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戚继光《拳经》到陈王庭的太极拳 ——太极拳武术属性研究之一
近几年来,常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太极拳真的能打人吗?太极拳怎么能是武术呢?……”显然,这些好奇的民众已经很自然地把传统的太极拳和目前流行的太极操、太极运动等混为一谈。作为一个陈式太极拳的老学生,我已经把太极拳作为终生追求的艺术,融入了我的生命。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写一些东西了!
蒋家骏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门派繁多,有拳兴于齐国之说。“齐人隆技击”这句话出于《荀子》一书。荀子是战国时期人,长期生活在齐国。他亲眼目睹到当时齐国兴盛技击之类拳术的活动,所以把“齐人隆技击”记载下来了。自春秋以来,齐国就是东部的一个大国。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即位以后,又任命了善于理国的管仲为相。管仲为了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努力进行社会改革,并且提出了“寓兵于农,兵民合一”的政策,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这种办法,可使百姓平时为农,战时为兵,既不增加国家负担,又扩大了兵源。
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各下级单位,都要向上级推举人才,否则就要论罪。管仲提出:“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股是指大腿,肱是指胳膊),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管子,小匡》)。拳勇和筋骨秀出于众者,一是指身强力壮,二是指懂得用力的技巧。经管仲这一提倡,拳术活动在齐国有了很快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也有一些记载。如“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指出如果没有武力和勇气,那就成了混乱的根源。
《诗经》《管子》《荀子》的记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可见拳术早有发端。此后,由于拳术便于近战,练习起来又极简便,所以在我国各地和各民族中间,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南拳、北腿、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又有以柔为主的绵张短打和至刚为用的吕红八下。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等类别——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发展到明代,名将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卒活动身手,提高技艺,从民间古今著名的十六种拳法中,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编成拳套,称作《拳经》三十二势,作为士兵练习技艺和刀、枪、剑、棍等兵器的“武艺之源”。他所吸收的拳种远及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的三十二势长拳。长拳短打,用刚用柔,刚柔相济,兼收并蓄,去芜存精。技击方法包括有踢、打、拿、跌,其拳法“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有力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供人观赏的华而不实的花法套路的弊害,成为一种从群众中来经过实践验证的切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武术学派。
就现有的武术史料来看,戚继光是研究和整理民间武术的杰出人物,其目的是为了当时的政治服务,训练士卒掌握“临阵实用”的武艺,成为劲旅,南平倭寇,北固边塞,保卫国家。他的武术为军事服务,军事又为政治服务的主张,和当时另外两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和唐顺之的抱负相同。戚继光不仅虚心学习“临阵实用”的武艺,而且学习研究各家拳法,经过实践验证,去芜存精,创编拳经三十二势。从中不难看出戚继光拳学方面的造诣也是十分高超的。
戚继光在拳学方面研究和实践不断地进取和学习,他还向俞大猷学习过棍法,向唐顺之学习过枪法。他这种锐意进取,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和大胆革新的精神,对后世继承、研究和整理武术技击、套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探索太极拳的武术属性,不能不从整理研究明代民间武术的戚继光说起。
根据我掌握的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后于戚继光研究整理当时各家拳法就有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庭(1600—1680),又名奏庭。据《陈氏家谱》记载:“在山东称名手,扫荡群匪千余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
在陈王庭的遗词中有:“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匪,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庭所造拳套,有太极拳(又名十三势),五套捶(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势,炮捶一路。单是从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就被吸取了二十九势之多,《拳经》歌诀理论均被采用。
陈氏后人于康熙58年(1719年)为陈王庭立墓碑而无碑文,根据《陈氏家谱》所记载陈王庭“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显系在改朝换代后不敢提及陈王庭在明抗清为官事迹,饰词为“清初文庠生”以免祸及后辈。
