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女子的“冷眼旁观”

小女子的“冷眼旁观”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倾听对方的观点是传递自己的尊重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是柴静关于自己采访中“倾听”的描述,正是她的这种倾听和“冷眼旁观”,让她总是在采访中尽可能地让当事人倾诉,来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也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和判断,得到尽可能的一种真实。那里,发生了6名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4名获救。说话是一种艺术,她的倾听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冷眼旁观”的客观和真实。

■小女子的“冷眼旁观”

所谓“无招胜有招”,很多时候,技巧总是戴着目的和不真实的假面,让人们无法洞察,无法感知每一个表情,于是,心与心之间从一开始就筑起了高墙,隔阂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所以,不要去套别人的话,不要试图掌控别人,你需要掌控的只是谈话的思路和主动,否则,你不会得到哪怕一句真心话。

尤其是和陌生人交谈,由于所掌握的对方的情况有限,甚至一无所知,所以,任何的技巧都是虚伪的,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倾听,做一个旁观者,做一个没有目的的旁观者,才能用心和对方交流,而这才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办法。

真正懂得说服别人的人,更加懂得“不说”,与别人谈话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听取对方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观点是传递自己的尊重的一个重要信号。不要急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急于表白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记者,面对陌生的采访对象,想要达到采访的目的,事先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事人的心是很敏感的,稍有风吹草动,他们马上就紧闭城门,再想打开就不那么容易了。著名记者、主持人柴静是大家熟悉和喜爱的,看过她的节目的人都会深深地为那位瘦弱却又时刻充满力量的女子所打动。

出现在采访现场的她,总是微微偏着头,一脸的认真和柔情,话语是轻柔的,但是充满了力量,从她的整个形体和眼神中,你能够看到她对当事人的关怀胜过对事件的关心。也许,正是这样的姿态,让她能走进很多当事人的心里,探寻他们的内心世界。

200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约柴静见面,聊天中,问了柴静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做新闻,你关心的是什么?”柴静说:“我关心的是新闻当中的人。”之后,陈氓对柴静说,其实柴静没有什么经验,但她的思维有个性,正是他们需要的主持人,一个与别人说话方式不同的主持人。

柴静在文章中说:采访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身体前倾,这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倾听姿态。倾听,我可以更贴近被访者的内心,新闻的背后是心灵。消除芥蒂,建立一种信任,而且更具有人文色彩。

无论对怎样的采访对象,我都十分重视倾听。倾听让事件的展现更趋于真实,也让观众有了独立判断的依据。

这是柴静关于自己采访中“倾听”的描述,正是她的这种倾听和“冷眼旁观”,让她总是在采访中尽可能地让当事人倾诉,来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也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和判断,得到尽可能的一种真实。我们可以通过《新闻调查》节目《双城的创伤》的采访片段来感受一下她的这种特点:

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拘谨地坐着,剪影中紧张的肢体透露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柴静身体前倾,轻声地提问。

柴静:你自己心里有疑问吗?

苗苗表弟:有。

柴静:那你去问谁呢?

苗苗表弟:问自己。

柴静:没法去问大人吗?

苗苗表弟:是。

柴静:你觉得这件事他们不能给你解释吗?

苗苗表弟:不相信他们的解释。

柴静:那你自己能回答得了自己吗?

苗苗表弟:回答不了。

柴静:你回答不了自己的时候,心里会觉得难受吗?

苗苗表弟:难受。

柴静:难受怎么办?

这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下去。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的泪水,片刻的沉默之后,柴静继续发问。

柴静:你在心里跟你姐姐说过话吗?

苗苗表弟:说过。

柴静:你跟她说什么呢?

苗苗表弟:(男孩抽噎着)你好吗?

……

柴静: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再碰到一些不高兴的事情,你觉得你能承受吗?

苗苗表弟:能。

柴静:真的能吗?

苗苗表弟:能。

柴静:用什么去承受呢?

苗苗表弟:(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起身子)毅力。

……

从这样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柴静不断地试探着,很多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她的提问不是公式化的,而是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她的提问是人性化的,有的时候完全顺着对方的思路,比如,有时候的重复问话,不是她没听清,而是想让孩子有更进一步的表达;她的提问是敏锐的,她会抓住对方的任何细节和话语,层层推进,所以,看她的提问就如同反复手法的不断使用,很多词都是重复出现的。

其实,在整个的采访过程中,她和孩子们的交谈都是轻声细语的,生怕惊着他们。另外,我们看到了柴静首先是放低了自己的姿态的,包括坐在受采访者的身边、对面,甚至蹲下身去,尽可能地用眼光平视那些孩子,将自己的尊重传达给对方,也用耐心营造了一个倾听的氛围,让那些如惊弓之鸟、对成人充满不信任和排斥的孩子渐渐开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对于一个采访的记者来说,短短几天的采访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非常不易了。

柴静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这次采访的一些感受:

我来到甘肃武威的双城镇。那里,发生了6名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4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这是我要探寻的谜底。

但孩子们选择沉默。我并不急于得到什么调查结果,而是如剥茧抽丝般,慢慢地和他们交流。用“听”的方式,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内心的秘密。让我内心震撼的是,这些孩子的“死结”,竟然从没有成年人倾听!包括他们的父母、老师,没有人了解和关照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从来没有人对他们进行疏导和教育。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封闭着,甚至,死亡也成了他们彼此相守的承诺,相约的快乐!

这些被认为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孩子,一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倾诉,只是不知道该向谁倾诉。通过采访,这片刻的倾听,使我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会常常打电话给我,和我聊天。

人们总是愿意做一个倾诉者的,却很少能够做好一个倾听者。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什么话都不说,只是静静地听着,就能让对方将一肚子的话倒个干净。

2003年,福建省三明市残联在白内障患者复明工作中组织不当,导致患者失明。柴静前往做了一期《失去的光明》。在采访三明市残联主任的一个多小时里,她只是认真地倾听这位当事人的苦衷和懊悔,没有鄙夷,更没有指责。采访结束,残联主任哭起来,说,从来没有哪个记者像她这样听自己说话,大家总是一开始就质问。而柴静自己说:“我是在寻找均衡的尺度,我会尊重基本的事理人情。”

柴静在采访时很善于倾听,用她的心去倾听血液在生命中流动的声音。她不单单只是进行一次采访,而是一次深度的心灵交流。在另一篇文章中,她谈到了自己在采访中追求的境界。她说:

有时,意味深长的一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我的采访并不喜欢张扬,而是蕴意其中。我会有意识地把握采访的节奏,以一串看似简单,但环环紧扣的提问,让答案明了而无可掩饰;那些看似无言以对,却一清二楚的提问,成为观众最需要的呈现。我在采访中追求一种境界:不见刀光剑影,却见衣衫尽裂。

也正是因为她的倾听,让她能够抓住很多的细节,变得异常敏锐;也正是因为她的倾听,让她能够更客观,而不是感性地加入自己的感情,导致真实的流失。说话是一种艺术,她的倾听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冷眼旁观”的客观和真实。有的时候,不说比说更让人心灵震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