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灾害来自哪里
是谁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谁正在快速地“吞噬”着被人类称为地球保护伞——臭氧层?是谁导致太阳紫外线杀死所有陆地生命,人类也遭到“灭顶之灾”?这都是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惬意,坐在家里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夏天到了,人们舒适地坐在家里享受着从空调机吹出来的凉风,吃着从电冰箱里拿出的冰淇淋,丝毫感觉不到夏天的到来。可正当人类享受着这些的时候,却殊不知电冰箱与空调所排放出的氟氯代烷正在加速地破坏人类的“保护伞”——臭氧层。
如果臭氧层遭到大量地吞噬,就会形成前所未有的臭氧空洞,这样的话,日光中的紫外线就会对人体的皮肤造成伤害,还使整个地球的温度火速上升,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罪魁祸首是电冰箱
电冰箱里所含的那么一点点的氟利昂是否真的对人体有危害呢?在早先的50年里,无人提及这个问题。直到1973年,墨西哥裔美国化学家马里奥·莫利纳首次对人类发出了警告,指出地球的臭氧层已受到损害。他也是全球发表此学说第一人。当他提出这个警告时,无人理睬他的“谬论”,也就不了了之。
据有关资料显示:臭氧层出现空洞与电冰箱、空调有关。电冰箱能制冷并完好保存食物的新鲜,空调能吹出自然风、调节室内的温度,都与氟利昂这种制冷剂有关。
氟利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但它也能变成气体,当它挥发到臭氧层中,能破坏臭氧的整体结构,从而使臭氧的浓度减少产生空洞。除此之外,只要是含有氟类的物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会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臭氧层出现空洞。电冰箱、空调、发胶、摩丝、清洗剂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每年多达数百万吨。
电冰箱、空调制冷剂的氟氯代烷的大量排放、飘浮在大气高层中,在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分解下使臭氧日益减少,破坏着人类的天然屏障;不仅如此,还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与整个生态系统失衡有着不可密切的关联。
臭氧空洞,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千米,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10。如果这样长期持续的话,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们就俄远东地区的4处被发掘的“恐龙墓地”进行研究与试验后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首次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一个空洞,面积与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当时轰动了世界,也震动了整个科学界。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10月臭氧空洞曾一度蔓延到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
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监测报告称:1998年的9月~12月的南极上空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层空洞,空洞可达2720万平方千米,是历史上最大的臭氧层空洞,而且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这足以说明,大气层上部的臭氧仍在不停地减少。这项监测报告中还指出,日本北海道上空的臭氧量在过去的10年间减少了近3.3%。
进入1999年以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较以往扩展近一倍,已达2100万平方千米,比两个中国的面积还大。
由于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增加了人类患皮肤癌的概率。有关业内人士对此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就会增加4%~6%左右,以黑色素癌为主;当电冰箱排放出的氟利昂挥发成气体时,将会伤害人类的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由白内障而引发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0000~15000人。如果再不对臭氧空洞增加采取措施,到2075年,将导致约有1800万例白内障病例的发生;同时可削弱人体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臭氧空洞的出现,造成全球生态系统失衡。有关科学家们专门对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作了试验。根据试验200多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显示出有将近2/3的农作物的下降与臭氧空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家们还做出一个算术数据,臭氧减少1%,大豆就要减产1%。
另外,臭氧空洞也大大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也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并且还有破坏森林的作用。
任谁也想不到,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在工业和生活中所使用频繁的制冷剂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也万万没有想到,氟氯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跑到上天去闯祸,给人类世界带来了“灭顶之灾”。
人类每天仰望的天空,如今已是千疮百孔,臭氧空洞加起来的总和目前已超过4个中国的总面积。
臭氧层能吸收对地球生物有害的太阳紫外线,是地球一切生命的保护伞,是保护人类的天然屏障。没有它,地球一切生物都会遭受灭顶之灾。所以,联合国政府不断地强调臭氧受到破坏的危害。
小知识大视野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臭氧是吸收太阳紫外线的主要成分,臭氧层破坏最明显的危害就是让人类承受更强烈的紫外光照射。增加了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