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筹建管理公司,确定经营模式

筹建管理公司,确定经营模式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内容有会展场馆的选址规划,功能定位与平面布局,设计与竞标,及建设与经营过渡期必须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希望“以会促贸,以会引资,以会聚友,以会兴市,以会扬名”,并组建会展管理和协调机构,策划、组织、扶持会展活动,大规模兴建会展中心。《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称,随着大型展览场馆的不断落成,10万m2以上的场馆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

第1章 会展场馆建设期的管理

【本章导读】

本章介绍会展场馆建设规划的基本知识,并着重从会展场馆经营管理人员在建设期提前介入建设项目管理的角度,介绍如何为场馆落成后正式开业的经营管理做好前期的基础工作。主要内容有会展场馆的选址规划,功能定位与平面布局,设计与竞标,及建设与经营过渡期必须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

【关键词汇】

会展场馆 规划设计 前期管理

1.1 会展场馆概述

现代展览以1851年在英国举办的世界工商业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为起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性的展览都是以世博会为主要形式的。世博会的出现和发展,促使永久性展览建筑的出现并使之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中固定的展览场所;经济的发展也促使许多城市兴建了独立的展览建筑,用于举办国家性或地区性的展览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多数国家开始集中发展经济。博览会的形式由于包罗万象无法满足专业需求,且规模巨大,因而不可能频繁举行,与世界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专业化的固定展览受到贸易双方的欢迎,从而形成与世博会不同的另一种展览模式———固定主题的专业性展览。这时的展览建筑有大容量、高效率的特点,建筑选址将交通条件放在首位,多靠近城市商业中心或处于城市干道边,以便发挥商业贸易功能。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共同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主题,经济建设成为核心和关键。作为拉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展览建筑迅速崛起,并向多功能、多元化发展。各种商贸展览作为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最佳媒介,出现了与会议功能结合的趋势,会议成为展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此,会展建筑开始在建筑舞台崭露头角,并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超越了传统的展览建筑,进入高速发展期,受到世人瞩目。

会展场馆是指由从事会议展览活动的主体建筑和辅助功能附属建筑组成的大型建筑综合体,以及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由专业人员对会展场馆与设施设备进行管理,是保证会议展览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依托,其国际化、智能化、特色化的程度是会展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本书所指的会展场馆是指会议和展览功能兼备的会展中心的统称。单独具备会议或展览功能,以及其他功能为主(如体育场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青少年宫、剧场、艺术中心、美术馆、音乐厅等)同时兼备会议、展览功能的场馆都可以参照。

1.1.1 中国会展场馆建设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会展业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自成体系、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当今,日益繁荣的会展活动不仅引导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了制造业水平,而且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合作的道路,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是看到了会展业在提升经济发展和城市知名度方面的重要作用,许多地方政府都提出发展会展经济的规划。希望“以会促贸,以会引资,以会聚友,以会兴市,以会扬名”,并组建会展管理和协调机构,策划、组织、扶持会展活动,大规模兴建会展中心。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在“会展中心城市”“会展名城”以及“会展之都”的有近40个城市。会展中心项目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项目。

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过聚荣主编的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2)》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会展场馆总数为269个,总展览面积为1 118.89万m2,室内展览面积715.14万m2。24个为在建以及续建场馆,2011年新建成会展场馆17个,室内总展览面积为56.22万m2,总建筑面积179.67万m2[1]

2013年1月18日,在重庆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数据采集截至2012年9月30日的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约1 300家组展单位共举办2 185个经贸类展览会,其中近80%的展会面积信息汇总后约为5 212万m2,估算全国展会总面积约为6 500万m2。其中,10万m2以上的大型展览会达到71个。

近年来,在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下,中国场馆建设始终热度不减,不但北上广等核心展览城市的大型场馆正在加快扩建步伐,一些二、三线城市更是纷纷将建设场馆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和天津的国家会展项目规划展览面积接近或达到50万m2。武汉、重庆和成都等地也已经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大规模博览中心。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称,随着大型展览场馆的不断落成,10万m2以上的场馆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不仅城市之间的场馆竞争激烈,同一城市的不同场馆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2013年,场馆的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要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现象。

2012年全国共举办展会2 185个,涉及展馆161个。从数量上看,广东省展馆13个,约占全国展馆总数量的13%,居于首位;浙江省展馆10个,约占比为10%,居于次席;上海、山东和北京分别拥有7个展馆,分别约占比为7%,并列第三,如图1-1所示。

图1-1 2012年全国展览馆数量省份比例

从面积上看,广州展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为56万m2,约占全国总量的12%,居于首位;上海可租用总面积约为40万m2,约占比为9%,居于次席;北京可租用总面积约为26万m2,约占比为6%,居于第三位,如图1-2所示。

我国多数展览场馆都是具备举办会议和展览功能的会展中心,而全国范围内所有可举办各类会议的场馆面积,目前尚无较权威的统计数据。若不受规模、档次和专业化程度的限制(如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机构等为满足特定需要而建设的会议设施,它们可以是办公设施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栋独立的建筑,规模不一定很大,也可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对外承接业务),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小城市都有许多可举办会议的场所,可以说会议场所无处不有。

图1-2 2012年全国展览馆面积城市比例
(来源:中国贸易报)

1.1.2 中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存在的问题

(1)大型会展场馆偏少

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外,主要会展场馆可供展览面积超过10 万m2的不多(尽管场馆建筑面积很大),但在欧洲,中等规模的会展场馆一般其室内可供展览面积也在10万m2左右,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有可供展览面积达30万m2以上的“航母级”巨型会展场馆。

(2)配套设施不足

我国会展场馆在设计时普遍忽略辅助功能的设计与配套设施的统一规划,具体表现在停车场设计、货物装卸服务设计、餐饮中心与休息场所设计等。周边配套的商务、广告、仓储、酒店、娱乐、交通等方面的基本设施与服务功能也往往不够完善。

(3)智能化水平低

尽管近年来我国许多会展场馆投资巨大,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外观上,内在科技含量不高,智能化水平普遍偏低。少数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已有投入的会展场馆,却存在系统集成性差、监控点配置不合理、监控精度低、操作不方便、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4)出现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现象

一方面,展览场馆面积增长速度超过行业发展速度,使得全国平均场馆出租率一直徘徊在低位;另一方面,场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展览场馆供不应求,而其他城市的展览场馆的经营状态不佳,甚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展览场馆的使用情况出现巨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会展场馆的使用率偏低,部分超过30%,多数在20%左右。而且出现了规模越大利用率越低的现象。这说明我国很多地区在规划建设会展中心时缺乏对于会展市场的调研和必要的规划,致使场馆建设的规模超出了该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市场发展的需求。

2)发展趋势

(1)会展场馆建筑规模大型化

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会展场馆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不能适应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需要。近几年,建设和未来规划建设的会展场馆都趋于大型化,同时出于前瞻性的考虑,规划新建的会展场馆均有一定比例的预留地,以便将来扩建使用。

(2)会展场馆功能综合化

过去许多会展场馆的功能比较单一,通常以展览为主,仅有少量的会议设施或基本不具备会议功能。现在新建的会展场馆不仅有展厅,还有各类会议厅,是集展览、会议、商务、仓储、餐饮、停车、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会议展览设施。

(3)注重会展场馆的智能化

高科技在现代化会展场馆中得到充分利用。新建的会展场馆基本上都配备了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网络系统。比如观众、参展商电子登录系统,计算机查询系统等。此外,多媒体、同声传译系统等通信手段也都在会展场馆内得到应用。

