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习环境不仅包括外在的学校、教室等形成的客观氛围,也包括影响学生的教师情绪、学习伙伴的状态等主观氛围。在营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时,教师应该双管齐下,由外到内,关注每一个细节,重视每一点因素。只重视客观氛围的营造而忽略了关照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非但不会对自己享受其中的优越条件心存感谢,而且还会因自己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而产生厌学心理、逆反心理。只注意关心主观氛围的营造而放松了对营造客观氛围的必要投入,学生们就容易在不良习惯上彼此影响,相互干扰,以至最终出现随波逐流、 “近墨者黑”的结果。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老师重视学生学习的环境,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因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体现了学习主体们的整体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好的环境才能产生好的心灵。它虽然“桃李不言” ,却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中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
案 例
“问题学生”的蜕变
真正认识许亮是在我为领班代课的日子。
许亮是这个学期挂着“问题学生“的处分转入我所执教的这所私立学校的学生。据说为了进这所学校,许亮的家长也颇费了一番周折。而我注意到他,却是因为那双深邃而略带忧郁的眼睛。
当我到班级上课的时候,许亮正将自己的椅子搬到前面靠讲台的一个空位子上。我略带微笑地向他望了望,他却很局促地坐下去,摆弄手中的钢笔。
我一向不习惯于采用“问题导人”式的教学模式,但这次我还是提了一个并不算难的问题,一部分同学声音或大或小地说出了基本正确的答案。
“这位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向许亮示意。
许亮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不是在复述别人的答案,回答之后,还分析了为什么这样回答的原因。我很满意地向他点了点头。
这节课气氛十分活跃。不知道是该归功于“情境的创设” ,还是源于学生对“新”教师“新鲜感”的延续。
当我走出教室时,许亮紧跟在我身后,欲言又止。
“你还有问题吗?”我笑着问他。
“没,没有。 ”
说完便红着脸不再说话,背着双手靠在走廊的窗台上。
“你叫什么名字?“许亮。 ”他抬起头看着我, “老师,团员是不是您管? ” “是啊,有问题吗?”
许亮显得很高兴,忧郁的眼神似乎一下子快活起来。 “那校园热线也是您吧,我原来的学校没有的! ”
“你原来在哪个学校?”
“四中。 ”他回答时声音很低,也有些犹豫。
上课铃声刚好响起。 “老师,我走了。 ”他倒退着走了几步,然后转身飞快地跑进了教室。许亮?四中?难道这就是刚插班进来的“问题学生”?可刚才站在我面前的许亮很难让我把他和这4个字联系到一起。我突然记起了,许亮可能就是上任书记暑假里所提及的他表侄的儿子。看来,许亮并没有像老书记所担心的那样需要我“照顾照顾” !
原来计划只代一周的课,但由于同事老家的事情没有处理完,还要推迟一个星期。其实,我也想再有机会“照顾”一次许亮,以完成老书记的委托。但我有些失望,或者说有种失落——许亮的座位空着。
课后,许亮的“死党”王浩悄悄告诉我: “许亮请假去医院了,但他没去医院,而是去网吧打游戏,已经好几次了。 ”我心里莫名一沉。老师若发现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应该也是同样的感觉吧。看来,许亮可能是有“问题” ,而且“问题”似乎还比较严重。
“班主任不知道这事儿吗?”
“她?都是她的事儿! ”一提到班主任,王浩似乎很气愤, “许亮不知道这节课还是你来上,不然他肯定不会出去的。 ”王浩又补充说。
放学后,我故意和许亮的班主任王老师走在一起。闲聊中,我有意提及许亮。
“他?当初我就不同意接手,现在好了,上课打瞌睡,考试作弊,还逃课去网吧,他再这样下去,就真的没救了! ”我很少听这个干练的女人发出如此的牢骚。
“跟他父母谈过吗?”
