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忘的一堂课

难忘的一堂课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实,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和最终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品格的核心力量。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只有肤色、语言、风俗和信仰的区别,而对于“诚实”的推崇和敬仰却是完全一致的。诚实,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和道德财富。在美国波士顿中学,有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这学期他所在的班级新开了一门实验分析课,听高年级的同学讲,上这门课的C.拉辛老师脾气极好,心地很善良。随着实验次数的减少,理查德的恐惧在一分一分地增加。

第三章 诚实思维——真诚是你的生命

我们小时候最早听爸爸妈妈讲的故事就是“狼来了”。父母亲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从小要养成诚实的习惯。长大成人了,我们要安家了,爸爸妈妈又叮嘱我们:“要找一个诚实善良的对象,一辈子才幸福。”当父母亲老了,在他们弥留之际,又总会把最后的真诚留给我们——遗产、遗物或者遗嘱。

诚实,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和最终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品格的核心力量。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只有肤色、语言、风俗和信仰的区别,而对于“诚实”的推崇和敬仰却是完全一致的。诚实,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和道德财富。

美国是在1620年,由102个英国清教徒远涉重洋到北美洲来开拓和建立的国家。近4个世纪以来,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公民被哺育以基督教的教义,传承着基督教的文化——“他是磐石,他的作为完全,他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神。又公义,又正直”。(圣经《申命记》)美国人认为上帝带领着他们通往幸福之域。上帝叮嘱众生:“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你前面。”(圣经《诗篇》)

哈佛大学每当开学时,都会给每一个新生发一本《哈佛学习生活指南》。与我国大学的保姆式指南不同,哈佛大学的这本指南,面孔十分严肃。在它开头一页最显著的位置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自有,即所谓剽窃。对于任何一个有此劣行的学生,学校都必定给以严厉的惩罚,甚至取消学籍。”

“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时,你必须事先明确地告知:你的文章中哪些观点来源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

在哈佛大学,严厉的惩罚不针对迟到、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损坏公物,而是针对教学、科研、学习上的抄袭剽窃。

老师教育学生做事要踏实,为人要忠诚,处事要诚信。

几年前,哈佛大学化学实验室招收了一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该生姓张,青年才俊,30出头便已拥有了博士学位。开初的几个月,实验室主任教授非常欣赏他。到了圣诞节,热恋中的张某工作的热情有些下降,还时不时地请假或者早退、迟到。那一天,他迟来了1个小时,他对教授说,大桥出了车祸。第三天他又迟到了2个小时,他对教授说,身体有些不舒服,去看医生了。第三天他来上班时候,教授不在,教授助理告诉他,他被辞退了。张某很震惊,便问为什么?助理说,教授已调查了,你这两次迟到是在说谎。教授说不能让一个不诚实的人同他一起工作。

在美国波士顿中学,有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他在近几个月来常常缺课。那天他的管理老师把他叫去谈话,告诉他根据校规他将被退学。这位学生很伤感,无奈之中便向老师道出了真情:半年前他爸爸的生意破产了,他的留学费用失去了来源,他又不愿离开这所学校,只得偷偷打工,想挣钱来读书。想不到钱未挣足却被开除了。老师为他的真诚所感动,申请学校复议。后来学校根据他的诚实和近两学年来的表现,不仅重新留下了他,还为他申请了奖学金。

所以,美国人宁可让实话实说、竟在白宫里潇洒风流的克林顿当总统——因为他尚且诚实,也不愿让雄才铁腕在水门事件中露馅的尼克松总统继续任职——因为他向国民撒谎。

美国的超市,大部分出售的百货都实行半月内服务制度,即在这个时段内买的东西如果不满意(只要保证东西未被损坏),均可以退货或调换。这个大度的承诺是基于商业公司对美国国民素质的熟悉和了解——他们是诚实的,不会在这个弹性空间做徇私舞弊的事。然而商业公司的这项服务却被一些外国留学生钻了空子:他们可以一年四季不需自购服装——因为半月内的使用期为他们提供了免费使用的时间,他们周而复始地每到半月内就去退还一次服装——永远穿新的,永远是免费的。大不了,逼不得已最后为安心买一套而已。在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州曾发生过多次类似事件,经追踪,大多是亚洲和非洲的留学生干的。媒体曾采访了几个美国学生对这件事的看法,他们很惊讶,说:“这不可能吧?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在他们惯性的诚实思维中,这是根本不敢想的事!

