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部分内容

心理学部分内容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所述,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内容。首先,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事物的映象只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则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不断在人脑中形成各种映象之后,又会留下痕迹,痕迹的不断积累,则构成人们绚丽多彩的主观世界。

第十九章 心理学部分内容

19.1心理学的对象

人的心理活动及其现象是极其复杂、丰富多彩的,恩格斯曾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化学现象不同,心理现象是生命物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的。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这些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层次相关联的复杂的大系统。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当人们集中注意观察当前的事物时,即产生了感觉和知觉这样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事物个别属性和一般意义的认知。当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什么时,即产生了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以进一步获得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知。当感知过的事物已不在眼前时,在人脑中还会再次浮现该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表象在人脑中再加工改造的过程,即产生想象活动;想象乃是人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此外还必须看到,感觉、知觉、表象、思维和想象等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就是人对曾经过的各种事物大多会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并继续参与到各种心理活动中去。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记忆,记忆是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它也是人类极其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环境和教育的差异,以及自身各种因素的不同,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个别差异。上述这些差异,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个性倾向性。

与个性倾向性相关联,在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中,也常常反映着个人的许多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的人感知敏锐、思维深刻、想象丰富,而有的人则感知迟缓、思维肤浅、想象贫乏;有的人记忆速度快且保持长久,有的人则记得慢且易遗忘;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则善于抽象思维;有的人善于解决问题、富于创造,而有的人则遵循常规、不善开拓,等等。凡此种种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的不同,就形成了人们在能力或智力方面的个别差异。

有的人性情暴烈,易于激动;有的人则性情温和,不易发脾气;有的人反应迟缓,情感内向;有的人反应敏捷,情感外向;有的人情感深沉,动作有力;而有的人则心境易变,行动不定,等等。这些表现在情感、情绪等心理活动方面的不同特点,就形成人们在气质方面的个别差异。

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心理学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或简称个性。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述,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的,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

二、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

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即对心理实质的理解问题,是科学心理学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诸如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它依存于什么?它来源于何处等,这些问题既涉及根本的哲学观点,又涉及现代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

1.心理的物质载体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现象,它的产生需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从生物演化的历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生物演化到具有一定神经组织的动物机体才开始出现简单的心理现象。人脑则是生命物质发展的最高阶段,被称之为“自然的王冠”。

2.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

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主要是说明一切心理活动只有依附于脑器官及其机能才能实现,但这并不等于说人脑本身就会自动产生心理现象。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现实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的则是人生存的周围环境,即人的现实社会生活条件。人的心理对人生存环境依存性的有力佐证就是所谓“狼孩事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印度发现了两个让狼叼走养大的孩子,他们有健全人的大脑,但是他们脱离了人类社会,是在狼群里长大的,他们只具有狼的本性,而不具备人的心理。这两个狼孩虽然是人生的,具有人的一切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即具有产生人的心理的生物基础。但为什么变成了狼孩,没有相应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呢?显然,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直接造成的。

人和动物不同,人不是生活在纯自然的环境中,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和文化的许多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可以说,人的一生,从胎儿开始,其生活的经历就已经纳入了社会化过程。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表现在:

首先,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但人脑中形成的事物映象与它所反映的那个事物本身,二者性质是不同的。事物的映象只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则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例如,客观现实中存在一个杯子,它被反映在人脑中就出现了这个杯子的映象。前者是现实中实在的客体,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来喝水,而后者在头脑中出现的那个杯子的“映象”,则是观念性的东西,属于个体的主观映象,别人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用来喝水。

其次,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折射而实现的。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不断在人脑中形成各种映象之后,又会留下痕迹,痕迹的不断积累,则构成人们绚丽多彩的主观世界。因此,人们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就不会完全像镜子照物那样机械、呆板,必然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和特征以及个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带有个人一定的主体特点。譬如说,对于“夕阳”的反映,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惆怅、伤感的情调。同样对夕阳的反映,革命家叶剑英却写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佳句,表现出老当益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心理的主体性质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人和周围世界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是社会的积极活动者,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是在人积极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丰富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也不断认识着客观世界,改变着客观世界,创造着客观世界。最后必须指出,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感觉、知觉和思维活动;意识到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和行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评价,从而可以经常有目的地、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

19.2感觉和知觉

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等都是感觉。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又称感受性)是不同的。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所谓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结合。感觉信息是简单而具体的,它主要受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知觉则较为复杂,它要利用已有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同时解释这些信息,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整体。例如,我们听到身后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听到脚步声”是感觉,“熟悉的”是指已有经验,感觉信息与已有经验的相互作用,使我们产生了“谁来了”这种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个体觉察到的信息的80%来自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我们感觉到的客观事物都是有颜色的。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红橙黄绿等颜色的色调,是由光波的波长决定的。颜色的明度是由光的强度决定的,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光的强度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黑色。颜色的饱和度是由不同光波成分所决定的,光波成分越单纯,颜色就越鲜艳。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人类语言信息和其他与声音有关的信息主要就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其中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4000赫兹。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音调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普通人的说话声的响度约为60分贝。音色主要是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们听到说话声就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都有独特的音色。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性和疼痛等感觉)。其中外部感觉的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2.知觉的分类

A.按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B.按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触知觉。

C.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做错觉。人的各种知觉都存在错觉,其中以视错觉最为明显。

