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题研究论文

专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题研究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因此学术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专题研究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展开的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活动。这些都体现了专题研究论文书写目的的针对性。专题研究论文的课题总是属于某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撰稿者必须具备与所研究的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才能参与到专题研究中来。专题研究论文在扉页之后,一般均有目录。

第三节 专题研究论文

一、专题研究论文的概念

专题研究论文,顾名思义,即通过对某一特定专题进行科学研究后形成写作素材,然后对素材进行筛选取材,围绕专题的主题,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配素材,进行论文创作,由此形成的学术论文。

通过专题研究,就某一专题从几个侧面组织几篇论文进行论述,有助于将某专题论述深透,从而提高读者对某问题的了解及认识。

二、专题研究论文的特点

(一)理论的学术性

专题研究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因此学术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专题研究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理性的结论,而不是就事论事,只满足于一般现象的罗列和材料的堆砌。专题研究最终要落点于理论论述,在论述中往往需要运用专业理论、概念、术语、假设命题和计算公式,且在写作格式上有较严格的要求,结构更完整、严谨,论述的语言也更严密。

(二)方法的科学性

专题论文写作的前期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设计工作。这些都需要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论述,具体、翔实的说明,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正因为它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设计有着如此血肉相连的关系,因而就必然具有科学性的特征。

(三)目的的针对性

专题研究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展开的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活动。为了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深入地解析该问题,其所采取的专题研究形式,可以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运用不同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述。因此,从参与专题研究一开始,参与者就是对该专题所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参与到整个研究的某一环节研究上。这些都体现了专题研究论文书写目的的针对性。

(四)内容的系统性

专题研究是一个系统结构,必须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搜集素材、组织文稿,才能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性和权威性的专题。搜集的材料不仅要包括原始资料和由一手的原始资料衍生出的二手资料;还要对材料进行全面审视。要把握好核心资料和相关资料、单一事件与整体形势、单篇论文和专题概述等的平衡关系。要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的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专题研究的意义,完整系统地反映某一方面、某一事件的全过程。

(五)课题的专业性

专题研究论文的课题总是属于某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撰稿者必须具备与所研究的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才能参与到专题研究中来。这种专业性特点要求专题研究论文和一般论文不同:在写作过程中,论文从选题、选材到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以及读者对象的考虑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专业性。

(六)命题的单一性

专题研究的“专”字,只是反映在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个特定时期的某一特定活动上,它不是全面的、整体的阐述,它所研究的问题只是某个专业的某一个点,整个专题研究的一系列论文都应围绕专题的这一主题展开。论文的针对性以及专业性决定了其命题的单一性。

三、专题研究论文的种类

按照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专题研究论文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专题研究论文和社会科学专题研究论文两大类。又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细分成不同专业的学科,因此也就有了各自专业或学科的学术论文,如数字专题研究论文、化学专题研究论文、医学专题研究论文、哲学专题研究论文、经济学专题研究论文、语言学专题研究论文等。

按参与写作人员范围划分,又可分为单位或集体内部专题研究论文和全社会范围征稿专题研究论文。

四、专题研究论文的格式和写法

(一)专题研究总报告——专题研究概述

概述文章应具有:标题、摘要、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要素。具体写作方式因研究方法不同、素材不同、主题不同等而有所不同。

1.标题

一般为某某专题研究概述,如《定量物理学专题研究概述》《近年来我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专题研究概述》等。也可分正副标题,如《胸怀大局 立足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工商行政管理专题研究》等。

2.摘要

简单陈述研究本专题的前提、目的、任务、范围及所收录的论文情况;系列单篇论文研究运用的原理、理论、手段和方式方法等;主要结果和成果的意义、实践价值相应用范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等。

3.前言

简单介绍专题开设情况,向读者交代专题研究的主题,提出本专题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专题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研究现状、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同时简单介绍专题论文收录情况。

4.正文

围绕专题主题,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所收录论文的研究方向、内容、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同时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性的问题,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5.结论

总结本专题研究论文的写作情况以及本专题研究所取得的结果,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得出明确可靠的结果。

6.参考文献

专题研究过程中引用或参考过的文献资料。

7.附录

专题所收录的单篇论文情况。

(二)单篇专题论文

1.题名

题名又称标题、题目、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学术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它是论文的“眉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论文精髓的集中体现。要求用准确、精练的文字反映论文最重要的学术信息,使读者一读到题名,就能清楚地了解到论文的主旨和中心内容。

