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验教育的乐趣
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本职工作获得乐趣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能力,它关系着个体一生的生活质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布兰迪斯大学工作时,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他所能发现的心理最健康的个体的研究上,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实现者理论”。自我实现者是事业成功和心理健康高度统一的人。马斯洛总结了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呈现出一种永不衰退的欣赏力。”马斯洛这样描述道:自我实现者以敬畏、志趣和愉快的心情体验生活中的事件。每一个婴儿,每一次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么美妙,那么动人心弦。他们能从基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心醉神迷,因此他们从不对生活经历感到烦恼。自我实现者总是毫无例外地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职业。他们对工作感兴趣,工作干得津津有味,工作与玩乐之间通常的界线也变得模糊了。对他们来说,工作是令人兴奋、充满乐趣的,工作就是娱乐。正如一位哲人说的,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只有善于在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工作中寻找快乐,才能找到不竭的快乐之源。
优秀教师善于体验教育工作的乐趣。李捷三和张兰英在对特级教师群体进行长期的研究后发现:特级教师们,把教师职业变成了个人的需要和乐趣,“像舞蹈家一听锣鼓腿脚发痒一样,他们一听上课铃声就来神”,“学生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们乐于生活在学生当中,与学生水乳交融,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学生中的一员,这在小学特级教师中尤为明显。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儿童团里无老翁,老翁也得变儿童。很多特级教师就像电视里见到的斯霞老师那样,在课间、在假期,他们都生活在学生中。他们爱学生,不是外力强加的要求和毫无实感的口号,而是长期的职业要求,变成了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是从心眼里喜欢学生,一见学生就来精神……他们像吸铁石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和精神,吸引着学生。”(3)
有些教师缺乏体验教育乐趣的能力,厌恶教育。从事教育工作是他们不得已而为之,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这种人视自己的教师角色、与学生打交道为烦恼之源。他们不仅工作鲜有业绩,而且生活中背负着沉重的情感包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教师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职业。一个教师如果身在快乐之地却感受不到快乐,这不能不说他为师的境界需要提升,他的教育智慧需要充实。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体会,提出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对青年教师快乐从教提供一些帮助。
1.我选择,我喜欢
曾经有一个关于“如何生活得更幸福”的讨论,有人提出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态去生活,是“我喜欢,我选择”,还是“我选择,我喜欢”?一种受到广泛赞同的观点是,“我喜欢,我选择”是令人快乐的,但这世界上只有少数的幸运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理想的职业、伴侣和生活,绝大多数人是难以做到的,他们的选择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生活得幸福,必须学会“我选择,我喜欢”。一个通俗的说法是,“找不到你爱的人,就要学会去爱爱你的人。”一个生活痛苦的人,往往习惯于把自己陷在“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的境地。
有些教师当初从教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既然选择了,就应当学会喜欢,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有人说,它有趣,我自然会喜欢,它没趣,叫我如何喜欢得起来。这是妨碍教师愉快从教的一大认识误区。其实,有趣和没趣,都是个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任何一种职业,对某些认识片面的人来说,都可能是苦海,反过来,任何一种职业,一旦全身心地扑在上面,入了门,都能感到其中乐趣无穷,都会成为理想的乐园,对工作的热爱可以创造奇迹,可以使人以苦为乐,看到严冬后面的阳春,病木旁边的鲜花和芳草,体味到劳作的甘美,享受成功的温馨。这又引证了时下一句流行的话语:“心态决定一切。”先就认定了教育的没趣,自然干得很失败,失败加重了无趣感,无趣感又导致了更失败,如此恶性循环;相反,先认定教育的有趣,没趣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体悟到趣味来,全身心地投入,成功的回报会激发起兴趣,兴趣又会带来更大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欲罢不能。应该说,一项工作有趣,是你把它干得有趣,一项工作没趣,是你把它干得没趣。
阅读链接
教育值得你做(4)
管建刚