“他爸爸来过几次都不知道了,但根本说不服他。他不仅是成绩太差,更重要的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畸形的逆反心理。我已经和学校说过了,这个学生真的不能再留了,不然早晚会出事! ”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感觉有些茫然。
一般情况下,考试结束后的几个星期天是热线最多的日子。这次仍不例外。
“喂,你好,这里是校园热线,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许久,电话那端只有呼吸声断断续续地传过来。 “这样吧,我先放一首歌曲,放松一下,然后我们再聊好吗?”这种方式一向都能很有效地缓解紧张的气氛。
“老师,我,我……”
“你是许亮! ”我脱口而出。
“老师,您还记得我! ”许亮的语气一下子激动起来。
“当然!上次王浩还说你去医院了呢,现在没事吧?”
“老师,我想,我想求您一件事儿! ”
“谈不上求,不妨说来听听,如果我能做到,我会尽力帮忙! ”
“我……”只吐出—个字,便是沉默。 “王老师不想要我了,要么让我转班,要么让我退学。 ”他似乎有些气愤,但语气并没有太多的敌意。
“你自己知不知道为什么吗? ”王老师那天说的话看来真的“应验”了。
“还不是怕我拉班级后腿!从来的那天她就一直没给过我好脸色。我也知道我以前表现不好,但我已经改多了呀,如果不是考试前她对我‘指桑骂槐’ ,我也不会跑出去。转过来之后,我就一直告诉自己要静下心来学习,虽然有些时候我是听不进课,但我也逼着自己坐在教室里。总得给我点时间啊,可她现在……”
我没有插话。他断断续续讲了近10分钟。从他的语气变化中,我已经感觉到大滴大滴的眼泪正从他脸上流下。 “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打算?”我缓缓地问。
“老师,您能要我吗?”
“我?”他突然冒出来的这句话,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老师,您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向您保证,我一定听您的话! ”许亮近乎哀求。
看来问题有些复杂化了。
“这,这得看学校的决定。 ”我忽然感觉自己反倒紧张起来了。
“我爸爸上午去过学校了,如果没有一个班愿意要我,就只能劝退。我实在是不想再转来转去的了,老师! ”
这是一次机会——对许亮来说。这一瞬间,我只想到这一点。 “我会和学校商量的,但我不敢保证就一定能行,好吗?” “老师,我一定会改好的,如果我再不改,我就,我就对不起您了! ”
“许亮,记住,不是对不起我,而是对不起你自己,明白吗?”
3天之后,许亮成了我班级的一员。在“加盟仪式”上,许亮收到一张我亲手制作的卡片。
后来,有同事半开玩笑地对我说: “齐老师,你班干脆改成收容所算了! ”
我一笑了之。的确,年级公认的几个“差生”都已经先后转到了我的班级。这个最后“分”出来的班级反倒成了人数最多的一个集体。但令我欣慰的是,他们都在慢慢地发生质的变化——包括许亮。虽然在成绩上,许亮的名次仍然要从后面数起,但他没有缺过一次课,即使那次生病。在校医务室挂完吊针后,又赶回到教室。
两年后,许亮留学澳大利亚。那时,他已经是班级的生活委员了。
许亮走后的第三天,托王浩转交一本厚厚的日记本给我。首页夹着我送给他的那张纪念卡。日记里记载着两年来发生在我们之间点点滴滴的故事。
最后一页写着: “老师,5年后,你会看到一个出色的许亮。我会在另一个半球想您!
