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诡辩的识别

诡辩的识别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诡辩者无论有意或无意都表现为较强的目的性,过于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最后,诡辩一般都具有“三违反”性质,即违反客观事实、违反社会公理、违反科学原理。这种诡辩主张是与军人特有的军纪要求相违背的。在识别诡辩时应抓住以下关键:诡辩要证实的主张不真实,诡辩的根据不确实可靠,诡辩的论证方式不正确。

6.6.1 诡辩的识别

所谓诡辩,就是违反客观事实,违反社会公理及科学原则,似是而非地反驳正确观点、维护错误观点的论证方式。

首先,诡辩是一种论证方式,虽然它有时表现为简单的一句话,但它必定在直接或间接的意义上可以分析为一个论证。

其次,诡辩的目的是反驳正确观点、维护错误观点。诡辩者无论有意或无意都表现为较强的目的性,过于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为此不惜攻击一个正确的观点,或维护一个显然错误的观点。

再次,诡辩作为论证方式常常是似是而非的,表面上看很合乎逻辑,但实际上是违反逻辑规则的。

最后,诡辩一般都具有“三违反”性质,即违反客观事实、违反社会公理、违反科学原理。例如,一个军人在战场上当了逃兵,受处罚之际,他为自己辩护:当逃兵没有错,因为人人都应爱惜自己的生命,人来世上只有一次。这种诡辩主张是与军人特有的军纪要求相违背的。

通俗地说,凡是违反事实、科学和公益准则,进行似是而非的论证都是诡辩。在识别诡辩时应抓住以下关键:诡辩要证实的主张不真实,诡辩的根据不确实可靠,诡辩的论证方式不正确。

阅读案例6-20

希腊文老师的辩术

有一天,两个学生请教他们的希腊文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

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作客,一个人很爱干净,另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去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个人中谁会去洗呢?”

学生脱口而出:“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

“不对,是干净人。”老师反驳说:“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再想想看,是谁洗了澡呢?”

学生忙改口:“干净人。”

“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如此看来,谁洗澡了呢?”

“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人都洗了。”老师说:“爱干净的人有洗澡的习惯,脏人有洗澡的必要。怎么样?到底谁洗了呢?”

学生眨巴着眼睛,犹豫不决地说:“那看来就是两人都洗了。”

“又错了!”老师笑着说:“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不爱洗澡,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那……老师,你好像每次说得都有道理,可每次答案都不一样,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

“这很简单,你们看,这就是诡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