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肺适能的生理学基础

心肺适能的生理学基础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肺通气能力的基础是肺的容量,判定肺通气能力的指标有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等。年轻女子的心肺适能水平平均要比男子低15%~25%,具体取决于个体参加运动的程度。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是以千克体重为单位计算的,如果体重增加,心肺适能就会下降。保持或改善心肺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个人有规律的活动水平是影响心肺适能最明显的因素。

(一)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

人体氧的摄取和运输是由氧运输系统(即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实现的,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肺的通气能力

肺通气能力愈高,机体从外界摄取氧的能力也愈大。影响肺通气能力的基础是肺的容量,判定肺通气能力的指标有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等。

2.血液的载氧能力

载氧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贫血时血液的载氧能力被削弱,这不利于心肺适能。

3.心脏的泵血能力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心肺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人体安静或活动时心输出量都不是平均分配至各器官的,而是按各器官功能的需要而分配的,这是机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整合的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

(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1.氧的利用率

动脉血中的氧被组织所利用的比率,称氧的利用率。安静时,氧的利用率约为25%~30%。运动时,氧的利用率可增加到70%,而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可增高至77%。

2.骨骼肌纤维的特性

骨骼肌是体内氧化生能的主要场所,氧的利用能力与骨骼肌纤维的类型及其特性密切相关。

(三)心肺适能的影响因素

1.遗传

最大摄氧量、最大通气量、心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等都与遗传有关。

2.训练

有氧训练能提高氧运输系统功能的贮备能力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进而促进心肺适能。

3.性别

在青春期前,男孩和女孩心肺适能差别不大,但之后女孩就渐渐落后。年轻女子的心肺适能水平平均要比男子低15%~25%,具体取决于个体参加运动的程度。

4.年龄

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变老而渐渐衰退,30岁以后,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8%~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 % ~2 %。老年运动医学专家德弗里斯特士指出:即使在70岁以后,心肺适能水平也可以提高。

5.体脂

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是以千克体重为单位计算的,如果体重增加,心肺适能就会下降。保持或改善心肺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6.有规律的健身活动

个人有规律的活动水平是影响心肺适能最明显的因素。长期系统的运动不仅可以带来高水平的心肺适能,还有助于发掘个人的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