视错觉是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动错觉。运动错觉主要指似动现象,即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例如帕拉托制造的动景盘,当动景盘以一定频率转动时,就会产生小人连续舞动的效果,转动过慢时,只看到图案的转动,而不是连续的舞蹈动作。可见,似动知觉的产生和刺激出现的频率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和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相关,只有当第一个刺激所产生的感官兴奋尚未消失时便接着出现第二个刺激,两个刺激印象才能发生融合,不过对似动现象机制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无定论。

(2)线条错觉。线条错觉属于一种几何错觉,它在日常生活中是极其常见的。缪勒—莱尔错觉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两条直线上的两端箭头方向不同,看起来右边的直线长得多。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服装设计中也应用缪勒—莱尔错觉原理,产生身高变化的视觉效果。

img4

图19—2—1 线条的长短错觉

(3)自然错觉。自然界里的错觉现象,称之为自然错觉。最典型的自然错觉是月亮错觉,即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比月亮到正顶上时看起来显得大些。哈尔威和波林认为月亮错觉是由于头姿势的变化所引起的。然而,考夫曼和罗克的实验否定了这一观点。实验通过一系列反光镜把实际处于正顶上的月亮反射到水平线上,结果被试者对水平月亮大小的估计仍大于顶上的月亮。现在对于月亮错觉普遍认可的解释是:对月亮大小的判断依赖于一定的参照物。当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月亮前面的地形给人以一种距离遥远的感觉,使人产生月亮较大的印象。当月到中天时,没有已知大小的物体来作为参照物,月亮的大小只能依赖于天空的感觉距离,于是便产生较小的印象。

下面的图中的直线是平行的吗?

img5

图19—2—2

3.感觉现象

感觉现象有三种:感觉后象、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感觉后象: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感觉适应: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在视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例如,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在厕所待久了,就觉得里面的气味不太臭了。

感觉对比: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

例如,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灰色的正方形放在红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绿;灰色正方形放在绿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红。

4.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四个: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完整性、知觉的选择性和知觉的恒常性。

A.知觉的理解性:就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当一个知觉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倾向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这个对象,将它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可见,在知觉过程中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同时,语言在知觉过程中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当我们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时,往往需要用词来标志它;而且,当知觉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太明显时,语言就会帮助我们迅速利用已有经验弥补感觉信息的不足。

例如,右图中的墨点画的是什么往往看不出来,如果告诉你这是一条狗,狗的图形会立即成为你的知觉对象,你会觉得这确实像一条狗。

img6

图19—2—3 狗的墨迹图

B.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在完整性的知觉中,对象内部的关系起重要作用。

例如,一个人的画像,无论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只要画像中线条的比例不变,看上去总是像这个人。同时,在形成完整性知觉时,对象各部分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强的部分会掩蔽弱的部分。例如,有的山峰看上去像一个少女,并不是因为山峰的所有部分都像,而是山峰的突出的部分像少女的某个部位(如身材或脸形)。另外,整体性知觉离不开个体的经验,经验可以弥补知觉整体中不完整的部分。

C.知觉的选择性:指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从客观方面来说,与背景差别较大的、活动的、新颖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从主观方面来说,与个体当前的任务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符合个体兴趣、个体对之有丰富经验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img7

图19—2—4

D.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例如,一个熟悉的身材高大的人,我们不会因为他站得离我们远而把他知觉为一个矮子。通常,人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亮度的知觉均表现出恒常性。个体的经验是保持知觉恒常性的基本条件,儿童由于经验不足,对不熟悉的事物的知觉常随知觉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参照物,离开参照物,恒常性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当然知觉恒常性是有限度的,如果知觉条件变化太大,就不会有恒常性。

img8

图19—2—5

19.3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认知的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记忆的种类

记忆有很多种,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对见过的人和物、尝过的味道、闻过的气味等记忆。

2.动作记忆。是以做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骑马、游泳、打乒乓球等运动的记忆。

3.抽象记忆。是以语义或命题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童年时与小伙伴的友情,过了多少年还能记得等。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贮存时间、信息的编码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低,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信息由感觉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这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图19—3—1表示:

img9

图19—3—1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即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2秒;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不同内容的感觉记忆,其容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视觉信息的记忆容量大于听觉信息的记忆容量。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比短时记忆大。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丧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1秒),对这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所加工的信息有两个来源:

一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

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2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即5—9个项目。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可见,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也有人认为,如果组块较大,则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4—5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

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它的特点是:

1.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

2.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

3.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的形式进行编码,有时也以各种感觉形象的形式进行编码。前者如一个概念、定理的记忆,后者如一些生活情景的记忆。

三、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在1879—1884年间开创了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以来,心理学界对遗忘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遗忘规律。

干扰与遗忘的关系。

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就越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或不相似,则干扰则较小。

遗忘进程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

img10

图19—3—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从记忆材料的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遗忘。从记忆材料的长度来说,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

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便不再增长。从学习方式方面来说,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同时,能根据不同部分材料的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19.4思维

思维是人脑面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考”“想一想”等都是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一、思维的特征

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性。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例如,从众多物体中抽取出它们的数量形成数的概念。再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水烧开了就会冒出蒸汽,冬天里屋外的水就会结成冰。通过思维,人们就可了解,液态的水、蒸汽、冰都是水的形态,水的形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

