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体育教学方法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的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体育教学方法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中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同时,体育教学方法又受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用一种模式来概括。体育教学方法要体现实效性,归根结底是要看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

体育教学方法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的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共同点是一般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特点源自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多种感官参与,不仅需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信息,而且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运用动觉、位觉、触觉等来感知自己的身体动作,特别是通过本体感觉来感知自己身体运动时用力的大小、方向和动作的幅度,以便有效地控制动作。

体育教学方法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中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手段,其优劣应该由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来衡量。

(1)依据师生双边活动来分类,可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教授法和学习法。

(2)依据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来源,可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

(3)依据教学目标,可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传授与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方法,发展学生体能的方法,以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4)依据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递途径)和这种形态下学生的认识活动,可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方法和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方法。

(5)考虑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教学方法的方便和实用,可把体育教学方法大致分为学习指导法、动作练习法和一般教育法三大类。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没有一个万能的教学方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独特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限制,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体育教学方法又受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用一种模式来概括。教师能否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就成为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会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材性质和不同的情景条件来科学、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

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瑞典体育教师W·斯卡斯特罗姆,他编著的《体育教学法》一书于1914年在美国出版。20世纪初,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中国学校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体育师资的学校开设了体育教学法这一必修课程。

1. 根据体育课教学目标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定型,可以运用讲解法、动作示范法以及完整与分解法等;如果是巩固技术和提高体能,可选择重复练习法、持续法、循环练习法等。

2. 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载体,不同教材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通常,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也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不同的教材,“教”和“学”都有不同的方法,甚至在不同动作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特点,灵活而有创造性地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要体现实效性,归根结底是要看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因此,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现有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班级的学习风气等方面的准备水平,选择最能适应学生条件与能促进与发展学生技能、体能的教学方法。例如,中学生争强好胜,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强,可采用集体分组比赛的方法。

4. 根据教学条件选择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物,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当时的教学情境和现实的教学条件,如学校的场地器材等。这些教学条件为教学方法发挥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不能被动、消极地适应场地器材等条件,应合理地在现有条件下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进一步开拓教学方法的功能和范围,以提高体育教学方法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