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本彩虹课程,一米成长杏桥

一本彩虹课程,一米成长杏桥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这占比55%的稳定期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纵然教师的生态环境有时会受到阻碍,但教师也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专业发展的。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中进行了小课题研究,因为他们能够为自己量身定制小课题,切实解决好自己教师专业发展中不断“定位”的问题。在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短短的三年内学校培养出了首批学科领军人。

一本彩虹课程,一米成长杏桥——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课程建构

上海市嘉定区曹王小学 俞建明

摘要:稳定成长期教师校本教育课程的建构应当以校为根、以师为本,关注稳定成长期教师的阶段特征,将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影响、教师个体成长需求、激励措施、支持体系、实践之旅、展示平台等七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在不断的自我更新中获得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稳定成长期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

嘉定区曹王小学是一所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农村小学,在上海日益国际化的迅猛进程中、在农村新课改的严峻挑战下,本地生源与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以及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让这所具有百年办学底蕴的学校一度面临生死存亡。近年来,学校陆续引进一批年轻教师,现今这批年轻教师已基本顺利渡过遭遇教育“现实冲击”的职初教师专业阶段,胜任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这占比55%的稳定期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追寻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将会构成教师生命中一段意义重要的教育生涯。因为,它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它不是一个把现成的某种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学会之后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简单过程,而且蕴含了教师将一般理论个性化和与个人的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场景相融合的过程。

因此,我们将稳定期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教育改革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凝聚起学校各条战线的力量,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以校为根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以教师教育生涯的幸福感为目标,以师为本的教师校本课程的合理建构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切入点,以教师个人环境影响、组织环境影响、成长需求等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的课程内容,为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量身打造了一本彩虹课程,期望能够为他们搭建起一座在三尺讲台上的成长杏桥。

一、黄色阳光——温馨家园课程

稳定期的教师在个人环境中往往面临婚姻与养育问题,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会使教师投入工作的时间与精力相应减少,不自然地教师就会在家庭与工作之间重新调整自己对工作的认识与态度。《第56号奇迹》作者曾道:我始终把家摆在第一位。因此,关注教师的个人环境影响,帮助教师营造温馨的家无疑是在建构教师阳光心灵的内核。

1.流动课程

学校因地制宜筹划了《谁家的宝宝》、《爱在家庭中闪光》、《爱上茶香、书香》等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这吸引了教师的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分享了更多家庭的温馨。学校每逢节日都会向每个家庭发放美丽的贺卡与真挚感人的慰问信,以此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家庭的每个成员密切联系起来,教师因此也就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心思、家庭的小矛盾吐露出来,校委会成员不仅会以默契共识和长者的阅历来帮助稳定成长期的教师建立和睦的家庭,还会定期到教师家中走访慰问,帮助教师获得家庭最畅通的理解与最真实的支持。

2.传播温馨

除了以上这些流动课程之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将自己家庭指导的经验与学生家长分享,并最终形成学校特色的家校指导课程,如《流动的阳光妈妈手册》。该手册曾推广于“2009(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新上海人家庭教育现状与指导研究”研讨会以及2009年上海市“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研讨会;2009年12月《让流动的花朵更艳丽》获得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新上海人家庭教育设计”一等奖;学校则被列为上海市“十一五”新上海人家庭教育项目研究基地。

二、绿色氧吧——生态组织课程

现实中,在稳定期教师的生态环境中,会面对很多来自各方的负面压力和影响,如社会、家长、同行等各方对教师的评价、各方对教育的不同看法、家长的误解和不信任、教学视导人员和同行的负面评价等等,倘若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将会对教师教育人格——情绪调适能力和积极人格等的形成造成影响,最终将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

1.生态课程

纵然教师的生态环境有时会受到阻碍,但教师也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专业发展的。课改后,课程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变成了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就要求现代教师教育必须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由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转向专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等各方面的训练。为此,学校为教师提供了生态课程,如专业课程、企业家讲坛、女性课堂、温馨家课等,这有助于教师获得全面的成长、更新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也会最终对学生的学力培养产生更为有力的促进作用。

2.畅通心灵

在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叶斌教授来校进行专业主体性的心理辅导,如自我更新意识的破冰行动、自我更新意识至自我更新行动的过渡等。在教师的主动参与下,每一次活动总是别开生面,教师从儿童教育、人生态度等多种视角了解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如“60、70、80后”人生观等。这些信息对于这所偏僻学校的教师而言,更富有吸引力:耳目一新的非教学类的辅导活动激起了他们参与的兴趣,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则化解了教师职业的疲劳与倦怠,这些都为教师的心灵输送了新鲜的氧气。

三、红色生长线——成长需求课程

稳定期教师正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原期,正向着自己教学风格方向发展,他们有自己的成长需求,为了使他们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创新,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更新,为他们提供进行教学实践机会就显得很关键。