(4)规划与设计更加人性化

现代化会展场馆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一是选址大都在城郊结合处,并将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和地形条件作为选址的三大要素;二是内部布局“以人为本”,尽量使会展场馆内部管理有序,如人货分流、各行其道等,方便参会者、参展商、观众及场馆工作人员;三是场馆设计“以人为本”,以方便、适用为原则。

(5)场馆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文明

当今,创建“绿色会展场馆”已成为新建会展场馆设计者必须遵循的准则,在场馆的选址与布局、造型与结构、建筑材料、内外部装修、设施设备等方面都无不突出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会展建筑综合体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建筑师通过大量的设计策略来影响能源需求,通过更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来架构系统内部的生态系统,同时注重与外部环境的融合,从各方面突显生态文明。

(6)政府仍将加大对会展场馆建设的投入

各地政府即便认识到本地不可能发展会展产业,也会将会展场馆设施当作公益性项目进行投资与扶持,因此,对会展场馆的投入将继续扩大,而不会缩小。

如《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2大事记”中记载的:2011年1月10日,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国家会展项目。根据商务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的《部市共建中国博览会综合会展项目的合作协议》,落户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国家会展中心,建设用地面积约1 560亩(1亩=666.67 m2),投资总规模约230亿元。此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20万m2,由展览场馆、综合配套设施和后勤保障设施组成。其中展馆展览面积约50万m2,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会展中心。

1.1.3 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作用

会展业的发展,能够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的形象,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场馆在会展业的发展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是一个城市会展产业结构中首要的组成部分。会展场馆可以决定举办哪些会展活动以及什么时间举办,其运营模式甚至可以决定城市会展行业的整体发展。归纳起来,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发展

尽管对会展组织者来讲,选择举办城市主要取决于该城市所处区域的产业基础、市场规模等因素,但一个先进适用的会展场馆条件无疑更是举办会展活动的硬件基础,会展场馆经营的准确定位是推进会展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例如,举办中国第一大展的“广交会”场馆,无疑是品牌场馆,每年在该场馆举办百多期展览会,对广州市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能够积极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

会展场馆不仅仅为会议和展览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其经营策略还关系城市会展品牌的培育。例如,由于在厦门举办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而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又为厦门本土培育新的会展项目品牌(台交会、石材展、佛具展、海西汽博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按照国际惯例,展馆存在着6个月内不承接相同题材展览的行业惯例。接哪些展不接哪些展,对展览品牌的成长甚至生存至关重要。

3)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

会展场馆的市场化运作有助于会展业的市场化经营。会展业市场化经营的主体主要包括会议公司、展览公司、展台搭建公司、展品运输公司、酒店、餐饮、礼仪服务公司等。如果会展场馆采用垄断性经营及提供垄断性展览服务,那么行业内的展览公司、装修公司、运输公司等经营主体就无法获得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及发展空间。

4)能够适度调控会展业的市场运作

政府对会展业的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展览项目审批方面。目前,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并最终取消展览的审批手续。在城市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对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国大中城市来讲,政府对产业的宏观引导及调控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场馆经营,能够给需要予以扶持培育的展览品牌以发展的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会展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5)能够大力培养会展业人才

作为会展市场主体之一的会展场馆,其专业岗位在会展行业中数量和种类最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场馆管理和会展服务专业化工作的圆满完成。国内许多会展场馆都高薪向各地招聘和自己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批批新的高等院校会展专业学生不断进入会展场馆实习和留用,大量的会展志愿者加入会展服务的行列,在为会展场馆输入了新生力量的同时为全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会展人才。因此,会展场馆的经营和运作,可以为城市会展行业吸引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并培养出大量本土的专业化人才。

6)能够强化城市的服务职能

会展业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效应,除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外,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催化作用。会展业作为一个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化城市的服务职能有积极推动作用,其中,会展场馆的带动作用不能低估。

1.1.4 规划与选址

1)会展场馆的规划

会展场馆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它不仅要满足公众参会、参观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公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特别是要满足观众和参展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活动的需要,这是会展建筑与其他建筑的显著区别。会展场馆是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它占用面积广,建筑体量大,一般均由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体组成,不仅直接构成城市景观,而且对整个城市及与该城市毗邻的广大地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会展场馆的规划一定要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按照会展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区位状况以及其他多种条件加以综合考虑。到底在一个地区要建多少座、多大规模、具备什么特色的会展场馆,这都应根据当地会展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研究决定。不管由谁投资建设场馆,其宏观规划都必须由政府来主持,要站在全国的高度来看待区域经济的特征,来确定会展中心的规划布局。在微观方面,场馆的规划设计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必须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技术论证来进行。具体说来,会展中心的规划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场址选择规划

①会展场馆在城市中的位置会影响会展的效果,如果把会展中心建设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营造成本必然很高,而且会受到日常繁忙交通的影响,造成人流、物流的不畅。国外许多现代化会展中心的场址一般都选在城郊结合部,并将交通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地形条件作为选址的三大要素进行论证,做到场址选择和市政、交通规划相吻合。会展中心虽然不宜建在最繁华的地段,但交通可达性必须要好。国外新建的及尚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均将交通条件列为选址的首要条件,一般要求场址靠近国际机场,并且有两条以上的高速公路从周围通过。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位置如图1-3所示。

图1-3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位置图

②会议场馆或者会议中心一般应该规划在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使与会者能够方便地到达机场、地铁站、码头、客运站等地方。度假式会议中心强调场地周围环境的优美;如果是独立的会议中心,则要考虑周边是否有配套的饭店来提供足够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会议场馆建设要引入环保概念,尽量减缓人为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及破坏。这就要求在会议场馆的建设规划中要对绿化指标、日常耗能指标等都要加以考虑,并尽可能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设置高效率的电器设备,建立完善的废物处理系统等。

(2)预留发展规划

会展中心的建设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的考虑。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和业务增加,一些会展中心将来很可能有扩建的需要。这时,如果没有预留地,就会成为场馆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一味地追求让会展中心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将其建在原本就很拥挤的市中心,就会给土地使用造成很大限制。一些会展中心就因为没有扩建余地而只能向高层发展,这会给货物进出、展馆地面承重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符合现代化会展活动的要求。

(3)内部布局规划

会展中心的内部布局合理可以使管理更有序,方便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布局设计要根据一般展会的内容、性质和室外环境的具体状况来确定。在会展中心的内部规划中最重要的是人车分流的场内交通系统,该系统要完善并符合人性化的要求。人可以在场馆连廊里行走,货物从专用通道里运送,要避免人流、物流交织在一起,从而影响内部交通。展览中心内部要设立独立的卸货区,并预留充分的展品传送周转区域,这能够极大地方便布展。还要设置足够容量的停车场,如果展览中心的规模较大,则展厅之间最好有免费的穿梭巴士或电瓶车,方便参观和组展人员快捷到达各展厅。还可以在展厅之间增设回廊互相衔接,形成宽敞的人流枢纽区域,使人流压力充分缓解。餐饮网点等服务机构要分布到各个展馆周围,便于展商、观众就近使用。另外,保留大片的绿地和专门的休息区,作为展商、观众工作或参展参会之余的休闲场所。这些部分的布局虽然是细节问题,但却能充分体现现代化会展场馆人性化服务的水平。

(4)展厅要素规划

展厅的规划要考虑的要素很多,比如,是否有柱子、楼梯间、出入口、天花板高度、灯光设置、冷气、暖气、压缩空气、地面承重等情况。其要素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展厅外观。展览中心的建造设计材料要体现功能性,要求展厅建筑本体坚固、耐用、美观,能起到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但外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国外的展览中心一般都很注重经济实用性,许多展览中心外观并不豪华,直接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看上去类似厂房或仓库,但展商和观众需要的设施功能一应俱全,非常经济实用。

