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图片的选择与裁切
在版面上,图片比文字更直接、更具体,在版面上图片能展现文字所深藏的内涵,促使信息表达趋于直观。从平面设计角度看,图片是在二维空间上创造丰富的视觉层次,以更加形象的造型传递信息,在版面上创造虚拟的三维空间感,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
(1)图片分类
无论是广告、期刊、包装、网页的编排都会遇到大量的图片,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版的做法是非常冒险的。对图片进行分类非常重要。在设计时把内容、色调、角度相近的图片集中在一起,是版面协调手段之一。
图片中有各种不同的信息,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拍摄时距离是远景、中景还是近景,图片中的对象是静态还是动态效果,主要对象是人、动物还是图表,色调是灰暗还是明艳,图片内容有何意思,等等。这些是图片的基本信息,设计师分析图片也要像分析文本一样深入细致。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要了解哪些是主要图片,在排版时需要强调主要图片。
图片分类
图片按照功能分类
图片色调的分类
①按功能分类。图片在版面中的功能包括:辅助和说明文本的内容;协调页面的视觉效果;烘托文本意境等。在确定图片的功能分类后,根据版面定位和设计,功能不同的图片编排在相应的位置,才能创造图文并茂的版面效果。
②按色调分类。图片的色调和色系在视觉效果上差别巨大,是图片整理的标准之一。色调有明艳和灰暗区别;色系有偏黄、偏蓝、偏红、偏绿和黑白色系之分。在排版中不同色调、色系的编排策略不一。图片较多时,不同的图片通过调整色调达到视觉统一;相反,采用色调和色系的区别也可突出重点图片。
图片按照构图分类
③按构图分类。图片的构图就是在拍摄时候的角度,虽然拍摄对象一样,但是拍摄角度不一样,其图片差距较大。图片在拍摄时的角度有俯视、仰视、正视、左侧视、右侧视等。除了拍摄角度影响图片效果,距离也会影响图片效果。例如,展现对象细节的“特写”图片和包容周围环境的“远景”图片,它们在构图上完全不一样,带给观者的印象差别巨大。如果把多种视角的图片编排在一起,读者视角会不停跳跃,无法实现视角流程的设计。图片的构图归类是把同一拍摄环境下的图片分在一起,其呈现的观察角度统一,不会造成读者视觉混乱的感觉。
(2)图片的裁切
①图片为什么要裁切。图片在编排前都要经过仔细筛选,其视觉效果虽美,但是不一定完全契合版面布局,因而裁切就是根据版面的具体要求将图片中多余的部分切掉。裁切可以改变图片的长宽比例和图片远近视效。
②图片裁切的条件。在版式设计中常用的图片有手绘图片和摄影图片,手绘图片在制作前就会确定其大小,摄影图片多来源于数码摄影,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图片裁剪的效果。这个质量主要指分辨率,以每英寸的像素来衡量。图片质量和图片尺寸决定了文件输出的效果,图片的分辨率会影响它输出时的长宽比例。
数码照片的尺寸、文件大小、分辨率对照表
裁切可以提炼图片
在裁切时要注意图片的内容在图片中的位置。例如,图片主要内容在图片的右下方,但是版面需要竖向构图的图片,裁切时要两者兼顾,因而选择裁切区域靠右,即在裁剪时要保留图片主要内容的造型和方向。
(3)怎样裁切图片
①裁切可提炼图片。在拍摄图片时,有时会拍下不必要的杂物,这时就需要裁切掉多余的部分,提炼优质图片。例如,在拍摄室外人物时,有时会出现电线等杂物,那就要切掉电线保留人物和蓝天。但是在裁切图片时要注意不可多切,如剪掉人物的腿、头部、脸等位置,就会造成人物肢体有缺省,使图片显得不完整。如果是特殊创意,也是可以接受的。
图形剪切调整大小
②裁切可调整大小。在编排时需要部分细节图,可以通过对大图的裁切来获得。当图片质量较好时,图片就可以剪切其中一部分,再把切下的部分放大到原图的长宽比例,就得到的一张细节图片。
③裁切可调整角度。图片的角度在拍摄时就确定好了,但是在编排中需要调整。如果想把拍摄角度向右上移动,需要剪裁掉原图右边和上面的部分。如果把拍摄角度向左下移动,需要剪掉原图左边和下面的部分。这种调整方法只适用于有景深的图片。
裁切可以调整图片角度
规则组合编排统一文字与图片的边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