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肺适能的评定与测试操作方法

心肺适能的评定与测试操作方法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人体心肺适能可分为供氧能力和用氧能力两个方面,反映供氧能力的生理指标是最大摄氧量,反映用氧能力的生理指标是乳酸阈。测量最大摄氧量的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推测法两种。目前,对乳酸阈的一些机制和判断标准尚无国际统一规范,因此,无法提出乳酸阈的标准正常值,但一般以乳酸阈时的吸氧量占本人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用心率评定运动强度是最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一)心肺适能的评定

一般认为评定心肺适能的最好方法是测定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Vo2max)。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人体心肺适能可分为供氧能力和用氧能力两个方面,反映供氧能力的生理指标是最大摄氧量,反映用氧能力的生理指标是乳酸阈。

1.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才依据之一,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最大摄氧量是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研究发现,最大摄氧量水平与有氧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测量最大摄氧量的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推测法两种。直接测定法是让受试者在递增负荷运动时,采用专门的仪器收集其呼出的气体,然后用气体分析仪进行气体分析。虽然直接测定法准确,但操作复杂、费时间、仪器昂贵,对老年人和心肺功能不良者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间接推测法是通过运动时的心率和运动完成的功来推测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具体的方法有12分钟跑、1000米跑(中学男)和800米跑(中学女)、3分钟踏台阶测试、50米×8往返跑(小学生)方法等。

2.乳酸阈

乳酸阈反映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未突增前,最大吸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即最大摄氧量的利用率。有人认为,在反映机体有氧能力上,乳酸阈比最大摄氧量的价值更大。

目前,对乳酸阈的一些机制和判断标准尚无国际统一规范,因此,无法提出乳酸阈的标准正常值,但一般以乳酸阈时的吸氧量占本人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3.运动负荷心率简易评定法

用心率评定运动强度是最为简便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通过控制运动中的心率来掌握运动负荷的强度,还可以用心率恢复的情况来决定运动间歇的长短。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年龄减算法:运动适宜心率=180-年龄,此法适宜于健康人。体质较差的中年人及年龄在60岁以上者,运动适宜心率=170-年龄。

(2)净增心率计算法:净增心率=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此法按体质强、中、弱三组分别控制运动强度,适宜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病人。净增心率≤60次/分为强组;净增心率≤40次/分为中组;净增心率≤20次/分为弱组。

(3)运动量百分比分级法:运动量百分比=(运动后心率-运动前心率)/运动前心率× 100%。此法在运动医疗中广泛运用,尤其适宜高血压、冠心病、老年体弱者。当净增心率>71%时,为大运动强度;运动量百分比在51%~70%时,为中等运动强度;运动量百分比<50%时,为小运动强度。

(4)靶心率法或称运动适宜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通常我们取最大心率的60%~85%为运动适宜心率,但这时最大心率的个人误差在±10次左右。一般人的最大心率=220-年龄。经常运动人的最大心率=210-0.8 ×年龄。

(5)按最大心率储备的50%~85%确定运动心率:运动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50%~85%)安静心率。

(6)心率百分比表示法:指表示其本人最大运动能力的相当于60%~80%的适合强度的方法。美国学者根据运动时心率和运动强度的关系提出的标准见表

4-2-1。

表4-2-1运动时心率和运动强度的关系

国外科研成果表明,最适宜的运动强度在60%~75%,即心率在130~150次/分。一般有氧运动效果的范围,是最大运动强度的50%~ 60%。

(二)心肺适能测试操作方法

1.测验对象

小学男、女生和中学女生(测验800米);中学男生(测验1600米)

2.测验目的

测量心肺功能或有氧适能。

3.测验器材

(1)计时表、石灰、哨子、信号旗、号码衣。

(2)田径场或空旷地面。

4.测量前准备

(1)测量空地或场地于测量前要准确丈量距离,并划好起、终点线。

(2)测量场地要保持地面平整。

5.方法步骤

(1)运动开始时即计时,施测者要鼓励受测者尽力以跑步完成测验,如中途不能跑步时,可以走路代替,抵终点线时记录时间。

(2)测验人数过多时,可锻炼或安排协测人员或穿戴号码衣。

6.记录

(1)记录完成800米、1600米的时间(分与秒)。

(2)记录单位为秒(几分几秒)。

7.注意事项

(1)凡医生指示患有不宜激烈运动的疾病(如心脏病)的学生皆不可接受此项测验。

(2)测验前做适度的热身运动。

(3)测验时尽可能选择适宜测量的气候和时间。

(4)测验时要穿着运动服装及运动鞋。

(5)受测者的动机与成绩有密切关系,施测者要鼓励受测者尽力完成运动,并提高测验的动机。

(6)测验过程中,受测者如身体不适,可停止测验。

(7)测验前一日避免从事激烈运动。

(8)测验前至少已用餐两小时。

(9)测验前宜有适度锻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