题名既能提携全文,标明特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专题研究论文的题名应准确、贴切、醒目、简约、得体,概念清楚,观点鲜明,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论文的特定内容,反映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深广度。切忌过于空泛和烦琐,字数不宜过长,不可用标语口号式命题,也不可用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或冗繁夸大的广告式语言命题。

2.作者及其所在单位

署名者仅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件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员。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某一测试任务的承担者和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支持关注这一研究课题的领导者也不应挂名。

3.目录和摘要

专题研究论文在扉页之后,一般均有目录。和书籍的目录一样,它主要展示论文的总标题和各章、节的基本内容,与全文的纲目一致。读者看了目录之后,对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便于有选择性地阅读全文的某一章、节。

摘要又称概要或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基本内容的浓缩,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本课题的前提、目的、任务、范围及其在该专题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研究对象的特征,与他人研究的主要不同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所运用的原理、理论、手段和方式方法;主要结果和成果的意义、实践价值相应用范围;一般的结论和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等。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应专门列出,一般为3~8个关键词。关键词置于摘要的左下方,它不考虑语法结构,也不一定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仅仅将几个关键词语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即可。

5.引言

引言是专题研究论文的起始部分,旨在向读者交代本课题研究的来龙去脉,起引出正文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置于正文之前,不能脱离正文而单独存在,这与学术专著前面的序及后面的后记是有区别的。引言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情况、目的和背景,课题的性质、范围及其重要性,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理论分析和依据,研究设想、方法和实验手段,研究成果的结论等。

6.正文

正文又称本文,这是学术论文的主体,是全篇论文的核心所在,占论文的绝大篇幅。在正文里,作者要充分展开论题,对所研究的课题和获得的成果做详细的表述,深刻地进行理论推导和理论分析,周密地进行逻辑论证,切实地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和见解。

正文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制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形成的论点和得出的结论等。

7.结论

结论又称结语、结束语。它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总检验、总判断、总评价,是论文正文的必然逻辑发展,是全文得出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也是整篇论文的浓缩。结论集中地反映出作者的科研成果,表达出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总的观点和主张,是全文的精髓,是论文学术价值的体现,在全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8.致谢

作者在论文篇尾以简洁的文字,对该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给予指教、帮助、审阅、修改和提供文献资料的部门、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表示谢意,以示尊重他人的劳动和贡献。

9.参考文献

在论文篇末附录参考文献,这是传统的惯例。参考文献有两种:一种是论文引用或参考过的文献,一种是向读者推荐可供参考的重要文献。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既表明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表明作者所作研究工作的依据,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便于自己今后进一步研究此课题时作必要的查考。这也有利于研究相同或相似课题的同行了解此项研究前人所做的工作,从中得到启发。这样做是作者严谨治学态度的体现。

10.附录

附录是专题论文的补充项目,并非每篇论文必备。它的写作是为了体现专题研究论文材料上的完整性,但这些内容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行文的条理性、逻辑性或精练性,于是将其写入附录。

以上是专题研究论文通用的规范格式,适用大型研究课题或篇幅长的论文。对于小的研究课题和篇幅短的论文,项目则可大大精简,或取消某些项目、或几个项目合并在一起,以缩短论文的篇幅。

五、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专题论文就是通过资料研究整理后所写出的书面总结,是作者想说明的问题,是结论性材料。从形式上看,形式服从内容。有的是单篇论文,有的是概述,有的是综述等。论文写作十分重要,即使前面资料的整理工作做得很好,但论文没有写好,也就前功尽弃了。

(一)制定课题规划,切实抓好选题

开展专题研究首先要有一个系统而科学的规划,才能避免随意性和零敲碎打,才能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因此需要制订一个在反复论证基础上形成的课题规划,明确课题任务、质量要求、完成时限等。规划中所列的课题,大都只是划了一个范围、一个“论域”、一个大框框,具体怎么破题,重点突出什么,一般都无硬性规定。这就要求在广泛征集、充分消化资料的基础上,选准突破口,合理确定专题研究的重点。要“存同求异”,一般规律性即共性的内容要有交代,但文字上要十分简练;重在发掘具有个性、特色的东西,并在文章的标题、结构、篇幅文字上适当地把它突出出来。

(二)内容充实,判断准确,论据充分,引用材料可靠

有些专题论文写得不错,也比较有价值,但是所引用的资料没有出处,读者会怀疑,也不敢使用。专题论文,要注明所用资料的来源,这是一个规范的要求,也是一种良好学风的反映。要具有翔实、准确、充足的资料,所用资料不足,仅有几份调查取证材料,是完不成论文的。

