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操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

体操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保护与帮助是竞技体操教学、训练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体操动作的技术性强,在技能与技巧的形成过程中,除了练习者需具有相应的身体素质、机体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因素外,尚需通过必要的保护与帮助才能建立动作的正确概念。及时的进行保护或帮助,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与帮助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在帮助中,能体现保护的作用;在保护时也会有帮助的效果。

第八节 体操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

一、保护与帮助的意义

应用保护与帮助是竞技体操教学、训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加速掌握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及预防运动创伤的必要手段与措施。由于体操动作的技术性强,在技能与技巧的形成过程中,除了练习者需具有相应的身体素质、机体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因素外,尚需通过必要的保护与帮助才能建立动作的正确概念。尤其是动作难度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保护与帮助也是教、学双方相互获得和传递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使练习者感受正确的时、空和肌肉感觉的信息;同时使帮助者获得动作实际完成情况的反馈信息。借此,能及时发现、纠正动作错误及调整教法手段。此过程亦有助于教、学双方对动作技术理解的不断加深。在保护及帮助下学习动作,能消除顾虑、减轻练习者的精神负担,使注意力集中。生理学指出,注意力集中能发生定向反射,此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并引起对领近区域的抑制,因而有利于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体操练习常使人体处于非正常状态。可能由于对动作理解的差异,或其他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易失手,造成创伤。及时的进行保护或帮助,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保护与帮助也是体操教学、训练的基本技能之一。对练习者应重视这种技能的培养。因通过操作,不仅能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也能提高对动作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对树立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互相学习的好风尚亦有着积极的作用。

保护与帮助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在帮助中,能体现保护的作用;在保护时也会有帮助的效果。但两者各有不同的目的、要求和操作技法,因而内涵也就不同。所谓“保护”,是指在进行体操练习时,为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需时时贯彻。因而具有绝对性。“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提示等,使之加速掌握动作,建立动作正确概念的一种教法手段。它根据动作的掌握情况而有所取舍,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其程度和方法亦各有不同。一旦动作熟练,就不再给予帮助。因而具有相对性。

二、保护的种类和方法

1.保护的种类

根据所采用的方式,可将保护分为直接保护、利用器材的保护及自我保护三种。

直接保护:简称“保护”,指保护者直接接触练习者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

利用器材的保护:指采用各种保护器材以预防伤害的保护方式。常用器材有保护带、护掌、护套、海绵垫等等。

自我保护:是指练习者在动作失误时,通过某种缓冲技术减小冲击力,以避免伤害的一种保护方式。

2.保护的方法的确定

(1)明确保护重点:例如器械体操中的摆动动作,一般保护重点在:①极点部位。因此时会出现短暂的停滞而不易维持平衡。②垂直部位。此时运动速度最大,若人体承受不了较大的拉力或压力时,就会向切线方向抛出。③腾空后落地。腾空后控制平衡较难,当平衡破坏后,落地就容易出伤害。

(2)选择保护位置:保护者应根据项目、动作特点;练习者对动作掌握的程度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估计,以确定合适的站立位置。例如练习单杠向前大回环后摆前空翻成悬垂。一般失误的情况是翻转偏后,不能再握,形成直体胸朝下掉落。据此,保护者应取杠后1米左右作侧向站立,进行保护。

(3)选择操作手法及部位:当练习者腾空下落时,以托挡腰、腹部为主;当练习者动作失误而未脱离器械时,就需及时向上托住练习者;当肩部支撑不稳时,就需扶持上臂。这在高低杠、双杠等项目做支撑摆动动作中常采用。尤其在少儿训练中应特别注意支撑时的稳定性。

3.自我保护

自身采用缓冲技术避免伤害,是练习中常用而有效的保护方法。练习者应根据失误时身体所处的状态果断的作出反应。其要点是:防止头、颈直接冲击地面;避免直臂后撑;颈肌紧张、头内扣、屏气、顺势做滚动。例如:腾空落下,若头胸朝下时,应立即用手撑地,迅速低头或经单肩顺势做前滚;背朝下时,应屈肘挟胸、低头圆背,身体迅速卷曲,使一侧肩、背部先着地;当落地不稳而前扑时,宜顺势做前滚翻;后倒时,应顺势屈肘挟胸做团身后滚。

