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老师让写自己欣赏的一张画。一个孩子在看电视,嘴里喊:“贾六,春喜!”老师出这样的作文题,目的有两个:一是锻炼你们的独立选材能力,看谁能挑一幅有特色的画面写;二是培养你们的观察能力,看谁对画面图像看得细,写得真。只是他对画面观察得不细,没有充分表达出这幅作品的“精气神”。小作者喜欢作画,怎么会对别人的作品观察不细呢?也许他对这张画反复观察过了,可是落实到作文里,只是一再强调“这画真逗”。
【病例】
一 张 画
今天,老师让写自己欣赏的一张画。我是学校美术小组的,这题目难不住我。这是一幅漫画。它的题目叫《快,咱家宝贝叫咱俩呢》。就写这张吧!
这张画画得特逗。一个孩子在看电视,嘴里喊:“贾六,春喜!”他爸妈赶紧来了。你说逗不逗?这不,电视里刚放《戏说乾隆》……
【病理分析】
老师出这样的作文题,目的有两个:一是锻炼你们的独立选材能力,看谁能挑一幅有特色的画面写;二是培养你们的观察能力,看谁对画面图像看得细,写得真。
这篇作文的作者,选中一幅讽刺娇惯独生子女的漫画写,很有新意,时代感也强。只是他对画面观察得不细,没有充分表达出这幅作品的“精气神”。
小作者喜欢作画,怎么会对别人的作品观察不细呢?这就涉及到怎样把观察所得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问题了。也许他对这张画反复观察过了,可是落实到作文里,只是一再强调“这画真逗”。同时,对画面的描写既不具体也不准确。
正是由于观察与描写都不细,所以尽管选了这样好的一份材料,也没有完成一篇优等作文。
【治疗建议】
当面批改时,我们对照那幅漫画,摆了摆哪些细节是不应忽略的:
电视机荧屏放着光。独生子(即该家小皇帝)独坐在屋子中央沙发上看电视……
他看到了什么,嘴里喊“贾六,春喜”,一定是正看《戏说乾隆》呢……
父母听到“小皇帝”在喊他们,爸爸招呼妈妈往这间屋来。这幅画的题目正是此刻爸爸的话……
把这些情节都写出来,内容才算具体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