陈王庭是戚继光以后整理民间武术的杰出人物,他和戚继光出身同是行武,接触的武师较多,有利于汇合众长,加以继承和创新。陈王庭在整理武术技击上,也显然受到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是结合古今十六家拳法、去粗取精、精心构思,择三十二个势子编成拳套,作为士卒训练武艺提高技击的“武艺之源”。陈王庭从中吸取了有二十九势之多,编入太极拳套路。(注一)《拳经》三十二势以“懒扎衣”(注二)为起势,陈王庭所造拳套七路,也都以“懒扎衣”为起势,所编制拳谱(即拳式名称)和《拳经总歌》,也撷取戚继光《拳经》文辞。因此说太极拳的编造,武术的属性,是以《拳经》三十二势为基础的。至于从其他拳种吸取了哪些,虽然无法考查,但从七套拳的势名之多,可以推想所采的拳种是相当多的。从双人打手(今名推手)和双人的粘剑、粘枪的方法,在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程冲斗、何良臣、茅元仪等武术著作中,都未有记载;在当时现存的各家拳种也没有这种训练方法,这是陈王庭独创性的训练的竞技方法,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徒手搏击技巧和提高击剑、刺枪技术问题,这也是在我国武术史上一项创造性的成就。
陈王庭《拳经总歌》(注三)的开头两句话:“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指的是两人较技接触之处,运用搬、捋、横、採、钩、掤、逼、揽的方法和劲别,以粘随不脱,引进落空为技术训练基本原则发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战略战术,概括地说明了太极拳七种套路的特点和方法。对于太极拳技击的训练方法,陈王庭显然受到了戚氏《拳经·捷要篇》启发。从“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人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这些话中,陈王庭经过一段学习、吸收、消化研究之后,创造了太极拳打手和粘剑、粘枪,解决了戚氏这些话中具体的训练方法。
陈王庭的《拳经总歌》七言三十二势,是太极拳早期的古拳论,是总结戚氏《拳经》发挥古代技击术的一篇拳论,它阐述了太极拳攻击与防御的战略战术,所以为太极拳七个拳套的概括性拳论。把《拳经总歌》太极七个套路图诀和戚氏的《拳经》三十二势图诀文理加以对照(如《拳经总歌》中说:“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而《拳经·捷要篇》中说:“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诸势可降可变,劈打推压要皆依”)。这样就不难看出陈王庭在拳理拳法方面怎样吸取戚氏《拳经》所归纳总结的精华。但是陈王庭并不满足于吸收戚氏《拳经》和当时各家的拳理拳法,而是在实践当中不断地认识,进一步的研究,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发挥。
陈王庭在拳理拳法上的独创性的成就,表现在《拳经总歌》的开头两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不仅指的是两人手臂互靠,而是双方接触的部位,用打手的方法,运用沾粘连随,以练习懂劲和放劲的技术,通过严格的战略战术和正确的训练,反复实践,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准,达到“艺高人胆大”和“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太极拳技击术的高级阶段。
综观陈王庭流传下来的武术资料,他在实践研究整理过程中有如下一些创造性的成就。
(一)创造了双人打手技击的方法
打手(陈家沟旧称“葛扌手”或“打手”,今称“推手”),是太极拳中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技击方法。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部分练习法。打法只讲打,不讲摔。几千年来就一直独立的发展。其他四种虽也综合练习,但各有专攻。唐代有南拳北腿之称,就说明这种分歧。与戚继光同时代的当时名手如山东“李半天”之腿,“千跌张”之跌,“鹰爪王”之拿,张伯敬之打等,也都各具一技之长。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时具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或象征性的“对打”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苦心积累的血的验证,也由于实践不足或者虚练单势,很难掌握提高技击水准,这就是我国古代一些拳法在数传之后“失其真意”,或竟无人传习的原因之一。
陈王庭创造的太极拳打手方法,以缠绕粘随为核心内容,练习皮肤触觉和体内感觉的灵敏性,在心静的训练中对视觉、听觉综合了踢、打、拿、跌等技法,而又有所发展。譬如拿法,它不限于专拿人的反关节,而是着重于拿人的劲路,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陈王庭创造的这种打手方法,在当初技击性是强烈的,斗争性很强,因此对发展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同时由于踢法的伤害性较大,以后只采用了跌法的衬;套中的管脚法。
太极拳打手的出现,解决了实习技击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的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方法,并在我国武术的技击方法(踢打拿跌)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内容——推手。
陈王庭所创造的太极拳打手、解决戚氏在《拳经·捷要篇》中所言:“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人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未能提到具体的训练方法。
(二)创造了蓄发相变,粘随不脱的粘剑、粘枪
陈王庭根据太极拳打手时对练习视觉、听觉、触觉训练的方法,继而创造了太极剑法中双人粘剑,运用击、刺、格、洗诸法相粘互刺和双人粘枪法。这也是陈王庭独创性成就之一。这种器械对刺法,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击刺的问题。练习太极粘枪时(有八枪、十三枪)缠绕进退,疾若风云,拦拿封闭,掷刺发放,往复循环,为刺枪术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提高刺枪技术的途径。
(三)把武术和“导引”“吐纳”相结合