(三)对事物的前因后果、事实真相,要交代清楚

这体现在专题资料的准确性和鲜明性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研究、消化材料最好适当加上点评,也就是扼要地夹叙夹议。该条材料能反映或说明什么问题、是骨干材料还是一般材料、它与相关材料的关系、放在哪里适当等都要仔细考虑。写发展过程,要脉络清楚、有主有从、详略得当,切忌主次不分、过细过繁。专题论文资料很重要,但并不是资料越多越好,更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砌。

(四)文字表达简明扼要

写专题论文,要朴实无华,防止空话、废话、套话,忌修饰夸张、过分描写。专题论文有时需要写事件的过程、写人物的活动,会涉及情节,但专题论文不是文艺作品,不是纪实小说,不能随意加以修饰。论文结论的写作,要准确实在,忌主观臆断、模棱两可。论文还要具有可读性,这就要求构思精巧、语言简洁生动,充分利用有闪光点、有感染力的典型材料或细节材料和朴实的群众语言。因此专题论文要注意锤炼文字,提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包容性,可以借鉴史学和文学传统上讲究的“白描”笔法,去文饰、有真意,文笔简练而内涵充实。

(五)专题研究搜集资料应特别注意之处

一是力求资料的完整性,写清楚每个问题(事件、运动、人物)的全貌。二是特别留意有价值的细节、典型材料,为此应尽可能作专访、实地考察。整理资料既包括筛选、分类的技术工作,更包括考证真伪、提炼主题的研究功夫。整理资料要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将相关资料分类梳理,注意发掘有特色的典型材料。专题论文报告的最大的特点是资料性很强,根据资料说话,资料是基础、是主体。

(六)系列专题论文的组配注意事项

专题论文的组配应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决不能勉强将不是围绕一个主题或者内容关联性不强的论文放到一起,一般情况下,第一篇为概述,之下的几篇应该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专题的不同论述。也绝不可为了拼凑一组论文而将一篇论文的素材拆开后写成一组论文,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例文5-3 (专题研究概述)

通航水力学研究专题论文综述

易兴华

(长江科学院)

摘 要:本文对国际天然和实验室水力学研究学术会议的包括船闸水力学、港口水力学及筏道水力学在内的11篇通航水力学论文进行了简要的综述。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大多是水工模型试验与原型观测,并对两者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度。论文(7)是至今首次研究的课题,作者使用了简化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及现场观测等方法,并获得好的结果。这些论文可供研究这类问题与工程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航道;水动力学;船闸;港口;筏道

引 言:

通航水力学(navigationhydraulies)专题是1992年武汉“国际天然和试验室水力学研究学术会议”第四专题。通航水力学内涵宽广,从海洋航道、海港至内河水道、河港中有关船舶、漂浮物体(如木筏等)航行、停泊的水动力学问题,均属其范围。本次会上本专题的论文计11篇,如附录所示。其中有关通航船闸7篇,港口水力学1篇,排漂水道水力学2篇,河流中浮式平台水力学1篇。阐述如下。

1.通航船闸水力学研究

虽然船闸修建时间很早(中国人,1025年;欧洲人,1375年;美国人,1793年),但是对通航船闸水力学研究则是20世纪初的事,我国始于1938年。现在船闸规模愈来愈大,水头愈来愈高,单级船闸研究,水头有达100m以上者,已建成的已过40m。高水头船闸伴生的主要水动力学问题,有闸室内的停泊条件问题、阀门段的水力学问题等。研究的方法主要靠物理模型,近30年来,数学模型、原型观测与原型试验已较广泛采用。但物理模型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缩尺效应,特别因船闸充泄水是非恒定流,这种效应尤为显著。以下就缩尺效应、阀门水力学、极高水头船闸以及靠海船闸水力学研究,也就是论文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加以简介。

1.1 船闸模型缩尺效应研究

物理模型系照原型用某种缩尺制成。模型中的流体介质、边界条件、几何条件以及流态不可能做到与原型完全相似,因此常产生缩尺效应问题。论文(1)、论文(2)作者对几个基本参数的原、模值进行了比较。论文(1)还得出了3点结论:①人字门开启后系缆力的增大是由惯性超高引起的,其值大于正常充水过程的2~3倍;②充泄水阀门均存在负压,负压最大达100kPa,说明产生空化、空蚀是必然的;③根据阀门底缘空化与水流噪声的相关研究,将原型观测资料计算的空化数与临界空化进行比较,得出阀门开启过程中存在空穴现象,这与水听器实际测量噪声的结果是一致的。