②展厅面积。一般情况下,展厅内规划的展位数量决定了需要多大的净面积,在考虑展场出入口、通道、防火安全等因素的基础上适当放宽。通常展厅面积约为展示净面积的两倍,还要加上主办单位的工作场地或服务区等空间面积。展厅辅助面积太小会给人拥挤、局促的感觉,而太大又会给人一种冷清空荡、人气不旺的感觉。国外现代化展览中心的展厅较多都是单层、单体,单体建筑1万m2左右的展厅,最好呈长方形,观众不容易迷失方向,处于人眼的正常视觉范围内,又有长宽的比例。展厅最好可以自由分隔使用,所有展区的使用价值均等。例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即由多个面积相等的单层展厅组成。

③展厅的高度。通常与底层相比,展厅的楼层越高观众就会越少,这和展品进出的方便性及观众的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展厅最好是单层,层高应符合经营定位、展台设计、布展作业和展示效果。过低的天花板无法满足某些展览要求,如大型设备展等,它会阻碍较高的设备安置和演示,而且影响声音的发散和空气的流通。但是,超标准过于高大的展馆不但浪费建设投资资源和经营维护成本,又会使置身其内的参展商和观众产生渺小的感觉。一般来说,展厅的每层高度在10~15 m是基于一般展品展台设计的要求,比较适中。

④地面条件。地面条件包括地面状况和地面承重条件。大部分展场的地面为混凝土,如果铺地毯,在吸音和观展方面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地面的承重条件如何,决定了能否展示重型的设备,有些重型机械展对这方面要求就很高。在展品运输、展品安置和展品操作等方面均应考虑地面承重能力。展览中心必须提供分区的地面承重数据,以便于布展和保障展览活动的安全。如对地面承重条件有疑问,展览主办单位应在展品搬入前向展览中心查询,并告知参展单位。

除了以上几点外,在展厅规划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要加以仔细考虑,如出入口、卫生间、通道宽度等,这些部分规划得是否合理,与展览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型展览中心一般都在展馆入口处安放多台门口机,采用条形码、磁卡、电子卡等读卡过闸的管理方式,观众和来宾在进入展馆前必须先登记个人信息并领取卡片,方可凭卡进入。入口可分为一般观众、专业观众、工作人员入口等,便于管理及统计。在展厅中,要根据人流量设置足够的人员出入口,根据物流量设置足够的通往卸货区的出入口。这可以满足功能区分的需要,以及分解集中办展时的大量人流和物流。另外,紧急出口必须标示清楚,便于疏散。通道宽度关系到展品运输的场地安全,在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场内人流量、防火需要等因素。在展览期间一定要保证通道的畅通,不允许展品、废弃物品等胡乱堆放在通道上。卫生间也不容忽视,它是体现展览中心服务水平的重要场所,一要方便人们就近使用,二要时刻保持清洁,三要与展览规模相匹配。

(5)布展空间规划

展厅规划服务于展览活动,在布展时,展示设计的每个具体空间与展厅的整体规划将发生密切的联系。因此,展厅需要考虑布展空间规划问题。

展厅的平面规划应根据展示内容的分类划分各种陈列功能的场地范围,按照展出内容的密度、载重、动力负荷,结合总体平面的面积合理分配位置,确定具体尺度。同时,要考虑出入口、观众流线、客流量、消防通道等因素,结合展览会的性质特点,规划出公共场地的活动面积。

展厅的立面规划应在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展示功能的地面分区,考虑展线的分配,确定具体的展示内容和表现形式。要结合展示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展出场地现存的建筑结构、风格来实现空间的过渡和组织处理,考虑协调空间环境的方方面面。

总之,展览中心的场馆规划要以人为本,注意空间环境的开放性、通透感、有机性等,方便展览活动的开展,且给人以自由亲切的感知;尽量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积极运用高科技成果;各种设计必须与四周的环境达到协调,而且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会展场馆选址时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个优秀的会展中心场馆规划,应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但是规划不能超越现实,合理的规划离不开恰当的选址。

通常会展场馆建筑在选址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会展场馆建筑地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一个城市会议中心或展览中心的建筑规划,应服从该城市的总体规划,要与该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人口规模、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相一致。会展场馆建筑的选址、数量、规模和位置分布,均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②大型会展建筑是人群集会交流的公共场所,人流、车流、物流量都很大,为便于会展活动的进行,其选址应适当避开城市的闹市区,与城市中心应有一定的距离。在会展建筑的周围,应该道路通畅,交通方便,会展场馆的四周应与城市的主干道及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地铁、海运河运码头相通,而且要有足够的停车场地,便于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空间内快速移动、聚集和分散。会展场馆与周边交通示意图如图1-4所示。

③会展场馆是具有艺术鉴赏价值的建筑,因此,其选址应对环境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宜选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或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地段。在设计时要与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和发挥环境的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使展览建筑起到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在历史遗迹、名胜古迹等特定区域内修建的会展场馆,应考虑有利于保护这一特定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址。

图1-4 长春(a)、南宁(b)国际会展中心周边交通示意图

④配套设施要体现以人为本,在会展场馆建筑周围应有较完善的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如自来水供水系统,煤气供气系统,供热、供电系统,邮电通信和网络系统,环境卫生设施等。还需要有配套较全的具备各种档次的酒店,能满足参会、参展人员不同的消费水平;同时,应考虑设置较大型的购物商场、娱乐中心和写字楼。

⑤会展建筑要注意选择良好的朝向,便于会议厅、展厅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这样既便于公众参会、参展、参观,又有利于展品的保存和防护,也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有利环保。此外,展览建筑还要与城市的工业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受到污水、烟尘、噪声以及有害气体的污染。

⑥由于城市建设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会展建筑也应有较长远的发展规划。在会展场馆选址时就要留有足够的预留地,可先用作露天广场、露天展场、停车场、绿化用地、娱乐活动场所等,待时机成熟再扩建发展,根据实力分期建设,拓展经营项目和增值空间。有的则可结合城市规划,利用会展建筑对周边的开发所起的带动作用,将片区规划成城市的副中心。

⑦会展场馆是一个城市举办会展节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当今会展旅游已成为城市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参展参会人员安排所在地的会展商务旅游的要求,因此,选址时应考虑自身的景点效应与周边地区或景点旅游休闲环境的有机结合。

1.1.5 功能定位与平面布局

1)功能定位

当代会展场馆建筑在功能分布上,追求以会展活动为主的多功能配套服务的组合。在建筑表现上,追求一种生活化和商业服务气氛,并尽量充实、丰富和加强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会展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追求会展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相互融合,使会展建筑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展市场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经济总量等的制约。目前,国内有些新建成的会展场馆建设规模大、豪华气派,不愧是标志性建筑,但使用率不高,长时间闲置,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效益较差。主要原因是脱离当地实际情况,盲目建馆,片面追求面积大、装修档次高,贪大求洋、贪大求贵。这不仅造成使用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协调会展市场的难度。当会展场馆明显供过于求时,势必造成场馆之间的恶性竞争,搞乱了价格行情,如有些人形容的“五星级的场馆,大众化的消费”。而当会展场馆供不应求时,则会出现哄抬价格甚至要求客户签订霸王条款的现象。因此,一味追求会展场馆的建设规模与豪华皆非明智之举,国外的许多会展场馆建筑设计特别注重技术性、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国外的会展场馆建设,其面积大小均与当地的经济规模、容量和对外辐射力相结合,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展馆面积较大,一般超过10万m2,而多数受经济容量和辐射度的限制一般在4万~5万m2以内,并突出会展及相关的配套服务功能,确保使用率和经济效益。通常展厅的建筑面积应占整个展览建筑面积的40%以上。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科隆展览中心实景如图1-5所示。