所以,我们常常说美国人是“死脑筋”“方脑壳”,不会变通。其实,正是因为这种“不会变通”——坚守自身的道德底线才成就了这个民族。

美国老师的诚实秉性,来自于文化传统,根植于人文教育。下面笔者就来具体列举几个案例。

美国老师案例

老师,热泪为您而流

理查德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这学期他所在的班级新开了一门实验分析课,听高年级的同学讲,上这门课的C.拉辛老师脾气极好,心地很善良。最重要的,也是理查德最关心的,拉辛老师极少给学生打不及格,这让理查德非常开心,也安心了不少。

传言不虚,拉辛老师为人极随和,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班上不少同学对她也是交口称赞。稍微与她的慈爱不太协调的是,她在课堂上要求很严,反复强调操作要规范、读数要准确、态度要认真……但总的说来,理查德对这门课的感觉很不错。

但很快,理查德开始从实验报告中感觉到情况有点儿不妙:每次他总得4分或5分。拉辛老师曾说过:“这门课以实验报告分数来计成绩,共10个实验,每次满分为10分。”如果理查德一直4分、5分下去,那就意味着他将不及格,难道自己将成为那很不幸的“极少”之一?

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是7分、8分,甚至有鲜红的9.5分!这让理查德既羡慕又有些恐惧。不过平心而论,理查德的态度十分认真,报告也写得极规范,可分数总少得可怜,每次他都比上次更努力,但那不争气的分数死活不见增长。随着实验次数的减少,理查德的恐惧在一分一分地增加。最后,眼看及格无望时,他已经快要放弃了,只能寄希望于拉辛老师大发慈悲。

充满恐惧的时刻终于来临。那是一个很冷的下午,理查德的心也跟窗外的严寒差不多。

拉辛老师在发完实验报告后说:“同学们,咱们的课快要结束了,可能大家都比较关心分数情况,下面我给大家通报一下实验情况和最后得分。”

拉辛老师的话句句如晴天霹雳,在理查德的头上炸响,丢人现眼的时刻终于来了。他已经听不进拉辛老师继续说什么,只是想想自己为这门课所付出的努力,心中也颇觉委屈,眼圈开始微微发红。

“47分”,理查德已在心里算过无数次了,“自己应该是班上唯一一个不及格者。”他的心在下沉、下沉,一直沉向那不可知的深渊。

等理查德回过神来再听时,拉辛老师说:“你们绝大部分同学的数据都非常准确,跟教材也吻合,实验误差很小,因此分数也比较理想。只有一位同学例外。”

刹那间,理查德浑身一震,他知道就要点自己的名了,他甚至已经听到了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也完全想象得到他们在用何等不屑的眼神看自己。于是,他痛苦地、深深地理下头去。

但出乎意料的是,理查德没听到他的名字。

拉辛老师继续说:“这位同学态度倒非常认真,操作也很仔细,只是数据误差较大,跟教材上的标准答案差得太多。”

突然,拉辛老师提高了声音:“但是,他的实验结果跟我得到的实验数据很接近。同学们,我不明白,我带了30多年的分析课,但我很少得到你们那么精确的答案。事实上,以我们目前的仪器设备,实验误差比较大。但是,你们每个人每次的实验数据都那么准确,这只能有一种解释——你们的数据是根据课本凑出来或是编出来的,不是真实数据。鉴于这种情况,我想给他满分。”

听这番话时,理查德先是惊诧,后来有些震惊了。等拉辛老师说完最后那句话,理查德脑海中有过片刻的空白,接着心中就被一股汹涌的情感激荡着。

理查德微微抬起头,两眼满含感激地望着拉辛老师,拉辛老师也正在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理解、信任与支持。

不知何时,泪水已模糊了理查德的双眼,他知道,虽然自己眼中有泪,但他不必再低着头。

拉辛老师接着说:“年轻人,或许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我想提醒你们,在目标达成前要先学好如何做人,要学会负责任,不要因为任何原因丢掉你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诚实。我希望你们牢记:诚实值一百分!”

教室里良久无声,所有人,包括理查德,都在沉默着。

至此,理查德开始信守着“诚实”的人生准则。

若干年后,当理查德终于成为了一名科研人员的时候,他依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科研事业中去。

2000年年终时,理查德成为了“全美千禧年百名最负责任科技人员奖”的获得者。

理查德的实验数据与教材相差甚远,而同学们的实验数据却与教材基本吻合。然而,老师却仅仅给了理查德一人满分!——因为理查德的实验数据是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得来的,是真实可靠的,而其他同学则相反——是仿照教材在修改数据——修改自己的真实。拉辛老师用她精彩的实验课为我们证实了科学需要真实,而真实需要诚实。诚实值一百分!