思维具有间接性是因为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例如,早起看到雪,判断出昨天晚上下雪了。还有懂气象的人,看了卫星云图后,就能知道今后几天的天气变化。如果这个人不懂气象或他没有看到卫星云图,就不能推断今后几天的天气。

思维还具有问题性。问题是引起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当人们面临疑问时,总是倾向于消除这种疑问。这种倾向就推动了人们的思维活动的进行。同时,思维还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

二、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

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的小虫,看看它有何反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动作思维是技术能力的重要成分。修理工人就是通过动作思维来检修机器。

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布置教室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种方案,再选择最佳的方案。形象思维是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所必备的条件。发明家的新产品外观设计,画家对构图和色彩的构想都是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

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

2.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特点,可分为辐合思维、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3.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

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过的和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是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

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工程师研制出一种新仪器,都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它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

三、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其他的思维加工方式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

分析就是将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分解,以把握事物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例如,把神经系统区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将中枢神经分为脑和脊髓,将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间脑……;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又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就很清楚地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

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认知加工方式,是将事物的结构要素或个别的属性、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通过综合可以认识事物的各结构要素或各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以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和规律。

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部分、属性或特征进行比较。

比较的目的是要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异的关系,因此,比较也离不开综合。例如,到商店买电视机,总要先了解一下各种品牌的电视机的性能、结构、价格等特点,这就是分析。通过对不同品牌的电视机的特点一一对比后,还要结合在一起比较,这就是综合。通过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比较活动,才能最后决定买什么品牌的电视机。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方式。比较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决策活动中,而且广泛地表现在各种认识活动中。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将事物归于不同类别,并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与概括是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活动。

抽象就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例如,人们对各种钟、表的抽象就是将“能计时”这个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大小、形状等非本质的属性。

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例如,我们把“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意思是无论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只要它具有“由三条线段组成”和“封闭图形”这两个特征,就是三角形。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十分隐蔽,不易被人们发现。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分析问题就是明确问题中条件与要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人们可以明确问题的关键,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提出假设是具有创造性的阶段,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以适应问题的解决。

验证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验证假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这个假设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思维活动来检验。如对医疗方案、作战部署等,一般采用间接检验。但是其最终的检验还是要通过实践的直接检验。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四个:动机、问题情境、定势和原型。

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根据布里奇的研究,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的效率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个倒“U”形曲线。这项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特点影响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是先前心理活动的结果。如果新的问题与先前解决的问题相类似,则定势会促进新问题的解决,否则就会阻碍新问题的解决。

原型启发会促进问题的解决。原型就是指对问题解决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会使人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豁然开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人类正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就是因为它与人们面临的问题有某种相似性。人们可以将原型的某些特点,类推到所遇到的问题上,从而导致问题的解决。

19.5表象和想象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不同于表象,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1.表象的种类

(1)根据表象产生的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味觉表象等。

(2)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3)根据表象的创造性,可以将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2.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产生的形象在新颖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的科学发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画家的精美构思,都包含了创造想象的成分。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积极的幻想,如理想,对人能起到鼓舞的作用;没有现实根据,不能实现的幻想是消极的,是空想。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例如,看到蓝天上飘浮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起大草原上奔跑的羊群。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黏合、夸张、人格化和典型化。

黏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例如“猪八戒”的形象就是通过黏合而形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黏合加工方式。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象。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

19.6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

一、注意的特点

注意的特点有两个,即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例如,在看小说时,你的心理活动就指向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往往熟视无睹。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信息就不同。

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通常注意的集中性有两种含义。广义的集中性是指相关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如上课时,听课、看课本、记笔记都是集中于学习对象上的;狭义的集中性是指同一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如“注意听”“注意看”等。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有三种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例如,在安静的自习课上,突然一位同学的书籍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三是刺激的变化。活动的刺激比静止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的产生。其中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最主要的。能满足个体的需要,符合个体的兴趣的事物就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此外,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促进无意注意的产生。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例如,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观察两种相似植物的特点时所表现出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四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例如,你在对心理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心理学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这时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当你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时,心理学的书籍、杂志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你无须付出意志努力就能保持自己的注意,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

二是活动的自动化。例如,骑自行车活动中的注意就是一种有意后注意。平时我们在骑自行车时,很少付出意志努力,这是因为骑车已成了自动化的活动。

四、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成人能同时把握4-6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性的外部条件。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19.7人格理论

一、人格理论概述

(一)人格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一般认为,人格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人格的两种重要成分。前者是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它是人格中最活跃的成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个性倾向性一般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需要是最基本的个性倾向,是形成其他个性倾向的基础。动机是最直接地推动各项活动的个性倾向,其他个性倾向都须转化为一定的动机,才能为心理活动提供动力。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分,但又是可变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表现于一定的心理过程中,它对个体的心理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生物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

本我是人格结构的基础。它是由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欲望(如饥、渴、性等)组成的。本我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满足其欲望,而不管其欲望在现实中实现有无可能。

自我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的基本任务是协调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与现实之间关系。为了使本我的需要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得到更大的满足,它往往推迟满足某些需要,表现为对本我需要的控制和压抑。

超我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这些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就内化为个体的超我。超我代表了人格结构中的良知、理性的一面。它随时监视着本我的需要,当发现不符合理性或不符合行为规范的需要时,就警告自我,迅速地加以抑制。

