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议的安全管理

会议的安全管理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期间的偷盗、火灾发生因场地不熟,难以逃脱导致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会议安全问题是会展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从众多的会议安全事故案例来看,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会议的食物更多的是通过供应商提供,食物中毒体现出会议的饮食供应问题很多,供应的食品令会议主办方难以满意。会议安全管理部门要配备应急药品及相关物品,以便在与会人员突发疾病时能够派上用场,重病者要及时送往医院。

第4章 会展项目的安全管理

4.1 会议的安全管理

4.1.1 会议安全管理的内涵

会议安全是会展接待服务项目中一项十分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国内外各种会议举办得越来越多,会议安全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与会客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还牵涉到会议主办方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会议举办地的形象和品牌。会议往往在一个特定的场所举办,会议期间人流聚集,有时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甚至素不相识,与会人员建立临时的组织,无形中给会议管理增加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会议期间的偷盗、火灾发生因场地不熟,难以逃脱导致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会议安全问题是会展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方面。

会议安全管理是会议管理过程中最基本的保障需要。会议安全管理主要是指确保会议接待服务过程中的安全,为保障主办方、与会嘉宾、与会人员等的人身、财产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会议安全管理的内涵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目的在于确保会展主办方、与会嘉宾以及与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确保会议场所的内部服务和会议活动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秩序和安全状态;三是要对各种影响主办方、与会嘉宾、与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和潜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和防控。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会议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主办方、参展商、参展观众的安全;从会议的具体内容看,一般包括会议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卫生安全、公共伤害安全及意外突发事件的管理等。

4.1.2 会议安全问题

在会议活动的组织和举办过程中,由于其包含的内容众多,涉及的因素繁杂,而且各种不安全因素发生作用的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可能出现众多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一旦出现,就必然会直接影响会议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对国内外会议活动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会议安全问题主要有:

1)自然灾害问题

对于会议活动来讲,气候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因气候因素带来的自然灾害问题也是时有发生,给会议相关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无论会议活动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进行,天气的变化都会影响活动的效果和气氛。特别是当展会活动安排在室外进行时,遭遇台风、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不堪设想。

2)公共卫生问题

会议一般是在一个临时的时间、特定的场所举办,会议活动涉及内容十分繁杂,会议人群也多样,公共群体性安全卫生问题难免产生。常见的会议公共卫生问题有:

①传染疾病。会议场所集聚了大量人流,一旦会议人群中有携带类似禽流感、H1N1等传染疾病,在密集人群中传播迅速,将对整个与会人群造成影响。因此,与会人员不幸患上严重的饮食方面的疾病或者是高度传染的疾病,对这类突发事件的策划至关重要。会议主办方要确保与专业健康专家保持紧密联系,以便在突发疾病时及时求助。

②食物中毒。从众多的会议安全事故案例来看,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例如,1996年9月,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因送餐盒饭污染致病性蜡样腰芽孢菌,导致80人中毒。会议的食物更多的是通过供应商提供,食物中毒体现出会议的饮食供应问题很多,供应的食品令会议主办方难以满意。食物评估的数据需要提供供应时间、质量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要对食物供应商及供应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和安全管控。

③与会人员突病情况。与会人员突发疾病,一方面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一时难以适应会议举办地的环境,造成水土不服情况,导致突发疾病;另一方面可能与参会人员自身的身体体质有关;此外,可能还与会议举办场所的特定空间有关系,会议场所人群密集,难免不发生晕倒等现象。会议安全管理部门要配备应急药品及相关物品,以便在与会人员突发疾病时能够派上用场,重病者要及时送往医院。

3)盗窃安全问题

会议活动为了追求尽可能好的效果,一般都会尽量选择人流比较集中的场所,与此相伴,这些场所往往也会混入一些社会闲杂人员,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会议过程中的盗窃事故时有发生。2005年,海峡两岸名优产品博览会开张首日,某江苏参展商由于随意摆放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而导致被盗。2011年6月22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警民合围抓获一个专门流窜全国各大展会行窃的盗窃团伙。

4)设施设备问题

当前,会议举办离不开现代的设施设备的支撑和辅助。会议举办过程中也时常遇到各种设施设备问题,设施设备故障也给会议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常见的设施设备问题有:一是会场预订遇到高峰期,或应该在会议之前完成的整修工程延迟完成,会议无法如期进行;二是会议期间多媒体演示设备、同声传译设备、声光电组合装饰设备等故障,导致会议临时性中断;三是会议场所因线路载荷能力有限、线路短路等原因造成的停电现象。上述内容都是会议举办过程中常见的设施设备问题。

5)火灾事件问题

会议场所内部和外部的电路复杂,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火灾;会议期间的某些参会者将尚未完全熄灭的烟头丢弃,加上展台搭建用的材料很多是易燃材料,很容易使火势蔓延;更可怕的是火灾发生后会引起人们恐慌,匆忙向出口逃散,往往给救火工作造成阻碍。此外,由于恐慌的人群所造成的人员伤害更是无法估量的。会议火灾安全隐患众多,线路的老化隐患可以排除,但是在其他的难以完全排除的情况下,需要与会人员提升安全应急处置的能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例如,学会使用会场周围消防器械和消防设施,在遇到较大火情时,及时启动消防、交警、治安、医疗联动机制,火灾发生时要及时、快速疏导与会人员有序离开会场。

6)其他意外安全问题

会议活动涉及不同层面、不同内容,影响因素繁杂,给会议安全管理带来难题。除了上述安全问题之外,会议活动还将突遇以下意外安全问题:

①关键人物缺席,与会人员发泄不满。一些会议活动往往希望能够邀请一些重要的政界要员、商界大亨、文体明星等参加,提高展会的知名度和轰动效应。其实,这也为展会活动增加了一种风险,如果出现失误,关键的与会嘉宾未出席,而且关键发言人是位国际知名人物,他的发言还是整个会议活动的核心,那么与会人员一定会相当失望,而且很可能对会议发泄不满,或将使局面变得难以控制,甚至会彻底毁掉会议活动。

②捣乱滋事情况。在会议过程中,某些代表言行不当,若发生这种事情,可能会使与会人员产生不满情绪,严重的将产生捣乱滋事事件。另外,会议集聚在特定的空间,与会人员的性格、情绪也不同,不恰当的表现也可能会激怒与会人员,尤其涉及政治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的会议。

③资料、礼品安全问题。会议报道期间,会议主办方会给每位与会人员发放会议资料、礼品等,但会议主办方发放的资料和礼品基本相同,使用统一的资料袋,这样与会人员参会期间就容易误拿、拿错自己资料袋,一旦与会人员在资料袋中还装有私人的物品时,往往会给与会人员造成财产损失,同时也会带来尴尬。

④规模的不确定性。组织一场展会活动,参加人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展会的成功与否,同时,人数的多少又会涉及礼品数量、场所容量、交通工具、床位、餐位预订等一系列问题。尽管组织者事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反复的估计和可能的确认,仍然无法保证确切的参加人数。

阅读材料:

会议安全保密服务

会议的保密工作贯穿于服务人员会议工作的全过程,会中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会议的安全保密工作,是保障会议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保密部门应根据会议性质和与会人员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卫保密措施,着重抓好会议驻地、会场的安全检查和防特、防盗、防爆工作,严格保密纪律,杜绝泄密。

会场安全保密服务流程:

1.制定会议保密措施。如果召开比较大型的或秘密性较强的会议,服务部门要与保卫、保密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制定会议保密措施,尤其是加强会中的保密工作。

2.保密教育。要对服务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宣布保密纪律,规定与会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散布会议秘密。

3.资料统一登记。会议期间,服务人员对发放的文件、资料要统一登记,领取文件要办理手续,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文件。

4.录音保密。重要涉密会议期间,一般不准录音,经批准录音的,录音资料要按会议文件的保密要求进行管理。

5.凭证件入场。重要会议与会人员要凭证件入场,严禁与会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6.秘密文件携带。对会上发的秘密文件,服务人员在传递时要通过机要通信部门递送,不要让与会人员携带。

7.保密检查。在会议期间,服务人员要时常对会议驻地、房间、会议室进行保密检查。

8.会议秘书保密。在会议决议事项形成期间,服务人员对需在一定范围内知悉的会议讨论情况也要保密,要做好会议讨论情况的保密工作。

9.会议宣传报道。会议期间,在进行会议宣传报道时,服务人员要认真审查把关,防止会议保密事项通过宣传渠道泄露出去。

资料来源:袁成.会展管理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1.3 会议安全管理

会议的突发情况会给会务人员造成被动,如果会务人员不能及时从容应对,势必造成慌乱和差错,影响会议的效果。科学合理的会议安全管理是会议活动正常运转的保障。

1)树立应变意识,制定缜密方案

在会议的组织服务中,按照“周密、严谨、细致”的办会要求,一是完善会务方案,防止出现“万一”。成功应对会议突发情况靠的是会务人员对会务工作的缜密考虑。每次召开大型会议前,召开会务工作会议,就会议组织服务工作进行认真研究讨论。根据会议内容、议题、议程、会期长短以及人员多少,明确会议的要求,制定详细的会务工作方案。对规格高、规模大、人员多的大型会议,从交通安全、车辆停放、供水供电、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制定出具体方案。召开交警、城管、电力、卫生等有关部门协调会,进行安排部署,并抽调有关人员驻会,便于及时协调指挥。如有观摩考察活动,则提前对观摩路线反复踩点,准确掌握观摩具体线路行程及观摩点情况。在观摩活动中,由会务人员打好前站,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置。二是细化应对预案,多想几个“万一”。会务服务中,坚持多想几个“万一”,多设计几个“万一”,把会议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逐一分析,制定每个可能出现情况的应对预案。特别是大型会议和活动,针对交通、天气、卫生等方面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不同情况的工作预案,确保出现突发情况及时应对。针对可能出现的降雨天气,制定雨天停车、交通疏通、演职人员和与会领导出退场等应对预案,提前备好雨具、棉衣等保暖遮雨工具。在开幕式骤然降雨的情况下,及时启动应变预案,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开幕大会的顺利进行。

