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字体设计与印刷体
我国宋代庆历(公元1041—1048年)年间,毕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这一发明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明代的印刷字体以楷体为主,除使用当时名书法家字体外,常用的还是仿颜(真卿)体、欧(阳询)体、柳(公权)体、赵体等书法字体。明代在印刷字体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宋体字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经过清代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宋体最终成为今天占统治地位的印刷字体。
早在宋版书中,就已出现了一种强调“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刻版专用字体,这被称为宋体字的萌芽。到了明初,人们对这种字体做了大胆的改革,使其完全脱离了传统楷体的模式,成为独立的印刷字体。到了明代中期,宋体字已很成熟。明万历四十八年刻本《孙子参同》一书的字体,不但宋体字的特点非常明显,字体的结构也很严谨,艺术性和适读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图1-44所示。
到了明代后期,宋体字刻本中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是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一书。该书使用粗细两种宋体字,字体端庄,结构严谨,比例适中,笔画粗细合理,有较好的适读性,给人以整体的美感,如图1-45所示。
图1-44 《孙子参同》刻本
图1-45 《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容与堂刻本
清代的金属活字印刷主要是铜活字,如图1-46所示。清政府最大规模的一次铜活字印刷是雍正四年(1726年)至雍正六年(1728年)排印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一万卷,以其书籍卷帙之大,排字、印刷之精而闻名于世。
铜活字版在我国古代有不同的名称,曾用过的名称有活字铜板、铜字版、聚珍铜板、铜摆板、铜板、仝版、同板等。
在清代民间,也有采用铜活字印刷书籍的。清代后期,福建人林春祺用了21年时间,完成了正楷体大小铜活字40多万个,并写有一篇《铜版叙》,记录了他刻制铜活字的起因及经过。林春祺把他的铜活字命名为“福田书海”,其规模和数量,当时在亚洲都是无人可与之匹敌的。
印刷技术被引入欧洲之后,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浪潮。在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的大约400年后,印刷技术由德国人古登堡(J.Gutenberg)加以完善与发展,他首创了用铅合金铸成活字的印刷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铅字印刷机械化。以古登堡的印刷技术进行印刷生产的印刷厂如图1-47所示。此后,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技术的革新和19世纪末发明的键盘排字机,使印刷工序完全机械化。早期的铅字版印刷机器如图1-48所示。
为适应机械技术的需要,许多印刷字体相继产生,这些字体在形态、比例、粗细和装饰上按照一定的规格设定,以便于字与字之间的排版。由于印刷字体必须适应大众传播的内容,因此,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印刷字体,如“莫特结构体”、“巴西利亚体”和“威华迪体”等。
图1-46 清代铜活字版
图1-47 古登堡的铸字方法印刷厂
图1-48 早期的铅字版印刷机器
印刷字体是字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英文“type”的词义上得到印证,type既有书写也有印刷的含义。早期的印刷字体被设计师们广泛地使用在建筑、广告与书籍封面的设计中,它既是信息的传播主体,又是装饰的形式,如有些字体的字首与花卉图案结合而表现出很强的装饰效果。
欧洲工业革命后,为了满足印刷的需要,许多新的字体应运而生。这些字体既能满足印刷技术的需求,同时,字体本身又是新的发明。字体与印刷技术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计算机制版字体,正是这种关系持续发展的结果。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设计软件应运而生,许多软件程序能帮助设计师更便捷地进行字体设计。许多应用在印刷上的新字体也不断产生,它们与传统的印刷字体相互辉映,极大地丰富了字体设计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