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介绍
野外生存是指在自然地域(山川湖海),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训练。这是利用广阔的自然环境,通过一定的设计,在参与者解决问题和应对提高挑战的活动过程中,使队员得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的训练目的。这是一种突破传统训练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训练方式,所开设的课程独具创意,融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二)课程目标
(1)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2)增长知识、增强生活能力,掌握日常生活技能。
(3)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全面促进学生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
(5)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
(6)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
(三)人数与时间
(1)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之内。
(2)时间1~ 3天。
(四)场地器材
(1)场地无严格限定,符合活动需要就可以,但必须安全。
(2)毛巾、牙刷、碗等个人装备准备齐全。
(3)准备帐篷、睡袋、防潮垫、铁锅等宿营野炊装备若干。
(4)准备动力绳、静力绳、副绳、安全带等活动装备若干。
(五)组织过程
(1)领队需至少提前7天进行各项活动的分工。
(2)全体学生在活动前半小时互相见面、认识。
(3)介绍本次活动的地点和主要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并确定各组组长。
(4)宣布野外生存活动的纪律,提出本次活动的注意事项。
(5)以小组为单位领取野外生存装备、食品、药品等,并进行装填背包。
(6)根据计划进行活动。若遇天气等突发情况,可以调整计划。
(7)活动结束,返回学校。
(六)安全检查
(1)事先仔细检查装备是否齐全,特别是活动装备的安全性。
(2)每天必须询问参与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女生。
(七)注意事项
(1)绝对服从领队的指挥,不能单独行动。
(2)离开营地或活动地点时必须事先报告。
(3)注意野外用火,禁止吸烟。
(4)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5)在活动现场讲解器械使用的注意事项。
(6)休息时间要从最后一个学生休息开始算起。
(八)安全监控
(1)活动进行中要随时注意每个人的状况,同时告诉参与者有问题时一定要说出来。
(2)在行进途中,每人间隔的距离不能太近,前面的人不要随便转向后面说话,以免后面的队员被前面队员的背包打到或推下路边等不安全事件发生。
(3)使用器械进行练习时,一定要有骨干队员在旁边负责装备的正确穿戴和连接。
(4)整个队伍的排序,必须要强弱分开。
(5)对讲机必须前、中、后各有一个,以免发生后续队伍走错路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