下面是铁桦先生写的一篇记叙美国帕垂特教授来北京大学上课时的一段故事,非常生活化且发人深省。

外教的最后一课

我在北京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有幸认识了来自美国的帕垂特教授。他给我们上英语课,每次进教室他都笑嘻嘻地拖着个带轱辘的旅行箱,那里面装着我们课堂上需要的教材和我们交上去的作业。在帕垂特教授带给我们的教材中,有一本他专门为我们编写的教材,我们称它为“黄皮书”。作为博士生,学校规定:如果公共英语考试不及格,就将失去获得博士学位的资格。所以在这门课的最后一次课前,大家心里都暗暗祈祷:“尊敬的帕垂特教授,我们这些人都不容易啊,您可别太较真!”那天,帕垂特教授仍然像往常一样,笑嘻嘻地跨进教室,从信封里掏出一打照片,那是五一节时我们一同郊游时的合影。他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发完照片,他问我们:“这是什么?”

我们实在搞不清楚这个美国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家一边有气无力地回答说是照片,一边盼着他快点来点“实惠的”。可是他却眨着绿眼睛说:“这是‘爱’!”帕垂特教授接着说:“我们很快就要分手了,也许再也没机会见面了。但是,请记住我是爱你们的!”被他这么一说,我们也不禁感觉鼻子有点发酸。

最后还是皮特打破了寂静:“帕垂特先生,我们也爱你,但还是快给我们讲讲考试吧。”大家不禁激动起来。教授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并且认真学习课本上的最后一课。”

我们迫不及待地翻开了“黄皮书”,原来在课文后面还有一篇名为《关于诚实》的真正的最后一课。内容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考试?

1.测试你对某门课的掌握程度。

2.测试你的学习技巧和记忆力。

3.评估老师的教学质量。

4.最重要的是,测试你是否诚实。

什么是“诚实”?人类社会正常和必要的道德原则,正直、诚信、实在。与诚实有关的故事和谚语有:

1.狼来了。

2.人无诚信,好景不长。

3.来路不明的财宝一文不值。

4.诚实最明智,老实人不吃亏。

5.如果我耍花招,人们便不再信任我,我再也享受不到诚实的快乐。在这次考试中,你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现你的正直,证明你的诚实。

①即使没有老师监考,你也知道怎么做才合适。

②会多少答多少。

③不要作弊。

听说作弊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现象,打死我也不信!因为,一个作弊的民族怎么可能进步和强大呢!考试作弊的行为包括:

①偷看别人的试卷。

②问别人怎么答题。

③看事先写好的小纸条。你作弊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老师对你的信任——本来我是信任你、爱你的呀!

假如你作弊了:

①你伤害了老师,给师生关系蒙上了阴影。

②你的良心就有罪了。

③你改变了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作弊的后果:

①没收并撕毁试卷,打零分。

②你丢脸,我们丢脸,大家都无地自容。

不过——

即使你真的作弊了,我们也不会那么做,我们会装做没看见,眼睛故意向别处看。因为,生活本身对你的惩罚要严厉得多。孩子,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你怎么舍得为了一点点考试就把它出卖了呢?作弊的代价太高了,实在划不来!

考试时帕垂特教授出现在考场,他还是笑眯眯的,但还是有人作弊了。帕垂特教授果然像书里说的那样,将眼睛转向了另一边……

老外也许不了解我们的国情:人口那么多,就业形势那么严峻,拿个文凭并不那么容易……可认真想一想,难道这一切就可以成为我们放弃一些人类的基本美德的理由吗?正如这个老外所说:一个作弊的民族怎么可能进步和伟大呢。

帕垂特教授的最后一课,不仅充满了非常到位的人文关怀,而且也显示出他对“诚实”思维的勇敢坚守。其实,他是一个“中国通”,他非常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民情。从他个人的利益考虑,他宁可选择放学生一马。学生过关了,学位拿到了,这是一桩皆大欢喜的事——难道对有“救命之恩”的帕垂特教授,学生们会忘了涌泉相报?然而帕垂特教授是“死脑筋”,也没有这么世俗,他宁可让学生因自身的不足而暂时失去成功的机会——但这样却保全了他们诚实的品质,坚守了人格的基石。否则,将是得到了“末”而失了“根”——这也就是帕垂特教授在北京大学最后一课的教学宗旨。

帕垂特教授这节“最后一课”是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相当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中进行的。这些中国的精英学子们为了“过关”,为了得到博士学位,无论帕垂特教授的教诲有多感人、道理有多深刻,最终还是有人我行我素,公开作弊,撕碎了帕垂特教授的诚实宪章!

我们学生的诚实品格令人担忧!我们民族下一代的诚实品格令人担忧!而“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的诚实教育难道不也令人担忧吗?

