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样使一线教师理论学习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我们意识到有必要改变思维方式。有了这样的任务驱动,不仅可以满足教师苦读后的成就感,还可以进行学习成果的共享;有了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师对理论的理解就不会停留于一知半解,而是努力将文本知识积极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性话语。体会了团队学习的力量,更体验到了理论提升思维的愉悦。这种群体合作参与互动式的理论学习方式虽然比较费时、费力,但却是促进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
2.加强任务驱动,深化理解理论
怎样使一线教师理论学习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我们意识到有必要改变思维方式。学会改变思维方式,这是我们展开团体学习的立足点,组织教师在反复研读、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再将书中有关理论、企业的案例,配上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然后尝试整理汇编成学习资料,再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向全校教师宣讲,即让教师自己走上讲台做理论讲座,以此强化学习的每一个过程。
有了这样的任务驱动,不仅可以满足教师苦读后的成就感,还可以进行学习成果的共享;有了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师对理论的理解就不会停留于一知半解,而是努力将文本知识积极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性话语。每一项学习专题,由一位教师主讲,六七位教师配上教例解读说明,组织全体教师听讲,共享学习的成果,由于宣讲的内容是老师们依靠团体学习加工了的知识,是教师们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富有个性的解读,也就比较容易被一线教师接受。每一个专题学习常常要花上1~2个月,读一本书要花上一年半的时间,但无论是参与研读演讲的教师,还是聆听者,都经历了一个思考、对照、理解的过程。体会了团队学习的力量,更体验到了理论提升思维的愉悦。这种群体合作参与互动式的理论学习方式虽然比较费时、费力,但却是促进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