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幼稚园的教师,对于初进幼稚园的小孩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他能适应新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幼稚园的环境跟家庭环境是不相同的,因此,当一个小孩来到幼稚园的时候,在他心理上就发生问题了。现在,我就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以及问题如何解决,教师处置儿童问题应有的态度几方面来谈谈。
(一)不了解新的环境
1.不认识老师。跟陌生的人在一起,不但是小孩子不习惯,就是几十岁的成年人,要他跟一个“素昧生平”的人生活,也多少有点隔膜。记得当年我在外国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朋友,老爱带我到他的朋友家里去玩,起初一二次,总感到陌生,怪不舒服的,慢慢地熟了,也就好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要他立刻离开母亲,而跟着一位陌生的老师,在新的环境里面生活,这在他心理上,很自然地就浮现着陌生的惧怕的情感。因此,矛盾就产生了。
2.不认识小朋友。一个小孩在家里,他所熟悉的是自己的兄弟姊妹和左邻右舍的几个孩子;一旦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看见几十张、百来张大大小小的面孔,都不认识,因为不认识就发生隔膜惧怕的情感,因此,在他心理上,又产生一种矛盾。
3.不熟悉新地方。对于不熟悉的地方,不但是小朋友感到生疏,就是成年人也常常发生一种茫茫然,甚至惧怕的情感。比如南方人去北方,或是北方人来南方,在他心理上多少有点异乎寻常的感触,也处处觉得陌生。一个三四岁非常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孩子,一旦来到幼稚园,眼睛所看到的,全是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和一桩桩新奇的事情;耳朵所听到的,全是一些生疏的声音和语言;在他心理上,造成一种非常复杂的陌生的情感,这种情感,使他不能离开母亲而单独生活在不熟悉的新地方。
4.不习惯幼稚园的生活。小孩子在家里的生活是很随便的,可是幼稚园的作息时间是有一定的,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午睡,什么时候大小便,什么时候应该大家在一起谈话、唱歌、工作、做游戏,都有定时。而吃饭要自己拿着箸子吃,不能挑选蔬菜;午睡的时候要睡得很安静,不可能一位老师陪着一个小孩睡;其他的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则。这种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初进幼稚园的小孩子,是不一定会适应的,因为他在家习惯了没有规律的生活。
(二)不能满足欲望
1.得不到像母亲一样的爱。母亲对于小孩子的爱护,真是无微不至,有好的东西留给他吃,有好玩的东西留给他玩;天冷时,怕他冻着,天热时,怕他受热;在家里,小心地照顾他的生活,在外面,时时刻刻记挂着他的安全。因此,母爱是无微不至的,也惟有做母亲的人才能有这种无微不至的爱。一个小孩子在幼稚园或托儿所里面,他并不是得不到爱护,只是这种爱护不同子母爱,而小孩子是能够直接感觉到的,保教工作人员没有像母亲一样地爱他。
2.得不到像家里一样的东西吃。小孩子在家里吃东西,往往是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分量的,大都是随孩子们的高兴吃多或吃少;而幼稚园或托儿所里面,孩子们吃东西是有一定的时间和分量的,并且是集体进膳或用餐点。有的孩子,就因为得不到像家里一样的东西吃而不习惯幼稚园或托儿所的生活。
3.在幼稚园里不能让儿童独占玩具。占有心从小就具有的。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只要是他爱好的东西,他都想独自占有,你问他这是谁的,他说“我的”,你去动一下,他就要叫起来,甚至于打你。可是幼稚园里面,所有一切东西,都是大家玩的,大家用的,不可能让一个小孩或几个小孩独自占有。因为玩具对于儿童,不但能发展肌肉启发智慧,并且要从中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可是一个小孩初到幼儿园对于好玩的玩具常常是要独自占有,如果不能让他占有,他就要哭闹或抢夺。
(三)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教育不同
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教育显然是不相同的。家庭教育是单独地进行使儿童得到教养,而幼稚园的教育是使儿童在集体的教育下得到发展,如果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教育差别大,小孩子所发生的矛盾也大。反之,差别小,小孩子所产生的矛盾也小。