既然缩尺效应不可避免,考虑缩尺效应的影响,修正水力参数值是可行的。论文(9)作者进而提出一个考虑雷诺数与粗糙度两个因素的表面摩阻力的综合修正法。将此法应用于葛洲坝1,2号船闸模型试验,其结果接近原型值。

上述论文将原、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论是正确的。但有一点值得指出,缩尺效应影响参数值的大小是随缩尺大小而变的。长科院曾对葛洲坝1号船闸两个模型(比尺分别为40、30)的试验结果与原型值比较,比尺30的结果与原型值相当接近。

1.2 阀门振动研究

阀门及阀门段的水动力学问题(包括空化、空蚀问题,阀门振动问题,阀门段的噪声问题),是高水头船闸安全运行的控制性问题。他们既具有相互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一般将阀门振动作专门问题研究。

论文(5)、论文(11)的作者首先介绍了相似准则,采用的是水弹模型,前者比尺为17,后者为15。

论文(5)的结果表明,阀门开启过程中,模型的压力脉动、振动频率与原型观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振动是随机的,也没有发现大的加速度。但由于空穴水流不能模拟,而此水流亦为振源之一,故需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在原型水流中不产生严重的振动源。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材料满足水弹模型相似准则,作者采用修正的方法,即在模型设计中未强调杨氏弹模的完全相似,而是在确保几何条件相似、水流边界条件相似外,以选定材料的适当厚度,来达到柯西数相等的要求,并按照应变值相同的原则,确定吊杆断面积比尺。最后,论文(5)作者除给出有关参数(频率、加速度、压力)的换算公式外,主要总结了两点:①有关振源与振动的特性,认为有两个振源,一个是顶止水与阀门门板之间缝隙水流产生的振源,另一个是阀门门底射流及漩滚产生的振源。其他部位表面动水压力不大,属于低频振动。分析了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模型中有较大的淹没水深,有利于减弱空化水流,同时也可减轻阀门振动;其次,模型中很难重现原型中的空穴现象的发展与消失,为在模型中重现空穴现象,必须要求空穴数为常数。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中主要振源不能引发明显的振动,所以在原型中应当重点研究产生空蚀的空穴水流。②开启阀门时间为1,2,3秒时有强烈的振动与不稳定,而为5,8秒时则有良好的效果。建议取5秒或8秒为阀门开启时间。

论文(11)的作者是对我国在建的一个高水头船闸——五强溪船闸所进行的研究。取第二闸室水头为42sm(总水头60gm)。在试验中观察了流态、阀门面板上的压力脉动与振动等。模型与原型(指葛洲坝船闸)的结果表明,阀门径向振动是很强烈的,且原型径向加速度比模型大得多。原型、模型的阀门凹面的压力脉动大致属于同一量级。原型中有空穴水流的影响,原、模型中压力脉动和振动加速度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最后,论文(11)作者认为,从模型研究估算压力脉动、阀门振动,对设计是重要的,且可从中发现一些不利情况。如在常规的阀门试验中虽没有出现空穴水流,就仍应进行特别的试验研究。“声振”现象、阀门振动与空穴水流动力参数之间的反馈机理是很复杂的,应在原型中深入研究。阀门径向有巨大的动力作用,会产生剧烈的径向振动,应加强双臂。

两文的作者认为阀门模型是研究阀门振动有用的工具,同时也认为阀门振动,“声振”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在模型中难以完全解决的。

最近几年,长江科学院在葛洲坝船闸原型试验中,找到一种减免空化与“声振”的措施,即间隙开启阀门方式(快速—间隙—快速),效果显著。这说明,在原型中研究在模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探明其原因及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这应是水工研究的方向。

1.3 极高水头船闸的研究

论文(10)作者研究了单级三峡船闸的可行性问题,包括对闸基、闸墙进行了应力分析,研究了充泄水系统、船的停泊条件、下游涌浪及避免空化等问题。

所建议的输水系统是:在阿墙内按不同的高程设置8个层次的蓄水箱,每一个蓄水箱通过竖井与闸室底部廊道相连,蓄水箱与竖井之间用蝴蝶阀门控制,闸墙内左右两边共设4个竖井;闸室底部设置8个区段的动态平衡输水系统(dynamically balanced system)。设置蓄水箱的主要目的并非为省水,而是避免产生空穴水流。