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法——俯仰屈伸以运动肢体的“导引术”和主张作腹式深呼吸运动的“吐纳术”,在公元前4世纪见于老子、庄子、孟子诸人的著作中。
陈王庭把武术中的眼、身、步、手法的协调作用用“导引”“吐纳”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太极拳成为练意、练气、内外统一的拳术。在行功走架中,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达到“内外合一”的要求。这的确是很有价值的创造。
太极拳结合了导引术、吐纳术以后,就能够在行功走架中进行骨节和肌肉的活动,并能够使动作与呼吸协调,从而增强了内脏锻炼。因此,尽管逐步加大运动量以至爆发力量,也能够在行功走架时汗流而不喘息,拳势熟练后能够“神色不变,气定神闲”。
▲蒋家骏先生指导王志陈式太极拳推手技法
(四)螺旋缠丝公转自转运动,
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活,符合经络学说原则
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太极拳动作要求采用螺旋缠丝式的公转自转,主张“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心,适当转动来带动四肢进行所需要的运动;要求全身放松、畅通气血,达于手足尖端、轻轻运行,等等。这些也正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
陈王庭吸取其《拳经》拳理拳法汇合众家之长而创造的陈式太极拳,由于时代需要不同,当初太极拳重于技击性的。拳路中有腾空连续上踢的“踢二起”,又称倒踢紫金冠;摆脚跌叉的“一堂蛇”;震足发力的“演手红拳”,又名“火焰攒心”;扑前扫后的“鬼蹴脚”;有扑腿下腰以面部掠地面衔起地上铜钱经前足尖而起的七寸靠等腰腿极柔软的动作等。由于太极拳结合了导引、吐纳和经络学说,采用了螺旋缠丝式的圆形运动,就更扩大了运动效果,加大了爆发力量,这种结合,目的虽为技击,但他本身就包含着强身健体,疗病养生的因素。
▲蒋家骏年近五十仍能扑腿下腰、摆脚跌叉(影印件)
一切事物总是随着年代、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陈王庭的太极拳,既有继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创造发展的一面。
100年前,由于火器的进化,冷兵器、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促使武术家们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太极拳家开始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这是太极拳从技击转向强身健体的启蒙思想。
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武术动作,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是锻炼有素的武术家到达老年期也是不能适应的。这是太极拳动作上必然要引起变化的另一发展规律。
陈王庭创造的七路拳法,经五传至陈长兴(公元771—1853年)、陈有本这一代,原来108势的长拳和太极拳(又名十三势)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陈氏拳家已经由博返约,专精于太极拳一路和炮捶一路(现称陈式第二路);并且从这一时期起,陈式太极又有老架、新架之分,随后又出现各种流派的太极拳。
如上所述,在100多年前,太极拳的发展着重在技击方面,而近百年来则向技击、竞赛和强身健体三方面发展。
随着师承传习目的和个人要求的改变,太极拳武术的属性有继承,又有创造,派中衍派,流上分流,丰富了太极拳的内容,成为各取所需不同目的太极拳流派。
各流派的太极拳,各具特点和风格,架势虽有繁简大小新老的不同,但其训练原则均主张由松到柔,运柔成刚,要求达到刚柔相济。这些新创的各流派太极拳都是经过诸前辈在实践中勤学苦练,下过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几经修改而后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它们都分别适应于疗病保健、强身健体和练习技击等不同要求。太极拳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具有这种广泛的适应性。
陈王庭的太极拳,时推古今,地及南北,学综各家之长,理容百家之道,运用沾粘连随、不丢不顶,法叙眼、身、步、手,技举踢、打、拿、跌,上下前后呼应,八面迎敌,包罗万象,而式式莫不是拳技精髓尤其是一无封建迷信玄学,二不故弄玄虚,这对一个距今300多年前处于封建社会的人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附注
注一:陈王庭创七种拳套,除了吸取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之外,其他的拳种吸收了哪些已不可考证,但从七套拳路的式名之多,可见吸收的古今拳法是相当多的。根据《陈氏拳械谱》《文修堂拳谱》《两仪堂》等拳谱,拳法方面还有“散手”的“红拳破壁”和“短打”的“迎风炮捶”,也有专修擒拿卸骨的“金刚十八拿”,跌法的“沾衣十八跌”,可见当时太极拳的技击方法是很全面的。值得说明的是传习于少林寺的“红拳”也见于《陈氏拳械谱》;拳谱上说:“要知此拳出何处?名为太祖下南唐”;另有“盘罗棒诀语”则说:“古刹登封少林寺,堂上演武500僧,破壁红拳技更精;——要知此棍出何处?盘罗流传在邵陵(邵陵是少林寺的音转)。少林寺拳棍在隋唐间即已著名,温县在黄河之北,登封县嵩山少林寺在黄河之南,仅一河之隔。这是太极拳与少林拳可能有渊源的理由之一。另据陈王庭好友李际遇在少林寺之后的御岩结寨反抗明室,陈王庭劝说李际遇勿叛明室史料看来,陈王庭可能也到过少林寺。这是太极拳与少林拳可能有渊源的理由之二。我与盟弟少林寺正宗传人朱天喜研究印证拳法时一致认为:一些手法、步法练法精要处太极拳与少林拳颇为吻合。这是太极拳与少林拳可能有渊源的理由之三。
注二:圆领而腰带的服装,自殷代一直沿传用到明代。明人长服束腰,演练拳须将长服卷起塞于腰带中,以便动步行拳。戚氏《拳经》起势“懒扎衣”,左手撩衣塞于背部腰带,右拳横举向后,目视左前方。称为“懒扎衣”者,表示临敌随意撩衣应战,乃武艺高强,临敌不慌不忙之意。戚氏“懒扎衣”一势歌诀有“临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是也。陈氏太极拳108势“懒扎衣”一势歌诀简称为“懒扎衣立世高强”。
注三:《拳经总歌》载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本拳谱》《陈氏太极拳械谱》。
2003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