2)做好防范准备,提高应变能力

大型会议和活动会期长、规模大、人员多,会议期间活动较多,不可预期的因素也多,往往容易在细节上出现差错。会务人员必须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保证临变不惊、处变不乱。

一是名牌多备。出席会议的领导在会前发生变化是会务服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会议服务中,会前核对落实出席领导是否有变。会前10分钟还没到的,及时和领导秘书、司机联系,予以提醒,落实情况。同时,制作多套领导名牌,每套专箱保存,每次会议都带齐所有原拟定参加会议领导的名牌,对会前变更出席领导的,能及时更换。

二是材料备份。每次会议前,在领导讲话或会议材料定稿之后,提前送交有关领导及秘书的同时,会务人员还应另外多备一份讲话稿和会议材料。一旦发生出席领导因特殊情况忘带材料的情况,能及时送交领导。

三是会前查验。在会前对会场布置、会标挂制、材料分发和话筒音响等各个环节逐一进行查验,保证不出任何差错。

四是及时汇报。专题会议或小范围会议,通知会议时均要求参加会议单位回复参会人员名单,确认单位主要领导能否参会,对单位主要领导不能参加会议的及时向安排会议的领导汇报,以便及时调整参会人员或调整会议时间。

3)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会务人员对整个会议组织服务工作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会务人员之间信息能够及时沟通,是保证会议不出差错、不出问题的关键,也是及时应对会议突变情况的保证。

一是加强沟通。除印发会务工作方案,明确各个会务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要求外,还印发会务人员详细分工及联络表,便于每个会务组互相沟通、了解情况。

二是注重衔接。在大型会议和活动组织服务中,注重加强各工作组之间的工作衔接。一方面,根据需要,及时召开会务各工作组碰头会,通报各组工作情况,分析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会议议程、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出席领导等发生变化时,及时向各工作组和会务人员通报,保证信息及时畅通。

三是综合协调。大型会议涉及的服务单位多,特别是一些重大活动往往涉及信访、城建、交通、公安、卫生以及电力等多个部门,要保证突发情况的及时处理,必须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大型会议活动组织服务中设立综合协调组,保证会议期间突发的重大事项、重大事件能及时协调处理。

4)会议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

(1)自然灾害事件应对

处理气候异常的预案。一是提前了解会议期间的天气预报,有雨雪天气应提前准备好雨具,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应通知做好防暑防寒工作,如预报有气候灾害时应建议更改路线或推迟会期。二是会议期间如遇恶劣天气,应以确保人身安全为原则,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如果发生轻微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工作人员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疏散与会人员从安全出口撤离。

②根据会议室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告诉与会人员切勿搭乘电梯。

(2)盗窃事故的应对

①盗窃事故的预防。

A.管理好会议场所的钥匙。

B.制定防窃措施。安保人员及服务员必须坚守岗位,掌握客人出入情况,做好来访登记工作,注意观察进出客人携带物品情况。加强出入口控制,防止外来人员窜入作案。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员工通道检查岗,防止员工或外单位人员偷拿财物离开。完善物品的领用及保管手续,责任到人。财务、收银处、保险柜等地方必须有防盗防抢装置。

②盗窃事故的处理。

会议客人的财务被盗后,客人直接通知公安有关部门,这叫“报案”。客人未向公安局报案,而向本会议接待服务企业反映丢失情况,属于“报失”。无论是报失还是报案,会议接待服务企业的领导、服务人员都应该帮助客人(或公安局)调查失窃原因。具体做法是:保持冷静,认真听取客人反映情况,并问清丢失物品的名称、特征、丢失的时间、地点等,同时做好记录;根据客人提供的情况,及时报告部门经理及保安部;尽量帮助失主回忆,在征得失主同意的情况下,帮助客人查找;如确属被盗案件,应立即报告值班总经理,经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告。

(3)设施设备事故应对

①设备损坏情况。

音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会议召开前反复调试,达到最佳效果,另外再准备好所需的无线话筒。

照明设备的安全管理:会前检查灯管寿命,灯光有无晃抖、昏黄的现象,主席台照明设备的灯管在1/3的寿命时进行更换。

桌椅设备的安全管理:会议召开前,检查桌椅是否牢靠,桌布是否干净,另外再多准备几套桌椅放在会场附近,以防备用。

②停电情况。

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活动前做好场地电力、照明的排查工作;活动前要备好应急照明设备设施,以供在停电时能够保证会议如常进行。

③处理安全隐患情况。

会场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指因用电引发的火灾和因地震等不可抗力引发的安全问题。因用电引发的火灾的预案:一是及时检修线路,防止线路老化;二是正确用电,持证上岗;三是会场周围消防器械和消防设施齐全;四是遇到较大火情时,及时启动消防、交警、治安、医疗联动机制;五是快速疏导与会人员有序离开会场。

(4)公共卫生问题应对

食物中毒的处理:时间长、人数多的会议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要让与会人员吃得干净,吃得卫生。一是安排卫生防疫部门进驻会场对就餐场所和食品进行检验检疫。二是如发生单个与会人员食品中毒,联系医疗组进行诊断;如发生群体性食品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公安、医疗、卫生联动机制。

突发疾病的处理:当服务员发现客人突发疾病时,应立即报告主管,同时采取应急方法,缓解病情。主管或经理接到服务员情况报告后,要立即与医务室联系,并赶赴现场,及时处理。如果伤病情况不严重,急救处理后,可安排医生来出诊,也可送医院做仔细检查及治疗;如果伤病情况严重,应边急救边安排急救车送去医院治疗;若以上工作都有困难,应立即叫救护车,并将客人的伤病状况告知医院,以便急救,绝对不可延误时间。事后,主管或经理应写出有关伤病客人的处理报告,写明伤病人的姓名、国籍、住店房号、发病时间、地点、伤病情况及原因,以及处理过程与结果,呈报治疗,并留一份存档。

(5)突发火灾事故应对

会议服务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应当注意周围的消防设施,熟悉灭火器材的摆放位置和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灭火方法。一旦发现火情,首先不要惊慌,应做两件事:一是报警;一是扑救。火灾初起时,一般是燃烧范围小,火势比较弱,如能使用就近的消防灭火器材,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就能很快将火扑灭。具体措施有:

①火灾报警。

在组织灭火的同时,应迅速向消防中心或公安消防部门报警。一是按下走道上的红色紧急报警按钮,即可向消防中心发出警报;二是拨打消防中心电话报警;三是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地点(包括路名、门牌号码、单位名称等),同时要报告火势情况、起火原因等。

②疏散逃生。

会议服务员平时注意保持通道畅通,经常查看安全出口指示灯和应急照明灯是否完好,要熟悉自己工作的环境和疏散路线。一旦发生火灾后,要组织有序(按照应急疏散预案)疏散,进入安全通道或楼梯后,一定要把防火门关闭,防止有害气体侵入安全疏散楼梯,切不可不顾被困人员的安危而自己逃生。

在有烟气的环境下,尽量不要大声呼叫,以免吸入更多的烟气。此外,也可寻找适当的位置暂时避烟。同时,千万注意不可躲在不易被人发觉的角落里,否则就会失去被人抢救的机会。

在有电梯的场所,火灾发生后不可抢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会被切断而关在里面,造成长时间缺氧窒息。

会议工作人员注意:迅速打开太平门、安全梯,并组织人员有步骤地疏散;要特别注意伤残客人和儿童,且避免大量客人涌向一个出口。火灾发生后,要注意检查是否还遗留有客人。

(6)其他意外安全问题的应对

①关键人物缺席情况的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会议开始前5分钟,如有领导还未到达会场,会务人员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确定该领导是否有特殊情况。因突然原因不能参加的,及时撤下座签、会议材料等,并向有关领导汇报。若与会的关键人物缺席,在会议开始前,请会务保安人员做好安全维护工作,同时安顿好现场的与会人员,避免不满情绪的发生。

②会议开始前应与发言人说明原则。请会议发言人提前做好代表发言的准备,以避免言行不当造成捣乱滋事事件的发生,如发生此类事件,必要时可请他出去。必须严肃地处理这种问题,而且处理应适当。禁止无关紧要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报警。

③会议材料的准备和参会人数的核实。会务工作组除明确职责任务、工作标准要求外,还应印发会务人员详细分工及联络表,便于每个会务组互相沟通、了解情况,尽可能准确地了解参会人数,为会议的各项准备提供数据。会议材料袋发放过程中,可尝试在资料袋上贴上与会人员名单,以免错拿、误拿造成的尴尬和损失。

典型案例:

完成一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仅需40名民警

近年来,随着皖江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在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举办的会展、文化、体育等各类大型活动呈几何级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在该区共举办国家、省、市级各类会展、博览会、招商会等活动90余场次,各级别警卫任务36批次。压力面前,仅有220余名警力的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和完善安保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全方位提升大型活动的整体安保管理水平。

一、安保勤务等级化

针对活动情况,确立了“演艺安保模式”“会展安保模式”“会务安保模式”。每种安保模式分为三个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安保工作预案和警力配置方案。