三、帮助的种类和方法

帮助可分为直接帮助及间接帮助。直接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的帮助,包括帮助者的直接操作及利用器材的操作两种。间接帮助是指以信号、语言提示等所起的帮助作用。其中帮助者的直接助力形式是教学中常采用的主要教法手段之一。“帮助”,一般是指帮助者的直接操作。用以克服重力及重力矩所起的阻力作用,或加大和减小运动速度,使之顺利完成动作及建立动作的正确概念。因而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是体操教练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直接帮助

(1)确定帮助的依据:

①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泛化阶段时,由于内抑制过程未精确建立,神经过程广泛扩散,神经肌肉过分紧张,因而对动作的空间和时间概念模糊,肌肉用力不协调。此时应依靠帮助建立完整动作的初步概念,使练习者逐渐分清动作的步骤和路线。分化阶段时,由于神经过程逐渐形成了分化性抑制,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日趋准确,内抑制过程逐渐加强。此时动作的基本概念已初步建立,帮助的重点应使练习者加深体会动作的主要关键,理解要领,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动力定型阶段时,由于动作的技能已建立,此时兴奋与抑制过程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运动更加精确,肌肉感觉灵敏,知觉清晰。因而帮助应促成动作的精细分化,提高质量,使之达到精确而熟练的程度。在此阶段信号提示的帮助常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助力则根据完成情况时断时续。

②根据动作的技术特点及要领:体操动作繁多,并各具其特殊性,因而帮助亦因动作而异,其依据是动作的技术特点和要领。例如双杠支撑前摆转体180°成倒立,主要帮助摆高、转体。若是前摆转体360°成倒立,则先帮助移动重心至单臂,随之帮助转体成倒立。

③根据练习者的特点及实际练习情况:练习者的心理、素质、技术基础、神经类型、项目特长等方面各有差异,因而对同一动作的接受能力亦就不同。在帮助中需根据他们的特点及练习情况,考虑助力在时间、强度、手法及持续性等方面的不同需要。

(2)助力的作用:助力的作用一般可概括为下列几方面。

①帮助形成动作的正确路线与方向;

②帮助身体或身体某部分改变速度;

③弥补肌肉的用力不足。

④协助移动重心;

⑤帮助绕人体定轴转动;

⑥帮助固定位置、加固支撑。

在泛化阶段,一般需连续给予帮助;此时对练习者起多种性质的助力作用,达到塑造动作的目的。在分化阶段及动力定型阶段,助力的作用在于强调某一要领,改进和纠正某一缺点和错误。

(3)帮助方法的确定:“帮助”一般无绝对固定的技术和方法。但可按操作时的逻辑顺序来确定。首先根据动作的需要,决定需施助力的时机,并选择合理的助力部位;然后根据动作技术的要求决定所施助力的顺序及其方向;最后根据练习者的动作情况施予相应大小的助力。这就是说,帮助方法是由助力的时机、部位、顺序、方向以及程度五个因素有序地综合构成。

1)助力的时机:助力的时机应根据动作学习过程的需要。它可以在动作的全过程,亦可以针对某一技术过程和关键。学习过程的初期或为了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技术,或动作出现反复,概念混淆时,常于动作开始时就给以助力直至结束。为了强化动作中某一技术过程或纠

正某一错误时,就需有针对性地给以相应的助力。在具体操作中主要体现于动作改变速度、方向及急速用力时。

2)助力的部位:

①在动作中,当人体胸向上时,助力部位一般在体后;背向上时,助力部位一般在体前。侧向的动作,助力部位在体侧。

②帮助人体位置升高或摆幅加大时,助力部位一般在近重心的部位。

③帮助身体某部分加速或减速时,助力作用于改变速度的部位。例如做吊环前摆上。助力先使腿加速,随即使腿下压作制动,同时上托腰背部上成支撑。

④帮助身体绕纵轴转动时,助力部位一般在腰两侧。

⑤帮助人体翻转时,助力需在加速翻转部位。例如技巧后空翻托臂帮助加速上翻。

⑥需稳固支撑时,助力部位在肩、臂。

⑦帮助完成静止姿势时,助力部位主要在下肢。

3)助力的顺序:若是连续助力,其顺序需按动作过程来确定;若是单一助力应根据动作中某一要领而定。一般可归纳下列几点。

①根据动作的加速过程确定助力的顺序。例如前述做吊环前摆上的帮助。

②需要固定支撑才能完成的动作,助力使肩部稳固,然后使身体加速。例如做双杠后空翻下的帮助。

③摆起、腾起进行转体或翻转的动作,助力先使人体上升,然后助其翻转或转体。例如做技巧空翻动作时,先托起腾高,继之助其翻转或搓其转体。

4)助力的方向:一般来说,在人体向上运动时,助力与动作方向一致;而在向下运动时,则和动作方向相反,用以合理减小向下的运动速度。动作过程中,上体与下肢运动方向各异时,助力的方向应各与上体和下肢的运动方向一致。帮助完成转体动作时,两手助力的方向就需相反,形成一对力偶,使人体按纵轴转动。

5)助力的程度:助力的程度主要根据练习者进行动作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操作时,会凭观察和感觉。在泛化阶段初期,动作主要依靠帮助完成,因而助力的大小应与动作需要相适应。过渡到分化阶段,助力仅以弥补练习者自身的不足,使其能感受到正确的肌肉感觉。此时助力的大小应恰如其分。过小不能完成动作;过大会使练习者失去对自身应有的控制和感觉。在动力定型阶段,为了使动作达到精确的程度而需继续进行帮助,此时应以独立完成为主,助力为辅。助力的程度以使练习感到轻松自如为准。有时只是触及而并不施力,有时仅起到信号的作用。

总之,帮助时若能掌握上述五个因素,操作就容易得心应手。检验帮助效果的唯一标准是练习者完成动作的质量和感觉。

助力操作的常用手法:°

托:一手或两手从下向上的助力,使练习者身体上起或固定或减缓向下的速度。

按:一手从上向下的助力,使练习者向下运动速度加快。

推:使练习者运动速度加大的水平方向助力。

搓:两手托练习者髋腰两侧,并按转动方向施以助力,使人体绕纵轴转动。

拨;以手指及腕部发力,顺动作方向施以短促助力,使摆速或转速加快。

送:托持练习者,顺其上抛路线施以持续助力,使重心远离握点。

提:两手从上挟持练习者之髋腰两侧,或拎上臂,助其上升的助力。挡:使运动速度急速减慢的反向助力。

扶:固定人体位置,不使重心偏移的助力。

(4)利用器材的帮助:某些动作由于时、空条件的限制,难以用直接助力进行操作。如高器械上的飞行动作、空翻及下法等等。这就需借助于专门器材进行帮助。常用的是保护腰带,有手提式和滑车式。其作用是通过拉绳提高练习者的空间位置及控制滞空时间,以利完成翻转和腾越等动作。若腰带中安装轴承,就成为轴承腰带。它有绕横轴及纵轴双向转动的功能,更适合于空翻转体动作的学习。手提式保护带使用时两人各执一侧提绳,配合动作向上提拉。但须注意提拉时间及用力程度应一致。若是用于跑动及翻腾动作连接,两帮助者就需和练习者前进速度相同。滑车式保护带有固定式及滑行式两种,都是通过滑轮拉绳,使人体上提。尤为固定式,它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器械项目,使用较为普遍,但技术性也较强。在操作中,需以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阶段性、动作技术、练习者的特点及实际练习情况为依据,来决定提拉的时机,拉力的大小及持续时间。一般在动作学习的初期,当人体做上摆或上腾开始时,就应顺势收紧绳,以助其上升速度加大,并为动作时作提拉的准备。空中进行动作时,就需按动作的技术要求拉至理想的高度,以获得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人体从最高点开始下落时,则做退让性拉绳,以减慢下落的速度,直至再握器械或成站立。当动作基本掌握后,主要是助其获得理想高度或延长滞空时间,故在发力腾起时顺势拉绳。拉力的大小则根据练习者的动作情况而定。以练习者自身完成为主,提拉为辅。下落时,除在动作可能发生失败而做防护性收绳外,一般不再做退让性拉绳。当动作能正确完成时,腰带的使用应逐渐由帮助过渡到仅起防护作用。待动作熟练后可择时脱保。

