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石鼓与石经
有人称此为“石头书”。流传至今最早的石刻为“石鼓”,大概为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刻石。唐代初年发现于陕西天兴(今陕西凤翔,或说武功),共10个近似鼓形的石头,上用大篆(或石鼓文)刻有四言诗歌,每鼓约70字。几经战乱,石鼓散失了几个,后又找到,但有的被人凿成米臼,有的字迹已全剥泐。石鼓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秦汉时期,刻石之风逐渐兴盛。秦刻石影响较大的是秦始皇巡行天下时所刻的铭功石刻,诸如《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等。值得一提的是“汉石经”,亦称“熹平石经”(因始刻于汉灵帝熹平年间,故称)。东汉学者蔡邕发现当时流传的儒家著作错误较多,他恐怕贻误后学,就建议对经文精加校勘,契刻在石碑上,共刻了《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等七经,刻在46块石碑上,计约20万字,立于洛阳太学门前,让学者取正校勘,据说当时每天前来抄写经文的人很多,停在太学门前的车子每天就有上千辆。蔡邕书写石经用的是当时通行的隶书,故又称之为“一字石经”“今文石经”,是学隶书的范本,已残佚。
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240—248)又在洛阳太学立了一批石经,称“正始石经”,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写,故又称“三体石经”。
唐开成二年(837)又在石碑上刻了12部儒家典籍,立于长安太学内,即今日存放在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石经,称“开成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尔雅》,《孝经》《论语》等12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计114石,共65 252字。北宋年间加刻了《孟子》,成为完整的十三经。
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里,有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乾隆石经”,共有189座,加上一座《御制告成》碑,共190座,60多万字。这是继“开成石经”后的又一部完整的、出自一人之手(由清著名书法家蒋衡手书)的十三经刻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