坐落于弋江区的芜湖海螺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及奥林匹克体育馆是目前芜湖市各种大型活动的主要举办场地。根据这些场馆承办各类大型活动的不同特点,弋江分局确立了三种不同的安保工作模式:针对奥林匹克体育馆以举办各类公益、商业演艺活动为主的情况,确立了“演艺安保模式”;针对国际会展中心以举办各类博览会、人才招聘会为主的情况,确立了“会展安保模式”;而国际会议中心主要举办各类招商会,同时需要做好警卫工作,据此确立了“会务安保模式”。

针对每种安保模式不同的规模、内容等相关因素,我们首先对大型活动安全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划定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其次根据这三个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三级安保工作预案和警力配置方案。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局长许红斌对记者介绍说,例如奥林匹克体育馆的容纳量是5 000人,但在一场明星演唱会中出现了门票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观众大多是年轻人,为防止出现人员场外拥挤、场内混乱的现象,分局将该演艺活动定位为一级安保任务,抽调了全区8个派出所、巡警大队、治安大队、刑警大队共计130余名警力,同时请求上级给予警力增援;而在一场钢琴音乐会中,4 000名观演群众大多是中老年人,弋江分局将其定位为二级安保任务,抽调40名民警、40名辅警,加上承办单位20名保安,圆满完成了活动现场安保任务。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每次接到任务,都会根据不同模式、等级提前联合交警、消防、组织方和承办方等部门举行联席会议,以确保形成共识后制定责任明确、措施完善的安保工作方案。”弋江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费贤民解释说。

二、安保管理社会化

根据不同场合配置民警、辅警、保安的比例,实现由计划指令型模式向市场商业型模式转变。

为避免在一些活动的安保过程中出现“执勤民警比观演群众多的现象”,弋江分局积极探索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盘活演艺、会展等活动的商业化安保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在各类模式中加大辅警和保安人员的使用量,根据不同安保等级,实现民警、辅警、保安比例的科学配置。如在“演艺安保模式”中,一级安保民警、辅警、保安的配置比例为5∶3∶2;二级安保比例配置为4∶4∶2;三级安保比例配置为2∶5∶3。

该分局对民警、辅警、保安三者的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分,将一些执勤位置固定、任务相对单一的非关键岗位,如检验票证、出入口控制、人流疏导等,交由专业保安力量负责;执勤民警承担交通管理、防火监督、反扒、打击“黄牛”、现场治安事件和突发事件处置等重要工作,负责重点要害部位的控制;而对观众席秩序维护等需要安保力量多、分布范围广的工作,则由民警带领一定数量的保安进行管理。

目前,该分局已在商业性、营业性的大型商贸、文体、展览活动中,形成了公安机关审核、监督、指导,承办单位同保安公司协议,以专业保安力量为主、公安专门力量为辅的安保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了该项工作由政府下达指令、公安机关全盘负责的计划指令型模式,向主办或承办单位自行组织负责,公安机关依法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的市场商业型模式的成功转变。

三、安保防控立体化

“演艺安保模式”中,场内加强秩序管控,在进出口处安排双岗执勤,并加强对“黄牛”的查处。“会展安保模式”中,采取“总容量控制”“分时段发票”等措施。

确保各区域安全是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参与人数多、场地宽阔的大型活动,弋江分局按照“疏导外围、控制场内、分片管理、确保中心”的原则,确立“内外并重、分片管理”的安保工作思路,分层实施区域控制。

在“演艺安保模式”中,中心安全则整体安全。为筑牢内部安全铁网,该分局将活动区域细分为场内控制区、看台警戒区、场外管制区和外围疏导区4个区域,由中心位置向外围辐射分重点布置警力,加强对舞台和看台秩序的管控,每个观众席区域均安排2名执勤人员,规定演出开始至结束期间观众“禁下不禁上”,避免观众来回跑动造成演出场面混乱的现象。

场外“黄牛”售假票、场内人员私自放无票人员进场的“放飞刀”现象一直是安保工作的两大隐患。在一场演唱会中,因一线明星到场献唱,而体育馆观众容量有限,导致一票难求。该分局对所有工作证件采用防伪标识处理,在进出口处安排公安民警与举办方安保人员双岗执勤,互相监督,杜绝内部人员“放飞刀”;并提前布置警力加强对广场内外“黄牛”查处,当晚共查处“黄牛”4人、假票20余张、假证18个。

该分局对“会展安保模式”中的主要场馆采取“总容量控制”“分时段发票”等措施,对各类工作证件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加派检票口执勤力量,严把进出口和票务关,通过设立环形栅栏和分时分段进入等方式控制人流量,避免拥挤现象发生,做到场内工作人员不超员、易于控制,发生突发事件时人员能及时疏散。

自施行安保新机制后,该分局2012年承接的各场活动安保任务和各级警卫任务无一疏漏,在有效节约警力的基础上实现了“零发案”“零事故”。

资料来源:完成一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仅需40名民警[N].人民公安报,2013-03-18(5).

4.2 展览的安全管控

4.2.1 展览安全管理的内涵

展览场所是一个展览举办时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高度密集,同时展览期间也汇集了主办方、参展商以及参展观众的财产、物资和资金等,因此,展览安全管理是最基本的保障需要。

展览安全管理主要是指确保展览场馆的安全,为保障主办方、参展商、参展观众等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展览安全管理的内涵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目的在于确保展览主办方、参展商以及参展观众等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确保展览场所的内部服务和展览活动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秩序和安全状态;三是要对各种影响主办方、参展商、参展观众等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和潜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和防控。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展览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主办方、参展商、参展观众的安全;从展览的具体内容看,一般包括展览治安秩序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场馆安全管理及意外突发事件的管理等。

4.2.2 展览安全问题

由于展览活动是一项群众性的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社会活动,具体表现在活动的内容丰富、参加活动的人员多、密度大、成分复杂、活动的规模大、范围广、场所复杂。正是由于上述特征的存在,给展览活动带来许多不安全的隐患和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自然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

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展览活动的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类事故的特点是不可预测、难以控制且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如地震、突发性地质灾害、灾害性天气等。在会展的举办地,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会导致财产和人身的危险。自然灾害的剧烈性和大范围破坏性通常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作为展览活动主办方,在选择城市、场馆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首先查看选择的城市有没有发生自然灾害的历史,其次场馆建造时有没有考虑这些因素,以及能承受的自然灾害的级别有多大。

2)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

人是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主体,包括活动参加者、组织者、安保人员和现场指挥决策人员。人群既有有序性,又有无序性,同时又兼具群动性和盲动性的特点,他们的心理素质、安全意识、判断能力等参差不齐,以及现场气氛与人群情绪的波动,很容易引起现场的失控。指挥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欠佳以及保安的安保工作经验不足等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①火灾事故。在展览活动中,大部分火灾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展馆内部和外部的电路复杂,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火灾;展览会中的某些参与者可能将尚未完全熄灭的烟头丢弃,加上展台搭建用的材料很多是易燃材料,很容易使火势蔓延;更可怕的是,火灾发生后会引起人们恐慌,匆忙向出口逃散,往往给救火工作造成阻碍。此外,由于恐慌的人群所造成的人员伤害更是无法估量的。

②卫生事件。展会现场是人流的聚集地,其中可能有传染病携带者,而病人和会展组织者可能不知道;拥挤或者过于激动也可能造成某些突发性疾病如晕厥;在统一安排的就餐环境中,由于条件不完善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等医疗卫生事件。所以,基本上每个会展活动都应采取基本的医疗救助措施来维护会展活动的正常进行。

3)场地与设施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

包括活动场地及其内部设备、设施、策划活动所需搭建的舞台、看台、高空作业及悬挂、疏散引导标识、临时安全防范、临时用电等都对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根据事故资料,该因素导致的后果是最严重的。例如,由于展览会中的展台和所需要的各种建筑大多是临时搭建的,在活动结束后会被拆掉,因而一些参展商可能为了节约成本,找一些非专业的设计公司现场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及施工质量都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①消防隐患。展馆没有定期检修、员工未经消防培训、通风设备不全、展位消防通道过窄、管理展商不力(展板不刷防火漆、任人吸烟、电焊施工等)等问题,都是引发场馆消防隐患的导火索。

②意外事故。展馆出现意外事故,从宏观上分析是因为展馆本身定位不准确和现场管理水平不高所致。有些展馆只适合举办中小型展会,但由于名利所趋,他们却在努力承接各种展会。承接能力不足,仍然接办重型机械展,导致楼面垮塌;展位华而不实,一触即倒,造成人员伤亡;观众通道狭窄,看台不牢,组织疏通不力,人流拥挤,出现踩人事故。

4)管控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

这是大型活动安全事故最为关键的因素。举办方的组织管理、场地内人群密度的控制、人员流向的引导、人员疏散等问题的失误都是引发展览安全事故的原因。

①盗窃事故,这是在展览中经常发生的一类事件。由于展览会的参加人数多、流动性大,对进入者的身份核查难度较大。近几年,在展览中发生的盗窃行为有上升趋势,有很多盗窃团伙、盗窃集团把展览看成是难得的“契机”。

②暴力行为事件也是管控不当造成的典型事件。暴力行为范围很广,它包括抢劫、袭击、对抗、斗殴、恐怖活动和暴乱。

4.2.3 展览安全管理

展览安全既包括展览活动各环节、各阶段中的安全现象,也包括展览活动中涉及的人、设备、环境、管理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既包括展览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应急预案制定等“上层建筑”,也包括展览活动中安全的防控、保障、应急处置与管理等“物质基础”。