然而,在目前一般家庭里面,父母对于儿童教育的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有些双职工、多子女家庭,没有力量顾到儿童的教养,因之,儿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有些家庭,对于儿童又是“娇生惯养”,通常一般家庭对于儿童大都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代替小孩子做事。小孩子在家庭里面,大都是由父母服侍的。如吃饭、穿衣服、开关门户、收拾东西……都不必小孩子动手,由大人代劳。这种办法,不但剥夺了小孩子发展肌肉的机会,也摧残了小孩的劳动兴趣。而一般父母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不懂得代劳的办法是有多么大的弊害;另一方面,也怕麻烦。因为让小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不但动作慢,而且要耐心地教他,反不如自己代他做来得痛快。然而要培养儿童的独立能力一定要掌握这个原则,凡是小孩子能够做的应当让小孩子自己做。因此,我想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不然,任何事情都代小孩子做,这对于小孩子的发展是一种损害。因此,一个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初到幼稚园便不习惯了。所以在幼稚园里面,要掌握这个原则,小孩子能够做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做。
2.溺爱。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儿女的,但是有的父母却溺爱过分,小孩子要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要玩什么就给他玩什么,要出去就陪他出去,要回家就带他回家,真是百依百顺,爱护备至。却不知道,这样没有原则的爱,对于小孩子的心身发展,也是一种损害。因为一个小孩子如果要成长得很好,一定要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法,举凡起居饮食,出人进退,待人接物,都要有一定的规律,养成优良的习惯,并且要从小训练。因此,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护,应该不违背儿童心身的发展而不溺爱儿童,这是幼稚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同之处。
3.恐吓打骂。在封建社会里面,父母常常以恐吓打骂的方法对待小孩。如果小孩不听话,开口就骂,动手就打,要不然就恐吓小孩,说神说鬼的,使小孩子发生无谓的惊慌。在今天的社会里面,儿童是被保护的,他有独立的人格,父母应该尊重他的人格,不能够任意恐吓打骂,以致影响儿童的心身发展。在幼稚园里,必须采取诱导启发及暗示的方法代替恐吓和打骂,使小孩子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4.生活没有规律。小孩子在家里,生活大都没有规律,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没有时间,也没有一定的规则。可是幼稚园里面的生活规律,是严格执行的,应该睡的时候一定要睡,应该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吃饭,其他如大小便、工作、游戏,都有一定的时候,这是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教育不同之处。
5.自私。在旧社会,父母对于子女,都抱有很大的希望,而这种希望,常常是极端自私的,不是希望子女将来做大官,就是希望他将来发大财。因此,从小就培养小孩子一种个人主义,什么事情都要出人头地;什么东西都要与众不同,并且占为己有,这种心理是最不好的。今日,新的教育要培养儿童有革命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幼稚园里面,需特别注意这观点,使小孩子在集体生活当中,除去自私的心理,想到他人,顾到集体。
(四)儿童本身的关系
1.年龄。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与年龄成正比,年龄较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较强;反之,年龄较小,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较弱。因此,一个初到幼稚园的小孩子,他不适应新环境,应该先要知道他的年龄,以便协助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
2.身体。儿童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弱,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与身体也有关系。身体强健的小孩子,他很快就会在幼稚园里跟其他的小孩子玩各种游戏器具,做各种工作;如果身体不好,他要在新的环境里面很活跃地做各种工作,玩各种玩具,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对于一个初来幼稚园的小孩,找寻他发生问题的原因,也可以从他的身体健康上面去找解答。
3.能力。毫无疑义,能力强的小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强;如果能力不强,他对于适应新环境更感到困难。因此,对于初来幼稚园的小孩,可以从能力方面去判断他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弱。
(一)怕生
初进幼稚园的小孩子,总怕接近老师和别的小朋友,如果强迫着要跟他接近,他就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抵抗了。
