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珍惜并合理利用时间
很多学生不懂得珍惜时间,与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缺乏培养有很大关系。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老师们不可能将每一个学生都照顾到位,受精力和时间的限制,多数老师都是采取对全班学生等而视之态度。结果,就造成了老师对每个个体关爱不够、缺乏理解的现象。一个学生不会安排时间,对班级整体成绩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有的老师就不会对其有足够的重视,更不会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改正了。除非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而且这个坏习惯已经对班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老师才会有足够的重视。
帮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绝非一日之功,建议老师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做事
一旦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被动应付的局面,反而会觉得时间比较充裕。对孩子来说,做作业集中精力,很快做完,与拖拖拉拉、总也做不完比较,前者反而可以腾出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看课外书,或画画,或进行体育活动等。
二、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一天24小时。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时间贡献的效益可就大相径庭了。鲁迅先生认为天才就是勤奋,他自己的成功,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罢了。鲁迅先生对时间的比喻,一个“挤”字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若一辈子总是懒懒散散,无所作为,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可言?若对时间没有“挤”的精神,想成就一番事业,岂不是懒汉做美梦——空想一场罢了。
三、培养学生抓紧时间的观念
为了不浪费时同,一切学习用品的摆放要有序,要有定规,若摆得杂乱无章,就会为找东西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要从每一件小事上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督促学生把应该做的功课按时完成,不要随意将任务推延,切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拖拉作风。在养成按时完成任务这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说服、帮助,不可性急、焦躁,更不可采取粗暴强制的方法。在督促学生完成自己排定的任务时,要着眼于时间观念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应付差事。
四、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很多学生拖拉之风的形成来自于家里, “解铃还须系铃人” ,教师与家长做好沟通,双管齐下,对症下药,对带领学生走出浪费时间、事倍功半的困境则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可以建议家长这样去做:
1. 督促孩子早睡早起,自我减压
尽量利用白天学习,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不要贪黑熬夜,累得头脑昏昏沉沉而一整天打不起精神。同时,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只要平日作出努力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这样,学习时就能心里轻松、心情愉快,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
2. 明确目标,用好方法
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从小的方面说,这一年,这一学期甚至这一天,我应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目标明确了,学习的动力就足了,注意力就不易分散了。诚然,我们要注意用一些较好的方法来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放松训练
让孩子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向身体的各个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从左脚开始,使腿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然后,从右脚到躯干,再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只需短短的几分钟,你就能进入轻松、平和的状态。
4.难易适度
对于那些已能熟练解答的习题不要一遍又一遍地去演算,要找一些这方面经典性的题目去攻克。对于难度大的题目,先是独立思考,再求助老师、同学或家长。对于不感兴趣难度又比较大的内容,自己首先订好计划,限定时间去学习,就不会松懈拖沓。拿下学习中的一个“山头” ,就给自己一个奖赏,让成就感来激励自己,从而集中注意力。
5.感官同用
调动多种运动器官来协同活动,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如耳听录音带,嘴里读单词,眼睛看课本,手在纸上写单词。这样,注意力就当不了“逃兵”了。
6.排除干扰
先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背诵一段200~400字的文章看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在旁边有干扰时背这段文章,看需要多长时间,直到在两种环境中时间相同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