可见,自我是本我、超我、现实世界三者的“仆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当三者相互矛盾时,就会产生焦虑。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是一种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个理论对人格结构的深层次研究,特别是强调本我、自我、超我保持相对平衡的观点,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认为,人格特质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倾向。人格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元,通过分析人格特质的特点,可揭示个体的人格结构。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

卡特尔还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从个体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是个体的行为表现。根源特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对个体的行为起制约作用的特质。例如,聪慧性是一种根源特质,它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我们可以根据其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间接地推测出来。这里,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就是表面特质。

卡特尔认为,每个人都具有16种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但是,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量的差异,才使个体之间表现出人格结构上的差异。

此外荣格的内外人格类型理论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等也很有影响。

二、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对于气质这种心理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气质主要反映了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在心理活动的速度方面,主要表现为知觉、记忆、思维的速度和情绪变化的速度等;在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的稳定性和情绪的稳定性等;在心理活动的强度方面,主要表现为意志努力的强度和情绪体验的强度等;在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方面,主要表现为内向或外向等特点。

应当指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除了受气质影响,还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目的、动机有关。例如,不论什么气质的人,遇到高兴的事,都会情绪高涨;遇到不愉快的事总会情绪低落。

2.气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

气质使人的全部精神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典型特点。具有某种气质的人,会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相同性质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例如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在争论时,会情绪激动;在探究问题时会急不可待地要了解探究的结果。

3.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通常,它不会因活动的情境发生变化而变化。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可能有所改变,但其变化很慢,几乎看不出其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禀性难移”。

4.气质具有天赋性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婴儿一生下来就存在着明显的气质差异。例如,有的婴儿生下来就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迅速;有的则比较安静,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缓慢。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在今后的游戏、学习、人际交往中都会表现出来。

(二)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希波克拉特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中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人体液混合物比例中血液占优势;黏液质的人体内粘液占优势;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黑胆汁占优势。希波克拉特用体液多少来解释气质的类型,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观察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所以,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为许多学者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

2.体型说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来的。他根据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按照人的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他把人的气质分为肥胖型、瘦长型等类型。肥胖型的人情绪不稳定,时而激动,时而心情沮丧,易患躁狂抑郁症;瘦长型的人孤僻、多思、沉静,易患分裂型精神病。事实上,气质与体型并没有必然关系。

3.血型说

血型说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气质与血型有关。古川竹二根据人的血型将气质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他认为,A型的人温和、稳重、顺从;B型的人感觉灵敏、善于社交;AB型兼有A型和B型的特点;O型的人志向高远、好胜心强,比较霸道。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气质与血型有必然的联系。

4.激素说

气质的激素说代表人物柏尔曼认为,人的气质是由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副甲状腺和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决定的。

例如,甲状腺型的人甲状腺分泌多,精神饱满、意志坚强、任性急躁;甲状腺分泌少,则精神易疲劳、反应迟钝。研究表明,内分泌腺的活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调节作用,因而对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影响。但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不能孤立讨论内分泌腺对气质的影响。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是巴甫洛夫提出的。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

巴甫洛夫发现,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过程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可以将个体的神经活动分为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兴奋与抑制能力强,其神经活动就是强型,兴奋与抑制能力弱,其神经活动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可以将强型又分为两类:如果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兴奋能力明显高于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转换的速度。根据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可以将平衡型分为两类:抑制与兴奋转换迅速的,叫灵活型;抑制与兴奋转换慢的,叫不灵活型。

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img11

(三)气质的心理特征

1.气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的心理特征就是区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通常,心理学用以区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有六项: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外倾性与内倾性。

2.传统的气质类型相应的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是指一类人所共有的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由于气质特征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组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气质的类型很多。但较为代表性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即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独特的气质特征。

多血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

黏液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

胆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

抑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具有刻板性,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严重的内倾性。

应当指出,实际上只有少数人是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类之间的中间类型。

(四)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气质的形成是受先天影响的,遗传素质相同或相近的人气质类型也比较接近。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的。如果在童年时期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或者在成年时期遇到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气质的显著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很缓慢的,甚至当条件适宜的时候,原来的面貌还会得到恢复。所以,有人说气质的变化可能只是一种被掩盖的现象,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方面,也都有其消极的方面,没法比较哪一种气质类型更好。例如,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豪爽,但脾气暴躁;多血质的人活泼敏捷,善于交际,但却难于全神贯注,缺乏耐心;黏液质的人做事有条有理,认认真真,但却缺乏激情;抑郁质的人非常敏锐,却容易多疑多虑。气质对一个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自己气质类型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气质中的消极方面。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这在生活中有大量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中,普希金是胆汁质的,赫尔岑是多血质的,克雷诺夫是黏液质的,果戈里是抑郁质的。可见,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也不会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但是,社会实践的领域众多,不同领域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就有了气质类型对工作适宜性的问题。例如,多血质的人宜于从事环境多变,要求做出迅速反应、交往繁多的工作,难于从事较为单调,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黏液质的人则相反,他们适合于从事耐心细致,相对稳定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正好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会感到工作得心应手,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不考虑气质类型对工作适宜性,将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给他带来烦恼,也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性格主要在环境中形成的,它包含着多种特征。不同气质的人在形成这些性格特征的时候有些比较容易,有些就比较难。