1)构建组织管理体系

设立综合协调、应急行动、场地展务、联络服务、保安、服务保障等相关职能,建立相应的职责规范,配备专业人手,明确各个层面的工作职责,为会前筹备和现场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2)明确展览安全责任

展览活动安全责任分配落实展览活动相关者(涉及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场地提供方等)的展览服务,贯穿于整个展览活动的展前、展中、展后等各个不同阶段。主办方负责主要的组织策划及决策工作,具有会展主办的合法身份,会展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且经相关部门审查核实,并由其对会展活动承担主要法律责任。承办方则根据主办方的方案,服从主办方指挥,是会展的具体执行者,从事具体事务性工作,需要为会展活动的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协办方的主体安全责任与承办方一致,但在会展活动举办之前须与承办方签订相应的安全协议,明确彼此的权责分配,以免发生权责纠纷。场地提供方需保证会展活动场所、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范,配备应急广播、照明、消防等设施并确保完好、有效,并设立与会展活动安全要求相适应的安全防范设施。

3)制定过程控制策略

正确划分责任区域,提前进行设备整改,把好布展材料关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发挥标识导向功能,严守关键性技术控制岗位等,保障人身安全措施。做好防止展位倒塌伤人、危险品进入展场、人员滑倒、暴力事件发生等措施。

4)做好风险评估,编制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是对展会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可能性的评估。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一是要确定保护的对象及其直接和间接价值;二是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及其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三是哪些安全漏洞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程度如何;四是一旦威胁事件发生,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五是应该策划组织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有效地控制事故后果,采取抢救行动和补充措施,编制应急预案,指导事故状态下的应急行动。

5)展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台风暴雨紧急处理

遇雨天人群大量滞留时,推迟闭馆时间,展馆不清场,并进行广播宣传,劝导馆内人员暂时留在原地,不要急于离开,并将保卫力量重点转移到馆内大厅及主要通道,维护秩序,疏导人流,防止人多拥挤诱发案件和意外事件。同时协调交管部门加大运力,迅速疏散滞留的采购商和参展商。具体操作:

①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工作。

②各部门检查房屋建筑的各项设备,对低洼处的设备做好防水淹的防护处理。

③各部门检查辖区的公共设施,进行加固移走处理。

④工程部检查各种排水设备,保证完好。

⑤场地管理部门检查天台、屋面等,保证畅通,通知保洁、绿化方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⑥台风期间,各部门加强值班和巡查制度,并组织应急抢救队伍,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得当。

⑦各部门巡查中发现事故,应现场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和维修。

⑧台风过后,各部门应立即组织检查,保证设施完好。

(2)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图4.1)

展览场所的火灾应急处置一般需要四个小组:①通信联络小组;②安全领导小组;③疏散引导小组;④行动灭火小组,共同协调处理。具体火灾处理方案:

①展览场所的监控设施随时监控展览场所的火情,发生火灾事故时,监控中心将监测信息立即报告通信联络小组(总机)和行动灭火小组(安保)。

②总机接到火灾信息后随即报告安全领导小组(由值班经理转达总经理),总经理判断形势,作出处置决策,并立即拨打119,通知附近的消防部门赶赴现场救援。

图4.1 展览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③因行动灭火小组一般都整合工程部、安保部等资源,所以总机接到火灾信息后随即报告工程部,工程部和安保部协同行动灭火。工程部启用水泵,紧急灭火;安保部门使用现场简易灭火器材(灭火器和水带)进行扑救,防止火势蔓延。现场火势有蔓延趋势时,立即通知附近的消防部门赶赴现场,紧急灭火,并配合协同处置。

④总机接到火灾信息后,立即与着火点现场取得联系,疏散引导小组赶赴现场维护秩序,组织抢救工作。在现场疏散人员,同时将电梯迫降底层,禁止使用电梯,组织人群有序疏散。

(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①食物中毒防范及应急处理。场馆办公室负责选择配套餐饮合作单位;场馆人员发现有食物中毒情况时的职责;保卫部值班人员任务;食物中毒发生后,各指定人员带相应的设备和物品赶到现场;食物中毒发生后各有关人员职责。

②传染疾病应急处理。展馆内出现流感或其他高致病性疫情时,要及时上报情况,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封锁消毒处理,对患者和疑似病人进行妥善处理。

(4)展览场馆安全管理

展览场馆安全管理有三层含义:一是保护客人人身及财产的安全;二是保护会展场馆财产的安全;三是员工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其中,第一个是会展场馆的基本职责之一。

展览场馆由于其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广,社会治安情况越来越复杂,对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产生了专职的安全保卫人员和保卫部这个直接隶属于总经理的职能部门。除此之外,实际中还涉及各个部门。会展场馆保卫部一般设有内保组、警卫组、消防组、消(监)控室、办公室秘书等岗位。同时有固定岗位、流动岗位和临时岗位等形式,现实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而定。展览场馆的安全管理主要涉及:

①经常开展安全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对会展场馆安全保卫工作的认识。

②逐步健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安全保卫岗位责任制。

③加强会展场馆内部的治安管理,维护内部的治安秩序。

④协助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和侦破一般刑事案件。

⑤协助公安机关查处破坏性事故和治安灾害性事故。

⑥确保会展场馆的重点和要害部位的安全。

⑦保障客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5)展览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展览主办单位严格落实内部消防安全组织,建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使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工作政令畅通,指挥有效。

强化安全意识要求安全工作小组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培训,让他们熟悉火情识别、报警要求、灭火程序和疏散方案,学会使用灭火器材,了解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

从会展招商阶段起,就要注重强化参展商的防火安全意识。要求每一位参展商必须与组委会签订治安消防责任书,以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把展会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参展商。同时,还应要求他们在设计参展图时,按照消防法规留足消防疏散通道,不得遮挡消防栓、手报器等消防设施。在特装展位的设计上,尽量使用金属材料,减少木材等易燃材料的用量,使展具的消费要求与国际接轨。在审查确定展位图和特装工程方案时,严把特装设计方案消防安全评审第一关,针对每个展会的特点单独制定消防应急方案。

布展阶段,除日常消防检查外,在展会布展前应专门组织人员对所使用的展馆进行消防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消火栓是否完好,消防门是否正常,通过吹烟、点火测试烟感器、温感器是否灵敏,灭火器是否失效,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并对发现的消防隐患逐级落实整改。当确保展馆无任何消防隐患时,方可允许参展商入场布展。

在参展商进场布展期间,应严格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落实展场消防巡查制度,防止参展商遮挡消防设施,阻塞消防通道。对于存在火灾隐患的施工作业,应及时制止或采取有效可靠的监护措施,并随时提醒布展搭建人员注意消防安全。对消防意识淡漠的参展单位,应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其对火灾隐患进行整改。口头说服教育无效时,再出具整改通知书,如仍无效,则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依靠组织单位和执法部门的力量敦促其整改,甚至落实为止。

(6)会展活动人员流动管控方案

在展览活动空间人群行动空间受限,完全跟着前面的人走,身体能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因此需要控制区域内人员的进入,并对人群进行疏导,具体管控措施如下:

①控制进入拥挤区域内人员的数量,只让区域内部的人出去,不许区域外的人进来,也可通过设置障碍物或其他方法来降低进入区域内的人流。

②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是缓解人群恐慌情绪的重要措施,可通过设置标志、系统、喇叭或口头传达等方式,提供人们其他可选择的信息或其他吸引点,鼓励人们离开。

③如果拥挤是由于局部的吸引,如展览活动期间穿插的表演等,情况很危急而且难以控制时,可提前结束这些吸引或转换到其他更为开阔的地方。

④在疏散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拥堵的关键部位,如十字路口、出入口、狭窄的通道、台阶等部位,增加安保人员的数量,以组织人群有序疏散。

⑤当人群极度拥挤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导向的措施有延长行进路线,控制人流前冲、分区安置参观者,疏导人员流动、穿插切割人群,分批小量组合,统一协调指挥,有效控制外围、控制事故触发源,遏制住次生灾难。

典型案例:

安全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特制定本方案。

活动名称:

时间:

地点: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一、展馆概况

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地处杭州市上塘路329号(上塘路德胜路交叉路口),展馆室内可用面积约15 000 m2,分三层,每层均为5 000 m2,一楼、二楼为独立的展厅,三楼为可活动的多功能会展厅,另外拥有地下及地面停车场。

二、展馆规模

本次会展所用展区______层,总展区面积______ m2。可设标准展位______个(3 m×3 m),最大日人流量____人单次,预计日人流量达____人单次,主要展览内容(产品)_______。

三、展馆外围及馆内外安全设施情况

展馆正面面向上塘路,左侧是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紧靠德胜路),展馆每层有4个疏散出口、双向上下自动扶梯、1台货运电梯、3台乘人客用电梯。地下层为大型停车场,有2个车辆出入口,4个人员疏散口,地下停车场可停放小车246余辆(前后广场地面另有车位100余个),并设有自动排烟系统。大楼内设有全自动智能化消防监控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烟感、湿感、手动报警系统和温式报警系统以及应急疏散广播系统。室外有4只消火栓和喷淋结合器、消火栓结合器,展区内配有手提式灭火器70余台。消控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监控,每天晚上有值班人员6名,负责全馆的安全巡查。

四、会展安全保卫体系

本着“谁主办,谁负责”的规定,本届展会安全责任全部由承办单位承担。本次展览活动由主办方及场馆共同成立安保部。

1.本次会展安全负责人:_______,现任职务:________,主要负责会展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布展、撤展、安全、消防安全和会展秩序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2.展馆安全负责人:_______,主要负责布展、撤展、展览期间的安全监督与管理,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与会展组委会协调,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会展安全。