这样一个世界前所未有的单级极高水头(H=113米)船闸,乍看起来好像问题很大,有点可怕。实际则不然,这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方案。比较起来,有如下优点:①阀门段(包括阀门)的空化问题可以解决,本来是个极高水头的水动力学问题,却变成若干中等水头的水动力学问题;②由于中等水头使用了最好的输水系统,停泊条件比葛洲坝1号、3号船闸还要好;③可大量省水;④一次过闸时间比多级船闸要短;⑤在事故或检修情况下,运用上较多级船闸方便。

我国已故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教授曾建议三峡船闸建成单级的,为此进行过试验研究,多次发表论文。本文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向有关单位建议过与论文(10)基本相同的方案,用于三峡船闸的研究。

1.4 处于咸淡水交汇处的船闸研究

除了上面所述的内河船闸外,论文(7)作者研究了一类较为特殊的船闸——河、海交汇处的船闸。该处比重不同的咸淡两种水体交混,产生分层流动。当船闸运行时,因重力作用形成分层流动,对船只产生作用力。作者在试验室和现场中,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观察、分析,并采用简化的数学模型来估算了这种水流流动与密度分布以及作用于船的力,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值得指出的是:充水时闸室内产生两种波,一种是充水产生的推进波(外部波),一种是密度差产生的波(内部波)。前者波速远大于后者。船的缆绳纵向力主要是由内外两种波的作用与水流流速决定的。所得结论如下:①如躺、娓的流速,各层之间的密度、厚度已知,则可计算循、娓的水位差及缆绳纵向力;②在闸门开启一段长时间内,两种水体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系缆拉力大于充水时的系缆拉力;③由密度差产生的附加缆拉力与均质水体条件下得到的缆绳拉力是属于同一量级的。

此文内容较新颖,过去还没有人系统地研究这种问题。我国虽有人研究过咸、淡水交汇处的船闸水力学问题,但其主要目的仅在于如何防止咸水内浸。

2.排漂水道水力学研究

排漂水道,亦称筏道,是流放木材过坝的水道,论文(3)作者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的。该文讨论了山区河流漂木问题,包括木材数量估计、漂木模型试验及漂木出现灾害的防护。根据12个实际调查资料,在水槽中进行模拟试验。但漂木是涉及许多因素的复杂现象,试验难以准确模拟,有必要多进行实际调查和观测。

排漂水道上一般设置有水工建筑物,以便处理好与其他水工建筑物运用的关系。论文(4)作者讨论了排漂水道的布置,着重论述利用淹没式弧形门排漂的问题。因为弧形门容易升降,可以控制上、下游水位与流速,应用方便,经济实用。试验就4个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即漂木的直径与长度、弧形门L部面板与渠底的夹角、门后水深。由此得出了上述参数相互关系的图表。试验表明:能否顺利排漂取决于弧形门的溢流面板、门上水深及漂木的长度或直径。此外,木材的单位重与动向,对是否会打击闸门有重要影响。

3.港口水力学研究

港口是连接水道与陆路的转运枢纽,分河港与海港,有专门的专业进行研究。

论文(6)阐述的是小型船舶港口的水力学问题,是美国水道试验站(WES)试验工作的介绍。此项研究为小型船舶港口设计提供资料。模型以fishman为典型工程,比尺采用17。试验的目的是为小船提供防护的最经济的防波堤设计。经过试验,提出了修改方案,现已建成,并进行了原型观测,效果良好。此外,还作过59个此类模型研究,其中17个原设计没有防护设施,42个已有防护设计;有25个港口是按模型试验方案进行施工的,运行情况与模型研究结果是符合的。从研究得出,59项工程有10项工程是属于超裕度设计(overdesign),经过研究得到修正,节约了资金。

4.其他水力学研究

论文(8)是研究河流中浮式栈桥水力学问题。浮式栈桥在军事上、工程施工中多采用。浮桥一般用驳船承载,驳船用绳索固定在椿上。此项研究工作是为驳船提供可靠的安全度。选用模型比尺为30,试验水槽宽40cm。测量绳索拉力及拉力与流速的关系。用Froude定律换算,模型试验与原型观测结果是接近的。

5.结语

(1)从专业范围看,这次会议有关通航水力学研究的论文不多,代表的面不广,创新也不太多,但有特色。这些论文基本采用物理模型与原型观测、原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模型试验数据的可靠度。