会展场馆是为参会者、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服务的场所,因此,在设计和建造时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会展场馆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停车的条件,展会期间能够提供“一条龙”的服务。

会展场馆至少必须满足三类人员的需要:即参观和参会者;会展活动的主(承、协)办者和参展商;会展场馆的管理者。会展场馆的建设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应配备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各项系统以满足现代会议和展览的要求。

图1-5 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a)、科隆展览中心(b)实景

2)平面布局

会展场馆的建筑要求人流与货流和办公人员的出入不互相干扰,避免交叉;在规定的建筑面积内,规划各单项建筑的位置,布置横向与纵向的道路交通,安排广场、庭院、绿化美化设施,配置地下地上工程管线等,属于建筑的总体平面布局,它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基础。

(1)会展场馆的种类

我国的会展场馆按其建设与规划布局及功能结构形态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单体式和分体式两大类。

①单体式结构。单体式结构是指展览场所和会议场所及其他功能区合为一体的建设体结构,我国绝大多数的会展场馆都是单体式建筑。由于受“同一个会展相关活动都在一个屋檐下进行”的指导思想影响,许多地方的会展场馆都以单体式建筑来设计。例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同时创下两项“世界第一”(即单体展馆面积最大———39.5万m2;钢横架跨度世界最长———每个展厅的顶部由6个长达126.6 m的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钢管桁架支撑着,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横架)。又如,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6万m2,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10万m2,都是单体建筑结构的会展场馆,如图1-6所示。

②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是指同一个会展中心或会展场馆中的不同场馆相对独立建设、可分可合,展览场所和会议场所分开。采用分体式结构的一般都是以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场馆或会展中心,如,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等。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会展场馆有一些是分体式结构,但现在这种结构越来越少,一是由于分体式结构占用土地多,二是现在会议和展览的关系日益密切,展中有会,会中有展。

图1-6 单体式会展中心建筑结构

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一期工程(a)、东莞国际会展中心(b)一层平面图

不管是单体式结构还是分体式结构都各有特点,都必须要考虑经营成本,注意运行费用的节约。特别是单体式场馆设计时必须考虑分段隔离使用的功能,避免因单体规模过大,而小规模的会议或展览使用场馆时在照明、电梯、空调、保安、保洁等方面造成人力和能源的浪费,及转嫁给客户难以接受的价格等,国内有些单体式会展场馆已经出现类似的问题。分体式建筑结构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展厅分布图,如图1-7所示。

图1-7 分体式会展中心建筑结构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a)、贵阳国际会展中心(b)展厅分布图

(2)展览建筑的布局模式

集中对称式布局:把展览建筑的各个部分集中在一幢紧密连接的大楼之内,其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上,各群体建筑按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这种模式面积集中,节省用地,建筑主次分明,空间序列有较强导向性和纵深感,形式感比较端庄严谨、紧凑整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展览馆和博物馆较多采用这种布局,其不足是缺少变化。

并行式:各展厅相对独立并行布置于主要人流通道的两侧,装卸货部分位于展厅外侧或展厅之间,总体布局成鱼骨状。其特点是交通流线简洁,便于两侧展厅单独或联合使用,尤其实用于规模较大的会展中心。

环绕式:各展厅围绕中心庭院布置,中心庭院可作为室外展场或休息区,或把会议服务部分设置在这里为所有展厅服务,装卸货部分在展厅外侧。其特点是整体布局紧凑,人行距离短。但各展厅分别使用时灵活性小,易产生人流干扰,识别性相对较差。

串联式:各展厅顺次相连,人流通道位于展厅一侧。其优点是扩建比较灵活,分期建设对展馆的运营影响小,但人流路线长且复杂,需要增加入口和服务设施数量。

集中均衡式布局:展览建筑的各部分仍采取集中设置的方式,主体部分也位于中轴线上,但各群体部分不按中轴线做左右对称式排列,而是在中轴线两侧做不等量、不等距的排列,追求感觉上的效果。此布局突破了对称式布局的僵硬感觉,增添了变化和生气。

分散对称式布局:展览建筑的各个部分分别独立设置,不直接相连。其主体建筑仍安排在中轴线上,其余建筑群在两侧做等距、等量的排列。这种布局方式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还可以安排较多的绿地、庭院和活动空间,同时还有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

分散均衡式布局:这种布局方法与分散对称式布局不同之处在于布置群体建筑时不做等距、等量排列,而是做远近、大小、高低等不同变化的安排,求得感觉上的平衡。它在布局上较对称式布局有更大的灵活性。

分散自由式布局:不遵循一定中轴线的自由灵活的平面布局。大型博览会、展览会,因规模大、占地广,受地形地貌限制较多,而且这类大型公共建筑,人流量很大,也不便过分集中设置。这就需要把整个展览建筑按功能不同分为若干区域,使各区内的建筑保持相对的独立,组成一个灵活多变、活泼自由、疏密有致的总体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可以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在造型和体量上也可以高低错落,自由变化,形成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序列,给人以亲切舒畅的感觉。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如图1-8所示。

图1-8 香港国际会展中心(a)、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b)

(3)会议建筑的布局

在会议中心内,一般应划分出独立的会议区域,把会议区和餐饮等其他区域分开,尽量使会议室避开吵闹的地方,以便把干扰降到最低点,确保会议的效果。商务中心和会间休息区要靠近会议室,以便提供方便的服务。

为了给会议团体提供舒适的环境,会议场馆必须合理地规划和使用会议室的空间,使得会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规划和管理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会议室面积。会议室一般要大小规模俱全,大到可以容纳几千人的会议室,小到可以供几个人使用的贵宾洽谈室,以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团体的需要。对于某个特定的会议活动,确定合适的会议室面积时要考虑的因素有:预期出席人数,布局,所需视听设备数量和种类,放置衣架及资料的空间等。另外,会议场馆还应该设有一些可以使用气墙或者折叠隔离门进行拆分的会议室,这类会议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比较适合有分组活动的培训类会议。

会议场馆向外界提供的促销材料中应附有清晰的会议室平面图和效果图,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比例图上应标明会议室的尺寸、天花板的高度、各种最常用布局下的客容量,还有门、窗、柱子、电梯、电源、视频、宽带插口和阻碍物等细节。会议厅平面图如图1-9所示。

②座位和布局。会议室应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形式,如礼堂式、剧院式、教学式等,以适合不同种类和规模的会议活动。会议室的布局应显示座位的摆放类型。有时,会议室的使用率很高,同一个会议室常常在一天内有好几场会议,而且间隔很短。这就要求会议室布置时要考虑下一场会议的形式,确定布局是否一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最好能设法将相类似的会议排在一起,使所需要的人力和设备调整时间减到最少。会议厅座位平面图如图1-10所示。

图1-9 会议厅平面图

图1-10 会议厅座位平面图

③会议室用具。会议室用具主要包括桌椅、平台、讲台等。桌椅的设置要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会议有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与会者需要一直集中注意力,因此,桌椅使与会者感到舒适很重要。桌子一般的标准高度是60 cm,宽度最好能够随意组合,布置时以座位间隔舒适为原则。椅子要扶手椅、折叠椅等,要根据会议需要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高度和样式。平台使用在不同的场合,特别是为宴会和讲话者升高主席台的位置,其长度可以任意组合,搭建时需要仔细检查安全规定。讲台有桌式或地面式之分。要在讲台上准备好照明固定装置和足够长的电线,保证能够接到电源插口。要确保在顶灯关闭时讲台照明的电源不会被同时切断。讲台还要备有网络线供演讲者使用电脑和投影仪进行演讲。一般来说,永久式主席台允许安置供演讲者直接操纵灯光和视听设备的控制器,而便携式讲台适用于临时性布置,它只要配有音响系统并能够连接普通电源插口就可以了。选择会议室家具时要考虑家具的牢固性、耐用性,便于操作、储藏,不使用时应当可以摞在一起,为了避免过多的搬运和储藏,最好是购置多用途的会议室家具(永久式会议室的家具除外)。