一个已工作的学生来信说又要换工作了,说换工作前觉得将要得到的那份工作不错,而真跳到那里,又觉得与前一份工作差不多。换来换去,跳来跳去,总没有自己从心底里期盼且热爱的工作。我回信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在不断选择工作,有很多人一直在做着自己不喜欢但必须要做的工作。我说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当工作做,这实在是一种幸福——就像找到自己真正能爱一生的人一样。我说其实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当你投入地去工作的时候,你就觉出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当你恋爱的时候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工作,是人生的又一个相伴相随的伴侣,如果你从来没有投入地去爱过,你又怎知目前的工作不值你爱呢。我说,先投入地爱你的工作吧。
讲起这封学生来信时,有青年教师很坦诚地说,我不喜欢做教师,怎么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对工作的情感是在工作中产生的,这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由来。要从事自己“一见钟情”并喜欢一辈子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寻觅了一辈子仍旧两手空空。人就这么一辈子,几十年光阴就这样在寻觅中消失了。年轻的教师们,你要相信,人生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有意义的,更何况教育是这样一项事关“人”和社会未来的工作呢?当你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比起其他工作,教育有着更多的乐趣和幸福——教育的幸福是多重的。你感受着自身成长,你的文章发表了,你上的课受到大家的赞誉,你的工作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你快乐,你幸福;你还感受着学生的成长,相处几年,孩子长大了,学问“长”高了,人也懂事了,济济一堂那么多孩子,时不时有孩子发表习作、比赛获奖及做出令人感动的事来,你快乐,你幸福;我们的工作面向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天长日久,和孩子之间产生纯洁的感情,节日你收到孩子的祝福,生病收到孩子的关怀,一进校门就能听到孩子真诚的问候,毕业的孩子抽空还会来看望,你快乐,你幸福;一个孩子身后就有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当孩子的家长夸奖教师这好那好时,就有一个又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认可你、支持你和夸奖你,走在街上,生活在人世间,你会得到那么多人的问候和帮助,你快乐,你幸福。而要发现这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当你用心投入地去做教育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教育原来有这么多叫人流连忘返的领域,教育原来可以做得这么有滋有味,这个时候教育的幸福会自动来到你身边。我还想说,没有哪一份工作会预先支付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当你第一次上班见到学生,学生们用纯真的眼迎接你时,那眼神就支付了一切。
人生应当追求幸福和价值的体现。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好工种。问题是许多年轻教师把自己拥有的视为垃圾和累赘,而把别人手中的好东西,视为珍宝,晕头转向地跟着别人跑而随手丢掉自己拥有的非常珍贵的东西。我当然知道就目前来说,教师的收入不高影响了很多青年教师对教育的感情,我无法多言。我只想引用这句话作为答复:“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的生活将因此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虽然是获得报酬,但工作能给你带来的远比工资卡上的工资要多得多。”
2.全面收获教育
我们看看魏书生老师是如何感受粉笔生涯之乐的。
首先,他觉得教师的劳动是有多倍收获的,是能给人以多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因为教师除了收获直接的劳动成果——学生的成绩乃至全面发展的人才本身外,还能收获到感情,收获到心意。教师将真诚、信任、尊重的感情播进学生的心田,学生升学了、毕业了、工作了,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仍不会忘记这真诚、信任、尊重之情,而以相应的或更为丰厚的感情来回报。这种感情播种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多。这是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有许多教师并不是没有升迁较高地位工作的机会,但他们都主动放弃了。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回答说留恋的就是学生的感情。一届一届离开的学生的真情牵着他们,一届一届未来的学生吸引着他们,他们舍不得离开。
教育工作又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每一天每一小时都有研究的内容: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记忆的增强,感情的波动,行为的养成……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名学生都能够成为一项科研专题:他的历史,他的现状,他的未来,他的惯性,他的更新,他的潜力,甚至学生的举手、投足、扬眉、启齿都能写成很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教研内容之广泛,之深邃,渗透于一切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劳动便有了第三重收获──科研成果。
教师可以保持一颗童心。许多政治家、艺术家、哲学家,许多普普通通的人到晚年都感到童心的宝贵,都感到有一颗童心的幸福与自豪。但他们的职业、环境、经历,却使他们难得保持童心,甚至由于外界的需要,往往还得强迫他们收起童心。而教师呢,每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看书、练习、唱歌、做实验、搞联欢,甚至和他们一起玩耍,面对着、感受着一颗颗纯洁的、善良的、真诚的、天真活泼的童心,一届又一届地接力下去,耳濡目染,以纯洁对纯洁,以真诚换真诚,教师怎能不长期保持一颗童心呢?世界上有哪一种其他职业的人能像教师这样可以终生和纯朴、善良、真诚的孩子们厮守在一起,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呢?