(二)躲避
躲避也是问题的一种表现,一个初到幼稚园的小孩,他不愿跟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老爱一个人躲在墙角里或者没有人的地方。南大幼儿园的朱弟弟就是一例,老师在前面,他逃到后面;老师在后面,他躲到前面,不肯跟你亲近。
(三)哭哭打打
幼稚园本来是儿童的乐园,可是刚开学的时候,简直是哭园,这种表现,充分地表示小孩子对于新环境不能适应,而发生消极的抵抗。有的小孩子,采取进攻的态度,你不准他逃回家去,他就打你。南大幼儿园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有两个小孩咬破了两位老师的手,原因是老师要他进工作室离开母亲,而他偏不肯,当老师在拉他的时候,他就毫不客气地咬老师一口。
(四)抢夺
他看见好玩的玩具,便要去抢着玩。不晓得幼稚园的玩具是大家玩的,不能任意抢夺别人的玩具。
(五)说谎
年龄比较大的小孩子,他就会用谎话来欺骗老师,以解决他心理上的矛盾。南大幼儿园中二班有一位小朋友,他天天向老师说肚子痛,要回家去,后来慢慢地跟其他小朋友熟了,大家玩得很起劲,他也不再喊肚子痛了。开始说肚子痛可能是谎话,因为开学的时候,他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没有玩伴,后来有了朋友和他一起玩,他心理上的矛盾也得到解决了。
(六)逃回家去
有的小孩子,他初到幼稚园并不哭,但是常常一个人偷偷地逃回家去。
(一)建立师生关系
一个刚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的小孩,像是一个迷路的羔羊,也像是一只迷失方向的小船,他时时刻刻感到失去依靠,茫茫然无所适从;在这个时候,做教师的就应该去跟他接近,取得他的信任,使他觉得教师是他最可依靠的人。这样,小孩子心理上的孤独感才能消除。南大幼儿园小班有一个小朋友,有一天在马路上被母亲打了,刚巧被园主任看见了,便跑过去劝导他的母亲,并且对这个小朋友说:“你真乖,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你,你跟我到里面去玩。”于是便携了他的手同他到里面去,他很听话地到工作室里面去了。因此,对于一个初来园的小朋友,应该好好地建立师生间的关系,以消除他心理上的矛盾。
(二)熟悉环境
对于初进幼稚园的小朋友,应该带他认识环境,认识之后他对幼稚园发生感情了,这样,他就不会感到陌生。
(三)建立儿童间的关系
对于初进幼稚园的小朋友,不但是要他认识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使他熟悉人的环境,使儿童之间建立关系。可以给新来的小朋友介绍朋友,还可以开欢迎会,使新旧小朋友从活动当中很快地熟悉起来,发生感情,这样,小孩子不再感到孤单、陌生。
(四)设置丰富的游戏环境
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爱好游戏的心理,来转移他的心情,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一样很快地可以得到效果。
(五)设置丰富的教育环境
幼稚园的环境不但要美化,而且要富有教育意义。设置各种各样的工作材料,如饲养兔子、小鸡、小鹅等动物;陈列美丽的图画书、娃娃的家、大小积木、拼图板、各种木制布制玩具以及沙箱、泥工、木工等,以便转移小孩子的心情,使他从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当中,消失对环境的陌生感。
(六)建立家庭与幼稚园之间的联系
单单从幼稚园一方面去做工作,还是不够的,应该跟家庭配合,要对新来的小朋友作家庭访问,了解儿童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及家庭建立感情,取得密切的联系,并协助家庭改正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教育取得一致的步伐,这样,才能使儿童得到合理的教养而健康的成长。
(一)应找出问题原因
对于儿童所发生的问题应从多方面去找原因,不能单凭一些现象,而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会不得要领而发生错误的。因此,我们对于儿童的失常情态,要从调查着手,这样,才不至于发生错误。
(二)应当要有耐心,要爱儿童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耐心,不爱儿童是不行的。有耐心才会仔细地研究问题,才会慢慢地克服困难,而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爱儿童才会很好地带领儿童,教养儿童。因此,做幼稚园教师起码的条件是要有耐心,要爱儿童,尤其在解决儿童各种问题上更要具备这个条件。
总结以上所述,对于如何使儿童适应新环境,一方面是保教工作人员要懂得儿童心理,并对儿童所发生的问题,加以调查和研究,再与家庭取得联系,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实幼稚园的设备,设置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游戏环境,使儿童在各种活动当中,对幼稚园发生亲切的感情,进而得到启发,得到教育,使儿童深深地体验到幼稚园是他们的乐园。
————————————————————
(1) 本文是作者的一次演讲,由喻品娟记录,曾发表于《新儿童教育》1951年第六卷第十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