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一)驰骋的起点
从小我就喜欢汽车,我的小天地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车,俨然一个车的世界。因此初中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了就读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然而,我这个“车迷”对汽车真正了解却是在学校的汽修实训室里。在那里我认识了汽车整体的结构、原理、工作过程和故障现象,以及检测方法和对应的维修措施等。这种在实训室里进行的教学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更轻松,学得更踏实。专业老师的讲解简洁明了,示范操作规范到位,如汽车内部检测维修、故障的分析和解决,都是在汽车里给我们示范,然后再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亲自去实践和体验。
通过在实训室的学习,我还了解到:汽车维修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一个步骤都要依据合理的顺序来进行,连工具与零件都不能混放,更不能随意放在地上;手上有油污时不能碰触车身,以免弄脏汽车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却是文明生产和企业管理中必须注意的细节。老师在实训室里的严格要求,既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为我们今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开学不久,就听说这个学期我们将要去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某物流公司进行“全真实训”。在做准备的那段时间,我像一只新生的小猫,对工作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觉得自己全身充满力量,仿佛在学校所积累的知识都在血液中沸腾。这种对新生活跃跃欲试的感觉,让本来就活泼的我激动不已。
可是,刚来到物流公司,却让我们有些失望。实训的第一站是信息处理区,这里既没有教科书上写的高新运作流程,也没有教学视频中的大规模货物集散装置,只是在一间普通的办公室中,几台电脑前坐着几名电脑操作员,处理着一单单货物和发货人与收货人之间的一切信息。我心想原来到物流公司实训也不过如此,后来经过实训指导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这里就是我们教科书上所说的“信息平台”。通过这里可以了解经过物流公司全部货物的流向、时间及货物品质,顾客和物流公司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货物的流向信息。我们这才明白,信息处理区虽然很不起眼,但却有着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岗位上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因为就算只是很微小的一点失误,都可能给公司和顾客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
此外,公司还有货物运输、配送、仓储等工作岗位,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我们在不同岗位之间轮换着进行实训,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学到了很多。同学们都说这次校外实训是“累并快乐着。”
通过这次的全真实训,我们深刻感受到工作岗位中的责任重大,也由此知道了自己知识与经验的缺乏和不足。在未来的学年里,我们会抓紧时间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好业务技能。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
上实训课时,老师在进行操作示范后,会让我们分组进行操作训练,然后老师会在各组之间进行巡视和指导。由于一个老师要面对几个小组,老师未免分身乏术,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因此,为让所有同学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在我们柳江县职教中心,老师们还推出了一种新的实训方法——“导生制”。
所谓“导生制”就是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上课时先选择一些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让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再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本组的同学。导生不但可以分担部分教学任务,而且还负责本组的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的指导压力,更重要的是成为导生的同学,还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因此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性。而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在“小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尽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学之间的互相指导和学习,使同学关系更融洽,让我们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几年来,由于“导生制”的成功实施,我们学校的教学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培养出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技术人才,参加各项技能大赛获得优秀的成绩,毕业的同学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许。其中有一位叫韦纯锋的同学,就是在“导生制”教学模式的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的,现在已经留校当起老师了。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电焊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刚入门时老师的指导虽然能够发挥很大作用,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焊工工艺水平,就要靠自己刻苦练习了。“没有勤学好问,你永远是门外汉;没有刻苦练习,你永远是新手”。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地了解了电焊的操作技术要领。
凭着对电焊技术的浓厚兴趣,我们虚心请教,认真地反复练习,慢慢地我们的焊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如老话所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练习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是美好的,当看到自己焊接出的作品时,同学们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