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有一位物理学家获了诺贝尔奖,记者问他: “在获得成功的路上,谁对您影响最大?”他说: “母亲” 。记者说: “据我了解,您的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她怎么会对您产生影响呢?”他说: “在我小的时候,每天从学校回来,我的母亲都要问我: ‘你今天给老师提了几个问题?’ ”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学的重要的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学生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课文前后内容探究篇章结构方面的质疑。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 “打开一切科学的瑶池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 “提出问题”这把钥匙何其重要,而“无知”和“求知”就是打制这两把钥匙的材料、资源和动力,它们颓废了、懦弱了、丧失了,怎么可能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又何谈发展科技、振兴中华呢?最完美的传承学习不是过去的复制品,知识在这日新月异的新世界,它不仅是目的,更是一种手段,将引导探索更新的知识,开拓一片更新的科学领地。
案 例
教 师 坦 言
这个学期又教七班,但我发现七班学生不爱问问题,讲课过程提问的没有,下课提问的没有,到办公室来问的更没有。这到底为什么呢?从我自身的角度分析,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我讲的太差,学生没听明白不知道该问什么;二是学生都懂了不需要问。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爱问问题呢?从网上搜罗同行们的意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理如下:
现在的学生无外乎四种:第一种,知道自己什么也不会,不敢去问,生怕老师反问自己,久而久之,也就懒得去问了;第二种,自以为什么都会,没什么好问的,实际上还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第三种,有会的也有不会的,但不敢什么都问,怕问多了别人笑话自己笨,只好挑一两个问:第四种,是聪明过人的,会的很多,要问的自然也就相对较少。不爱问的学生并非不爱思考问题,他们一旦问,就一定是思考了很久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老师也要思索良久;也不是喜欢问的学生成绩就一定非常好,关键是要老师耐心诱导,增加思考量,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
中国的课堂可能都是这样子,可能我们骨子里传统的“中庸之道”在起作用,大家都想:我就做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吧。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术上的问题也不求甚解,即便有问题也懒得问。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可以这样做:
1.经常鼓励学生问,告诉他们一定要问的理由:这是合理地利用老师方面的教育资源;
2.想做学问,就应该搞清楚你遇到的问题;
3.多次犯同样错误,就应该与老师讨论讨论,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4.对有些模糊认识、即使完成了仍感觉不爽的问题,让老师告诉你为什么;
5.哪怕你对问题只有初步认识和猜想,说给老师听听,也许老师有他独到的见解;
6.增加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分享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的快乐;
7.学会欣赏老师的智慧;
8.经常到老师办公室,有助于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
9.除学习的问题外,还可以与老师在更大的范围和领域交流。
案例分析
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引导学生勤于发问、善于发问,是每一个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然而,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没有质疑的习惯,不会频繁地提问,更不会巧妙地提问。综合学生不爱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不够开放,教学观念还不够解放,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必须是准确无疑的知识,为了把知识讲透,往往在课堂上占去大部分时间,教师苦口婆心地进行讲授,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好问。
2.学生对老师崇拜,对书本崇拜。在他们眼里,老师、书本都是不可能有错的,因此,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对老师的讲解、书本上的内容提出疑问。
3.成绩差点的学生,他们不懂的时候多数会问同学,不会找老师。因为老师离他们远,而且他们觉得老师只偏爱那些优秀的学生。从内心对老师是抵触的,甚至有些人已经放弃对老师提问的想法。
4.优秀的学生,他们一般不会提问,因为好多时候他们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就算是不会的题,通过对答案也可以领悟。而且,他们往往比较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找老师的。比较可笑的是,优秀生们往往有点互相瞧不起,有时会把问老师当成是自己水平不行而会被其他优秀生看贬。
5.性格问题,有些同学的性格不是很开朗,老师不够亲善的话,一般他们是不敢提问的,只找自己熟悉的同学问,或者干脆不问了。
6.教师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跟同学们的课余时间接触不多,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够胆去办公室那里问的。或者说,好多同学都没有这个胆量直接去办公室提问。第二,老师的态度不友好,提问时老师的回答不友好会让学生产生恐惧,以后都不会再问了。第三,过度热情的老师也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感觉。有些老师老是说有什么不懂就问,说得多了以后学生会产生烦闷,觉得老师矫情。老师说得多了成了习惯也成了随口而谈,没有什么诚意,学生也不当一回事。
教师朋友们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有热烈浓厚的课堂气氛。
(2)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3)多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
(4)以谈话、谈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5)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具体说明提问题的范围。
(6)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欣赏,耐心地倾听,并使用交流合作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的技能和技巧。
(7)教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师生之间有信任感,关系融洽。
案 例
从“白痴”到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已经3岁的爱因斯坦才牙牙学语。当比他小两岁的妹妹汤唯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被一些邻居认为是白痴。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父亲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第一次搭到了14层。
爱因斯坦长到6岁的时候,语言能力仍然很差,天天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7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到学校,学校死板的教学让他提不起精神,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学生是一个傻瓜。但是,父亲却鼓励爱因斯坦: “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得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 ”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认为: “我的小爱因斯坦并不傻,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下,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并开始走向科学研究的巅峰之路。