五、安全保卫力量配置

本次会展活动计划每天安排保卫工作人员________名。其中会展中心安全保卫人员________名。主要负责场馆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每天晚上闭馆后的安全巡查和管理工作;广场外围的车辆停放、道路秩序,地下车库停车管理及广场外围的治安秩序管理,以及开幕式期间领导贵宾停车区的规划与管理,确保治安稳定,秩序良好、道路畅通、停车有序。

会展组委会安全保卫人员________名,主要负责展区的日常管理和有关涉及安全和稳定方面的问题的处理和整改,主要工作为负责展区的安全巡查,检查展区有无出现安全隐患,防止人员拥堵,提醒展商和观众保管好贵重物品,制止在场内吸烟、用火等不安全、不文明行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及时组织人员从安全出口疏散,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有关人员和部门领导报告情况。

六、展馆消防安全措施

1.承办单位应确保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火警警铃触点,消防水管绕盘,灭火器和安全门不得因展台、隔离物、展品或其他物品而阻塞。通向此类地点的通道亦不得被封住。

2.承办单位应特别注意一切消防设备系统,空调通气口、电梯火警拉线处、室内照明装置和监控装置不能受阻碍或视野受阻。

3.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应熟悉会展中心提供的火警警铃触点、消防栓、灭火器和安全门的位置;在展览期间观众进入租用区域的时候,所有出口不得封锁。

4.参展商仅能在所租用的展位区域内演示机器、器具,并由合格的人员操作;运作时不允许无上述人员监管。所有运行的机器必须与参观者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且均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只有当机器被切断动力源时,这些安全装置才能拆除;若参展商没有采取充分的防火措施,不得使用发动机或动力驱动机器。

5.除非另经本展馆的书面允许,否则不得在展馆内使用明火、爆炸物、石油和易燃有毒、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有毒废物应置于封闭并作标志的适当的容器内,并应与展馆安全部门联系其处理方式。

6.承办单位需设定治安缓冲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7.做好展会入场人员的票证查验,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措施。所有进入会展中心和在展厅工作的人员必须将主办单位统一印制的有效证件挂在胸前,主动自觉服从和配合门卫查验证件和安全检查;证件持有人可进入办展单位租用区域并在此区域内工作,但不得进入会展中心内未经许可的区域。

8.做好展会现场秩序维护工作。本展馆每层有4个疏散出口,承办方需组织安排人员进行人员疏导工作。

9.承办单位需制定展会应急救援预案,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七、承办方具体负责下列安全事项

1.落实会展活动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宣传教育。

2.保障临时搭建的设施、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3.按照负责许可的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对参加本次展会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测,对拒不接受安全检测的,承办者有权拒绝其进入。

4.按照核准的活动场所容纳人员数量、划定的区域发放或者出售门票。

5.落实医疗救护、灭火、应急疏散等应急救援措施并组织演练。

6.对妨碍本次展会安全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7.配备与展会安全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业保安人员以及其他安全工作人员。

8.为本届展会的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八、安全保卫小组联系方式

会展安全负责人:         电话:

展馆安全负责人:         电话:

会展组委会

年  月  日

资料来源:安全工作方案.http://wenku.baidu.com/view/f9dbf113227916888 486d708.htm l

4.3 节事的安全管控

4.3.1 节事安全管理的内涵

节事活动也是在一个特定场所、有限的空间开展,参加节事活动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人群蜂拥而至、高度集聚,也因此给节事安全留下隐患,节事安全事故相伴而来。影响节事活动安全的因素除了人群密集以外,还有节事活动场所的规模和区位(社会治安状况、周边交通环境、场馆设施条件等)、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变化、节事活动的时间和性质、特征、节事活动期间的食物、饮品、参与人数、现场消防安全等。影响节事活动的既有确定性因素,也有不确定性因素;既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

节事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节事活动的所有参与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节事活动场所的安全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节事安全管理的内涵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目的在于确保节事活动所有参与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确保节事活动场所的安全;三是节事活动组织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从节事活动的具体内容看,一般包括治安秩序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场馆安全管理及意外突发事件的管理等。从突发事件的分类来看,节事活动安全管理包括节事活动期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管理。

4.3.2 节事安全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节事活动安全事故案例来看,影响节事活动的影响因素也不外乎突发事件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问题[1]

1)自然灾害问题

突发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突发性地质灾害、灾害性天气等。这类事故的特点是不可预测,一旦发生,难以控制并会造成严重后果,加上节事活动的特点,发生后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如第十五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多哈,从1969年起,每年的平均降水量不超过60 mm,而在多哈亚运会进行的16天中,竟有10天以上出现降水。这些降水不仅使开幕式的多项空中表演项目被迫取消,影响了其完整性和观赏性,而且大雨还使不少比赛被推迟,给亚运会参赛队员及参展观众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韩国马术选手金亨七因场地湿滑,赛马滑倒而意外身亡,成为该届亚运会最大的败笔。

2)事故灾难问题

①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是节事活动中频发的现象,火灾事故一般是人为因素或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造成的。节事活动集中在特定的场所,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因人群拥挤逃生或应急救援不善等造成的损失不堪设想。

②节事场馆的安全问题。2004年莫斯科一座游泳馆的坍塌、2009年上海闵行区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发生倒塌等事故提醒我们,建筑安全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特别是当前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很多的场馆是新建或经过扩建,在短短的时间内建设体育赛事需要的众多场馆,建筑结构、建筑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等场馆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③交通事故风险。一般情况下,各种节事活动都会引起大量的人流、车流,给节事活动举办地的交通带来压力。节事活动举办地疏导不及时,指挥不力,必然引发交通安全问题。节事活动的交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境下,甚或因交通安全事故引发其他次生事故问题,影响节事活动的稳定。

3)公共卫生问题

①传染疾病。节事活动举办地人群密集、人流剧增,公共卫生问题难以预测和监控。节事活动参与人群中携带传染性疾病(如2003年“非典”、2004年“禽流感”和2009年“H1N1”型流感),在密集的人群中传播迅速,影响面广,后果严重。公共卫生疫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给参与人群造成极大恐慌,严重扰乱了节事活动正常的运行秩序。

②食物中毒。节事活动中的食物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节事活动中的食物中毒造成的影响大,后果严重。节事活动期间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势必会造成节事活动的恐慌和混乱,带来不可预料的事态变化。做好流行疾病的预防、控制与应对也将成为节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重点和难点。

4)社会安全问题

①刑事案件风险。当前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仇富仇官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比较容易发生社会失序、经济失调、群体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不稳定因素,同时给节事活动埋下了安全隐患。不法分子越来越倾向于在人流密集场所作案,节事活动的诸多特点是社会不法分子作案选择的对象和目标。从许多节事活动事故案例发现,节事活动期间的抢劫、抢夺、盗窃、斗殴等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对整个节事活动的正常运转造成极大破坏和损失。

②恐怖活动风险。当前,恐怖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难以防范的潜在危险。2004年雅典奥运会安保部部长康斯坦丁尼蒂斯先生极好地概括了反恐活动的特点:反恐是一场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相对明确和固定的战场;一方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一方是恐怖组织及使用恐怖手段实现政治诉求的极端势力;一方基本遵守着传统游戏规则,一方则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方依靠强大的战争资源和手段却难以应付,一方以简单甚至原始的手段却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这场战争参与国家之多、波及范围之广、投入资源之巨、引起恐慌之甚、造成损失之大,非一般意义上的地区冲突和常规战争所能相比。恐怖分子之所以易瞄准大型活动作为袭击目标,主要是想借助大型活动在全世界所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和眼球效应,以得到最大的新闻效应和公众心理的震撼效果。

③群体性骚乱事件。群体性骚乱是大规模节事活动都可能发生的一种突发事件,只是时间、地点等要素不固定。因为群体性情绪没有得到控制而引发的骚乱,闹事本身并不是一种主观故意,它往往是特定群体自发、有诱因或趁机的动乱,具有极大的煽动性、从众性等特点。当前,群体性骚乱事件最多发生在体育赛事当中,因体育赛事的观众成分复杂、情绪激昂,特别是在参赛队员之间竞争时,难以控制现场的情绪,可能引发其他突发事件。

④人流拥挤踩踏事件。有限的空间、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都存在着踩踏事故发生的风险。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控制时,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就非常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纵观国内外大型活动,踩踏事件时有发生。如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3日凌晨,柬埔寨传统节日——送水节第三天,发生了该国31年来最严重的踩踏事故,死伤人数近千人。2004年2月5日,在北京市密云县举办的迎春灯展,由于现场缺乏对人流的有效疏导控制,发生37人死亡、多人受伤的踩踏事故。2006年2月4日,菲律宾最大的私营电视台ABSCBN在马尼拉东郊帕西格市一体育场举办庆祝活动,由于巨额奖品的诱惑,人群争先恐后进入会场,使只能容纳17 000人的体育场,涌进了约25 000人,最终发生74人死亡、400多人受伤的踩踏事故。

⑤网络信息系统风险。节事活动的举办离不开网络信息系统的支撑。但网络像一把双刃剑,给各项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通过网络进行的犯罪活动也频频发生。节事活动期间,网络信息系统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法分子散布和传播一些恐怖的信息,也有可能针对信息和通信的基础设施进行恐怖活动,造成大量的“虚拟灾难”,给节事活动参与人群造成恐慌;二是存在不少具有攻击性的黑客,大型节事活动网络系统遭到攻击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较大,给节事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4.3.3 节事安全管理

1)节事安全的预防预警

(1)节事安全预案的制定与管理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大型节事举办过程中的危机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工作、降低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而预先制订的有关方案或计划。