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遇到变化的环境,一个人怎样应付,能否自如,这是对一个人适应环境能力的检验。一般来说,多血质的人机智灵活,容易用很巧妙的办法应付环境的变化;黏液质的人常用克己忍耐的办法应付环境,也能达到目的;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在不顺心的时候容易产生攻击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抑郁质的人过于敏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挫折。

5.气质类型影响健康

由于不同气质的人情绪兴奋性的强度不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一般来说,气质类型极端的人情绪兴奋性或太强或太弱。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差,容易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我们对于这种极端类型的人应给予特别的照顾,具有极端气质的人也应该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尽量避免强烈的刺激和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

三、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1.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性格首先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认知活动了解到现实世界的一定对象或活动与自己需要的关系:有的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妨碍自己需要的满足。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形成一定的态度,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喜欢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并乐于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讨厌那些妨碍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的活动。

2.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偶然形成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还不能称之为性格,只有当它们巩固下来,成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或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才能称之为性格。

例如,一个学生因为偶然的原因而撒谎,我们就不能认定他“不诚实”。但如果他经常地撒谎,则可以认定这个学生具有“不诚实”的性格。

3.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体在后天获得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反映。性格中的许多特征反映了个体道德品质的好坏。一个性格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人,无论其能力大小,气质类型如何,都可能对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但如果这个人的性格是与社会进步相违背的,就会对社会产生危害,而且能力越强危害越大。性格中还有一些特征虽然与道德品质无直接联系,但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乐观与消极、勤奋与懒惰、勇敢与退缩、独立与顺从等。

(二)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个体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因而,性格的态度特征也是多方面的。好的表现如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诚实、正直、有礼貌、大公无私,有责任心和进取心、敢于创新、认真细致、自信、自尊、自强、自制、谦虚等;不好的表现如自私自利、虚伪、粗鲁,自我放纵、不负责任、懒惰、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粗心大意、自卑、羞怯、自暴自弃、骄傲自满等。

2.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也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认知特点的差异。在感知方面,有的人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有的则明显地受环境刺激的影响;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细节,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整体和轮廓;有的倾向于快速感知,有的倾向于精确地感知。在想象方面,有主动想象和被动想象之分;有广泛想象与狭隘想象之分等。在记忆方面,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善于形象记忆与善于抽象记忆之分等。在思维方面,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独立思考与依赖他人之分;有深刻与浮浅之分等。

3.性格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则情绪微弱,易于控制。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有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人则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在情绪的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大;有的人则情绪持续时间短,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小。在主导心境方面,有的人经常情绪饱满,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则经常郁郁寡欢。

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是主要的意志特征。自觉性是指在行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事先确定了行动的步骤、方法,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执行。与之相反的是盲从或独断专行。坚定性是指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克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坚定性相反的是执拗性和动摇性,前者不会采取有效的方法,一味我行我素;后者则是轻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计划。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辨别是非,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武断、冒失。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自制力相反的是任性。

应当指出,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的,也不是各种性格特征的机械的组合,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成为一个整体。首先,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例如自觉性强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坚定性和自制力。正因为如此,可以根据某人的一种性格特征推知其他的性格特征。其次,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组合。例如,一个懒惰的学生在教师面前就较少地表现这种弱点,而在父母面前则表现得较多。再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一个胆小的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会变得很勇敢。

(三)性格的类型

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性格结构中认知、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哪种占优势,可以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的人善于以理智来调节自己的言行,深思熟虑地解决问题。情绪型的人的言行受情绪支配,处理问题不冷静,但情绪体验深刻。意志型的人自觉性强,处事果断,勇于克服困难,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

2.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露,活泼、开朗、好交际、不善隐饰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不拘小节、社会适应能力强。内向型的人反应迅速、沉静、孤僻、不善交际、处事谨慎、思想和情绪不易外露、社会适应能力弱。

3.按照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强,有主见,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独立地完成任务。顺从型的人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弱,缺乏独立的思想观点,在情感上依赖他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奉权威,在没有权威的影响时,则顺从多数人的观点。

(四)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性格与气质作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其一,性格与气质虽然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并在人的活动中得到体现。但它们反映了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性格侧重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气质则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其二,性格与气质的形成条件有很大区别。气质是以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生理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只能改变气质某些具体表现形式,但很难改变人的气质。而性格则以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为生理基础的。虽然这种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是以先天的高级神经神经活动为前提,但个体的生活经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正是因为如此,从社会意义上讲,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好坏之分。

其三,性格与气质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同步的。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并逐渐在个体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

其四,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还表现在,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性格,而不同气质的人也可以形成基本相同的性格。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都与人的神经活动有关,因而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其一,由于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具体表现。首先,一定的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例如,胆汁质的人,由于其神经过程的兴奋强于抑制,因而容易形成果断、勇敢的性格特点;但由于抑制过程过弱,因而较难形成细致、谨慎的性格特点。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例如,不同气质的人都能形成勤劳的性格特点,但他们的性格的具体表现则会因气质的不同而不同。胆汁质的人表现为急切或迅速地完成任务;多血质的人表现为充满热情,灵活地完成任务;黏液质的人表现为不动声色、长期坚持地完成任务;抑郁质的人则表现为周密、细致地完成任务。

其二,由于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会改变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因而,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例如,一个胆汁质的人,可能在生活中缺乏耐心,但如果她是一位非常热爱儿童的幼儿教师,就会对幼儿非常有耐心。性格对气质的制约作用在教育上有重要意义。胆汁质的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急躁的弱点,多血质的人会改变自己不踏实的弱点,黏液质的会改变自己固执的弱点,抑郁质的人会克服自己情绪的波动。