总之,不论哪一种平面布局方式都要做到建筑与环境相统一,主体与群体相联系,人流、车流、物流互不干扰,强调其实用性,充分满足会展活动的各种需求。

1.1.6 会展场馆的建筑构成

会展场馆的建筑和设备,是会展场馆的基础设施,是举办会议、展览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会展建筑与设备是为会展活动服务的,有它特殊的功能要求。同时,会展场馆又是城市中主要的公共建筑,大型会展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与文明程度的象征,有时甚至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象征。会展建筑对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展建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建筑表现上,追求一种生活化和商业服务性气氛;在功能分布上,追求以会展为主的多功能服务,不同性质的场馆各有侧重,并应尽量充实、丰富和加强建筑的文化内涵;在展品展示方式上,追求欣赏式和参与式;在会展环境上,追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相互融合,使会展建筑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通常会展场馆建筑群的组成必须包括:

①展示陈列建筑(展览大厅);

②会议活动建筑(大小会议厅、多声道同声传译报告厅、放映厅、洽谈厅、接见厅等);

③仓储保管建筑(器材仓库、展品仓库、保税仓库、卸货平台等);

④展览工程设计制作车间(展具、展架、器材装配、布展工程、特装制作等);

⑤公共活动建筑(大堂、多功能厅、门厅、贵宾室、接待室、文体表演及庆典活动空间等);

⑥信息和新闻服务建筑(信息中心、新闻发布中心等);

⑦商贸建筑(购物中心、商务活动中心等);

⑧配套服务用房(海关、商检、银行、保险、邮政、快递、运输、出租、旅行社、票务、急救室、商务中心、综合服务部等);

⑨生活服务建筑(宾馆、饭店、餐厅和厨房、中西餐厅、快餐厅、清真餐厅、饮料间、小卖部、卫生间、物品寄存处等);

⑩行政管理建筑(办公用房、经营和物业管理用房、组委会办公用房等);

展馆设备工程用房(变电站、配电房、中央空调设备间、消防监控室、广播室、电话交换机房、空压机房、锅炉房、热源交换站、蓄水池、水泵房、污水处理站、智能化中心、洗衣房、保洁工作间、垃圾转运站等);

楼梯间、电梯间、公共过道、连廊等;

贵宾通道、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固定广告位(路牌、立柱广告、大型显示屏、会标灯箱等);

大型停车场(地下、露天);

广场、露天展场、广场文化活动空间、管理用房、公厕等;

门卫值班室、售票处、专业观众登记处、咨询服务处等;

……

会展场馆建筑分布图如图1-11所示。

图1-11 会展场馆建筑分布图

1.1.7 会展场馆的环境设计及环境设施

会展场馆环境设计是解决会展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过渡和协调的设计。它包括建筑物周围的绿化设计,道路设计,大门与围墙设计,园林、庭院与小品设计,室外空间的组织与设计和室外灯光照明设计等。

会展场馆的设计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而自然环境的设计又结合到会展场馆选址之中。在自然环境设计中,一般将展览馆分为展览陈列区、展览服务区、会议区、会议服务区、人流集散广场与后勤工作人员的生活区等几个部分。

在总的布局中,会展中心建筑基地覆盖率宜在30%左右,应留有适当的广场、道路和绿化带。主要出入口应便于人员集散往来,路线清晰、流畅。大型的会展场馆应有足够的群众活动广场和停车场。陈列品出入口应与人流出入口有一定距离,还要有停放场地,供装卸运输使用。人流、货流与会展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各自的出入口,一些大型会展场馆还要有贵宾接待室和出入口,防止不必要的干扰。

在具体的设计中,可结合室内、室外的陈列区设置一些雕塑小品、绿丛、树木、水池,由内到外,逐渐过渡到广场中。在建筑布局上,应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协调、统一,创造一个优美的建筑群体,美化城市。

在会展场馆建筑环境的设施中还应安排好室外照明设施,如大型灯柱、路灯、地灯、标志灯(含灯光指示牌)、建筑立面夜景幻光照明、建筑轮廓装饰灯。还有会展场馆的标志、大型立柱广告、路牌、广告橱窗等也必须一并统筹安排。会展场馆建筑立面夜景幻光照明效果图如图1-12所示。

图1-12 会展场馆建筑立面夜景幻光照明效果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八条指出:“举行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大型展览会,可以升挂国旗。”会展场馆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标志性建筑,经常举行重大活动,因此,国旗区在会展场馆的环境设施中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必须按照《国旗法》的规定设置旗杆和升旗。《国旗法》第十五条还指出:“升挂国旗,应当将国旗置于显著的位置。列队举持国旗和其他旗帜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之前。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在外事活动中同时升挂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旗时,应当按照外交部的规定或者国际惯例升挂。”国内会议展览活动举办期间通常升挂国旗和馆旗,有的以会旗代替馆旗;举办国际会展活动则悬挂各参办参展国的国旗。国旗涉及国家的尊严,旗杆和缆绳一定要牢固结实(通常使用钢丝绳,结构有手动和电动),同时要有专人管理。会展场馆国旗区效果图如图1-13所示。

图1-13 会展场馆国旗区效果图

1.1.8 设计与竞标

在规划与设计会展建筑时,不仅要把会议厅、展厅建筑作为主体优先安排,而且在安排其他配套建筑与设施时,也要紧紧围绕有利于会展活动的开展加以通盘考虑。

会展业发达国家建设的会展场馆都比较注重实用性,而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会展中心项目时,往往把它当成城市的形象工程,较多强调其外表的美观和设计的独特,忽略了主要功能与实用性,一味追求形象和标志性,造成许多浪费。会展场馆是大型的公共建设项目,建筑耗资巨大,在设计和规划中既要考虑标志性更要注重实用性,要将其建成有生命力的,能够长期保值和增值的,具有功能性与实用性的建筑,应广泛征求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和可行性调查,而不能仅由少数人决策的一时激情而仓促上马,顾此失彼而留下许多遗憾。

北京展览馆如图1-14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无疑是雄伟壮观的标志性建筑,但作为会展场馆,在场地和空间的利用、展厅布局、各项会议展览及配套功能和现代化程度等方面,与半个世纪后的现代会展场馆比较就显得有许多不足。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图1-15所示,建筑大量采用钢结构与玻璃幕墙,没有较多豪华的装饰,既经济实用又满足了各项功能需求,被业内称为实用型的会展场馆。

因此,展览场馆的建筑设计方案通常要采取国际竞标的方式,其过程也是建设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最后部分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筑设计方案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格式为案例供参考,以利于大家对会展场馆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场地环境,建筑设计总体内容和要求,总平面设计要求,配套项目用地规划要求及其他各个方面加深了解。

图1-14 北京展览馆

图1-15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1.2 会展场馆建设与经营过渡期的管理

作为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者,无论是业主或是以业内人士的身份在工程建设初期进入该项目,都义不容辞地要不断对会展场馆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满足今后经营管理需要的各项合理化建议。例如,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2000 年9月8日正式启用,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但从场馆建设初期的1997年开始经营管理人员就提前进入项目管理,总共对设计和施工单位提出了300多项建议,许多被采纳,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并为后来的经营管理奠定了基础。因此,经营管理人员提前介入场馆建设项目至关重要。

