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五星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区别,接下来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为要讲的内容配置合适的问题,二是删去部分纯粹讲授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看起来容易,实际操作的时候并不容易。难点在于问题要提得恰到好处,从而引发学员讨论的点正好是老师要讲的内容。建构主义课堂应该是由问题串接起来的课堂,老师要用问题控制学员们思考的方向,继而引导学员们集体建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为问问题而问问题,所问的问题和要讲的内容不完全一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很容易把学员的思路带偏,有时候课程开发者对此并不敏感,当课堂出现跑偏现象之后才发现此类问题。比方说我们的绩效课程中有一段,老师要问:“强制分布有什么优点?”而不问有什么优缺点。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了强制分布,如果问优缺点极有可能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缺点,继而把课堂演变成对强制分布的讨伐或者发牢骚,课程就失控了。用问题控制建构方向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讲师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帮助学员想明白的社会环境。“怎么想”是每个学员自己的事情,但“想什么”却是老师可以设计和控制的。
第二个问题涉及内容的取舍,尤其是大量信息输入的PPT需要删掉。如果这些内容实在很必要,采用让学员自己阅读总结汇报要点的方式都比老师干巴巴地宣讲有效果。建构主义甚至把“信息”和“知识”做了区分,所谓信息就是一些客观事实,而知识则包含学员对信息的解读和理解,“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学员不动一番脑筋,信息不会变成知识,光输入信息是没用的。以信息输入为主的培训可以不用现场集中的方式,E-Learning和学员自学考试的形式都很好,但凡要集中上课的,一定是偏重态度和技能的培训。
有一次我评审一位老师开发的一门课程,看到很多叙述性的PPT,就反馈说:“这不是五星教学。”那位老师回答说:“我就是按五星教学设计的,给每一个知识点都配备了相应的问题。”我问:“问题在哪里?”他回答说:“每页PPT的注释里都写了具体的讲法,老师备课时一看注释就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我反问:“这样行吗?看上去似乎也是可行的,可实际上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这样就要求上课的老师事先记住那些注释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既然是提给学生的,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地专门做一页PPT呢?”
课堂是老师和学员合作的过程,传统课程设计只设计老师要讲的内容,很少考虑学员的反应和课堂互动,没有过程设计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教学设计的核心就在于设计互动,要把学员互动的环节设计出来,并尽可能体现在PPT上,这样就用PPT牵引着老师和学生,强行按五星教学的过程来进行。人类最聪明之举是善用规则来抑制自己的缺点,尤其是初学者,我甚至建议在设计阶段就给PPT贴五星的标签,标注出每一页PPT属于哪个星。
我个人意见是,删去无关的信息输入式的内容,留下最重要的内容,每个单元都尽量做到五星教学,课程设计者可以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检验课程是否符合五星教学,比如常问以下几个问题:
教学内容是否学员的实际问题?是否用情境方式呈现?
教学中是否有效激活学员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是否有效论证了新知而不是简单告知?
学员是否练习和应用刚刚学到的新知?
教学能否促进学员把所学新知迁移到工作或生活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