①节事活动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一是紧急情况及对其相关后果的辨识和评估;二是各个应急部门的职责分配;三是应急工作的指挥与协调;四是应急处置工作中可能涉及的人员、物资、设备、经费等,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五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抢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的相关措施;六是现场恢复重建等善后处理工作。

②节事活动应急预案管理。

会展应急预案的建立,是为了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以便在最短时间之内,通过最有效的途径,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把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得到满意的有效处置。会展预案主要有以下内容:

A.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件发生、响应、结束、处置等环节的主要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B.预防和预案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案预防行动、预案支持系统。

C.应急处置程序。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信,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理,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和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D.应急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2)节事安全风险的识别

①辨识和控制各种不稳定因素。大型节事活动的危机事件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事件一样,它是由一些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往往在发生之前会有一些征兆现象。因此,可以通过设立各种网点,对可能引发紧急情况的各种因素进行辨识、发掘和控制,从而降低大型节事活动举办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

②建立监测信息分析、诊断制度。监控机构必须有专业的人员对监测点的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并对监测信息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同时,构建一个有效的诊断制度,从不同层面对监测网点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诊断,从而确保监测网点的高效、安全运行。节事活动危机监测活动的主要监测风险因素和节事活动的人群流动性和拥堵情况。

(3)节事安全风险的预警

及时、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的发布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涉及参与节事活动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的预警信息,不仅安保主体及其职能部门应当获知,普通大众也有权利获知。因此,预警信息的发布不仅应当面向安保部门,也要面向普通民众。而预警级别的判断标准不能仅仅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固定量化的指标为判断标准去衡量。

2)节事安全的应急处置

(1)应急响应

危机事件发生后,报警信息会迅速的汇集到应急指挥中心并立即传送到各个专业的应急指挥中心,接警的主要工作是详细记录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以后,应立即建立与事件现场的地方或内部单位应急机构的联系,根据事件报告的详细信息,由应急中心值班人员或现场指挥员对相应级别作初步的判断。

(2)应急启动

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报警信息作出初步判断,启动相应的应对方案,迅速调查本地资源和力量,现场采取紧急救援活动;根据现场情景评估确定的相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通知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通信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物资、装备,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必要时申请上级部门,请求国家在资源力量方面予以支援,全面开展现场处置与救援工作。

(3)现场应急处置

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并迅速启用,应急处置专业力量、救援专业队伍及时进入事件现场,开展人员隔离、人员疏散与救助、抢险和消防、消除事态进一步恶化等处置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启动与专家顾问团的通信联络,接受专家们的决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3)节事安全的善后处置

(1)危机事件状态终结

在采取了必要的应急措施之后,紧张事态消除,应急指挥相关部门、人员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进一步开展事件的调查、善后处理、法律救济和评估等工作。危机事件状态的终结后,承担应急职能的机构应当对应急措施加以调整,或者停止继续执行,以结束应急状态。

(2)危机事件损失评估

大型节事活动举办期间发生的危机事件在应急处置完成以后,应急指挥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分析评估,要建立科学的危机事件损失评估机制,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尤为重要:人员伤亡;物质损失;经济损失;心理创伤和其他损失。其中,心理创伤评估甚为重要,造成的心理影响需要长期加以关注。而其他损失在具体评估时,通常将事件造成的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危机事件原因调查及责任追究

要完善危机事件行为主体的法律追究,节事活动安全管理机构应协助公安机关对危机事件行为主体进行立案侦查,查明事件行为主体及其行为动机、目的等,收集犯罪证据,将其缉拿归案。侦查破案是危机事件应对与恢复重建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违法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予以查清,并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是大型节事活动中危机管理的基本要求。

4)节事安全的重点环节

节事活动由特定的组织机构主办,一般在室外或室内举办的节庆或赛事活动,如烟花汇演、歌舞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根据历年的安全事故案例来看,节事活动安全管理在遵循上述应急管理流程外,还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天气影响

由于大型节事庆典活动一般在室外进行,天气变化对大型节事活动场地影响非常大,雷雨、狂风、烈日等都会致使活动推迟,甚至取消。因此在活动举办前应对气候情况进行预测,并做好紧急预防措施和应变对策。

(2)人群风险

节事活动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激动兴奋的人群,而且这类活动的参与者多为年轻人,年轻人的热情是导致人群风险的重要原因。在管理时要特别注意,随时防范年轻人因兴奋过度而采取的过激行为。

(3)人群控制

对于大型节事庆典活动的另一个人群风险是人流密度过大,造成拥挤和踩踏。特别是在举行室外汇演、体育赛事时,要考虑到人流的流动方向,对于一些重要观赏点要控制人群的流入。必要时,还需安装临时的监视器或摄像头,随时对现场人群进行监控。

(4)舞台的安全

舞台的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舞台的搭建安全,防止舞台塌陷,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文艺表演;另一方面是对舞台进入的安全,要杜绝观众或其他无关人员进入舞台区,影响正常的庆典活动。

(5)用电安全

大型庆典活动所需的动、声、光、色设备的用电功率一般较大,而且是临时拉线,因此,要特别注意活动现场的用电安全,防止出现超负荷用电所造成的断电甚至火灾。

(6)观赏区的安全

大型活动的观赏区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体育馆内的固定看台;第二类是临时搭建的看台,观众可以从上往下观看,如2005年广东省旅游文化节闭幕式时,为观看在珠江水面上的表演,而在江岸搭建的看台;第三类是广场临时布置的简单观赏区,一般当大型活动在一个开阔的广场举行时采用。这三类观赏区的安全管理均有不同要求。

典型案例:

上海世博会安全信息系统

2010年上海市将举行世界博览会,预计超过7 000万人次前往参观,近3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时间跨度184天,建设投资超过北京奥运会,其规模为世界博览会史上第一。上海世博会的参展服务、票务销售、特许经营、人流疏导、运营管理、人员培训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都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展开的。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还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尝试“网上世博会”项目。

具体而言,与奥运会类似,上海世博会信息系统包括官方网、管理网、场馆接入网等。而世博会没有设立单独的票务系统,而是借助银行、电信运营商、邮政等单位的票务系统进行售票。网上世博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博会的网络展示平台。它提供给各参展者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虚拟展馆,以世博会内容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展现。按照功能的不同,网上世博会展馆分为浏览馆和体验馆两个类型,浏览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使网络参观者了解展馆的空间布局和参展内容,而体验馆更增加了网络观众与展项之间进行信息互动。可见,网上世博会的网络核心类似于一个大型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在网络安防工作中需要结合IDC网络和多媒体浏览服务特点。周永康在考察世博会时指出,安全是上海世博会成功的第一要素。信息系统是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的中枢神经,信息安全对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广州亚运会网络信息系统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进行,比赛设42项比赛项目,72个竞赛场馆,之后还举办了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亚运会信息系统组成与奥运会非常类似,“数字奥运”之后提出了“数字亚运”的口号,面向组织、面向竞赛、面向媒体、面向观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亚运会网络信息系统(GAGIS)包括3个独立的网络(Admin、AGIS及公安专网)。除此之外,还包括由赞助商提供的官方网、票务网,以及各场馆的互联网接入等。Admin即组委会信息系统,包含5个核心节点、2个数据中心以及13个非比赛场馆,Admin协同办公平台应用系统包括公共子系统11个、业务子系统17个,用户范围为亚组委内部办公人员,最多扩充至1 000人左右,加上志愿者、IT运维人员等,估计有2 000用户左右。对Admin网影响最大的信息安全威胁包括病毒和恶意代码,通过网络实施对信息系统的入侵攻击、内部网络安全风险等。

AGIS即运动会信息系统,是支撑亚运会举办期间关于人员、物资、车辆和比赛组织的信息管理,是对竞赛成绩的快速采集、处理、发布和查询的关键系统。AGIS为运动会管理、比赛控制和将赛果信息分发到不同的终端用户提供关键的应用。确保亚运会顺利举行,必须确保其网络和信息安全,建立系统的整体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亚运信息系统安保工作结束后,同样可以利用亚运安保的经验和形成的体系,构建广州全市范围的长效的网络安防、通报机制。建立会展危机管理机构系统,构造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

资料来源:高建新,舒首衡,礎剑辉,等.大型活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监控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1):41-43.

