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成为教育认识的主体,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它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以实现积极主动的发展。二是对自身的超越。创造性这个概念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主体的品质、特征和属性。

一、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相对于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主体性的人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认识自己,掌握规律,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做到一般被动的人做不到的事情。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成为教育认识的主体,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主体性是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的稳固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它具有外在的表现特征。

主体教育是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以实现积极主动的发展。

1.自主性

自主性是关于个体在对象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相互研讨,从而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这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般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等);二是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三是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四是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知识分类”与“学生分层”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差异给予点拨、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2.能动性

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

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他能根据学校新课程教育的要求积极参与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其次,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性,如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安排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与顺序,主动获取知识,并能按照各自的方式,把它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改造和发展。

学生能动性的强弱与大小,取决于以下几点:一是取决于学习的经验、知识因素(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因为这些经验知识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消化信息”,而“消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制约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受需要、动机、兴趣、情操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信息,调整、控制学习方向,激活情感意志。三是需要意志品质为支撑,抵抗各种有碍于学习活动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整个学习活动提供其运行动力,维持着整个学习活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课堂教学情境多样化的创设来激趣,给学生以成功体验的多种形式评价来激情。而学生成功体验的产生又与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成功体验的机会与条件有关,与有无独立参与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有关。

3.创造性

创造性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独特的新事物,创造性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使“旧”我转变为“新”我,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一定教学意义情境下的“系统活动”与“意义活动”过程,它不同于人类历史的总认识,它是教师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更多的是指以下方面: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创造性这个概念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主体的品质、特征和属性。

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完整地统一于学生的主体性之中。自主性是核心,能动性是基础,创造性是灵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