女教师的辞职风波

前不久,在美国堪萨斯城城郊发生了一件事,在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起源于一位美国女教师因学生缺乏诚信,愤然辞职,从而导致了一连串的社会反应。

当时,在这位女教师所任教的高中,有一批高二的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而她班里有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本来批评一下学生,教育他们今后别犯这样的错误,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女教师却偏偏固执地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才导致了他们去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这位女教师不但将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判为零分,并且还警告他们将要面临留级的危险。

学生们的作业被判为零分后,引起了家长们的抱怨和反对,他们大动肝火,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女教师重新评判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学校领导不堪重压,只得将矛头对准女教师,迫令她屈从。然而这位女教师对于校方和家长们的要求严词拒绝,结果执拗不过,只得愤然辞职。

令校长始料不及的是,这位女教师的辞职,成了全市市民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巨大的社会反响,校方不得不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结果,绝大多数的与会者都支持女教师。学校领导见形势对己方不利,只得征求老师们的意见,结果该校近半数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降格满足了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和争辩,家长们只得让步,同意了对孩子们的留级“处分”。

后来,这位女教师的辞职,引起了接二连三的社会反应。她本人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聘请她去工作的电话,一些公司甚至给学校发传真,向学校索要作弊学生的名单,以确保他们的公司今后永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某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在一次招生入学考试中,见到报考的考生中有位与作弊的学生同校的女生,就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不要搞欺骗啊!”一位同作弊学生的家长住在一个社区的女士,对电视台的记者忧心忡忡地说:“我非常担心从我们这个社区出去的人,是否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一位美国商人在一次演讲中,借题发挥道:“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一个不信守信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常常举步维艰。”

我们无法取笑美国人的小题大做。倘若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就会变得尔虞我诈;一个企业要是失去了诚信,就会生产出假冒伪劣的商品;一个社会要是缺失了诚信,就会到处充斥着奸诈欺骗的小人。

美国人重视诚信,正如他们懂得诚信是一个人取信、立足社会的根基。倘若这个人缺失了诚信,也就缺失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切美德,他也只会危害社会,侵犯人类,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以上是马有福先生写的一篇美国见闻。从堪萨斯城这位女教师的辞职事件,我们可以感悟出以下3点心得。

第一,对于在互联网上抄袭一点资料用在作业上,这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能不抄才认为是异类呢!我们的口头禅是“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些年爆出来的河北大学、武汉理工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抄袭行为已让人触目惊心了。在我们看来,美国女教师对学生的处罚行为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吹毛求疵?不,正是因为有她这种“防微杜渐”的美国老师式的严格导向,才有而今美国人的诚实和“死脑筋”。

第二,这位美国女教师的正义行为不是个人作战,而是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做后盾:她的行为得到了绝大多数老师的支持,得到了全体市民的一致支持,也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舆论支持。如果没有全社会来坚守“诚实”的道德防线,那么女教师的行为也只能像流星一样划过苍穹。反之,我们应该思考,如果我们不能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来开展一次至上而下的“人民战争”,诚实的品格能回到我们生活中间吗?

第三,所有参与抄袭资料的学生都成为了社会的“不良记忆”。企业公司在招聘时会不要他;家长会教育孩子要谨慎地同这些学生交往;这些学生所在的社区会因为他们而贴上“不诚实”的标签。正如文中所说的一句经典语言:“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一个不信守信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常常举步维艰。”

从历史上讲,我们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崇尚诚实的民族。我们的思想宝库中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儒家文化,就是强调“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代代相传的“完璧归赵”“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我们的前人对朋友、对祖国恪守忠诚的脍炙人口的先例。可我不敢恭维我们的某些现代人,特别是当代人有关诚实的品格。

由于历史原因和应试教育,我们的新生代的诚实在变得稀少。大家公认,现在的小孩子比他们的前辈更懂得撒谎,而撒谎表现得最多、最早的是体现在他们的作文中。

2010年5月4日,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 639人参加,其中51.0%是“80后”,32.5%是“70后”),83.3%的人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曾经编造过作文,只有10.8%的人明确表示没有,还有5.9%的人表示“不记得了”。5月11日《成都商报》报道:现在小学生写“撒谎作文”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成都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中,班上40多个孩子中有30多个写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贩子或小偷,其中26个同学承认自己是瞎编的。“80后”大学生黄明说:“我觉得小时候写作文大部分都是编。像‘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不知写了多少次,哪有这么多难忘的事啊?只好虚构。”小学三年级时,黄明还编过自己去农村钻窑洞、荡秋千,还偷偷爬到树上摘香蕉。“后来被老师批评了,才知道香蕉不是长在树上的。我当时还觉得挺委屈,因为大家的作文都是编的,我只是恰好被逮到了而已。”

笔者曾经听到一个故事。一个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是写一篇题目为“老黄牛”的作文。晚饭后,云云就趴在桌上写:“我不喜欢老黄牛,它身上脏脏的,不讲卫生,走起路来慢腾腾的,很笨。”

妈妈说:“不对,不对,走题了!”

