有他的身影。该生从中选定“跳高”、“打乒乓球”、“200米决赛”和“上攀登架”四个镜头。这四个小镜头的选择,有课上、课间和运动会等不同地点,从各方面描绘了孙磊积极锻炼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主、配角人物位置安排得好
在一篇作文中,谁是主要人物,应占什么位置,谁是次要人物,需着多少笔墨,这是很有讲究的。这一点本篇作者把握得当。
孙磊作为题目中标定的人物,处在主角位置。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主角。中间部分三个场面,镜头始终是对准他的。结尾,自然落笔于他的身上。这样写,人物形象自然鲜明、活泼。“我”是主角的陪衬,是全文的主要配角。孙磊的“戏”全是由“我”亲眼所见,真实而亲切。“我”作为配角,与主角贴得很紧,人物主次分明。
至于刻画人物的四种主要方法,该生在文中也运用得体,笔墨娴熟。如:
孙磊个子不高,黑红黑红的圆脸……(写人物外貌)
他精神饱满,猛打猛攻,救起一个个险球。(写人物的行动)
我朝他嚷着:“祝你成功!”(写人物的语言)
我想:没问题,孙磊准能跳过去。(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学会了“用一组内容谋篇”
我们在指点学生学习这种谋篇方法时,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花些精力。
1.审题后,动笔前的几分钟,应有三步思维过程:一是想一想写孙磊,应突出他哪方面的优点?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中心?二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选材。三是把选到的内容列出小提纲。这三步是夺取全文优等成绩的关键。
2.什么叫“用一组内容谋篇”?它与只记叙一个事件、一个场面比,优势在哪里?这一点,应结合语文教材(如《再见了,亲人》)把道理深入浅出地讲清楚。
3.要在“紧紧围绕中心”上下选材工夫。该生在构思时,瞄准孙磊“积极锻炼身体”这一中心,紧紧围绕它选择小镜头。“跳高”、“打乒乓球”、“200米跑决赛”和“上攀登架”,全是这方面的内容。孙磊是全校三好生,怎样关心集体,如何刻苦用功,各方面优点还有很多,但考虑到中心的表达,他都没选用。这才是作文能力提上一档的力证。这样想,这样写,全文的中心怎么会不鲜明有力呢?
五、结尾段精彩
回顾前面三、四年级的例文,写到结尾段,多是喊一两句口号。那时,如何写好开头与结尾,讲得不多。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作文能力也提高了。请看本篇例文的结尾:
我和孙磊是多年的好朋友了。论关心集体,讲学习功课,我都敢和他比比。可是,说到锻炼身体,我只好脸红了。怎么办?下课后,孙磊爬上攀登架了吗?跟着他,上!
这个结尾段写得好。
1.它是用具体事实收尾的。一般的作文,具体内容都放在中间部分,结尾处不再有具体情节了。本篇不然,“课后上攀登架”这一镜头,真实、简明,强于“向孙磊学习”一类的语句。
2.结尾的作用。一是收结全文,使之圆满、完整;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心的表达。这里,尤其在突出中心方面做得到位,给人留下“孙磊的确能主动锻炼身体”的鲜明印象。
3.对比法用得适当。“论关心集体,讲学习功课”,这两方面“我”不示弱,然而与“锻炼身体”比较,自己差了一截。这样写更突出了孙磊的形象,也表达出“我”要向他一样锻炼身体的决心。
六、语言通顺、流畅、生动
前面谈到,学生的作文能做到语句通顺就不容易了。本篇语言在通顺的基础上,又相当流畅,比较生动,这当然进入优等档次。其主要长处是:
1.词用得有份量。例如:
环视 宁静 沸腾 喝彩……
这些新词理解得好,用得准确。
胸有成竹此起彼伏
这些成语用得恰到好处。
2.比喻句的使用相当熟练。例如:
在欢呼声中,孙磊就像海燕穿云一般,轻轻地从1.15米横竿上一跃而过。
只听一声枪响,孙磊后脚用力一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入跑道。
写这样的比喻句难度不大。有了这两句,全文的语言表达提高了一档。
3.有些语句有一定深度。例如:
怎么办?下课后,孙磊爬上攀登架了吗?跟着他,上!
这个句子用词不多、不难,却表达了很深的意思。这里,有记叙、自问、决心的抒发。把这样的句子放在全文的压轴位置,加强了中心思想的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