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的复杂与简单是辩证的,有些看似复杂的社会问题当考生在申论考试时遇到,往往会自觉地认为碰到了不熟悉的陌生问题,如近年来考到的海洋经济或农村小企业发展问题等。客观地讲,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社会问题都面面俱到或十分精通,总会碰到一些自身在认知、感知上不甚熟悉,不甚了解的难题,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化危为安”,变不熟悉为有所了解,变不懂为基本弄懂。其技巧是:首先,考生要迅速进行形象思维,碰到陌生社会问题时,就要迅速通过感知,联想到具体的社会存在现象。如农村问题就要联想到熟知的某个乡村,甚至某个农户、某条河流、某个矿山或企业,并以此为蓝本展开形象思维,以求解决问题的现象、原因、症结以及办法措施。如文化产业建设,你可以立即联想到农村的自营小剧团,联想到杭州的动漫以及城市的影院剧院或者“李宁”牌运动服装等。形象思维既可以是有形的,如对网络、电视、电影、实景所传输的形象信息的感性回忆,也可以是想象的抽象思维,如对科技创新,多数考生并不接触此类社会现象,但可以联想到学校、科研所、企业设计部门以及市场大量新产品的来路等,通过想象,理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不外乎钱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等。
事实上,申论考试是一门综合性考试,考卷所列资料已经反映了基本信息,你不熟悉的只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好比你是一名医生,碰到患者患的是疑难杂症,你很难对症下药。对此,你就要运用以往学到的知识,触类旁通地灵活给出“药方”,既保证不会误诊,又能达到一定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