(2)本专题采用数学模型者仅有1篇,数学模型有它的优点。如果上述三者结合,对某些重大的工程问题,可能较快、较省、较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有利于比较选取和优化设计方案。

(3)交通、能量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中两个极为突出的问题,而水运是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本只有铁路运输成本的1/4。我国的港口建设发展比较快,但我国许多河流的水运发展尚未充分,即使是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还有很大的运输潜力。通过通航水力学的研究,促进水运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附 录:通航水力学专题参会论文文题

1.邓廷哲.葛洲坝船闸模型、原型水力特性的比较.pp:347-352.(中国)

2.周华兴.船闸模型缩尺影响的探讨.pp:353-358.(中国)

3.Yuiehiro Tanakaetal.山区河流木材流放与防护.pp:359-364.(日本)

4.陈青生.排漂水道中淹没弧形门的试验研究.pp:365-369.(中国)

5.吴杰芳,朱斌,等.在1∶17水弹模型上对高水头船闸反弧门振动问题的研究.pp.370-375.(中国)

6.Bottin R R.小型船舶港口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及原型观测.pp:376-381.(美国)

7.Vrijburcht A.通航船闸闸室内咸水与淡水对船只的影响.pp:382-387.(荷兰)

8.Raemy F.河流中浮式平台(即栈桥)的水力模型试验及原型观测.pp:388-393.(瑞士)

9.张瑞凯,李云.船闸水工模型中缩尺效应修正的新方法.pp:394-398.(中国)

10.Dehousee N Metal.极高水头级的通航船闸——113m水级的三峡船闸可行性研究.pp:399-40.(比利时)

11.吴福生,等.高水头船闸反弧形阀门的振动研究.pp:405-411.(中国)

例文5-4 (单篇专题研究论文)

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袁智忠 易连云

摘 要: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和强化。就其形态而言,可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和观念暴力,各有不同影响。应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

关键词:影像暴力;道德影响;反思与对策

一、影像暴力及其历史文化考察

按照《辞海》的解释:暴力是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本文所论影像暴力,主要是指电影故事片和电视情节剧中的暴力倾向和对暴力的过分渲染,目的在于探求这种渲染对青少年道德培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895年,当卢米埃尔兄弟把人类渴望和追逐数千年的视觉运动影像变为现实以后,影像暴力就如影随形。卢米埃尔兄弟在用《火车到站》《婴儿喝汤》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即以《水浇园丁》开创了打斗片、追逐片的先河,提供了展示暴力形态的初始模型。

纵观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暴力史。汤因比说:“战争是人类暴力和残酷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民间的争斗、部族间的厮杀、城邦间的掠夺、黑帮火拼、宗教冲突以及集团混战和国家战争,直到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暴力行为并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收敛,反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演绎得更加复杂化和立体化。人类似乎总有很多内心的欲望和情感需要通过血腥的战争、暴力来宣泄。在西方,从古罗马斗兽场,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到中世纪的骑士和骑士文学,再到意大利的黑手党,各类战争和文学,生活和艺术其实一直就是双轨并行,记录和演绎着人类的心灵史、情感史。

在中国,自秦以后的诸侯纷争、农民起义等,就是一部部血淋淋的暴力史,但也成就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一些记录和反映其历史过程的文学经典。由金庸、梁羽生、古龙开创的新武侠小说,堪称当代华人展示力量、暴力和塑造武侠人物形象的艺术精品。武侠片也就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和贡献给世界电影画廊的一道风景。东西方各类新武侠的兴起,银幕因此成为“杀场”,让观众得以在战争以外充分享受和一睹战争或打斗的惨烈、奇观和血腥。但另一方面,关于银幕暴力的“暴力程度”问题又一直是各个电影生产国所关注和争论不休的问题。差不多每一个电影生产国都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电影生产史,也就是一部电影立法史。

