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工信息检索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了解检索要求
所谓检索课题是解决特定问题的需要所拟定的问题。课题分析是信息检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课题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确定课题的学科性质、主题范围,尤其是新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学科范围越具体越有利于检索,找出反映课题中心问题的主题概念,选择适当的主题词或关键词。
(2)了解课题的检索目的和检索要求,同样的用户检索提问,如果检索目的不同,检索过程就会截然不同。检索要求指查找文献的语种要求、国家或地区要求、文献年限要求、文献类型要求等。
(3)明确检索课题的类型。如果是技术应用和开发的课题,侧重于检索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及科学报告;如果是基础理论课题,应侧重于检索期刊论文、专著和会议论文。
(4)掌握与课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如课题的历史与现状、用户已掌握的资料线索、用户技术背景等。
2.确定检索标识
检索标识是检索课题包含的,提供查找的某种线索。它包括所属学科、主题、时间范围、人物、史实、字词等。每一检索课题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甚至一系列的标识,应该分析出主要的、有检索意义的标识。如从主题途径检索,就要确定主题词;从分类途径检索,就要确定分类号。只有确立了有检索意义的标识,才能选择合适的检索途径、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
3.确定检索途径
检索途径分为两类。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来检索文献的途径,可分为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和关键词途径等。根据文献的外表特征来检索文献的途径,可分为书名途径、著者途径和序号途径等。采用何种检索途径,主要受检索工具正文编排及索引类型的限制。若检索要求涉及某一课题的各个方面,所需文献较广(族性检索),则选用分类途径较好;反之,若检索要求涉及某一课题的某个方面,所需文献范围较窄(特性检索),则选择主题途径较合适。因此检索时应充分运用已知的文献外表特征,注意各种途径配合使用。
(1)著者途径
许多检索系统备有著者索引、机构(机构著者或著者所在机构)索引,专利文献检索系统有专利权人索引,利用这些索引从著者、编者、译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字顺进行检索的途径统称为著者途径。
(2)题名途径
一些检索系统中提供按题名字顺检索的途径,如书名目录和刊名目录。
(3)分类途径
按学科分类体系来检索文献,比较能体现学科系统性,反映学科与事物的隶属、派生与平行的关系,便于我们从学科所属范围来查找文献资料,并且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从分类途径检索文献资料,主要是利用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4)主题途径
通过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来检索文献,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便于读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和对象作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我们通过主题目录或索引,即可查到同一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
(5)引文途径
文献所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是文献的外表特征之一。利用这种引文而编制的索引系统,称为引文索引系统,它提供从被引论文去检索引用论文的一种途径。
(6)序号途径
有些文献有特定的序号,如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标准号、国际标准书号和刊号等。文献序号对于识别一定的文献,具有明确、简短、唯一性特点。依此编成的各种序号索引可以提供按序号自身顺序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7)分子式途径
这是以化学物质的分子式作为检索标识来检索文献信息的一种途径。使用的检索工具是“分子式索引”。从“分子式索引”中查出化学物质的准确名称,然后再查“化学物质索引”。该途径主要在美国《化学文摘》(CA)中使用。
(8)专门项目途径
从文献信息所包含的或有关的名词术语、地名、人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年代等的特定顺序进行检索,可以解决某些特别的问题。
4.选择检索工具
首先要从类型上确定为何种类型的工具书。工具书主要类型有目录、索引、文摘、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资料汇编等。其次要确定某种类型的具体工具。
5.选择检索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法又称浏览法,是指根据课题要求,直接利用文摘或索引等各种检索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缺点是所查的文献不全面、不系统,局限性较大。
(2)间接法
间接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是在文献检索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故也称为常用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三种:顺查法是指在计划查询年内,按照时间顺序由前到后的查找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优点是查全率高,漏检率低,缺点是效率低;倒查法是顺查法的逆过程,它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效率高,但查全率较低;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效率高,但漏检的可能性较大。
(3)追溯法
追溯法又称引文回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缺点是漏检、误检率大,有一定局限性。
(4)循环法
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6.查找文献线索,索取原始文献
文献类信息检索通过光盘数据库检索、国际联机检索、网上信息检索一般获得的是文献全文。而通过书本式检索工具获得的大多是原始文献清单,需由其出处项判断其为何种类型文献,然后通过有关单位,获得原文。由出处项判断文献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图书:著B(Book)
著录的特征除书名、著者外,还有出版社、出版地、出版年,ISBN等。
(2)期刊:刊J(Journal)
期刊论文的出处在文摘中和引用参考文献中一般都是缩写形式,且多为斜体字印刷,特点在于它有卷、期、年、起讫页码。
(3)专利文献:专P(Patent)
专利文献的出处可由国别代码、专利国际分类号和专利类型获得。如US(美国)、GB(英国)、CN(中国)、DE(德国)等。
(4)会议文献:会Proc或Meet
会议文献出处一般著录有会议的名称、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出版时间等。判断是否是会议文献还可以根据表示会议特征的英文名称(如Conference,Congress,Meeting,Workshop,Symposium,Paper,Proceeding)来决定。
(5)学位论文:学DISS(Dissert)
学位论文的出版著录有学位名称、颁发学位的大学名称及地址、授予学位的年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