19.8需要、动机、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一切行为产生的源泉,而需要只有转化为动机才能成为推动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

一、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1.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导致这种紧张状态的原因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譬如,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就会感到口渴,从而产生喝水的需要;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就会感到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需要得到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消除,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新的缺失或不足,又会产生新需要。

2.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

由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人对个体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反映。这种客观要求有的是来自内部,如口渴了就要喝水,这是由机体内部的要求引起的;有的是来自外部,如小学生为了实现老师或家长的期待,而产生搞好学习的愿望。这些要求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都指向能满足生存和发展要求的一定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没有的。例如,口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

人的需要在指向一定的对象时,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具体表现为对满足需要的方式的选择。例如,饿了要吃东西。但具体吃什么东西,人们往往都有各自的选择。有的人随便吃块面包就行了;有的人还要求色、香、味俱全。一般来说,个体满足需要的经验、个体的爱好和价值观、个体生活的文化习俗都会影响个体选择一定的对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因素,但需要是最根本的,其他的动力因素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动。可见,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相联系,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如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动等的需要。自然性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类需要。但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生产劳动生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和个人特点的制约。

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信、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要,又包括对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人体的物质需要既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社会性需要的内容。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容。

精神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不断发展。人类对劳动和交往的需要是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这些需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神需要有高尚与低级趣味之分。高尚的精神需要可以使人不断取得进步,而低级趣味的精神需要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歧途。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 H.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img12

图19—8—1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最基层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如个体对食物、空气、睡眠、性、母性等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其他需要被生理需要掩盖了。古人说“衣食足而知礼仪”,就是这个道理。

2.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指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一般而言,当生理需要满足以后,安全需要就随之产生了。但在面临危险或威胁时,人们会把安全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的安全需要是基本得到满足的。但我们依然能看到表现安全需要的现象。如在房子上安上防盗门窗;喜欢稳定的工作;避免从事危险的工作;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注意食品、药品卫生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人交往,并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例如,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在前两种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产生的。

4.尊重需要

个体在前三种需要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需要。尊重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如自强、自信、自主、支配他人、胜任工作、取得成就等,都是自尊的具体表现。他尊是指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追求名誉、地位、尊严、威信、获得别人承认、引起别人注意和欣赏等,都是他尊的具体表现。

5.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艺术家要创作,科学家创造发明,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些都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自我实现需要是在其他需要都基本满足以后才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二、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

1.动机的功能

动机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有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爱集邮的人,看到一张精美的邮票就会产生占有它的动机。个体一旦产生这种动机,就会想方设法买到或用其他物品换到这张邮票。这里的“买”或“换”的活动就是在“占有”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如果没有这种动机就不会产生“买”或“换”的行为。动机的指向功能就是指动机使人们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一个人有了想吃东西的动机,他的活动就指向食品,他会去寻找或购买食品。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会到书店买书或去图书馆借书。当活动产生以后,如果其活动指向了个体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会加强,这种活动就能继续下去;如果其活动偏离了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得不到强化,这种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这就是动机对活动的维持功能。

2.动机与活动的关系

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十分复杂。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活动应指向能满足个体动机的对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动机与活动具有一致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活动来推测其动机的性质和水平。根据个体活动的对象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内容;根据其活动的显著性,推测其动机的强度。例如,个体有了学习动机,才会看书、思考;而学习动机越强,他看书、思考就越刻苦。但动机与活动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动机与活动是一一对应的。

首先,动机与活动的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相同动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活动目的。例如,许多人具有“为国争光”这种动机,有的人通过刻苦训练,认真比赛,取得好的比赛成绩来为国争光;有的则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为国争光。同时,具有相同目的的人则可能有不同的动机。许多人在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学习,其中,有人想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有的人想将来有个好工作,有的人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

其次,动机与活动的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一般来说,动机与活动的效果是一致的。良好的动机一般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但在现实生活中,动机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例如,有的儿童想为父母做一点事,帮着洗碗,结果不小心把碗打破了。

(二)动机的形成

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一旦有了需要,人们就会设法满足这个需要。只要外界环境中存在着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对象,个体活动的动机就可能出现。例如,一个腹中空空行路的人,就会产生吃东西的需要。如果发现了食品店,其想吃东西的需要就会转化为购买食品的动机。

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较弱时,人们只能模糊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需要叫意向。由于意向不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推动人们的活动,形成活动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叫愿望。只有当人们具有一定的愿望时,才能形成动机。当然,个体的愿望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诱因的作用。否则,只能停留在大脑里。例如,一个人无论多么想读书,如果没有读书的必要条件,他读书的愿望就不能付诸行动,也就不能形成读书的动机了。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想买衣服的人,看到商场陈列的服装,就可能产生购买的动机。商场里的服装就是购买活动的诱因。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因此,诱因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儿童被同伴群体接纳,可以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里,同伴群体的作用就是一种正诱因。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考试对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意味着自尊心的伤害,因此,他们往往采取种种方式以逃避考试,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在这里,考试作用就成了负诱因。