案例分析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学生的现象,也才能让优生“吃饱” ,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尖子生,让“优、中、差”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多数的芸芸众生。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 ,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 ,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所至。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作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
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辩证的观点:
1.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2.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3.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做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 “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 ”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如果在中差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中差生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们放下你的架子,弯下你的腰,学生就会向你微笑。
案 例
一 视 同 仁
2010年高考我带的三班46名学生有33名考入本科院校,其中有8名学生入校成绩在全级1000名以后。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比如两个学生打架,有的老师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所谓的差生,造成“冤假错案” 。再如,有时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冷落差生,时间长了,形成两种极端的学生。过分宠爱会导致学生优越感太强,容易目中无人,遇到挫折时不易适应。过分冷落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这是教师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尊重尊敬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歧视过任何学生,从各方面我对学生都一视同仁,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偏爱哪个学生。因为我深知过多地赞美雄鹰,会伤害更多的小鸟。我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从来不集中到几个学生,而是任何学生只要有了好的表现,我就表扬鼓励。
我班座位排位实行的是按照循环的原则。一是南北对调,一是前四排循环,后四排循环。这样做就是为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同时能有效地防止斜视。学生说这是上学以来最公平的排位。
我班里有个学生,天生一个手小、一个手大。但我没有歧视他,把他当做正常人,有了进步进行表扬,有缺点进行批评。由于他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还让他担任了纪律组长、三操检查员。从那以后,他消除了自卑感,学习有了很大的提高。
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 ,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学生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学生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础。老师真正走到学生中,有时蹲着、有时坐到学生中,有时半跪着进行指导,营造一种和学生“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
在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时,我都问学生我们班共有多少人,学生往往忘记了我这个教师,我就说,别忘记加上我,我也是我们班级的一分子。这样拉近了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很多学生毕业后和我交谈,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这句话,感到我是一个很民主的教师。一位学生在来信中写道: “老师,您知道吗?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我们的朋友,您和我们的距离那样近,可以说您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的架子,可是我们尊敬您,因为您有民主的作风,更有一种让我们敬重的人格魅力。 ”只有充分地信任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特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案例分析
上面所提到的三班学生,他们之所以能“笑到最后” ,与班主任老师一视同仁的教育态度是分不开的。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认可、被重视、被关心、被鼓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老师来讲,这是一种博爱、一种责任;对学生来讲,这是一种尊重、一种幸运。那么,如何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呢?以下几点建议仅供教师朋友参考:
1.平等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
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均不尽相同,有的学生非常聪明,但能力一般;有的学生则智力一般,但能力却非常强。对于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在人格上给予平等的尊重,在学习上给予平等的帮助指导,在发展上给予平等的人文关怀。
2.平等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
每个学生由于智力或学习态度的不同,其成绩往往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做到“有教无类” ;不论学生学习成绩如何,在同一事上采取同一态度对待;不偏爱成绩好的学生,不嘲讽或歧视成绩差的学生;不给优秀学生开小灶。
3.平等对待男学生和女学生
学生中有男有女,男学生往往比较聪明、调皮、缺乏韧劲,而女学生则相对文静、有韧劲,作为教师要平等对待男女学生,做到既看到他们的长处,又看到他们的短处,并能鼓励男女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
4.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
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学生也不例外,有的个性外向,有的个性内向;有的爱静,有的喜动;有的乖巧听话,有的调皮捣蛋……作为教师要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比如上课发言,应该每个人都叫,不光叫高高举起小手的一个人或几个外向的学生,还应该叫默默坐在位置上的内向的学生;比赛时既要让有特长的学生参加比赛,也要让其他同学参加比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比赛中得到锻炼成长。
5.平等对待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家庭父母是当官的或是开厂做生意的,收入高,经济条件好,出门开汽车,回家住洋房,这些家庭的学生养尊处优,往往比较高傲,自以为是;有的家庭因父母下岗、离异或其他原因,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贫困,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自卑,自信心不足。对于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不用有色眼镜看人,不能因为他是干部子女而给予“特殊照顾” ,让他当小干部、评三好学生,也不能因为他是下岗工人的子女而瞧不起,处处挤压,而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势利导,让全体学生均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平等对待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学生
有的学生聪明好学,讨人喜爱;有的学生淘气厌学,不讨人喜欢。作为教师,不能亲疏有别,抱有成见,而要既偏爱自己喜欢的学生,又爱护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给予自己喜爱或不喜爱的学生平等的机会。这包括:在公布成绩时平等;在进行各种选拔时平等;在上课时平等;在评价学生时平等;在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平等;在自己心情愉快和不愉快时对学生平等。
总之,公正,既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目标,也是对教师的一种重要的道德要求,更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学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想做到公正是很难的。对物欲、权欲、名欲、情欲的追逐,都会使教师的天平难以保持平衡。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抗诱惑能力,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您的合呵护下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