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为塑造技能
学生的行为问题是当今校园的普遍问题。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1.行为塑造的理论基础
行为塑造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是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制定一定的程序来处理特定的行为,促使其产生某种变化的技术。自20世纪初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以来,行为塑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行为塑造技术有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对许多问题行为有明显的干预效果,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能。
行为塑造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将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前者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后者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反射。
在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巴甫洛夫发现以下规律。
①条件反射的形成:经过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几次结合(强化),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新的刺激-反应关系。
②泛化和分化: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刺激也会引起被试条件反射,这是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此时如果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对其他刺激不予强化,一段时间后,被试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是分化现象。
③消退: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若不再强化,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现。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强调环境对行为塑造和行为持续的作用,认为行为既可作用于环境以产生某种结果,又受控于环境中偶然出现的结果。一种行为之后出现了好的结果(强化),这种行为就趋向于保持,持久下去,就形成习惯。如果出现了不好的结果,则趋向于消除。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如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后者如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强化有全部强化和部分强化两种方式,前者是百分之百地强化,后者只给予部分强化。部分强化学习过程较慢,但一经学会便不易消退。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
榜样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①注意 榜样的行为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②记忆 学习者通过不断再现榜样的表象,将榜样行为保持在记忆中。
③认同 学习者将榜样的行为纳入自己的行为之中,并赋予其自身的人格特征。
④定型 在模仿的行为得到外部或自我的不断强化之后,习得行为相对稳定建立并保持一定的形态。
2.行为塑造的具体方法
行为主义论者认为,所有行为(正常的、异常的)都是学习的结果,不当行为乃是个体在过去经历中的不当强化或模仿造成的,革除不良行为,要经历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通过重新学习,用对刺激的适当反应来替代原有的不适当反应。这里列举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强化法和示范法。
(1)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朴创立的。沃尔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表明,当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容的反应,就能引起焦虑的全部或部分抑制,从而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用放松的方法减弱当事者对引起焦虑刺激的敏感性,鼓励其逐渐接近所焦虑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物的焦虑感。
系统脱敏法的一般治疗程序如下。
①建立焦虑等级层次。依据求治者的主观感受,治疗者与求治者共同设计出一个对焦虑情境的由轻到重的分级表。
②进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对身心活动的自主控制学习。治疗者指导求治者学习放松身心的技巧,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肌肉的活动及保持心境平静上,养成随时可借放松自己以抵制外在刺激干扰的习惯。通过放松训练,用身心松弛的反应来替代焦虑反应。
③想象脱敏训练。让求治者在身心松弛的状态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并用手指示意主观不适层次。如果想象焦虑情境时,身心可保持松弛,就进入较高一层次的想象。如果想象时出现焦虑情绪,应尽量忍耐,不可回避或停止,并同时进行放松训练予以对抗,直至达到最高层次的焦虑情境也不引起焦虑反应时为止。
④实地适应训练。让求治者在实地情境中,从最低级到最高级,循序渐进逐级训练,最终能够平静地对待焦虑情境。
(2)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应用具有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矫正和消除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让欲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惩罚性刺激结合出现,以对抗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用新的行为习惯取代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
临床上常用的厌恶治疗方法有电击厌恶疗法、药物厌恶疗法和想象厌恶疗法三种。教育实践中常用的是想象厌恶疗法,这是将对厌恶情境的想象与异常行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如有某种不良行为习惯者,当其出现不良行为或欲望时,让其立即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曾因此种行为被批评、惩罚的场面和由此产生的痛苦情绪,以达到减少或控制这种不良行为或欲望的目的。有时也采用由电击厌恶疗法演变而来的橡皮圈疗法,在手腕带上橡皮圈,当不良行为和欲望出现时,立即用橡皮圈弹击皮肤予以阻止。
(3)代币强化法 代币强化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如小红旗、小五星、小红花、小票券等,他们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如孩子作业全做对了,家长就在图表上画一朵小红花,红花达到一定数目,给他一个奖励(旅游、购买心爱的物品等),以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代币奖励可使奖励的数量与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运用较为灵活,且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4)示范法 教育者提供范例,让学习者模仿,以习得适应性行为。不良行为的形成不少是缘于过去身边缺乏适宜榜样而向不当对象学习所致。示范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治疗者本身的示范,生活中他人所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或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在角色扮演中模仿、再现角色的行为等。