4.4 奖励旅游的安全管控

4.4.1 奖励旅游安全管理的内涵

奖励旅游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如今已有50%的美国公司采用该方法来奖励员工。根据国际奖励旅游协会的定义,奖励旅游的目的是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目标,并对达到该目标的参与人士给予一个尽情享受、难以忘怀的旅游假期作为奖励。其种类包括:商务会议旅游、海外教育训练、奖励对公司运营及业绩增长有功人员。需要指出的是,奖励旅游并非一般的员工旅游,而是企业业主提供一定的经费,委托专业旅游业者精心设计的“非比寻常”的旅游活动。用旅游这一形式作为对员工的奖励,会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奖励旅游是会展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如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季节差异小、经济效益好等。除此之外,奖励旅游还有它自己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企业文化特征;团队整体素质高,约束力强;会、奖结合。

奖励旅游安全指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涉及奖励旅游者等各相关主体的人身、财物安全现象的总称。广义的奖励旅游安全指奖励旅游现象中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既包括了奖励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与奖励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狭义的奖励旅游安全指奖励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奖励旅游活动各环节中的安全现象。奖励旅游安全管理就是保障奖励旅游的相关主体在活动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奖励旅游安全,稳定运行。从旅游活动的环节和旅游活动的特点看,奖励旅游安全管理贯穿于奖励旅游活动的六大环节,可相应的分为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安全管理六大方面。

4.4.2 奖励旅游安全管理的内容

1)奖励旅游饮食安全管理

(1)奖励旅游饮食安全问题

①食物中毒。在旅游旺季和炎热的夏季,由于奖励旅游者人流规模大、食品处置进程加快,容易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带,海鲜类食品不易保存,也容易因食物腐败变质引发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对奖励旅游者的伤害较大,严重者将危及奖励旅游者的生命安全。

②饮食引发的疾病。旅游饮食引发疾病有食物原因和奖励旅游者个人原因等多个方面。常见的旅游饮食引发的疾病包括肠道感染、肠胃功能紊乱、肠胃溃疡等,这些疾病容易引起旅游者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③营养不良、旅途劳累引发的旅游疾病。旅游疾病一般专指旅游者因旅游活动中地域移动、体能消耗大、营养摄入不足引起的种种疲劳症状,其最终表现为旅游活动中的疾病。比如,“上火”“便秘”等是旅途中旅游者常出现的典型症状。

④饮食场所的盗窃。旅游者在饮食场所停留具有短暂性和仓促性,因此饮食场所容易发生针对旅游者的财产行窃行为。

⑤饮食欺诈。主要指餐饮经营业主对旅游者的欺诈行为,它表现为诱骗、敲诈、强买强卖及宰客等现象。

⑥其他饮食意外事故。餐饮场所的意外事故类型较多,比如地板油腻湿滑导致旅游者跌伤,餐具破损割伤旅游者,菜肴太热烫伤旅游者,电力泄露击伤旅游者等。此外,奖励旅游者与服务人员间的主客冲突也比较常见。

(2)奖励旅游饮食安全管理

①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从采购、储存、加工和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控。

②严格饮食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消防设施的配置和服务人员消防能力的提升。

③加强防盗监控,提升餐厅工作人员的防盗意识和能力,通过设施配置和加强保安减少偷窃行为的发生。

④加强餐饮经营业主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管理,防范与控制饮食场所的敲诈、强买强卖、宰客等非法经营现象。

⑤加强餐饮场所的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出现因地面油腻湿滑、餐具破损等人为原因造成的旅游者跌伤、割伤、烫伤等不安全事件,避免饮食场所的酗酒、斗殴现象。

⑥加强对餐饮服务人员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防止主客冲突行为的发生。

⑦加强对奖励旅游者的提醒与引导,倡导科学的旅游饮食。

(3)奖励旅游饮食安全管理体系

如图4.2所示,奖励旅游饮食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教育与引导管理、食品卫生管理、餐饮现场管理等主要环节,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奖励旅游饮食安全隐患的产生。

图4.2 奖励旅游饮食安全管理体系

2)奖励旅游住宿安全管理

(1)奖励旅游住宿安全问题

奖励旅游住宿中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偷盗类犯罪、住宿火灾、隐私名誉受损、心理安全受侵犯、顾客逃账等安全问题。

①住宿场所犯罪

奖励旅游住宿安全中的犯罪大多以偷盗为主。盗窃案件是发生在住宿企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之一。从犯罪主体看,住宿企业盗窃案件有以下特点:第一,社会上不法分子进入住宿场所内盗窃;第二,内部员工借工作之便进行盗窃;第三,酒店客人利用住店之机进行盗窃。

酒店盗窃的方式主要包括:第一,顺手牵羊型,以盗窃小件贵重物品为主;第二,“抽签式”盗窃现金;第三,“偷梁换柱”式偷盗;第四,智能化和高科技化偷窃,以利用财物账号偷窃为主。

②住宿场所火灾

近年来,我国住宿业的火灾频频发生。住宿场所火灾不仅危及客人、员工的生命,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部分住宿场所火灾甚至还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与形象损失。

③名誉安全问题

名誉安全问题指奖励旅游者住店期间因住宿企业或他人的不良行为而遭受名誉损害的现象。例如,由于酒店有卖淫、嫖娼现象或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导致酒店形象不良,从而影响客人的消费形象,伤及其个人名誉。

④隐私安全问题

隐私安全问题指奖励旅游者的一些个人生活习惯、爱好、嗜好等私密信息被泄露出去。客人住店期间、消费中或在被服务过程中,有时会无意间流露出难以启齿的个人生活嗜好、不良习惯与行为,甚至一些生理缺陷。这些隐私如果外泄,会影响到奖励旅游者的个人形象,甚至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服务人员有责任为奖励旅游者保守秘密和隐私,使奖励旅游者能够放心无拘束地消费。

⑤心理安全问题

心理安全问题是指奖励旅游者对酒店环境、设施和服务产生不信任感,以致在精神上、心理上遭受困扰,产生不安、局促、尴尬等个体行为的问题类型。有时奖励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并未受到损害,但奖励旅游者却感到有不安全的威胁,并产生恐慌心理,比如设备安装不牢固,电器设备有漏电现象,住客楼层有闲杂人员,地面光滑易摔倒,娱乐场所有人起哄等,都会使客人产生不安全的心理感受。

(2)奖励旅游住宿安全管理

①加强宏观性的行业安全管理,充分利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消防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住宿企业的安全检查、监督和评价,推进住宿企业的安全监管。

②加强住宿企业的个体安全管理。住宿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安全组织与安全网络,制订科学的安全管理计划、制度、预案及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紧急情况的应对与管理,全面提升顾客的安全保障能力。

③加强对住宿奖励旅游者的引导与管理,既要防止假奖励旅游者借助奖励旅游身份制造安全问题,也要正确引导奖励旅游者,使奖励旅游者能够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按照住宿业的行业规范进行消费,避免住宿过程中的不良行为,避免奖励旅游者本身成为安全问题的来源。

(3)奖励旅游住宿安全管理体系

如图4.3所示,奖励旅游住宿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住宿行业安全管理、住宿企业安全管理、住宿顾客安全引导与管理等三个主要环节。

图4.3 奖励旅游住宿安全管理体系

3)奖励旅游旅行安全管理

(1)奖励旅游旅行安全问题

旅行是奖励旅游者借助各种交通工具或交通方式,由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或由旅游目的地到居住地或者是旅游目的地间的空间位移活动。旅行安全问题主要有旅游交通事故、疾病、犯罪、黄赌毒、自然灾害以及特殊事故等表现形态。其中,旅游交通事故、犯罪是最突出的问题类型。

①旅游交通事故。旅游交通事故是旅行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也是旅游活动各环节中影响最大、发生频率最高的问题类型。按照交通工具形式,旅游交通事故可分为道路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事故、水难事故、航空事故以及特殊旅游交通工具事故等。

②旅行中疾病。旅行途中的疾病指奖励旅游者在旅途中因个人身体原因或他人原因而发生的或被传染而发生的各种疾病,同时也包括因运动量大、旅途劳累、交通工具颠簸、交通工具内气压变化以及噪音、污染等因素造成或引发的相关疾病。奖励旅游者的旅行疾病主要包括晕动症、航空性中耳炎、“上火”、时差反应、传染病等类型。

③旅行中犯罪。指旅行过程中发生在奖励旅游者身上的抢劫、偷窃、欺诈、人身攻击等安全事件。旅行是一个空间移动过程,来往人员鱼龙混杂,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身处异地的奖励旅游者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对象,因此旅行中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④旅行中的黄赌毒现象。指在旅行过程中播放色情影碟、嫖娼卖淫或引诱旅客参与黄赌毒等活动的行为。例如,犯罪分子在车上利用赌博诈骗财物,或者在旅行中通过各种手段引诱旅游者吸毒,甚至利用旅游者携带毒品和运输毒品,帮助犯罪分子进行毒品交易等。

⑤旅行社业务事故。旅行社业务事故是特指旅行社接待服务中出现的漏接、错接、空接、误机、误车(船)等相关业务事故。

(2)奖励旅游旅行安全管理

①加强旅游行程中的交通安全管理。旅游活动组织者应遵守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和航空运输等交通法律法规,积极购买交通保险。

②加强旅游汽车安全管理,选用合格的旅游汽车,杜绝隐患汽车上路。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管,避免违法驾驶、疲劳驾驶等交通安全事故。

③涉水安全事故是多发的安全事故类型,乘坐水上交通工具应加强安全管理。水上旅行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涉及航运码头、船运公司、船员及旅客等多方面。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宣传教育、制度法规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强化现场管理等五个方面。

④加强旅行中疾病的防范与控制。由于旅行交通工具中人员聚集度高,车厢、机舱内空气流通较为不畅。若有传染病源存在,交通工具内的旅客极易被传染而得病。汽车、火车、飞机以及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传染病危害的认识,杜绝或减少传染病源进入交通工具,保持交通工具中空气的畅通。

⑤加强旅客过度生理反应的防范与控制。对患有晕动症、航空性中耳炎、“上火”、时差反应的旅客应加强干预和处理。

(3)奖励旅游旅行安全管理体系

如图4.4所示,奖励旅游旅行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交通安全管理与旅客安全管理,其中,交通安全管理包括交通法律法规管理、交通工具安全管理、交通运营人员安全管理;旅客安全管理包括旅客旅行安全教育和旅客旅行突发事件的防范与控制。

图4.4 奖励旅游旅行安全管理体系

4)奖励旅游游览安全管理

(1)奖励旅游游览安全问题

游览安全突发事件主要有景区内犯罪、景区自然灾害、游览设施安全事故、疾病、火灾以及其他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类型。

①游览中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是游览安全中常见的表现形态之一。威胁人类生命、破坏景区旅游设施的自然灾害大体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等类型。