云云说:“怎么会走题了?我还没写完嘛。我要帮助老黄牛改正缺点,让它天天洗澡,养成好习惯,身上干干净净的。”

妈妈又说:“别强词夺理了,快重写。老黄牛的精神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它有好多优点,你可以把它比做老师嘛。”

云云很倔强:“我不。”

云云的爸爸插嘴说:“云云,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借题发挥,抓住它的吃苦耐劳的品格就合题了。最后再写上这么一句,‘我长大后,要学习老黄牛的精神,争当一名好老师或者劳动模范’。”

云云不吭声了,很不理解地问父母:“只能这样写才好吗?”

“对。不信你看结果。”爸妈说。

云云拿起橡皮擦去原先的字。

第二天,云云的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宣读,还表扬她立意高,点子抓得准。老师还说要向报纸的校园版推荐哩。

孩子的撒谎是我们成人培养出来的,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反思我们的故事

下面是两位中学老师各自在教学生涯写的一篇回忆录,文章真切感人并蕴含了深深的忏悔和反思。

一张“自愿征订签名表”

李光荣

有一天,校长发给我们一人一叠“自愿征订签名表”,要我们向学生兜售牛奶。要求我们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地完成任务,同时又要确保学生、家长自愿。

我把签名表发下去后,学生们就开始小声嘀咕。我严肃地扫视了一眼全班,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个女孩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嗫嚅着说:“老师,我可不可以不征订这健康牛奶?”我说:“不行,学校是为了每个同学的健康,都要订!”

这位学生没有坐下去,好久好久,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她终于鼓起勇气,又说了一句:“您能不能跟学校领导说一说……”

“原则上是人人要订购的!”我不愿再去单独面对校长冷峻的面孔和书记从眼镜框里斜射出来的目光,然后再对我晓以“大义”的场面,我必须把我的表情和态度坚持下去。

看得出,她考虑放弃,准备坐下,但似乎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她弯下的腰又直了起来:“老师,我没有父母,可不可以不签名……”她纤细的声音越来越小,近乎吞没在她的喉咙里。

“那不行,那就叫你爷爷签吧!你不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吗……”

终于下课了,我箭一般地冲进办公室,伏在桌上。啊!我流泪了!平日自诩清高的我竟然参与了这最龌龊的交易,成了这最卑鄙勾当的帮凶!

第二天,签名表交上来了,厚厚的一叠,堆在我的办公桌上。其中一张上面有一个稚嫩的签名,歪歪的——那是一个无奈的女孩最沉重与最苦涩的叹息!

难忘的一堂课

万安峰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那是一个交通闭塞、偏僻落后的穷山沟。想到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能在城里的机关、报社上班,我真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就在这时,学校要求我在初一年级上一堂公开课,因为我是那里唯一读过大学的老师。

那天听课的老师很多,连县教育局长也来了。上课前,学校有个老教师意味深长地笑着对我说:“你可要好好表现一下呀,要是被局长看中了,可就有希望调到县城去哟!”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想着一定要把课上好,给局长留下个好印象。

上课了,我讲的是童话课文《皇帝的新装》。辨析字音、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教学步骤进行得有条不紊。我还特意用上了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幻灯片把骗子和皇帝、大臣们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到听课的老师以及教育局长都很专注,有的还不时点头微笑,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我觉得这堂课快要大功告成了。可就在这时,班长唐思突然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有疑问:课文中的孩子为什么要说真话呢?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样说皇帝的新装很美呢?”我急忙解释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主要是借孩子之口揭露当时社会的虚伪狡诈,因为孩子不会像成人一样说假话,他们往往是最真诚的……”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学习委员宋雁又站起来说:“老师,你希望我们以后是说真话还是假话呢?”我听了一愣,说:“当然要说真话!”“好,老师,我们就说真话!”宋雁非常认真地说,“你以前上课从来都不用幻灯片,为什么有老师来听课你才用?老师你能说真话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教室里可热闹起来,许多学生也附和着:“老师,你说真话呀?”这样尖锐的问题我怎么回答?要知道学校条件简陋,这幻灯机都是我从城里借来的,可我能照实说吗?那岂不要让学校颜面无光!下面可坐满了四乡八镇来听课的老师。我的脸涨得通红,觉得自己仿佛成了童话中的皇帝,自以为穿上了美丽的新装,却突然听到有个孩子说自己其实没有穿衣服。我想:今天这些学生真是撞了鬼,非要让我当众出丑不可吗?幸亏下课铃及时响起,否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听课的老师,包括教育局长,一个个都变了脸色,摇头叹息而去。我简直快把肺气炸了,立即把唐思、宋雁等一帮“肇事者”叫到了办公室。

