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排舞中的一些基础概念
一、节拍(timing)
节拍就是一首音乐中,每一小节的音符总长度。常见的2/4,3/4,4/4,6/8拍,每小节的长度是固定的。一首乐曲的节拍是作曲时就固定的,不会改变。一首乐曲可以是由若干种节拍相结合组成的。
节拍表示如同分数,如2/4,3/4等,分子代表每一小节有多少拍子,分母代表用什么音符代表一拍。如2/4代表用四分音符代表一拍,每一小节有两拍。
每一小节中还有强拍、弱拍之分。如果一个小节内只有一个强拍,其他的为弱拍,叫做单拍子,如强弱,或强弱弱;如果一个小节内有几个单拍子,即有几个强拍,叫做复拍子。复拍子是由单拍子组合成的。
排舞中常见舞种的节拍
在跳排舞时,舞者的脚步移动必须吻合音乐节拍,并依据节拍的强弱变化,通过身体动作加以展现,真正体现情感、节拍和动作的完美结合。那在排舞中怎么来表现强拍呢?一般在舞蹈中称之为脉冲式(pulsed)方法,即先提升重心,当脚接触地面一刹那,微曲膝关节,使重心略微下降。而弱拍往往人体重心要比强拍有所提升。
二、节奏(rhythm)
节奏指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组合,是音乐重要的形式要素。节奏是音乐的骨髓,是音乐的生命。节奏一般由四个因素决定,模式的规则与不规则,声音的长短,声音的强弱和声音的有无。
何谓排舞节奏?排舞节奏就是跳舞时动作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幅度的大小以及起伏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同样的动作,由于节奏的变化发展或是在速度上的快慢变化,力度上的增减或是在幅度上的增减,都可以赋予动作不同的性格和情感内涵,如双晃手动作用上延伸的力,可以表现人物开阔、豪放的性格;用上抖动的力,可以表现人物悲痛的情绪;用上爆发的力,可以表现人物气愤情绪或暴躁的性格。法国舞蹈教育家卡琳娜、伐纳也说过:“节奏给动作以活力。”可见正确认识和研究排舞的节奏性,并在艺术实践中充分运用和发挥它的功能,是加强排舞艺术表现力和提高排舞艺术水平的关键所在。
排舞中常见舞种的节奏
续表
三、移动(motion)
移动从物理角度上来理解,是人体位置在时间上的运动或变化。在排舞中,我们应该怎么去移动呢?应该关注人体哪些部位的移动呢?一般来说,有躯干带动头部的前后移动和转动,有躯干和手带动人体的流动,有两腿重心变化带动髋关节的扭动,有膝关节和踝关节变化带动腿部的弹动或跳动。也就是说,人体各关节变化都会使人体位置在时间上产生运动或变化,当然,最主要的是两脚重心变化带动的前后移动和转动。如果只动脚不移动身体,就好像在踢正步;而只动身体不动脚,又好像喝醉了酒。
排舞中的移动听来简单,行来困难。既然要移动就必须先谈到动力(dynamics)。排舞中前进、后退的动力来自于重心脚的推送或拉拔。而排舞中旋转的动力,主要依靠躯干带动头,再带动脚进行旋转。其要点如下所述。
(一)上体重心移动的引导
(1)前进步,上身重心首先前移超过支撑足的足尖。
(2)后退步,上身重心首先后移超过支撑足的足跟。
(3)从降的低位到升的高位要先用上身重心去移动摆荡。
(4)凡有转度的步伐都要先转动身体。
(二)胯部重心移动的引导
(1)尽量避免双脚同时承担体重,尽可能缩短双脚同时分担重心的时间。
(2)熟练运用脚步滚动,人体重心集中点在脚底的移动程序。
(3)保持腰胯稳定,形成腰为中心的整体重心焦点。
四、特征(character)
排舞是以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在空间和时间中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表现手段,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就其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排舞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动作性
在艺术表现上,排舞也是以人体动作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舞者往往凭借它做出各种有节奏的动作、状态、表情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穿在排舞动作中。但这些动作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人体自然形态的动作中选择、提炼、加工、美化而形成的一种符合舞蹈审美规范要求,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动作。
排舞动作一般可分为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动作、连接性动作。表现性动作是用来描绘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的。如表现人的欢快喜悦时,常采用一些小跳等灵巧动作;描绘人的伤感悲痛时,则常采用大跳、下板腰等动作。
说明性动作是通过舞蹈语言,即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描绘人物行动和氛围等。连接性动作是由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相连接组合在一起。一种是为了进行舞蹈基本训练的动作组合,一种是表现一定情感或意念的动作组合。
排舞的动作性决定了舞蹈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都要体现可舞性的原则。除此以外,舞蹈服装也要烘托出动作的表现。总之,认识舞蹈的动作性,有利于排舞创作表演中充分运用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升华人体动作的艺术表现力。
(二)造型性
所谓造型性,就是以人体的四肢动作和表情姿态在连续流动过程中构成某种相对于静止的形态。这种“形”与“神”的结合,产生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富有雕塑感、美感的形象动作,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排舞造型性具有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人体动作进行中短暂静止的舞姿造型;二是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形在空间中流动形成的画面造型。
舞姿造型是人体动作中的短暂静止姿态,相当于音乐节奏中的休止,是对刹那间的生活片断的凝固,一种静态的艺术形象,它具有雕塑那种集中而强烈地反映人的情感、精神面貌的特点。如有的排舞音乐,会在中间突然停止,排舞动作为了突出主题、渲染场景和作品的诗意美,常以静态的造型创造出一个特殊的艺术空间,给观众一种新奇的美的享受。排舞的另一造型概念是通过人体动作在空间中流动而形成的画面造型。这是由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形在空间流动中形成的。如在流动的队形中,“平行线使人感到平静自如,斜线给人以运动、前进之感,弧线呈现柔和、流畅的感觉,折线则给人以活泼、跳荡之感”。
总之,无论是舞姿造型还是流动式的队形画面造型的运用,都应根据作品表现的需要有选择、有变化地加以运用。
(三)抒情性
排舞作为人体动作艺术,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的表现形式。正如我国古代《诗经、大序》中所写:“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生动地道出了排舞长于抒情的特征。
排舞的抒情寓于多种表达方式之中。首先是直接抒发。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编导们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情感,去强烈地感染观众。其次是间接抒发。在排舞作品中编导借助于动物的情态、植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状变化等,以借物比兴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再次是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舞蹈的抒情特征体现了排舞的品质,同时也使排舞艺术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