②旅游设施安全事故。旅游设施安全事故指因景区内的游乐设施、交通设施或服务设施发生故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最常见的游览设施安全事故有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空中缆车索道事故、游艇、皮划艇、竹筏等漂流事故,围栏、护栏失控事故等。游览设施安全事故在景区中时有发生,常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③游览中的疾病。游览中的疾病是指旅游者由于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原因而引发的疾病。例如,旅游者在高海拔旅游区容易发生高原病,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④游览其他意外事故。指在游览中由其他不可控、不可预期的意外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例如,2009年5月由厦门市旅行社组织的一个赴台旅游团中,两名游客在游览台湾太鲁阁时被落石意外砸伤。

(2)奖励旅游游览安全管理

①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景区景点是游览活动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是游览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②根据景区的区域特点、旅游项目特点和地形地势特点等,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③加强景区的安全人员配备和安全设施配置,强化安全标志的设置及引导管理,增加景区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

④加强景区预案制度体系的建设,加强对特殊项目、特殊区域的安全监控与管理。

⑤加强景区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创造安全的景区环境氛围。

(3)奖励旅游游览安全管理体系

如图4.5所示,奖励旅游游览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游客安全管理与景区安全管理。其中,游客安全管理包括游客安全教育、游客安全警示、游客安全控制;景区安全管理包括环境安全管理、设施安全管理、安全人员配备等。

图4.5 奖励旅游游览安全管理体系

5)奖励旅游购物安全管理

(1)奖励旅游购物安全问题

奖励旅游购物安全问题指旅游者因购物行为而发生的相关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遭受欺诈、偷窃、抢劫、勒索,及遭遇火灾事故等问题类型。

①旅游购物欺诈。欺诈是奖励旅游者旅游购物中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次充好、冒充古董、赝品销售、销赃、哄抬价格等形式。

②偷窃、抢劫与勒索。偷窃也是旅游购物中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犯罪分子常利用奖励旅游者集中精力挑选商品、营业员集中精力推销商品的有利时机进行偷窃作案。抢劫主要表现为犯罪分子使用暴力对处在购物中或购物后的旅游者实施财物劫取的行为。勒索主要表现为犯罪分子以购物品作为诱饵,威胁或要挟旅游者高价购买购物品的行为。

③旅游购物场所火灾。旅游购物场所的商品种类繁多、陈列方式多样、来往客流较为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奖励旅游购物安全管理

旅游购物安全问题的发生既归因于旅行社和不良商场的非法操作,也归因于旅游者个人的不理性购物行为。因此,购物安全管理可以从旅行社管理、购物行业管理和旅游者购物安全教育三方面入手。

①加强对旅行社的业务管理,坚决取消零团费、负团费等恶性旅游产品,避免购物欺诈产生的温床。

②加强对旅游购物行业的整体管理。旅游部门应协同工商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旅游购物企业的安全监管。

③奖励旅游者购物安全教育。旅游购物是旅游者和旅游商品供给者双方共同完成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在加强旅游购物行业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旅游者的购物安全教育,让旅游者睁开“雪亮的眼睛”,提高警惕,增强消费安全意识,避免购买赃物,避免购买假货。

(3)奖励旅游购物安全管理体系

如图4.6所示,奖励旅游购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旅游者安全教育管理、旅游购物行业管理、旅行社业务管理等方向。

图4.6 奖励旅游购物安全管理体系

6)奖励旅游娱乐安全管理

(1)奖励旅游娱乐安全问题

奖励旅游娱乐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娱乐场所的火灾、打架斗殴、偷窃、黄赌毒以及游乐设施安全事故等事故类型。

①娱乐场所火灾。歌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往往灯光昏暗,客人又喜欢饮酒抽烟,因此火源往往较难发现和控制。娱乐场所装修材料多为易燃材料,场所的出口通常狭长、路线曲折,因此逃生与救援很不方便,发生火灾时容易酿成大祸。

②娱乐场所打架斗殴。打架斗殴多发生于歌舞厅、卡拉OK厅、酒吧等娱乐场所,主要源于酗酒。娱乐场所内的打架斗殴容易殃及其他旅游者,不仅对旅游者造成身体伤害,也将使旅游娱乐企业蒙受财产和经济损失。

③娱乐场所偷窃、敲诈。旅游娱乐场所容易发生偷窃行为、销售假货劣货行为,也容易发生以色情为饵的诱骗陷阱,不少旅游者曾被不法分子敲诈勒索。

④娱乐场所的黄赌毒现象。黄赌毒指在旅游娱乐场所发生的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严重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不法活动。有些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为了吸引旅游者,以色情或变相色情的方式引诱、陪随客人消费;或者以提供摇头丸、冰毒等毒品来吸引消费者,刺激客人消费;娱乐场所的赌博现象经常是以带有赌博性质的娱乐方式来引诱旅游者上当,并利用赌博心理使旅游者无法自拔而达到赚钱的目的。

⑤游乐设施安全事故。主要指娱乐场所的游乐设施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比如,2010年6月29日,深圳华侨城太空迷航娱乐项目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

(2)奖励旅游娱乐安全管理

①加强黄赌毒的防控与管理。黄赌毒不仅危害人们身心健康,还危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大对黄赌毒的打击与控制力度。对黄赌毒的打击与控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A.加强行业监管与控制。

加强检查与打击,除国家每年举行的扫黄打非专项检查、打击黄赌毒的活动外,各旅游地公安部门、旅游部门还应联合起来,定期、不定期地对黄赌毒多发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并对查出的从事黄赌毒行为的个人或企业进行严厉的打击与处罚。

B.加强旅游者禁黄禁赌禁毒教育。

应通过媒体、板报、旅游手册等方式教育旅游者防范黄赌毒,提醒旅游者加强自我保护,从消费源头上杜绝旅游娱乐中的黄赌毒现象。同时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旅游娱乐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其配合扫黄扫毒的意愿,从环境上控制和防范旅游者参与黄赌毒的各种行为。

②加强娱乐场所和游乐场所的安全管理。

A.加强游乐设备管理。

加强对游乐设备的检查与监管,加强对游乐设施司驾人员的执业资格要求,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强化游乐场所安全标志和专业安全设施的配备。

B.强化游乐场所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游乐园(场)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并完善员工安全管理制度、游客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管理与维护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建立完善的预案管理措施。

(3)奖励旅游娱乐安全管理体系

图4.7 奖励旅游娱乐安全管理体系

如图4.7所示,奖励旅游娱乐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黄赌毒防控与管理及游、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其中,黄、赌、毒防控与管理包括旅游者禁黄赌毒教育、行业监管与控制;游、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包括游、娱乐设备管理、场所安全管理。

阅读材料:

重要宾客、大型活动、大型会议、接待安全工作预案

为了确保重要宾客、大型活动、大型会议、接待期间园区及园区会所内部的稳定与安全,积极预防各类刑事、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此工作预案:

一、现场指挥

遇有重要宾客到访会所、大型活动、大型会议、接待等情况,现场值班职务最高者负责组织、指挥值班人员,配合会所进行先期安全检查、协调、配合职能部门等工作。

二、签约园区责任及处置规范

1.重点防范区域:停车场、会所、湖区景点。

2.其他防范区域:会所外围。

3.会议、活动前工作准备:

(1)组织由园区总监任组长,各部门经理任组员,安保部主要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小组。

(2)在重要宾客、大型活动、大型会议、接待举办之前,各部门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密切掌握员工队伍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果断处置各种闹事苗头,确保会议、接待期间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3)工程部:要加强对园区各部位(包括商铺)涉及水、电、气等的机器设备和电器设备的检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游客服务中心:与洋湖公司密切联系,对大型会议、大型活动、接待活动的详细信息情况提前进行了解,重点掌握会议的名称、内容、会议的时间、参加会议的重要宾客的各种信息,要安排固定人员负责接待、联系工作,随时向安保部报告各类情况。

(5)解说员及电瓶车司机:要做好电瓶车司机、解说员的接待培训,安排业务能力强的主管人员负责解说和接待工作。

(6)会所:要做好重要宾客来会所前的房间及餐饮服务准备工作,安排服务员重点检查房间的各类设备和设施的完好性。

(7)安保部:召开全体安管工作会,部署安全工作的具体方案,负责对园区内商铺、会所进行人员清理整顿,全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保持园区良好治安环境。对以上单位的外地务工人员三证(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不齐的,要求不得容留和使用。加强安全检查,重点对重要客人用房、会议召开的厅堂、用餐的餐厅进行仔细检查。收集各类信息,上报各上级主管领导。

4.安全工作预案:

(1)在会议、活动期间安排足够人员上岗,在园区入口、停车场、参观景点、会所安排岗位。

(2)加大会议、活动期间的巡视,注意发现可疑情况,对园区周边环境的乞丐、小贩、拉客卖淫等闲散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和打击,确保园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

(3)加强各主要部门的值班力量,对园区各场所、各部位加强巡视检查,注意发现可疑情况。

(4)监控室要利用监控设施严密监控会所区域、参观景点区域,发现情况立即上报安保部。

(5)配合政府部门来园区参观、考察会议的各项接待工作。

5.信息沟通与反馈:

(1)游客服务中心每天向安保部、接待活动领导小组上报接待情况和各项安排,安保部根据当天情况反馈给各上级主管领导。

(2)安保部每天派专人负责向各部门传达各项安全信息,各部门要认真落实。

(3)在会议、重大活动、接待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各部门应按照各类预案紧急处理。

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12cd4ed549649b6648d7474b.html.

【注释】

[1]齐霞.对广州亚运安保中突发事件应对的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04-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