魏书生老师这种体验教师工作乐趣的方法值得我们去仿效、领悟和品味。
3.强化成就动机
教师强烈的成就动机促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获得成就,产生成就感、乐趣感。有位年轻人请教苏格拉底,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苏格拉底要这个年轻人第二天早晨去河边见他。第二天一早,他们见面了,苏格拉底让这个年轻人陪他一起向河中心走,河水没到他们脖子时,苏格拉底趁年轻人没防备,一下子把他按入水中,小伙子拼命挣扎,但无济于事。直到小伙子奄奄一息的时候,苏格拉底才把他的头拉出水面。年轻人来不及说任何话,先深深吸了一口气。苏格拉底问:“在水里你最需要什么?”年轻人回答:“空气。”苏格拉底说:“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当你渴望成功的欲望就像你刚才需要空气的愿望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成功。”是的,当渴望成功的欲望像渴望延续生命一样迫切时,工作就不在被动,而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成功,归根结底不是底子薄、基础差,而是我们对成功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没有强烈到可以用它来抵御不良因素的诱惑的程度,抑或是我们的成功欲望是偶尔的、间断的,而不是连续不断、一以贯之的,没有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动力。
阅读链接
当老师就要当最好的老师
重庆市渝中区实验二小 王 丹
没有梦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拼的生活是平庸的。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最好的老师,我决心用顽强的拼搏精神使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最好的老师应当是知识渊博的教师。十年来,我在努力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知识的绿水永远长流不息。数不清有多少个静谧的夜晚,当人们已经酣然入睡的时候,我仍坐在我的小屋里挑灯学习;数不清有多少个风和日丽的双休日,当人们正与家人团聚、消遣休闲的时候,我仍坐在我的小屋里遨游书海;数不清有多少个难得的寒暑假,当人们正在外出旅游的时候,我却坐在高校的教室里聆听教授的讲课。
“宝剑锋自磨砺出”。1996年12月,我代表渝中区参加全市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了四项全能一等奖、说课一等奖、三笔字一等奖和简笔画三等奖,为我区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进修领域,我不断以优异的成绩,攻克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课程等一个又一个学历堡垒;进入了校“合格到优秀教师培训班”、中科院“教改实验培训班”、教育部主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等一个又一个学术殿堂。2001年9月,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委和市人事局等十一个部门联合为我颁发了“重庆市职工自学成才奖”。
最好的老师应当是科研型的教师。为了实现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和飞跃,我在名师的指导下,将自己所学的崭新理论知识及时地运用到教改实验中去。从区课题、市课题、国家级课题到联合国课题,从参研教师、主研人员到课题组负责人,从撰写课题方案、实施计划、调查报告、后效测查、学术论文、工作报告到研究报告等全面参与,全程实践。过程是艰苦的,收获是巨大的。目前,国家级课题“三导一促”已经结题,获得了市、区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区级课题“小班化教育研究”准备结题,联合国课题“优化校园生活的研究”正在进行。在这些扎扎实实的研究活动中,我撰写了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获全国一等奖3篇、二等奖3篇,获市区奖多篇,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有多篇论文被多个出版社收入了多种素质教育丛书。2001年,我参加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教程》一书的编写工作,现已出版并被评为了区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同年5月,我被邀请赴京参加了由美国杨伯翰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同年7月,我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请为特约研究员。目前,我正在与一些教师合作主编一本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方面的著作,准备交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最好的老师应当是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丰富的现代教育理论使我确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生动的教育科研使我长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协同教育为理论支撑,融多种教学模式的精华为一炉,构建起了独树一帜的创新教育模式。故事引导——诱发创新的灵感;情景启迪——点燃创新的火花;竞赛掀波——挖掘创新的潜能;激励评价——拓展创新的时空,实践中收到了显著效果。
我重视创新与继承、自主与合作、主体与主导、学法与教法的有机结合,重视儿童情商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授知、育德、育能、益身、益心的协同优化。教学质量屡攀新高,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爱戴与称赞,一位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在来信中写道:“王老师,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您那充满爱心的生动语言,在我的大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每当我回忆至此,总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我连续三年参加区的优质课竞赛,均获一等奖。近年来,我先后受到国家级骨干教师上海培训基地、教育部西南课程研究中心、重庆教育学院、渝中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校的邀请与安排,在上海、贵阳、涪陵、秀山、铜梁、渠县、北碚、南岸和渝中区等地示范说课,上示范课和研究课,并多次承担专题学术讲座,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1999年底,我刚满25周岁的时候,便被破格评为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2000年9月,我又被评为了区级首批骨干教师。
最好的教师更应当是师德高尚的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是高尚师德的集中体现。爱心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清新。我爱自己,也爱自己的家庭和丈夫,我更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我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天天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生活。孩子们的一点微小的进步,都会给我带来甜蜜的欣慰。从此,我的成功与欢乐,都充满着天真、活泼、纯情的童心和童趣,我为自己选择了当老师而自豪。记得有好几次都是由于头天晚上通宵达旦地突击临时下达的任务,第二天又坚持照常上班,苦苦支撑到下午,结果晕倒在办公室里,同事们将我送到了医院急救,正是因为这种诚挚的爱,次日早晨当刚刚拔下输液的针头时,我便又急急忙忙地赶回学校,满怀激情地跨上讲台,神采飞扬地进入了教师角色;记得2001年9月,在母亲身患脑癌的日子里,作为独生女的我,每天晚上到医院陪伴瘫痪及失语在床的妈妈,正是因为这种深深的爱,白天又赶回学校上班,直到今年的8月1日母亲去世。在母亲患病的近一年时间里,我没有请过一天事假。为了事业,为了孩子们,为了母亲,我“衣带渐宽终不悔”。
“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来,顽强的拼搏精神支撑着我这只“先飞的笨鸟”,使我从“区百优青年教师”到“区十佳青年教师”、从小学数学二级教师到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共青团员到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出色地实现了人生的三个重大跨越。
昨天的一切只能成为记忆中的宝贵财富,今天的事业才是我做出新奉献的不懈追求。我要继续以高尚的心灵去熏陶心灵的高尚,以诚挚的感情去培育感情的诚挚,用爱心的甘露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创新的阳光去照亮新世纪的天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