在抓会展场馆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必须着手为今后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做好许多前期的基础管理工作,大致有以下几大类。

1.2.1 筹建管理公司,确定经营模式

1)筹建成立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公司

①确定投资方提供的人、财、物及所赋予的责、权、利,拟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资料,正式向工商局注册。

②银行开户,与工商、税务、海关等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

③申请加入国内外会展行业协会,如中国展览馆协会、世界场馆管理委员会(WCVM)等,接受其专业指导和信息的传输,逐步与国际接轨。

④制订会展场馆的发展战略,编制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2)确定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

①组织机构设置,确定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

②确立会展场馆的空间管理、设备管理、服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的原则,草拟完善《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大纲》,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依据大纲,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③对即将采取社会化合作或外包的项目进行招标,并与所属管理单位进行谈判签约。例如,保洁公司、搬运公司、餐饮公司、花卉公司等。

3)各类专业人员的招聘引进

①根据会展场馆工程建设逐步转入建设与经营并举的过渡期,按机构设置适时引进相关专业人员,包括会展业务、场馆管理、报关、广告策划、机电设备管理、仓储搬运、器材管理、展位搭建、展厅维护管理、会议厅维护管理、商务、餐饮服务、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各方面人员(具备会展公司职能的场馆还要招聘会展策划人员),并分期、分批到岗。

②做好各岗位人员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包括会展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培训,熟练掌握所从事岗位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在实际运作前进行多次模拟演练。

③派出业务骨干参加有关专业会议和讲座,提高业务水平;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到海内外各先进会展场馆考察,组织一般员工到周边地区会展场馆参观,学习品牌展会的服务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会展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

1.2.2 用好开办费,测算日常运行费用

①会计、出纳人员到位,建立日常财务管理账套,制订会展场馆财务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②运行费用的预算,按照会展行业的特点,依据影响会展价格的构成因素,进行不同季节和不同会展规模等情况下会议厅、展厅运行费用的测算;保本点分析、经济效益分析、衍生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和模拟运行,找出最佳运行费用控制范围;测算并制定出开业初期的营销价格(含各种空间、器材、设备出租的价格)和策略。

③对划拨到位的开办费进行预算,制订使用过程中的审批和管理制度。

④从计划的角度,围绕会展场馆资产的保值、增值,制订经营目标规划和财务分析,将成本核算等提供给投资方或经营领导者作为资金控制和各项目的决策依据,并以此为依据,做好会展场馆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

⑤做好会展场馆的资金需求汇总和资金调度。

⑥根据场馆经营部门编制的展具展架及设备采购计划做出费用预算并严格把关,随着设备和器材的不断购入,建立已购设备台账。

1.2.3 做好会展场馆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①筹备成立会展场馆档案资料室,配齐硬件,健全各类档案管理制度。

②对工程建设期间的各种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确保会展场馆建设过程资料完整归档,将工程建设资料的移交作为竣工验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对各类人事、财务、行政以及经营管理的各种文件、合同资料收集归档。

1.2.4 空间资源的定位及试经营的准备

①完成会展场馆空间的规范编号并进行运营的规划。

②进行工程机电设备用房的合理分类和管理。

③确定会议室功能和所需设备器材。

④根据会展场馆经营公司的机构设置,对各部门办公用房的使用进行安排。

⑤根据经营和管理的需求,进行餐饮、商务、仓储、管理、行政后勤用房等各项配套空间的安排。

⑥组织对未开发的部分空间(如屋顶、露台、大空间过道等)及广告位(内、外墙可安排的位置)的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开始招租。

⑦编制空间综合利用计划和完善空间(工程、运营)管理制度。

1.2.5 做好工程设备管理工作

①确定工程机电管理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②全面进行各系统相关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及运行维护,以保证会展场馆所需能源、动力的供应及各项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建立三级管理体系(部门、系统、班组)和部分社会化合作项目相结合,借助社会化专业技术力量来弥补场馆初期专职技术人员紧缺的不足。

③组织技术人员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会展场馆的机电设备(设备台账、设备故障统计、设备的维修记录统计、配件消耗情况等)。

④建立相关的智能控制中央工作站。

⑤保持与设备厂商关于售后服务、外协加工、外协维修保养的联系工作。

⑥联系所在地相关单位(质量技术监督局、劳动局、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消防等)对规定检测设备(如电梯、锅炉、变压器、开关柜、消防设施等)的检查。

1.2.6 展具、会议器材、办公设备、添置设施的选型、招标采购

①为满足今后各类型会议、展览的需要,考察会展器材生产厂家,进行展具、展架、会议器材的选型、比价,拟订采购清单,进行招标采购。

②根据职能部门的划分和办公用房的装修情况,搞好办公用具、器材、消耗品的选型、比价,拟订采购清单,进行招标采购。

③根据场馆的规模进行辅助设备的选型、比价、招标采购工作,包括保洁设备、器材、消耗品、高空作业升降车、运输工具、搬运工具、车辆等。

1.2.7 搜集信息,跟踪项目,全方位拓展业务

①广泛搜集展会信息,加强与国内外办展机构、商协会的联络,对场馆获得的每一项会展项目信息都全力以赴尽力促成。

②开拓业务,争取更多机构的支持,提高展厅、会议厅的使用率,力求获得更多配套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具备会展公司职能的场馆,着手与有关单位合作或自行策划、组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与节事活动。

④视条件成熟情况,派人(或在当地聘请)成立驻首都、直辖市或海内外重要城市办事处及代理机构,拓展会展场馆的综合业务。

1.2.8 做好外联工作

①成立由国内外会展及相关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并加强联系,为会展场馆的定位和发展献计献策,确实发挥顾问的作用。

②加强与兄弟会展场馆及行业内相关单位的联系,优势互补,不断改进、完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③就当地会展业的现状与未来,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交扶持会展业发展的建议,争取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

④组织会展业研讨会或与会展业相关的活动,邀请海内外会展人士和专家共商当地会展业发展及会展场馆经营管理大计(如:1999年厦门会展中心落成前召开“会展业与现代世界经济研讨会”,2005年郑州召开“首届中国会展文化节”)。

1.2.9 进行CI策划、整体形象、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的建设

①尽快进行会展场馆CI策划,形成完善的CI体系。

②在专业媒体上策划会展场馆的宣传广告,建立会展场馆专门网站,并与业内相关网站链接。

③利用会展场馆工程建设期间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封顶、竣工等阶段,策划举办庆典活动,向社会各界和公众宣传会展场馆。

④对会展场馆的广告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和招租,力求创造更多广告项目的直接或间接效益。

⑤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建设期间进行宣传和追踪报道。

⑥编印会展场馆含各类服务项目和价格的宣传资料,发送给客户和相关部门。

⑦树立员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使企业的团队精神变为员工自觉的实际行动。

⑧组织各类综合知识的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使员工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同时具备较好的思想品质和优质服务的意识。

1.2.10 为试运行及首次正式会议展览活动的召开做好全面准备

1)为试运行做好准备

进行会展场馆的试运行,尽可能争取较大规模的一般会议或展览活动同时举办,满负荷进行软、硬件及全体员工全方位的磨合;机电工程部人员与设备安装单位人员同机跟班操作,掌握要领并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试运行期间或之前,必须进行消防演习,制订各种紧急事件处理预案,以保证会展场馆如期正式投入使用。

2)为会展场馆落成后首次会议、展览、活动的正式举办做好全面准备

首场会议、展览、活动对会展场馆的软硬件设施是一次真正检验,其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之大不可估量,必须确保成功。如果说会展场馆的硬件设施对满足会展活动的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已是毋庸置疑,那么,真正体现会展场馆管理水平的将是会展场馆全方位的服务。因此,搞好软件服务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让参会、参展客户和观众有耳目一新的认同,是会展场馆经营初期管理单位的中心工作。