(5)脱保:在动作学习过程中,当技能、技巧一旦形成,就应择时脱离助力而试行独立完成,此过程就谓“脱保”。脱保是对练习者的一种必要的心理训练措施。目的在于建立独立完成动作的信心,使运动技能形成从分化阶段及时向动力定型阶段过渡。尤为体操动作高难发展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适时的脱保会形成能力上的飞跃。反之,则会贻误训练的进程及有碍于动作概念的精确建立。

1)脱保的条件:脱保一般是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分化阶段后期,时机的选择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动作基本掌握,在帮助下已具有极高的成功率。

②对完成动作有充分的信心,并具有强烈的求试心理。

③凭帮助者操作时的感觉,确认已具有独立完成的能力。

④对可能失误的情况已作充分的估计,并具有果断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能力。

2)脱保前的准备工作

①对拟脱保的动作,在脱保的前数次训练中就应逐渐减小助力,以充分估计其独立完成的能力。

②试行脱保应事先列入训练课的计划内。对课的组织、项目顺序、进行方式等应根据练习者的特点作具体安排。

③应具体分析练习者的个性特征。对性格外向者应稳定其情绪,避免鲁莽从事;对性格内向者,要尊重个人意见,进行诱导、鼓励。

④在临脱保前,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重点的提示动作关键,并使练习者默念动作过程及要领。

⑤事先安排和仔细检查场地器械;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

脱保标志动作掌握过程的飞跃,但并非是该动作学习过程的结束,而是向精细分化,提高质量,形成自动化过程的开始。因而在脱保以后仍须作有针对性的、进行精雕细刻的、“时脱时保”的帮助,使动作能达到精确而熟练的程度。

2.间接帮助

间接帮助主要是指给练习者以信号及语言提示的帮助。其作用是利用声的条件刺激,以强化对动作关键技术及要领的时、空感觉,并使注意力集中。“信号”主要用于做爆发式用力时(如蹦起、推、顶等),以短促而有力的击掌或其他形式的打击声,给练习者以刺激,使其及时而果断地作出发力反应。有时也用于控制动作的节奏。如鞍马上做连续交叉时给予恒定的节奏信号。“提示”主要用于动作的关键部位和时刻,以促使注意力集中并及时做出动作要领。所用语言多为单一词,如“顶!”、“抓!”、“压!”等等。但时机要确切,针对性要强,避免过多过繁。

四、保护与帮助的要求

1.对保护者的要求

保护与帮助是否能顺利进行,关键之一在于练习者对保护者的“信任”。因此要求保护者做到下列几点。

(1)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保护时思想集中,时时提防失手的可能性。

(2)应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一旦发现有失误掉下的危险,首先考虑练习者的安全,勇于上前解脱危险。

(3)要熟悉练习者的特点及技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

(4)所站位置及操作方法应使练习者感到有安全感。这样,练习者方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动作。若练习者感到不适时,必须及时调整操作方法。

(5)要防止练习者的依赖性,一旦动作成熟,就需减少助力或脱保。但脱保时需格外注意安全,一方面应脱其身而壮其胆;一方面应提防万一。

(6)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械及保护用具。

2.对练习者的要求

注意力集中是学习动作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求练习者在帮助时需做到下列几点:

(1)对保护者必须充分信任,密切配合。

(2)在帮助下,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关键技术上,大胆果断地按要领进行动作。

(3)动作失误时,需沉着,并应主动而果断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4)动作后,主动将所受助力的感觉及动作的体会提供给帮助者,用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帮助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