然而,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现实还是艺术,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观看行刑场面都是市民阶层日常生活的重大“仪式”。“看客”们在这一“仪式”中获取新奇、刺激甚至快感,也彰显出人性的弱点。随着历史文明的演进,特别是科技推动下的艺术对生活的高度逼真模仿,尤其是后现代科学和技术语态下的色彩学、多媒体立体声技术的发展,给宽银幕电影、立体电影、触觉电影、嗅觉电影、环型电影、水晶电影等电影种类展示暴力和血腥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视听表现形式。当代社会,这种将肉体惩罚进行公众表演的场景早已退出生活舞台。在法制社会的背景下,公民们在现实中并没有很多暴力行为。如果没有发生战争,终其一生也很少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观看到真正的暴力或惨烈场面,街头里巷偶尔发生的打架斗殴场景就足以令多数人驻足观看,获取超越自己经验范畴的视觉信息和刺激。于是,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场面就成了在今天唯一能够以“仪式化”的方式“合法”表现和观看的暴力行为。照片、动漫、网络游戏和影视制作者通常会通过将暴力合理化和美学化,使影像暴力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为此,作为生活在视觉时代的现代人,得以在高度“物化”的语态下用“合法”的方式来“观看”血淋淋的暴力场面。在影院里,在电视机和电脑前,在相册和书画里,都可以观赏到各种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暴力影像。《新龙门客栈》《英雄本色》《杀手里昂》《英雄》《十面埋伏》《夜宴》《投名状》《集结号》等,充分展现了后现代影像暴力和暴力美学的独特魅力。而“暴力美学”就是要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其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概而言之,影像暴力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与强化,从而使其成为越来越为社会所忧虑的一种文化现象。

二、影像暴力的形态及其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就已有的研究来看,谈论影像暴力的文章并不鲜见,尤其是关于影像暴力对青少年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著述甚多。为此,在研究的深度上,对影像暴力予以细分,作深入探讨,当是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命题的重要路径。贾磊磊在《影像的传播》中,将影像暴力划分为心理型、动作型、机械型、社会型4类。笔者拟将影像暴力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观念暴力3种形态,并就其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作相关探讨。

1.话语暴力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生产、交流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离开了语言,人类的物质生产和交流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社会管理也无法展开。话语作为后现代哲学和文论的重要概念,其西文词是discourse。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指出,“话语不同于语词”(word)或“句子”(sentence),它不单纯指一种用来表达意义的时间的组合,而是一种“推理的实践”。在结构主义看来,话语背后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权力,任何“话语”都是“权力的话语”。人类的支配欲、权力本性、英雄梦想、暴力本性、价值实现首先就以话语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每时每刻。当影视以视听形态去再现和反映生活的时候,权力争夺和暴力冲突也就成了影视体现宣泄功能的首要选择。

进一步说,人类的斗争首先和最终都体现为管理层面和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争夺,形而上层面话语暴力由此形成。其话语暴力往往体现为以话语霸权方式传达的意识形态指向的对话、独白或言语动作,构成所谓“媒介的暴力”,进而以其运载的意识形态构筑起新的“文化霸权”,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消费观念和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

就形而下而言,话语暴力往往体现为低级下流的攻击性、侮辱性甚至流氓性的对话、独白或言语动作。由于受影像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会模仿影视作品,把话语暴力带入生活,导致生活语言暴力化、粗鄙化,甚至引发暴力冲突,产生严重后果。王岳川指出:影视中的“词语暴力,尤其是野性词语暴力、媚态的词语暴力、性词语暴力、肉欲词语暴力、‘床’词语暴力和对‘家园’的排斥,对精神的排斥、对人的排斥的词语暴力……”对当代文化和青少年道德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2.行为暴力及其影响

行为暴力是一种外在性和直观性的暴力方式,它以打、杀、抢、战争、性强暴等视听直观、刺激的场面和镜语叙事方式来承载和体现。就其影视样态而言,主要有枪战片、动作片、警匪片、战争片、武侠片等。事实证明,影像讯息能迅即催化人的行为和欲望,诱发某种行为反应,比如,看了电视上的一则商品广告,有人可能会立即冲出家门去购买它。影视行为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巨大。早在1995年,美国儿科院就发布消息:上千次的研究结果证明媒介暴力可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1999年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研究院对电视暴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视暴力可能引起儿童和青少年如下变化:①对暴力毫无畏惧感;②逐渐接受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的观点;③不自觉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行为,对事物缺乏理性判断和思考,失去道德理智,最后甚至违背社会规范、触犯法律。

行为暴力之所以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不成熟,易受影响,易困惑;具有活跃性和动荡性;社会性逐渐增强;性意识逐渐清晰,性心理得以发展。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使得青少年表现出善于模仿、自我价值肯定、独立意识增强、追逐新生事物、向往成人社会以及盲目的从众性。他们逆反心理强,易偏激、易冲动、易受外界影响,特别是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的本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会出现性渴望、性冲动、性敏感、性幻想等心理和行为反应。正因为青少年这个特殊年龄的特殊表征,最容易受到影视创作道德负面因素的影响和伤害。