“你们说,你们还有没有一点良心?老师为你们起早摸黑,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一心扑在教学上,你们却要这样跟老师唱对台戏!你们现在丢的不仅是我的脸,也是班上的脸,学校的脸,你们知道吗?”我在办公室里痛快淋漓地训着这些学生,学生们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低头不语。

等我的气消了一些,唐思才怯生生地说:“老师,你要走是吗?”我愣住了:“谁说我要走?”宋雁说:“我在上课前听到一个老师和你说的话了,所以我们才商量着让你上不好公开课,这样你就走不了啦。老师,你不要走好吗?你走了谁来教我们呀?”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真诚与乞求,有的女生还抹起眼泪。

原来是这样!我的喉咙好像被石块堵住了,想说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猛然间,我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也是贫困山区的学生呀,为了求学,每天走十几里的崎岖山路,为了老师的离开而伤心难过、痛哭失声。什么时候自己变得自私起来,只想着自己的名利和前途,却忘记了这些孩子,忘记了这些山村里的孩子其实更需要知识,更需要教师。我的眼睛有些发潮,一字一顿地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在学校上一天学,老师就在学校教一天书。”

“老师,你太好了!”“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都笑开了花,大声欢呼着。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却再也忍不住地滚落下来。

李光荣老师所在的学校,难道能拥有一个教育人、培养人的良好环境吗?不可能!作为校领导,用行政的手段布置给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求各班学生征订牛奶,还必须百分之百的征订!还打着“为了孩子健康”的旗号。更“妙”的是,又要显示学校公允,这种征订纯属学生“自愿”的。这种校领导既完成了来自商家的或者是上面的利益追求,又给自己脸上贴了金——它的关键词是“健康”“自愿”。在这桩欺骗学生、强制学生、愧对学生的事件中,李光荣老师的最终悔悟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他没法阻止这种事的发生,但毕竟改变了自己。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有这种正义精神,那么像这一类的闹剧、悲剧今后还可能再发生吗?

对于有教学能力的万安峰老师来说,想从农村跳到大城市去发展,是情理之中的事;想通过观摩课来打动上层主管人士,这也无可厚非。他的要害是所谓的“观摩课”与平时的“常规课”却大相径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是在作假、作秀——这样的课作为教师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不是上给孩子们的而是上给领导看的。

这种“万安峰上课现象”在中国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现实了。有多少堂观摩课能跳出它的怪圈?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园地,像这样传递着假、示范着假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此下去,我们的孩子何堪?我们的社会何堪?万老师可谓这怪圈中的勇者,他能及时顿悟,回归到一个教师的良心。可还有那么多没能顿悟的老师呢?对此我们能做什么?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那些孩子们,他们对万老师的“揭底”并非有意刺激他、伤害他,而是爱他、敬他、想挽留他。他们期盼的是那个曾经与他们生活了多年、教学了多年的真诚的“万老师”。

以上,笔者用案例阐述了老师在“做事”方面的诚实问题带给孩子们的影响。

而在“做人”方面我们又做得怎样呢?是否也存在着急需纠正的观念和行为呢?

几十年来,我们在学生管理上都习惯于用班委和自己喜欢的学生去管理和监督班上的“差生”。监督的内容包括是否迟到、早退?上课守不守纪律?校内和校外有没有不良言行等。监督的方式是暗中观察,偷偷记录下来,最后汇报给老师。

这些被老师选来协助管理的学生,赞同的人称之为“老师的助手”“得意门生”,反感的人称之为“小暗探”“老师的走狗”。

这样就把原本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分成了两类人:一种是管理者,一种是被管理者。大家人人自危,人人猜忌,人人防范,人人虚伪,原本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真的友谊和可贵的忠诚便由此粉碎了。

被监督的孩子们反感此事就不说了。那些被老师看中的孩子也是真正由衷地去充当这种难堪的角色吗?请看下面两封孩子的来信。

老师,我不想告状

李小玉

在老师心中我是个乖小孩,什么事都会听他的。也就正因为这样,我成了班上的正班长。

担任在同学们心目中仰慕的“正班长”职位,对我来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打击,多少折磨,多少讥讽。有一次,竟让我和全班男生结了两年的仇。

那是在四年级下学期,正是睡午觉的时候。由于每天班上的男生都不回教室去睡午觉,老师便让我去探虚实。后来我知道他们每天中午都会到一个池塘玩耍,我便回来告诉了老师。要知道,私自下水塘是违背校规的,应当按校规处理。当天吴老师罚了他们,还要他们写保证书。就这样,我和他们的仇连续一学期也没解开。