案例分析
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兴趣,与学生的性格特征关系密切。这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品质,对人的职业准备具有明显的导向意义。在这些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自觉带着问题去深入挖掘问题的实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作为老师,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这种持久、明确的趋向性人格品质,尊重它、维护它、引导它。
奥地利动物学家乔伊·亚当森从小喜欢动物,小时在自家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研究野生动物。1931年她到东非旅行,肯尼亚辽阔无边的热带原始雨林风貌和其中的珍禽异兽吸引了她。强烈的探索兴趣使她放弃了故国优雅舒适的生活,从此过上了与热带丛林动植物为伍的日子,这一过就是43年。凭着深厚的素材积累与传奇的科研生涯,她的《野生的爱尔莎》一书震惊了全世界。米丘林凭着对园艺学的浓厚兴趣,60多年中在田间地头持续不断地研究设计了上千种方案,做了上万次实验,为人类改良和创新了300多种果树品种,成为人类园艺史上最著名的园艺家。兴趣往往能造就天才。
那么,教师该如何尊重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然后帮助学生养成有疑而问的习惯呢?
1.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 ”学生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应该说,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是老师培养的。要学生发挥探索精神,就要保护他们的这种可贵精神。欢迎学生提问,不因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或不合时宜而呵斥。消除孩子的心理负担,积极鼓励表扬。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教《峨眉道上》时,有位学生问: “峨眉山路有什么特点?”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这位学生见自己一炮打响,自然洋洋得意,他学习的自信风帆高高扬起。
2.授其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
学生兴趣激发后,往往会产生极大的热情,思维也进一步活跃。但有时由于方法不对或方向不正确,使得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甚至可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问题问正确,提出的问题要鲜明,指向准确。并教给质疑的方法,提高问题质量,问对问好。
(1)对预习提示进行质疑。现行教材大多都有预习提示,这对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寻找有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学前明确要求,并在阅读时用铅笔在有疑、难的地方提出问题,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
(2)对课题进行质疑。俗话说: “题好文一半。 ”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课题的质疑必不可少,更要养成习惯,经常推敲进行研究,寻找规律,从而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如教学《和时间赛跑》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在课题处质疑:“和时间赛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它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合作,积极研究,各抒己见。最终,学生能更好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小珊迪》 ,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谁读了这个故事也不能不被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所感动。 ”学生读后产生疑问: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什么美好的品质让人家不能不被感动?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对文中貌似矛盾的内容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趵突泉》这一课中有句话: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美。 ”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质疑: “济南有三大名胜,为什么说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美呢?应该是三分之一呀!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合作,积极研究,各抒己见。有的说趵突泉太美了,就应该占一半;有的说既然是三大名胜就应该是三分之一,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作用。通过讨论,明确了趵突泉在济南这个泉城中的地位。学生的思考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竭动力。
此外,还有多种质疑方法,像对重点词、语句重复处、打比方处……要求学生提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值得分析、推敲甚至触及中心的问题。不仅仅问词的意思(求解释) ,更要问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段(探究性) 。从浅显的表层的疑问向较深层次的探究。
3.扩展空间,使学生有“疑”必“问”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课本以内的生活,是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更加强烈了,于是也就更加好问了。
如学习《太阳》一课,当学到太阳的三大特点:远、大、热时,学生提出“如果太阳消失了地球将会怎样”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单凭课文内容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去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解决疑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读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地阅读实践活动,第二节课,他们竞相上讲台!把从《少儿百科全书》 《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中查阅到有关资料,给同学们做了生动、有趣的自我介绍,这样,主动地获得了远比教师讲授要来得深刻的知识,而这一知识正是来自于课堂上浓彩重墨的自主学习活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提问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善不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问” ,教学生怎样问,在“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工夫。应该鼓励学生不要囿于现成答案,而要多方位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哪怕学生的问题稀奇古怪,不着边际,也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应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 “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 ”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力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