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性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生成环境及人们的认识条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首先离不开经济增长观。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其重要的社会背景。
有研究者从国内外发展形势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从世界范围内看,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首先,知识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人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没有创新人才,就没有知识创新。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力、智力及能力培养,使学生激发起强烈的创新动机、顽强的创新意志、健康的创新情感、坚定不移的创新信念,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第二,经济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世界经济面临全球一体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新挑战。教育要向开放、多元、同一方向发展。所谓开放的教育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存在着物质、文化以及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要求各个民族之间,各国之间的教育仪器和设备、教育人员、教育观念和情报进行普遍交流。多元的教育就是要求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教育各有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从国内情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含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更高要求,包括办学水平普遍明显提高;教育质量普遍明显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明显提高。客观上需要劳动力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迁移所学的知识于新的环境之中,能够迅速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生行业或职业的要求。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在争夺销售市场的竞争中,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正越来越成为使竞争者之间拉开距离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下,我国正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我国需要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和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吴兴富,2004-2)。
有研究者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田建国,2008-5)。从建设小康社会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出发,论者认为,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着职业教育有更大发展。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就业再就业,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支持政策和重要举措。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充分发展。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世界经济目前正面临国际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机遇,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我们要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占据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有利位置,提升转移到我国制造业的附加值,需要尽快培育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科技越发展,技术越升级,越是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三类工程人才:一是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也就是技术交叉型人才;二是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也就是新产品开发人才,这类人才对产品制造业尤其重要;三是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也就是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论者还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内容,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教育部2001年5号文件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2006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面临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保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较快速度。因此,从国家发展层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国家大发展中应当而且理应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2010年,全国独立的高职院校1200多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第四次会议召开,《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纵观十年来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经历了萌芽——发展——反思三个阶段。2000年至2004年为萌芽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经验介绍,如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等。2005年至2008年为发展阶段,研究者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009年至今为反思阶段,研究者引入“生活世界”的概念,提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将二者的关系提到新的高度,引导人们反思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活世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意义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