我还清楚地记得,六年级时全班男生针对我最明显,他们只要看见我就板着两腮仇视我,我要是不小心碰了他们一下,他们就会大喊一声“滚”,有一次终于给闹翻了。那是在一节音乐课上,黄老师随口说了一声:“上自习。”我便做我的作业。后来我听见一些骂我的话,我还清楚地听见一句“你算什么东西,给我上去站好。”我听见了并未搭理他们,就继续做作业,可没想到的是,他们越来越厉害,我就趴在课桌上哭了。谁知他们说:“哭就哭,有什么大不了的,巴不得她多哭会儿。”听着这些讥讽的话语,我便向老师撒了个谎:“我肚子疼,想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叶老师,老师也安慰了我,我便回到了教室。但在教室里我见到的是什么?是他们一个个装哭的样子,嘲笑的样子。我实在忍不住了,我整整哭了一节课。直到现在,我和他们的仇才慢慢化解。

老师,我真的不想向你告状,我不愿出卖朋友。

不愿出卖朋友,就是不愿出卖真诚。同学和朋友有什么缺点或做了什么错事,完全可以通过坦诚交流、提醒告诫以及出主意、想办法等方式给他以帮助。为什么要采取这种伪善的、阴暗的,表面一套、暗地一套的方式呢?上面这位班长已经满腹心酸、深受其苦,作为老师,作为这场悲剧的导演,我们光彩吗?作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配这个称号吗?

道德路口的选择

余国强

有一个问题,兴许很多同学纠结了很久。那就是:是选择老师的喜爱还是同学的尊重。说句实话,也许有的老师跟你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他对你的教学影响着你的未来。老师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了所谓的更好地了解学生,老师在班级上培养了他的“得意门生”,学生口中的“走狗”。我觉得这个称谓毫不过分,讨好老师伤害同学,不是狗是什么?

但更多的学生,给老师告密是出于无奈。韩寒曾经说过,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已经把教师的地位拔高到了一个错误的位置。在年少的学生心中,老师的形象更有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不可抗拒的寒冷。在这些老师的威严之下,他们只能揭露同学之间的秘密,除此之外,毫无办法,在老师面前,他们等于待宰的羔羊。反观老师呢,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更有理由站在道理的制高点,对学生指手画脚。毫不夸张地说,站在学生面前,趾高气扬地对着学生指指点点、唾沫横飞的老师认为这样恶心丑陋的姿态是一种享受。我在这里特指小学及初中老师,而那位告密的同学只能是受气,同学的排挤让她过得忧郁和无奈,无从选择之下,只能投靠老师。说难听点,这样的老师,只是在利用学生,在满足自己的情况下毫无顾忌地伤害学生。老师们知道吗?他们就是给老师透露秘密,放弃了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友情;老师们可知道,一个人没有依靠地活下去无异于折磨。他们没有选择,因为他们只是学生。

这种现象,这种恶心的循环,在各所学校,屡见不鲜。很多学生伤心、无奈、痛苦、绝望,最后变得没有一个朋友。这是那些毫无师德、自私自利的老师造成的。

如果作为一个老师,学生连信任都不给你,只能是老师教学的失败,中国教育制度的悲哀。老师没有资格怪学生不听话,自己先反省一下自己,要了解学生,只能靠自己拿出真诚、端正态度,真心与学生相处。依靠培养自己的亲信四处打听,是恶心至极且毫无师德的做法。中国人最恨汉奸和卖国贼,告密的学生在同学眼中与此无异。老师在自己毫无损失的情况下,做到这么多学生把对你的厌恶都发泄到了自己培养的亲信身上,好一个借刀杀人之计。这样做,老师不觉得可耻吗?

所谓师长,就为人师表,树德服人。自己连最基本的修养与品德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后代?麻烦放过那些单纯的孩子吧,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也需要朋友,他们也需要依靠。

余国强同学虽说措辞激烈,可是一腔热血。拿他的话说,要教育学生,作为老师“只能靠自己拿出真诚”。没有真诚基础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一年前,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题为《心灵的撞击》的文章,是一位叫钟玲娜的老师写的。她写了自己作为班主任,曾经委托一个叫“小文”的学生当她的“小暗探”的整个事件过程。写得很真切,剖析得也深刻,并在最后还尝试改进和补救。现摘要如下。

心灵的撞击

钟玲娜

去年,我开始担任新一届的初一(8)班的班主任。为了进一步管理班级,我准备在我班设定一名“小暗探”,随时汇报班里出现的不良情况。于是物色“小暗探”成了关键。通过两个多月的接触,发现女生小文很沉默,观察事物比较仔细,成绩倒是不太理想。当时也许是出于想给她与老师接近的机会,或是想练练她的胆子,我于是在一次指导她学习方法的谈话中顺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出乎意料,她居然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我很高兴,想着小文倒挺配合老师的工作的,却也没考虑到这到底是“出卖同学的工作”,一般人肯定不太乐意。

