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的类别和特点
宴会芭蕾及其特点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极力模仿古希腊的艺术风格。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里,为庆祝米兰公爵和西班牙阿拉贡公主伊达贝尔的婚礼,演出了《奥菲士》。
当时的表演形式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比如模拟狩猎的表演开始以后就吃野猪肉,海洋、河流神灵出场开始吃鱼。
然后,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
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
宫廷芭蕾及其特点
随着意大利贵族与法国宫廷的通婚,意大利的“芭蕾”演出被带入法国。1581年,在亨利三世皇后妹妹——玛格丽特的结婚庆典上演出了《皇后的喜剧芭蕾》。
当时没有舞台,观众坐在三面墙壁的两层楼廊里。国王和显贵们坐在坛台上,表演则在大厅的地板上进行。
编导者博若瓦叶就是受聘于法国的意大利人。内容表现女妖西尔瑟如何征服了阿波罗,但不能使法国国王屈服。
表演是戏剧、音乐、舞蹈、朗诵、杂技的混合体。路易十四时期,法国芭蕾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路易十四本人喜爱舞蹈,并受过良好训练,15岁即参加宫廷芭蕾《卡珊德拉》的演出,扮演阿波罗神。
情节芭蕾及其特点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深刻地影响着法国芭蕾的发展。它的革新思想表现在反对把芭蕾当作供贵族消遣的装饰品,要使芭蕾像戏剧一样,表现现实生活,提倡芭蕾要有社会内容和教育意义,这就是“情节芭蕾”产生的时代背景。
诺维尔代表了欧洲芭蕾革新的主流,集中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民主主义精神,他在《舞蹈和舞剧书信集》中,提出了他对芭蕾的革新主张。诺维尔的学生——让•多贝瓦尔所创作的舞剧《无益谨慎》至今还在上演,成为当代各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浪漫主义芭蕾及其特点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仙女》《吉赛尔》《爱斯梅拉尔达》《海盗》等舞剧的产生,造就了一批芭蕾人才,如佩罗、布农维尔、塔尼奥尼、艾尔斯勒等。
这个时期的芭蕾特点是:内容和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情趣,或以死亡摆脱对现实的失望,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
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大发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演出形式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服装和舞鞋,产生了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
浪漫主义芭蕾的黄金时代极其短暂,从19世纪30~40年代,仅仅十多年就出现停滞枯萎的局面。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芭蕾的中心逐渐移至俄国。
俄罗斯芭蕾及其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
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立的技艺,把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 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19世纪末,柴可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圣彼得堡。特别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俄国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尼父女、佩罗、圣•莱昂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在圣彼得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学活动,向俄国舞蹈界传授了法兰西、意大利两大舞派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舞派——俄罗斯舞派。在剧目建设上,玛蒂帕和伊凡诺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也涌现了一批编导和表演人才。
此后,一批俄国芭蕾舞界的年轻人要求革新、探索新的表演手段和发展道路。戈尔斯基和福金就是他们的带头人。福金的革新思想不可能在帝国剧院内实现,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国外由佳吉列夫芭蕾团排练上演的。
佳吉列夫从1909年起连续三年组织俄罗斯演出季,并于1913年成立以蒙特卡罗为基地的永久性剧团——“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团”,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影响巨大,把由俄国保存的古典传统剧目送到欧洲,促成欧洲芭蕾的复兴。该团解散后,它的成员流散欧美各国,利法尔在法国,德瓦卢娃在英国,巴兰钦和福金在美国,他们对各国芭蕾复兴或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芭蕾及其特点
1929年末,利法尔成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常任舞蹈编导和主要舞蹈演员,一直到1958年离开,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改革,例如废除了赞助人可以在芭蕾演出之前,到后台去与舞蹈家们闲聊的已有一个世纪的古老权利。还有每周举行一次开幕式。1932年重演《吉赛尔》时,利法尔饰演阿尔伯特,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法国两大编导家,罗朗•佩蒂1965年根据雅勒的音乐编导了《巴黎圣母院》,获得了辉煌的成就。莫里瑟•贝雅尔1970年编导的《火鸟》是一部最别致的作品。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还有《吉赛尔》《葛蓓莉娅》《西尔维娅》等。
英国芭蕾主要归功于三位伟大女性的毕生经营:在皇家剧院担任多年首席女芭蕾舞蹈家的阿德莉娜•热奈夫人;在皇家芭蕾舞团做出了不朽功业的妮娜特•德•瓦卢娃夫人;创造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家芭蕾舞团的玛莉•兰伯特夫人,此外还有节日芭蕾舞团、苏格兰芭蕾舞团。
美国没有国家芭蕾舞团,巴兰钦与林肯•柯斯坦在1933年的一次会见,应邀主办美国舞蹈学校。1948年转化为纽约市芭蕾舞团,巴兰钦任艺术指导和主要编舞家,副艺术顾问是杰罗姆•罗宾斯。已经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美国舞蹈风格。另一重要芭蕾舞团是美国芭蕾剧院,1940年开始活动。先后担任编导的有福金、马辛、安东尼•都铎等。还有乔弗里芭蕾舞团。阿瑟•米切尔的哈莱姆舞蹈剧院,是第一个黑人古典芭蕾舞团。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是丹麦民族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布农维尔一百年前创作的舞剧,仍然在哥本哈根以纯正的风格进行演出(实际上是旧式法国风格)。在丹麦芭蕾中,传统意识一向是非常强烈的。1932年哈拉尔德•兰德尔被任命为皇家剧院芭蕾指导,一直到1952年,他为法国、英国重排的《练习曲》,是对芭蕾舞技巧的一次辉煌的展览。
20世纪初有影响的俄国编导有戈尔斯基、普尼和福金。1905年安娜•芭甫洛娃在《天鹅之死》中理想地体现了福金的构思。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高尔斯基坚持戏剧的表现性,使舞蹈演员们采取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式生活于角色之中,原本产生于宫廷的芭蕾舞并没灭亡。
1927年在莫斯科演出的《红罂粟花》,是俄国第一部英雄主义的现代题材的舞剧,标志着古典学派的胜利,指出了追随的准绳,古典芭蕾博得了新的声誉。谢苗诺娃和乌兰诺娃首次登台,新创作的舞剧注重戏剧结构,更多地运用民间舞蹈来丰富舞蹈编导的语汇。俄国芭蕾开始了复兴。
从1581年法国演出《皇后的喜剧芭蕾》至今的四百多年里,芭蕾舞已遍及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成为世界性的艺术,五大洲的众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的芭蕾舞学校和芭蕾舞演出团体。
当今世界,芭蕾艺术繁花似锦,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戏剧芭蕾和交响芭蕾等不同流派争奇斗艳,涌现出大批人才和剧目,很多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在芭蕾舞的艺术表现上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