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身边的高手来帮你

让身边的高手来帮你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微软的时候,有一次大老板提醒我说:「你多向黄老师学学。」 黄老师是其他部门的同事,在客户关系方面很有经验,而且他还是一流的培训师。



让身边的高手来帮你



1. 周围人的水准,往往就是你的水准。


听到有人抱怨自己认识的人怎么怎么差劲,我一般也不大好说,心里想:「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吧。往往我们周围的人的水准,就是自己的水准。」


这也是为什么,在销售的时候,通常不要直接批判你的竞争对手。理由之一是:客户会觉得,他们这么烂,为什么你在市场上,还跟他们拼得半斤八两?


所以职场新人问我关于职业选择的建议时,我通常的回答是:如果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去干;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去跟着你能找到的最牛的人!


以前有实习生问我:「高手很忙呀,没时间理我。」


「想象一下。你遇到一个女生,正好是你最喜欢的那种,你吃饭、做梦都在想她。她很忙,没时间理你。你要不要追。」


他说:「追」。


这才是关键。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对方忙不忙、理不理你,而是你的动力有多强,渴望有多大。


2. 高手更愿意分享。


当你寻求高手帮助的时候,往往有心理障碍,怕他们不愿意分享。


其实恰恰相反。扭扭捏捏的,通常是半瓶子醋:一方面,他们缺乏分享的能力和内容;另外一方面,他们会担心「哎呀,我就会这点东西,告诉你了,我怎么混呢? 」比如很多老板对待下属的态度就是藏私,生怕下属学会了,抢了自己的位置,或者不好管。


我们部门的一个实习生,毕业后去了高盛。她告诉我她在实习的时候,受益匪浅的一点,就是周围很多人愿意分享,而且满是干货。


其实真正的高手,反而心态开放得多:


开放的心态和沟通,本身就是成为一流的学习者和高手的重要条件;

一流高手会有信心,知道就算是告诉你了,也不至于你就能把他怎么样;

往往高手更孤独,缺乏真正到位的欣赏。请教他人,其实是肯定对方——每个人都吃这一套;

高手在以往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通常也愿意帮助别人;

一流的选手往往有更大的野心,如果要实现更大的目标,也需要让周围的人更出色才行。


3. 主动出手,害羞不是美德。


在微软的时候,有一次大老板提醒我说:「你多向黄老师学学。」 黄老师是其他部门的同事,在客户关系方面很有经验,而且他还是一流的培训师。


于是我隔一段时间就跑到他那里聊聊(当然要看人家不太忙的时候)。例如:「黄老师,最近怎么样啊。上次我被老大批了,要我跟你多学啊。」


当然对方会谦虚两句。


然后我就开始问问题:「您一般是怎么跟客户维持关系的呢,都做些什么呢?」他就会给我看他的邮件都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


发现亮点了。于是我就赶紧跑回去,然后用这些方法开始干活。


感觉不错,于是我会给他反馈:「上次你告诉我 blalalbab,很有用。我用它 balbalbalba,今天客户明显很开心……」


给反馈,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你去请教了别人,人家自然希望看到有好的结果,这样才更愿意帮你。否则什么消息都没有,你下次又去,久而久之对方会觉得,好像你也没有真正重视,告诉你也是白搭,自然态度也就冷了。


一方面是让对方看到,他的帮助真正产生了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感谢。


比如可以请吃饭。而且,吃饭的时候,你还可以学更多。我发现请高手吃饭是性价比最高的培训投资。还可以赞扬,除了私下的夸奖,有些时候,还要公开地、大声地说出来。


比如这个,是我发到自己博客上的:


游荡到黄老师那里,讨教关于 Account Management 的经验,听得满眼发光,回来迅速瞬间总结了 7 点心得。不过总结出来后发现,好像每一条的道理,自己都是知道的。但是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就像同样是白鹤亮翅野马分鬃,招式也没啥特别的,但张三丰使出来,就截然不同了。


人都喜欢被肯定。别人的确真正帮助了你,为什么不能给出你的感受呢?永远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既然是高手,应该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值得夸奖的地方。


4. 提问要具体明确。


提问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活,但很少有人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错误一:让高手给你扫盲。


经常和一些各行业的资深人士参加针对大学生的公益讲座和培训。然后我觉得比较无语的一点,就是有人会问类似于「我很喜欢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到底是做什么」这类的问题。


同学,虽然说开放讨论,但不是有一个叫作 Google 的扫盲大师吗。这类问题,最大的缺陷倒不是让人觉得你无知(无知本身不是问题),而是让人觉得,你对这个主题其实是缺乏兴趣的(真正有兴趣的人,会主动寻求信息),缺乏基本的学习意识。


当然,这可能是一种错判。但大多数时候,第一印象决定结果。很可能对方就失去了搭理你的热情,顺口回答几句。何况,和高手交流的时间有限。你把他们当成免费搜索引擎用,是不是太浪费了。


一个比较好的问题诸如:我在调查 XX,但是我问了几位行业中人,并读了 XX 书,发现他们对于 XX,看法都不一样。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让高手帮你解决挑战性的问题。


错误二:提出空洞的问题。


比如,你遇到一家公司的 HR,上去就问:我该如何面试?


那么 HR 很可能回答你:


首先,阅读 JD 搞清楚公司需要什么;然后,简历要写得清晰,突出你的优势;面试的时候,要围绕雇主需求展开;最后,准备是关键。


好啦!你得到了一个正确但无用的回答。


能怪别人吗?不能。因为你的问题太空,人家的答案也只能跟着空。


要把你的问题具体化,例如:


你在求职什么类型的企业?

你的优势和弱点是什么?

你已经做了哪些调研工作?

你遇到什么挑战?

期望别人怎么帮你?


具体的问题,才能引出具体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