已形成的动机推动了个体的的活动,而活动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随后的动机。

(三)影响动机形成的因素

1.价值观

价值观是由个体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所构成的观念系统。个体的兴趣、信念、理想是价值观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价值观是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个体需要系统的反映。人们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一方面,需要本身有强弱之分;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一部分需要能够满足,有时,满足某种需要是以抑制其他需要为前提的。这样,个体就逐渐形成了各种需要按强弱的程度组成的一个需要系统。这个需要系统为个体所意识到,就成为一定的观念系统,亦即价值观。它从整体上控制着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评价。

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它对需要的作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它可以抑制或延缓一些需要,同时激活或强化另一些需要,从而影响个体的动机。

2.情绪

情绪是个体对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当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就会出现高兴、快乐等积极情绪;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需要的满足一再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悲痛、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

情绪对已有的需要有放大的作用。愉快的情绪加强已有的需要,大大提高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而不愉快的情绪则削弱已有的需要,抑制个体活动的积极性,降低活动的效率。

3.认知

一项活动是否值得做?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动机。因此,认知是影响个体动机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阿特金森、班杜拉等,其中班杜拉的研究认为个体的期望大小与其自我效能感有关。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自己从事该活动的能力进行的估计。这种估计是主观的。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遇到困难能坚持不懈,情绪饱满。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则相反。

4.行为的结果

动机作用产生的行为,其结果对动机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行为结果的成败对动机有重要影响。成功的结果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加强已有的动机;相反,失败的结果则会削弱已有的动机。其次,行为结果的及时反馈对动机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及时知晓行为的结果既能使个体发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增强活动的热情,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个体不能及时知晓行为的结果,则行为结果的反馈作用就会减弱或消失。再次,他人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对动机有重要影响。表扬和奖励等正面评价对已有动机有强化作用,批评与惩罚则对已有动机有削弱作用。

(四)动机的种类

1.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

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人的行为实际上由不同重要性的动机构成的动机系统决定。在这个动机系统中,主导动机可以抑制那些与其目标不一致的动机,对个体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非主导动机则起辅助作用。

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例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责任心、上进心等,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有的儿童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表扬和奖励,避免受到批评和惩罚,这种学习就是外部动机。相对而言,内部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增强;而外部动机则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

应当指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个体的许多社会性动机就是通过外部动机转化而来的。

3.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性动机则是与较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例如,学习语言,有的只是为了考试取得一个好分数,有的则是为了将来能很好地使用语言这个工具。

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的划分是相对的。与一种动机相比是近景性动机,而与另一种动机相比则可能是远景性动机。

4.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个体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如,饥饿、渴、排泄等都是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如劳动动机、创造动机、交往动机、兴趣、成就动机等都是社会性动机。严格地来说,由于人类生理需要的满足要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因而,人没有纯粹的生理性动机。例如,吃饭本来是满足人对食物的需要,但朋友之间的请客吃饭,就不单纯是为了果腹,而包含一定的交往动机。

(五)动机的相互作用

人在同一时间往往有多种动机,这些动机有的是目标相互一致的,有的则是相互矛盾或对立的。人的行为到底由什么动机决定,主要取决于这些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

1.动机的联合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例如,个体有在将来找到好工作的动机、有喜欢学习的动机、有追求当前物质利益的动机,而取得好成绩是这些动机的共同目标。这些动机就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学习活动。

在几种相互联合的动机中,强度最大的是主导动机。它对其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主导动机有凝聚作用,将相关动机联合起来,指向最终目标;同时主导动机还决定个体实现具体目标的先后顺序。其次,主导动机具有维持作用,将相关动机的行为目标维持在一定的目标上,阻止个体行为指向其他目标。非主导动机的影响力较小,但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非主导动机可以增强或削弱这种动机联合的强度。

2.动机的冲突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时,这些动机就会产生冲突。如果几种相互对立的动机在强度上差异较大,强度较大的动机很容易战胜其他动机,而成为主导动机,这时的动机冲突就不明显,不易为人们所察觉。如果几种相互对立的动机在强度上差异较小,这时的动机冲突就显得十分激烈。通常,动机冲突是专指这种较为明显的两种动机之间的冲突。常见的动机冲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如,晚上既想看书,又想看球赛。这就是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例如,冬天,有的人既怕寒冷,而不愿早起;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这就是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又必须作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就是指趋避冲突。

(六)学习动机与学习

1.学习动机的概念

我们把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起的,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可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它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必须朝向什么方向努力。其次,学习动机还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在长时间的学习活动中保持认真的态度,以及有一种坚持把学习任务胜利完成的毅力和决心,而那些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则缺乏学习行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再次,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学习动机较高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较好。当然,学习动机过高学习效率也会下降。

学习和动机的关系。

虽然一般来讲,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动机与学习结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有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高,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这种现象并不否认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只能说明动机并不能代替学习本身。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卷入认知过程而只能是间接地增强与促进学习效果。学习要通过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各种中介因素而实现。因而不能仅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推断动机作用的强弱。

2.学习动机的心理结构

学习动机的心理结构主要指两个方面: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需要是反映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得到满足的心理倾向。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生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从需要的作用上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学习需要对学习的作用,就称为学习内驱力。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学习期待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是成绩,也可以是奖品、教师的赞扬、名誉、地位等。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奥苏伯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三种内驱力就是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有所不同。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但是学生对某门学科的认知内驱力,并非来自于天然的好奇心,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成功的学习经验可以增强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可见,认知内驱力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研究表明,认知内驱力在课堂学习中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对学习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一定成就看做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因为一个人赢得的地位通常是与他的成就水平或能力水平相称的。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个体地位的高低,同时又决定着自尊需要满足与否。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研究表明,具有高度附属感的学生,一旦得到长者的肯定或表扬,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反之,如果他们的某些努力暂时得不到师长的赞许,有时会丧失信心,甚至学习积极性下降。