3.观念暴力(或曰暴力观念)及其影响

本伦理家小山岩尾说:“道德能力的主题应当是观念,观念是解决一切难题的万能钥匙。”观念是一种内在和隐性的形态,体现为暴力合道德化、合法理化的思维和观念逻辑,成为一种英雄崇拜,甚至上升为一种国家暴力,最终形成暴力观念。劳伦斯·格伯纳及其同事还试着针对电影、电视对受众的影响进行研究,其中重在针对没有自制力的青少年的影响。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格伯纳收获很大,提出了“培养理论”(Cultivated Theory)。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电视影像暴力可以培养、建构受众的暴力美学的世界观。暴力美学的建构首先在电影中得到了尝试,包括电影艺术本身的暴力美学和影视受众暴力美学的建构,随后发展到电视和网络暴力美学。就现实而言,上至国家意识,下至个人原则,诸如世界大战、20世纪美苏争霸、越南战争、两伊战争、核威胁、核恐怖;民间的抢劫、谋杀、强奸等,暴力几乎无所不在。就体现国家意识而言,战争片、警匪片也许是所有暴力影视中最能体现影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载体。

其实,无论中外,体现国家意识的暴力影视一般都以正义、进步和多数人的利益为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因为其思想底蕴的深厚、意识形态的渗透、价值观念的导向,往往模糊或麻木了受众对极度暴力影像的反省意识。《巴顿将军》因其凭借国家战争暴力和所塑造的巴顿形象,把美国精神宣扬到了极致。应该说,体现国家暴力影视影像是所有暴力影像中强度最大的,其冲击力、渗透力、影响力、危险性都值得研究。然而,学术界对体现国家暴力的暴力影视影像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暴力观念,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或者足够的重视。

由于受影像暴力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暴力正当化、合法化、美学化观念,进而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产生“对抗社会”“反社会”心理冲动和道德行为,《邦尼和克莱德》所传达的反社会暴力观念,对青少年影响极大,甚至遭到了美国官方的封禁。

三、反思与对策

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后现代文化传播的历史语境下,影视文化理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这就要求影视文化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影视文化的积极作用,针对影像暴力在现代科技支持下所显示的愈益强劲的冲击力、影响力,要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①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对影视生产和制作来说,一方面,我们必须努力思考,生产出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影视作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三性”原则,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另一方面,在对待影视语言、影视表达、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问题上,必须坚持走中国化、民族化的影视文化道路。

“毫无疑问,在暴力的阴影笼罩下的银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诸多灾祸。在电影艺术无法彻底去除暴力内容的情况下,怎样消除电影暴力的负面影响,消除暴力的残酷性给观众心理带来的恐怖和厌恶,建立一种既符合电影观众的观赏心理又适应电影艺术自身规律的表述方式,是电影艺术创作中重要的问题。”其实,在对待暴力、真实、细节的表达上,中国艺术一向有自己的美学原则和表现传统,强调写意、强调意境、强调意会和“留白”,不尚直露和血腥。为此,中国影视生产必须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暴力影像文化的影响,出现的如《欢乐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大刀》《狼毒花》等影像作品所形成的暴力血腥之风,重新回到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审美路径和传统上来。

②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长期传播、层层累积、逐渐渗透及由此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关注青少年心灵的健康。影视文化作为大众传播语态下的媒介文化,因为其介质的视听性质、色彩刺激、身体表述、听觉轰炸,无疑是当今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强势文化。

总之,影视文化作为舶来品,它在西方文化的孕育、滋润下生长,带着西方文明的因子在全人类流传,其审美性背后的意识形态对第三世界影响深远。正如当代瑞典文化学家米达尔所言:“儿童与青年更易于接受残忍的方式,对传播到人们身上的各种印象缺乏过滤或选择的能力,这也会产生一种国际背景下的后果,即西方世界的道德习俗通过电影或新闻出口教给第三世界……”为此,中国完全有必要继续加大警惕和防范的力度,以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心灵的健康。这方面,尤其要注意它对青少年一代的麻醉和影响。本文特别要强调的是,影像暴力作为影视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从语言、行为、观念等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涉及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健康和成长,必须进一步引起影视生产、影视管理、影视传播、影视教育等社会多方力量的高度重视,充分估计它对青少年一代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密切观察、注意其与生活的互动关系。高等院校理应加大教育的投入和研究力度,把影视教育纳入教育计划,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影视文化素养,构筑开放的道德教育体系,构建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张小元.影像暴力潜入我们的生活[J].粤海风,2005(2).

[2]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贾磊磊.影像的传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