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伪证人福尔逊一口咬定被告用枪击毙死者,并发誓说在10月18日晚亲眼所见。这里林肯两次发问,是为了让伪证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重申谎言,绝其退路;当其退路已绝,再来关门打狗,便显得十分有力。断后聚歼,实际上有两个步骤:一是“关门”,通过巧妙设问,引诱对手当众重申谬论谎言,以断逃路。二是“打狗”,即揭露对方答话与行为、答话与公理之间的矛盾,彻底否定其谬误。
6.3.10 断后聚歼法
在论辩中有时已洞察对方的谬误与破绽,但是论辩者不当即戳穿,而是故意设问,使其重申并进一步肯定谬误,以绝其退路,使其不致改口逃脱。待其退路已绝,再去戳穿,一举聚歼。
阅读案例6-10
断后聚歼
伪证人福尔逊一口咬定被告用枪击毙死者,并发誓说在10月18日晚亲眼所见。林肯在法庭上问他:“你在草堆后面,被告在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清楚吗?”福尔逊答:“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明亮,我看清了他的脸。”林肯又问:“具体时间也能肯定吗?”福尔逊说:“完全可以肯定,那是十一点一刻。”
发问完毕,林肯转身向法官和听众说:“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接着他又说:“请大家想一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十一点钟时月亮已经下山了,哪里会有月光呢?退一步说,就是提前一些时间,月亮还没有下山,那也只能从西向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而被告面向草堆,脸上是照不到月光的。证人怎么能从二三十米远的草堆后面看清楚被告的脸呢?”伪证人无言以答,只好承认做了伪证,于是冤案得以推翻。
这里林肯两次发问,是为了让伪证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重申谎言,绝其退路;当其退路已绝,再来关门打狗,便显得十分有力。断后聚歼,实际上有两个步骤:一是“关门”,通过巧妙设问,引诱对手当众重申谬论谎言,以断逃路。二是“打狗”,即揭露对方答话与行为、答话与公理之间的矛盾,彻底否定其谬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