3.行为塑造技能的训练
行为塑造技能的训练要注意以下问题。
(1)准确选择目标行为。
行为塑造的目标行为,是指有待处理的行为,或者说是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行为。目标行为可以是须要革除的不良行为,如抽烟、网络成瘾行为等,也可以是有待培养的良好行为,如按时完成作业、积极举手发言等。目标行为应该是客观的、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如强迫数数行为),不可模糊笼统(如缺乏学习动机)。
选择目标行为时,还必须分析行为和环境因素的对应关系。明确问题行为是因为受到哪些背景线索的强化而习得的,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会出现适应行为,以便于随后的行为干预。
判断学生的某一行为是否确实属于问题行为,是行为矫正中极其重要而又通常被忽视的问题。被某些家长、教师甚至学生本人认定的“问题行为”,可能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强行矫正,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阅读链接
这是孩子的问题吗
一位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时,经常看电视,注意力不集中。经详细询问发现,原来这位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做作业。电视节目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家长为孩子做作业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2)采用适宜方法塑造行为。
行为矫正的方法分为两大类,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和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术。前者适用于矫治不良行为,具体方法有消退、暂停、反应代价、刺激控制、系统脱敏和厌恶疗法等。后者适用于塑造期待行为,主要方法是强化,实际操作时可在遵循强化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变化。
(3)正确评估行为塑造的效果。
行为塑造评估是对干预效果的测量和评定。它有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两种方式。直接评估是对目标行为直接进行的记录和测量,如直接的观察和对一些行为产品的测量等。间接评估是采用间接的方式评估目标行为,如与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讨论、问题核查表、第三者评价、角色扮演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直接评估方式。
直接评估包括对目标行为的记录和对记录数据的分析评估两个环节。行为记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记录行为的下述特征。
①行为的出现率,指定时间内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如学生在一节课内出现的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
②行为的质量,按照行为质量的不同水平,观察记录目标行为所达到的程度。使用这种记录方式,要先对目标行为的质量等级进行定义和划分,如表4-1所示。
表4-1 从低质量到高质量的举手等级表
③行为的持续时间:记录目标行为的持续时间,如生气的持续时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等。
④刺激控制:观察记录目标行为发生的相关条件,如时间、地点、有关人物、行为前后发生的事件等。
分析数据时,可将记录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增加直观性。评估疗效时,还要考虑当事人及其周围人对效果的满意程度。
(4)激发行为改变的动机。
激发学生的行为改变动机,取得学生主动、积极的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行为矫正效果。与学生形成良好关系,提高其思想认识,帮助其树立决心和信心,应贯穿于行为矫正的全过程。
(5)通过塑造好的行为来消退不良行为。
通过生长、巩固适应行为来消退不良行为,是行为矫正的最佳策略。一味惩罚不良行为,通常会招致学生的不合作甚至反抗,可能情况越弄越糟。而对好行为的积极强化能使学生产生愉悦体验,将好行为养成习惯,从而替代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通过强化学生的助人行为来消退他的欺辱行为。
(6)注意观察奖惩的客观效果。
有时当我们表扬好行为、批评坏行为时,却发现客观效果与我们的主观预期相差甚远。这就要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也许是此时的表扬变成了惩罚,批评变成了强化,必须调整奖惩措施。如某学生试图吸引注意的捣蛋行为因被批评反而受到了强化,教师就可以采用不予关注的策略。
阅读链接
行为塑造案例一则
费如军
陈澜是一个10岁的男孩,四年级。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陈澜的这种表现,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但效果不佳。我尝试运用行为塑造技术干预他的上课随意插嘴行为。
确定目标行为:减少陈澜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4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5天,观察数学课平均每节课插嘴5次,语文课5次。
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详细过程与结果:我事先和陈澜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
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数学课插嘴次数比基准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张;少2次,可得代券2张,以此类推,3张代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1次,则罚代券l张,以此类推。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第一阶段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4次,第二周下降到平均每节课3次。
第二阶段,数学、语文课上同时控制。数学课保持平均每节4次,就可得l张代券;若为3次,可得2张代券;超过1次,罚券l张。语文课也以基准期5次为界,减1次奖1张券,超1次罚1张券。其他以此类推,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达到预定要求。
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保持平均水平3次,即可得1张券,其他同上。语文课以4次为界,其他同上。外语课以3次为界,其他同上,时间4周。
第四阶段为追踪期,取消增强物。改用“有时提醒,有时鼓励”的方式。陈澜插嘴次数仍保持在每节课3~4次,一周平均每节课不超过4次。实际上,从第一阶段开始他就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都极短,一经暗示,就能自觉控制,一改过去非要一吐为快、止也止不住的状况。
成果检查与追踪评估:陈澜上课随意插嘴行为由基准期的数学课每周平均每节课5次、语文课5次,下降到3~4次。从处理第一阶段开始到追踪结束,从数学单课控制开始,到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同时控制,从有强化物到无强化物都能保持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极短,自我控制意识大大增强,不至于影响课堂教学。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强化水平是事先约定的,而陈澜对此强化物又非常在意,所以他努力以减少自己插嘴行为来获得强化物。换句话说,争得强化物的主动权在他手里,这样,就激发了他控制自己行为的主动性。这也许正是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这一行为行之有效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