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焦虑的低谷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陈跃男)
本案为一例较严重的考试焦虑个案。笔者用放松训练、森田疗法、心理分析等多种方法,帮助来访者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症状。
一、案例内容
个案基本情况:刘某,女,20岁,大二,身高1.60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农民,小学文化。其与母亲关系不好,家中还有一个哥哥。10岁时,父亲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和性能力,家庭经济情况紧张。
个案主述:父亲车祸后,哥哥辍学。自己考上三本后,家里负担更重。高考前,开始出现头痛的症状。考进大学后成绩不错,头痛减少。进入大二以来,压力增大,头疼增加。医院检查,未查出任何异常。近三个月来,头疼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每天都会有头疼的症状。晚上失眠,入睡困难,易醒。担心自己这样下去,无法正常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因此前来求助。
初次面谈:
刘某第一次坐在咨询室时,双手紧抓着放在并拢腿上的书包,急迫地说:“老师,怎么办?我一上课就头疼,晚上也睡不着,马上要四级考试了,我怎么办?”
“我喜欢读书,不想待在家里,我想考得好点,这样就能找份好的工作,离家远一些。可是,我总是头痛,头一痛什么事也干不了,而且晚上怎么也睡不着,有时翻来覆去到天亮。再这样下去,我怎么考试呢?”
“以前只在晚自修时头疼,现在白天也疼。每次一疼,头就像裂开似的,什么也干不了,只好趴着休息。可是别的同学都好认真,我担心一停下休息,学习就停滞不前,这样成绩会很糟,到时工作就麻烦了。所以我差不多每天都在祈祷,希望明天不要头痛。现在又有失眠,我真不知如何是好。我经常梦见我没考好,不读好书,家里那种情况我就没指望了!我心里很着急、很憋闷!都快窒息了!”
二、案例分析及处理
据了解,刘某是一个性格外向,情绪不稳定,过于敏感,爱猜疑,缺少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女孩。她朋友不是很多,跟同学老师都没什么矛盾,对学习成绩期望很高,迫切希望通过读好书找份好工作,向家人证明自己,获取认同。但她成绩中偏上,三本学校的高额学费又让母亲对于她读大学颇有微词,这些因素使她心理产生严重冲突,遇事过度担忧。她习惯性地把偶尔的过度学习或别的原因引起的头疼作为借口,逃避对自我的苛责。又因为她有强烈的主观臆造性的性格特点和强迫症的表现,会把一些生活中正常的身心变化如头疼敏感地夸大,并不遗余力地去消除它、压抑它,结果反而使这些感受被夸张和扭曲,并被病态地固定下来。
诊断结果:较严重的考试焦虑。
咨询目标:减轻焦虑情绪、头疼症状,改善睡眠,增强幸福感。
咨询过程:
1.用放松训练稳定情绪
因为来访者为头疼耽误学习焦虑万分,情绪不稳,很难从认知方面对其施加影响,就先用放松训练稳定情绪,克服焦虑,振奋精神。每次训练后,要求谈谈感受,她说,在练习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很放松,头也不疼了,觉得很平静。
2.用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正确对待头疼与失眠
我交给她一个任务:领悟森田疗法案例。
与她谈“顺其自然”,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比如失眠,你因为偶然的一次没睡好耽误了学习,就害怕再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就特别注意,结果是越怕失眠越注意,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睡不着,形成‘失眠—关注—更多的失眠’的恶性循环。相反,接受失眠的症状,带着‘失眠就失眠吧’的态度去休息,睡不着了干脆听听音乐或英语。一晚不睡并不会完全耽误学习,像硅谷里的IT精英他们就长期地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照样工作。你这样想就会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失眠的症状慢慢消退。头疼也是如此,你要学着去接受,而非对抗。”
布置了两项家庭作业:一是每天起床后对着镜子用60秒PR法,多说一些鼓励自己的话,在晚上用“自我催眠法”帮助入睡。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诱发潜意识,重新编排潜意识的程序,诱发正向体验,改变现在的行为。另一项作业就是带着头痛读书,注意适当休息,调整生活方式。
森田疗法的运用,在咨询一个月后收到了明显疗效。但这只是一个过渡,表面症状的减轻并不能说明内心问题的根除,所以需要进行心理分析。
3.用心理分析深入探索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症状均具有特殊意义,即原我的冲突,欲望与自我冲突的结果,是伪装了的无意识的症结。心理分析治疗就在于寻找症状背后无意识的动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产生意识的领悟,症状便可消失。
刘某为什么对好成绩这么在意?为什么用“母亲”这么生疏的字眼?为什么想到远方工作?头痛背后的无意识动机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与其继续交流。
原来在父亲出事后,母亲带了一位叔叔回家住。邻居常有闲言碎语,她为爸爸打抱不平,以母亲的行为为耻,但又没有经济能力只能依靠母亲。而同时哥哥也是从那时由一个优秀学生变得不求上进。她认为哥哥的变化是因为母亲,所以更加厌恶母亲,母女关系紧张。
通过分析防御机制,她看到了自己多年来内心的挣扎,学会了正视现实。比如合理化,用“妈妈很累”、“妈妈真是女强人”等来掩饰自己恋父仇母情结。而她时值青春期,躯体的性成熟使精神结构变得不稳定,自我意识的增强又让她很在意别人眼光,这些会把这种情绪扩大化。
分析认同危机。因为母亲,她常受到同伴耻笑,得不到同伴的认同,在家里又得不到应有的情感满足。她的理性特别强,这是她懂事、大方、独立的表现,但她感性上一直渴望得到父母的爱。青春期丰富的内心体验及不成熟的心态让她产生了逃避心理,以为离开这个家就可以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找到归宿。我的任务就是让她从自己内心寻找失落的家园。
形成领悟。通过前两个分析,刘某逐渐认识到自身问题症结所在,知道自己由于认同危机的存在,迫切希望通过好成绩找个好工作,逃离这个家去寻求认同。而成绩本身让她感到压力,所以借头痛来缓解。表现为头痛是因为学习太疲劳导致,又由于过度关注被病态地巩固下来。
让心灵开放。美国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Scott Peck Ph.D认为,一切心理疾病都源于个体对自我心理的长期封闭。在平时的辅导过程中我尽可能地帮助她向外部世界开放自我的内心世界。引导她尝试在他人眼里不那么好强,适当表现柔弱的一面,尝试站在母亲的立场理解对方的艰辛,从另一层面去捕捉母亲爱的瞬间,尝试步入社会体验生活等。
案例总结:
随着咨询的不断推进,刘某自述她的自信心增强,头疼、焦虑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学习信心明显增强,母女关系也在改善。
从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考试焦虑的学生一般伴有头疼、失眠等生理问题,痛苦不已,焦虑万分,情绪不稳,很难从认知方面对其施加影响,需先用放松训练和森田疗法稳定情绪,克服焦虑,振奋精神。考试焦虑者的形成多与强烈的动机水平相关,当通过分析使来访者认识到高动机水平形成的症结所在,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产生意识的领悟时,症状便可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