交代了任务后,小文总是每隔两三天就向我汇报一次,通常是通过小纸条的方式,我以此掌握了一些班级的第一手资料,对班级管理起了一定的作用。没想到我和小文的合作竟是那么默契,我从心里感谢小文,但也感到很愧疚,觉得这总归是“地下工作”,很为难小文。且继任初二班主任后,觉得班级各方面也都很不错,于是断然打消了再设立“小暗探”的念头。我和小文好好谈了一次,她只是点头,没多说话。可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后,小文一天就来我这儿“告密”好几次,我深深感到这会儿频繁的“口头告密”与初一几天一次的“小纸条”性质可完全不一样。我觉得事态有些严重了。我从她的好朋友小佳处了解到,小文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很有正义感,经常当面向老师反映问题。后来年龄长大了,主动向老师反映的问题就少了。那时的班主任为了了解班里情况,叫她做“小暗探”。初次做“小暗探”的她感到很痛苦,觉得自己的行为很不光彩,但不敢不做。同学们因此而看不起她,她的心理严重失衡,但她渐渐从同学们受到的惩处中获得一种快感,慢慢地建立了一种新的病态平衡。

我恍然大悟,难怪初一时她竟这么爽快地答应做“小暗探”,做起来井井有条,她已不再感到很为难。天啊,我竟在无声无息、疏忽大意中加重了她的病情。

我静下心来对小文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小文在低年级时的“当面反映情况”的行为是出于少年儿童的“天真、直率”,很多小朋友都有这一特点。但这种“天真、直率”只有少数人在成长中升华为基于强烈正义感的仗义执言;多数人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归于“沉默的一群”;极少数人由于各种原因,发展成“告密依赖”。这些人往往具有“前因”,他们“痛苦地兴奋着,清醒地迷惑着”,在心理疾患的沼泽中无法自拔。小文正不幸地属于后者。

小文失去了成功升华的机会,也被剥夺了归属于“沉默一群”的机会,在老师的要求下无力抗争,继续被动地打“小报告”。这时候,天真的动机没有了,直率的性格没有了,美好的心情也没有了,她的行为不再光明磊落,为同学们所不齿,并开始孤立冷落她。

我提醒自己,对于小文的情况,我有很大的责任,我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帮助她摆脱困境,否则不仅耽误了她的学习,甚至可能影响她以后的人生道路。

针对小文的情况,我采取了全面的措施进行治疗。

1.打破病态的心理平衡。

2.重建健康的心理基础。

3.消除同学的对立情绪。

4.给“小报告”一个舞台。

5.指导学习方法,建立新的精神动力。

……

渐渐地,我才看到了小文脸上久违的童真和微笑……

小文事件着实让我很愧疚,我的心灵狠狠地被撞击了一次。好几个夜晚,我辗转反侧,为自己的鲁莽而自责。夜深人静,深入地思考,感到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而育人首在育心,幸为人师,对于关乎学生发展的点滴小事,都应慎之又慎啊!

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信赖、彼此忠诚,是人世间交往的第一准则,即称为“人格”。

马克思说:“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们去“播种”猜忌、隔阂、仇恨,那么他们将在生命中失去友谊,失去美好的人生。也正如高尔基所言,一个人只有引导他“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才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我们的民族经历了世界上地域最广、为时最长、专制最严的封建统治;我们灾难深重的民众遭受过其他民族不曾遭受过的苛政、酷刑等的威慑和压迫。特别是自秦以来施行的“连坐法”,使人民互相保证、互相监视、互相揭发。一人有罪,五人连坐,即使夫妻和朋友也不能例外。“连坐法”诱发了人性中的“恶”,使人们危难关头为了自身的生存,不惜以坑害、牺牲别人为代价。所以才有《今古贤文》中的谆谆告诫“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才有李宗吾风靡于世、众人信奉的《厚黑学》。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特殊的时代,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扭曲,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几十年过去了,滚滚洪流已风平浪静。国家拨乱反正,“人格”意识又开始回到了人世中来,做人要“正直、忠诚”又开始进入了德育课中。但是传统的意识和观念,还会长期地影响甚至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几十年来,主宰着我们思维的“服从原则”——在权威面前个人是渺小的,是唯命是从的。我们成人们都自觉和不自觉地听命于这一思想,我们能苛求孩子不听命于老师的安排,从而不惜牺牲同学、朋友间的友情吗?

一般说来,小学里谁听话表现积极,谁就可以当班长;中学里,谁学习努力,最配合老师工作,谁就可以早早入团当班委;大学里谁人际交往好,最会与老师套交情,谁就最有机会参加学生会工作,然后得到良好的毕业推荐。——而那些应该属于人性的根基、道德的根基——“真、善、美”呢?

美国老师的“诚实”思维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和演示。反观我们的“诚实”教育——从做“作文”到做“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