1.课题纵贯线

我校在课改的实践中,校本“研教训一体化”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中进行了小课题研究,因为他们能够为自己量身定制小课题,切实解决好自己教师专业发展中不断“定位”的问题。“小(个人)课题”的确立分为三步:定位(知道自己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行动(如何解决)——结论(不断提升和完善)。每人的小课题争取在一个学期完成结题工作,形成个人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短短的三年内学校培养出了首批学科领军人。近年来,学校已由原来的“课题空白”发展到目前被列为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指导项目学校并已拥有市级项目二项、区级重点课题一项、区级规划课题三项。我校继续充分发挥这些课题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以大课题带动个人小课题,以大小课题带动整体教师专业的发展,且在循环中逐渐规范化。

2.自组织横贯线

教师对于专业活动的认识、理解与信念都是从内部建构的,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具有不可代替性与不可灌输性,所以只有教师学习行为的自组织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小威廉姆斯·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有一个重要的预测:如果后现代教与学能够出现,我预测它将以自组织学校所在的概念为核心。在继华东师大心理辅导后与教师的对话中,教师们无不提到了自己组合的学习方式并表达了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性及自身获得这种知识的渴望。学校则采取了对话式管理的方式为教师们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鼓励教师进行各种自组织学习,促使他们体验在知识不断增长中超越自我的过程。

四、紫色催化剂——激励措施课程

稳定期教师更需要的催化剂,是在积极的目标中得到升华,在完善的评估机制中获得认可,在有效的组织激励中得到鼓舞,在家长和学生的赞扬中进一步努力,在学校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采薇节 学校很关注稳定成长期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也很关心稳定成长期教师在平常的行动研究中是如何更新自我的,还会及时地赋予他们展示的机会。我们初定在每年的5月和10月进行两次日常教学活动的整合展示活动,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学生成果展示等。学校还尝试进行了个性化课堂教学评比、教师创意作业设计、学生作业评比、科技放飞梦想、阳光体育活动等展示活动,学校采薇节日里的活动丰富生动,开展得有条不紊,颇具实效性。

自我更新教师奖杯 每学期结束,学校都会根据稳定期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自我更新教师”、“自我更新学习组”、“自我更新教研组”的综合性评选。该评选结果还会纳入学年度考核中,激励和保障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蓝色天空——支持体系课程

稳定期教师需要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一个稳固的支持体系。学校要运用自身的力量、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丰富的资源。

1.采薇书院

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问题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蒲滨书院”——意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们实现分层达标、自我完善,在不断学习的专业成长中,依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设立“葵心园”、“荷叶塘”、“竹音林”等专业成长工作室。学校为此还成立了专业的指导团队、指定了专项的负责人为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分阶段、分支线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不同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葵心园”等三个工作室的主要活动有三:引领学习、指导实践、提供专业发展资源。学校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实际的机会,如鼓励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嘉定区“教育科研方法普及班”、第二届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等。

2.自由之旅

对稳定期教师的支持源包括学校、同行、家庭和朋友、区同伴学校等,学习则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孤独之旅”,即自我学习,通过沉思和反省实现;第二种是“结伴之旅”,即合作性学习,形成一个协作梯队;第三种是“自由之旅”,是更大规模的自主合作学习。为此我校聘请了市、区名师、专家定期到学校培训,有针对性、手把手地指导教师们如何建设发展型的教研组、如何进行组内的课例研究、如何进行合作教学、同行观摩,如何进行描述性评价等,教师们的工作绩效因此得到了不断地增强,其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巩固。

六、橙色大路——活力行动课程

稳定期教师专业发展应切实让每一位教师进入真实的课程常态,将教师由一个教学工作者转变为一个课程与教学工作者,使他们具备课程工作者的基本能力,能够解决课程改革中需要面对的各种新课题和新问题。

1.学校创意设计

根据新课改,学校确定了一个教育目标:设计一个学习环境,使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不再彼此孤立,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此,我校教师和市、区、镇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等部门几番论证与支持后,开发了学校西北角闲置的半亩土地并终于建成了一个科技教育特色品牌总阵地——丫丫农场。这创新了课程领导的模式,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设了一条通畅大路。

2.校本特色课程

学校借助教师自身的优势,围绕学校“丫丫农场”建设共同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共同决策、编写、实施、评价等,切实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执行力,使项目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牵一动百之力。

七、青色风采——风格示范课程

综上所述,学校针对稳定成长期不同的教师采取了不同构建的差异性培训模式,并量身定制了相应的培训课程,为这些教师编制、分发了人手一册的“采薇教师专业发展手册”。

近三年来,学校首批稳定期教师已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学校的教育科研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学校办学水平也在区每年办学水平的考核中稳步提升。2010年,学校获得了诸多荣誉,如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2007~2009年度“上海市嘉定区先进集体”等。

实践证明,以校为根、以师为本建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具有生命力的,对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注本校稳定期教师的阶段特征,课程结构实现由“专”到“全”的转换,将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影响、成长需求、激励措施、支持体系、实践之旅、展示平台等七个方面有机结合为一本彩虹课程,是能够促使稳定成长期教师在一米讲台的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获得专业成长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大伟.校本研修面对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 教师成长的周期与规律[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17cea50100c7qh.html.

本文为2009上海市市级项目《基于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课题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B090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