①设立会展场馆服务协调中心,抽调专人负责场馆与主办单位、各参展团以及有关部门的联络,对客户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并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尽可能满足。

②配合主办单位,提供会展场馆的所有空间和设施设备器材,供组委会安排、选用。

③根据主办单位的需要,落实有关空间的布置,做好信息网络的服务工作、现场管理以及其他各项配套服务的展前筹备和展中管理工作,特别要做好消防和安全保卫工作,场馆各岗位全体人员全力以赴,确保万无一失,争取展会获得圆满成功。

1.2.11 关于工程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一项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竣工验收已做了明确的规定。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顺利进行,必须遵循项目一次性基本特征,按施工的客观规律和竣工的先后顺序进行竣工验收。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因承包的范围不同,交工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工程交付竣工验收一般按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全部工程竣工验收。

会展场馆落成交付使用的竣工验收是属于全部工程竣工验收,是指整个建设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建设完成,并已符合竣工验收标准,应由发包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档案部门进行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一般是在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的基础上进行。对已经交付竣工验收的单位工程(中间交工)或单项工程并已办理了移交手续的,原则上不再重复办理验收手续,但应将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作为全部工程竣工验收的附件加以说明。

对一个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竣工验收而言,大量的竣工验收基础工作已在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中进行。实际上,全部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工作,大多由发包人负责,承包人主要是为竣工验收创造必要的条件。

全部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审查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验收情况;听取各有关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的工作报告;审阅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情况;实地查验工程并对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工作和工程质量、试车情况等做综合全面评价。承包人作为建设工程的承包(施工)主体,应全过程参与有关的工程竣工验收。

尽管全部工程竣工验收的工作由项目发包人负责,但作为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公司在工程竣工验收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会展场馆的工程建设都是大型的重点项目,通常竣工后试用到通过验收的周期较长,因此,会展场馆管理公司必须要有专人参加验收小组,针对试运行中所出现的以及不同气候环境影响下出现的各种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报告工程总包单位,进行整改,并派专人跟踪,视其是否达到要求。

②所有工程建设的图纸资料,包括设备安装的全部档案资料,都必须完整交接归档。

③根据会展场馆启用运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报告投资方作为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标准是否应将工程尾款支付给总包单位的重要依据。

本章小结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必须懂得会展场馆在规划、设计、布局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懂得鉴别所参观过的会展场馆存在的成功和不足的方面;能对会展场馆各空间和设施的利用进行简单的规划;特别是能在会展场馆落成开业前实施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

复习思考题

1.我国会展场馆的建设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

2.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作用?

3.会展场馆的设计应该注重标志性还是功能性与实用性?为什么?

4.建设会展场馆时缺乏前瞻性会导致哪些具体后果?

5.会展场馆落成前要做哪些拓展市场的工作?

6.会展场馆的企业形象和广告宣传活动应在什么时候进行?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实 训

考察本地或就近地区会展场馆,对其选址、规划、功能、布局、设计等方面进行评价。

案 例

案例一 深圳会议展览中心建筑设计方案任务书

1)概述

深圳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为此,市政府决定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会议展览中心,促进深圳与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深圳会议展览中心,以展览会议为主,兼顾与展览会议有关的展示、演示、表演、宴会等功能。应能举办超大型展览(4 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或同时举办两个大中型展览(2 000个国际标准展位);会议主场馆多功能设置,应能容纳2 500人的会议场馆。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要求

①总用地面积及用地范围:196 545 m2

②建筑退红线要求和建筑高度要求:见《关于深圳会议展览中心规划控制指标的复函》;

③总建筑面积:200 000 m2(允许3%的误差);

④建筑覆盖率:≤50%;

⑤建筑层数:展览部分1~2层,会议及其他多层;

⑥绿化率:按中标方案定;

⑦工程估算造价:业主估算造价为15亿元人民币,包括环境、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

3)场地环境

深圳会议展览中心用地位于深圳市深圳湾填海区东片14号地块。南临滨海大道,面向深圳湾;北接白石洲路,背靠锦绣中华,距深南大道480 m;东靠侨城东路,隔路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相望;西为12、13号地块,其中12号地块为会展中心配套酒店、写字楼及公寓用地,与已建成的三大景区———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毗邻;此外12、13号地块以西,还有规划中的科幻世界。该区域将形成深圳市旅游、会展、商贸、办公等人流汇集的中心和标志性的旅游景区。

4)设计总体要求

①建筑布局合理。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等三大景区有机协调;与周边道路衔接顺畅;适应地方气候;造型富有创意,能成为21世纪深圳市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观光景点之一。

②充分满足展览、会议以及辅助服务等各方面使用功能的要求,有利于经营。

③便捷顺畅的交通设计;解决好大型会展活动参观人流与参展人流,参观车辆与参展车辆,货物运输车流的分流与集散;处理好会议与展览的人车流关系。

④优美协调的外部环境设计,创造宏伟开阔的室外广场和展场空间。

⑤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会议展览中心能随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断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5)建筑设计内容和要求

总建筑面积200 000 m2,各功能分区按以下要求设置:

(1)各功能区面积

展览部分:134 000 m2,其中:

展览厅:80 000 m2;可设国际标准展位4 000个。

展示厅:10 000 m2;按需要设置展示橱窗,用作展品常年展示。

以上均不含门厅、直接和间接的辅助区域等。

展览辅助区域:44 000 m2

(2)展览、展示厅功能要求

展览、展示厅按能适合举办各种类型室内大型展览设置,注重实用性,主要设备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①平面和空间结构。按二层以下设计,展厅最小柱跨度30 m×30 m,能按展览规模需要进行分隔组合,独立使用;80 000m2展厅共可分隔10个左右面积大小不等的独立展厅,最小展厅面积不小于4 000 m2,展厅布局能方便参观者通达任何展区;展厅最低净高:一层13 m,二层8 m;设置人员、货物分别独立的进出口和举办开幕式的场地;柱网按国际标准展位模数布置。

②地面。一层满足重型机械设备展负荷,地面承载力为5 t/m2;二层满足轻型产品展负荷,楼面承载力为1.5 t/m2。展场内按展位设置间隔6m的综合布线。

③展厅内交通:

a.各展厅人行、货运通道分流。

b.楼层间人行交通主要采用自动扶梯,辅助以步行楼梯和升降电梯;设计必须在人流聚散方面能处理最大人流密度。

c.展品运输采用货柜车直接开入各展厅内的方式,设计货柜车直接开入2楼展厅的专用坡道;在各独立展馆设置卸货平台和货口;楼层间设置部分专用货梯,用于小批量货物的运输。

(3)展览辅助项目与功能

①展厅主入口大厅:能容纳1 000人以上举行室内开幕式,设置登记咨询服务处、工作间、贵宾休息室、大型电子屏幕墙。

②各独立展厅门厅(过厅):能举办小型开幕式,设登记咨询服务处、工作间、休息处等。

③餐厅厨房:

配备能满足15 000人同时用餐(其中宴会2 000人、中西餐厅3 000人、外卖快餐10 000人)的餐饮设施。分项如下:

a.宴会厅:利用会议建筑部分的多功能厅,不单独设置。

b.中餐厅:能容纳2 000人就餐,分设各容纳300~500人、100~300人、50人以下的大、中、小餐厅若干间。

c.西餐厅:按容纳1 000人设置,分2~3间。

d.清真餐厅:按容纳100人设置,设专用厨房。

要求厨房及其工作间布置在下风向,紧邻各餐厅,尽量合并设置,考虑外卖快餐设施。

④展览工程制作场和仓库:用于展览布展工程、器材堆放、展品存放等;分布于各独立展厅。

⑤商场服务设施:包括商场、饮料、快餐销售点等项目。

⑥综合服务设施:包括洽谈间、会展组织者办公室、邮电通信、打字复印、印刷、运输、旅游票务、银行、海关等工作场地。其中洽谈间分布于各展厅,其余的可相对集中。

⑦行政办公区:3 000 m2

⑧员工生活区:包括食堂、休息更衣间、卫生间等,按500人设计。

⑨设备用房:包括安全消防监控中心、电话交换机房、中央空调机房、生活消防蓄水池和泵站、热源交换站、备用发电机房、污水处理、变电站、配电房、智能化中心、卫星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工作站等项目。

⑩卫生设施:包括卫生间、垃圾堆放场等。

(4)会议部分

会议部分16 000 m2,多层。

(5)会议厅(室)项目和工程要求

会议厅(室)8 000m2,不含门厅、直接和间接的辅助区域,能适应举行2 500人、1 000人、600人、400人以及200人以下各种不同规模的会议,举办表演、图像演示、小型展览展示、产品发布、专业技术推荐等活动。分项要求如下:

①多功能大厅:按容纳2 500人设置活动座位,可用隔声墙分割成2~3间;设延伸舞台、会议、演讲(8路无线同声翻译)设施,用作会议、宴会、时装表演、小型专题展览等。

②600座中型会议厅1个:固定坐席,设声光图像放映和投影屏幕、卫星电信、电视会议、8路无线同声翻译、电子投票系统等。

③400座中型会议厅1个:固定坐席,设投影屏幕,按普通标准配备设备。

④可组合式小型会议室、贵宾室40间,平均每间40人灵活间隔组合,容纳200人以下各种不同规模的会议;兼做临时办公室。1/5会议室配声、光、电信和投影设备及4路同声翻译系统。贵宾室为各会议厅配置。

(6)会议交通

人流交通主要用自动扶梯;设置部分升降式电梯和货梯;考虑贵宾通道;按防火规范设置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7)会议辅助设施

会议辅助设施8 000 m2,项目及功能如下:

①会前接待活动空间:为多功能大厅、中型会议厅配置,做登记、休息用。

②门厅、过道、工作间。

③仓库:主要用于多功能厅以及各会议室各种设备、家具的存放。

④其他辅助设施:包括卫生间等。

(8)地下室部分

地下室1层。与地上建筑合理对应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室。其中,地下停车场50 000 m2,停车1 500辆,其余作为辅助设施用房。对地下停车场人群进入会展场馆,在交通上应予以周密考虑。

(9)特别提示

①展厅、会议厅(室)面积必须保证,各附属设施面积和项目可以按国际标准酌情增减。

②餐厅、商务、商场、设备用房等辅助设施,在设置上尽量考虑兼顾展厅和会议两部分的服务。

③部分辅助设施可以考虑设置在地下室和夹层。

④应进行残疾人交通无障碍设计。

6)总平面设计要求

①建筑的主入口要求面向南侧滨海大道;同时,充分考虑沿深南大道、地铁从侨城东路、白石洲路进入的人群和车辆。场内交通与场外交通相衔接,与周边四条城市道路均有连接路口;人流和车流适当分离。

②室外展场30 000 m2

③中心广场15 000 m2,应能举行大型庆典、开幕式、集会、表演等活动;在中心广场适当位置设置旗杆。

④地面停车场10 000m2,停车500辆,含出租车上落区,车位分配可根据方案情况集中设置,也可根据不同功能分区按比例分别设置。临白石洲路一侧设为会展中心服务的公交首末站,面积2 000 m2

⑤货物堆放场、货车调度区、40个货柜车车位共10 000 m2,需满足大型平板车载货进出口货物集散要求。

⑥在广场上或建筑物上显著位置设大型电子屏幕一座。

⑦在各场地的声、光、电系统应满足夜间室外展览、布展、撤展和夜间庆典等功能,要使会议展览中心成为城市夜间主要景点。

7)其他要求

(1)智能化

充分体现建筑智能化和信息网络展览功能的要求。

(2)节能

①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②尽量避免阳光直接射入室内,降低空调制冷能耗。

(3)消防和环保

设计应能对消防和环保给予完美的解决。

8)配套项目用地规划要求

①配套项目用地,面积93 995 m2,位于12号地块。

②深圳会议展览中心配套项目包括:酒店建筑面积100 000 m2(1 000间客房);写字楼建筑面积20 000m2;酒店式高级公寓建筑面积30 000m2;住宅及其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50 000 m2。配套项目中的酒店、写字楼和高级公寓既可考虑布置在12号地块,也可考虑布置在14号地块合适的独立地段上,占地面积20 000 m2。住宅及其配套设施在12号地块。配套项目投资待定。

③配套项目不要求单体建筑设计,只要求表达清楚配套项目与会展中心的总平面布置关系。住宅应考虑附设一所幼儿园2 000 m2,一所综合市场2 500 m2

案例二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开工 投资200亿世界最大

2011年12月27日   来源:东方网

图1-16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开工仪式及效果图

东方网12月27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昨天上午,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开工仪式在上海市青浦区蟠中东路、诸光路以东的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北块展场举行,该项目建成后,将拥有40万m2的室内净展览面积和10万m2的室外展场,成为世界最大的展览设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共同为中国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筹)揭牌。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是商务部和上海市联手打造的国家项目,也是上海“十二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再过36个月,世界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就将在此竣工投入使用,带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会展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3年建成会展“巨无霸”

以四叶草为设计造型的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位于上海虹桥交通枢纽西侧,北至崧泽高架,东至涞港路,南至规划六路,西至诸光路,建设用地面积约1 km2,是由展览场馆、综合配套设施和后勤保障设施构成的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以展览功能为主,南块以展览、商贸、酒店及配套功能为主,总投资额在150亿~20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14年底建成。该项目建成后,将拥有40万m2的室内净展览面积和10万m2的室外展场,相当于2.5个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水平、最具竞争力的会展综合体。

商务部与上海市政府于2009年底启动了在上海共同建设国家级综合会展项目筹建工作,并于今年1月9日在上海签署了《部市共建中国博览会综合会展项目的合作协议》。项目公司中国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筹)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上海东浩集团于2011年7月合作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3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用地批准书、施工许可证等行政许可也在12月17日前陆续取得。

工博会等将移师此处

中国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筹)董事长王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广交会对城市商业、交通、旅游等行业的拉动效应已经达到1∶13.5,直接拉动GDP达329亿元人民币,同时还带动了几十万人就业。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在沪建成后,将以“内外贸结合、进出口结合、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合”为发展模式,打造以展览、文化、活动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具体办展计划包括:策划举办“中国博览会”(夏、冬两届)等特大型会展项目,与广交会实行错位;中国华交会、中国工博会将移师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举办;同时还将办好上海汽车展、电子展、家具展等专业展览会,并积极引进境外大型展览会,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极,并以此带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会展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将重点推进智慧场馆项目和智慧展会项目建设,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方式实现场馆各功能的协调运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方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和成本节约模式。

案例讨论:

根据案例一讨论该会议展览中心在整体规划以及各项配套项目方面分配比例的合理性。

根据案例二讨论部市共建的中国博览会大型会展综合体将对上海市以及中国会展业产生哪些影响?

【注释】

[1]该报告关于会展场馆的统计标准为:以展览为主要目的,其室内展览面积应在3 000 m2以上(包括3 000 m2);以举办会议为主要目的,相应会议中心举办的会议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