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随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以求得好成绩,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开始从父母转向同龄伙伴。在这期间,来自同伴和集体的赞许和认可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首先,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与子女的学习期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即家长对子女要求较高,则子女自己的学习期待一般也较高。

其次,学习期待还与原来的学习成绩有正相关。一般说来,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相反,失败的经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期待。

再次,学生在班级中的成绩名次也会影响他的学习期待。优等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之上,因此其学习期待一般较高;中等生处于中间的地位,一般安于现状;而差等生,其学习期待常常显示出不符合实际的现象:差等生由于缺乏成功经验,其学习期待日趋降低。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也会对学习期待产生影响。教师对学生较高的期望水平,会使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评价,自信心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期待,以致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心理结构中的两个基本成分,二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另外,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因为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学习期待。学习期待则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个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要,即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4.学习动机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以下方面: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习的自觉性。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从而形成间接的远景性的学习动机。要使学习目的性教育有成效,就必须与具体的学习目标相结合,避免空洞的说教。例如,一位教师在讲“相似三角形”时,开头先说了几句导言:“学过了这一节,不上树可以测得树高,不过河可以量出河宽”。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动机的迁移是反映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来。教师应注重挖掘那些学习目的不明确、体验不到满足学习需要的愉快情感、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在体育运动、文娱表演等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因素,引导他们把这些积极因素与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还有就是要培养学习兴趣。

三、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为兴趣,兴趣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

(二)兴趣的作用

要使儿童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就要善于培养儿童的兴趣。广泛的兴趣,使人精神生活充实,并能应付多变的环境,兴趣使人充满欢乐。

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

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有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谁,持久地从事一项无兴趣的活动,不仅难以成功,而且有损身心健康。

(三)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孩子喜欢玩“开汽车”游戏,我们可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诱发他们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汽车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培养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

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19.9智力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一、智力结构理论

(一)智力的定义归纳有如下几类: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是智力测验的创始人,他认为: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是智力的三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推孟也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代表智力水平。智力高的学生,学习快,获取和保存知识多;智力低的学生,学习慢,获取和保存知识少。有人认为,智商在105以下的高中生不易考取大学,智商在120—125的高中生可考取理想的大学。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儿童认识的发展就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逐步完善和日益智慧化的过程。这一类解释认为,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智力高的人能很快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智力低的人则相反。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把智力看成是一种整体的能力,是各种基本认识能力的综合。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与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对智力的定义反映了这种认识。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一个假设的结构,它是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并有效地处理周围事物的整体能力。朱智贤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抽象的概念,离开智力测验几乎无法了解智力的含义。这是一种操作性的定义,对智力的内涵并没有作出规定。例如,弗里曼指出,智力就是运用智力测验所得到的东西。希尔加德指出,智力是智力测验测定的结果。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智力究竟由几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因素,有人主张二因素,也有人主张多因素,形成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了解这些理论,对于了解智力的本质,深化我们的认识都是必要的。

1.单因素论

主张智力单因素论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智力上有高低,但智力只是一种能力。例如,高尔顿、比奈、推孟等人都主张智力是单因素的,他们编制的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一种智力。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又称G因素,是在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另一是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的智力活动中所必备的因素。二者相互联系,完成任何作业都需要G因素和S因素的结合。例如,完成一个算术推理测验需要G+S1,完成一个语言推理测验需要G+S2;完成第三种测验则需要G+S3。由于每种作业都包含各不相同的S因素,而G因素则始终不变,因此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和关键,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的。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推理能力(R)、计数能力(N)、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能力(S)和知觉速度(P)。瑟斯顿为此设计了智力测验来测量这七种因素,测验结果与他原来认为各种智力因素之间彼此无关的设想相反,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例如,计算能力与语词流畅相关为0.46,与语词理解相关为0.38,与记忆相关为0.18。事实说明,各种智力因素并非彼此无关,而是存在相互关联的一般因素,这就与二因素论接近了。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五个因素;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四个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六个因素。把这三个变项组合起来,会得到4×5×6=120种不同的智力因素。吉尔福特把这些构想设计成立方体模型,共有120个立体方块,每一立体方块代表一种独特的智力因素,如图19—9—1。

img13

图19—9—1

1971年,吉尔福特将智力加工内容中图形分为视觉和听觉两部分,智力因素为180种。1988年他又将智力活动过程中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部分。至此,将智力分解为180种元素。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当前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智力理论。它对我们认识智力结构的复杂性,把握各智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对智力结构进行深入细致地讨论,都具有积极意义。

5.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了智力层次的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其次是言语—教育能力和操作与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其实,阜南的智力层次理论是在斯皮尔曼的G因素与S因素之间增加了两个层次,是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深化。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从时间上看,流体智力在人的成年期达到高峰后,就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衰退,而晶体智力自成年后不但不减退,反而会上升。如图19—9—2。

img14

图19—9—2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分理论:情境分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分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其中,智力成分结构有三个层次,元成分是高级管理成分,其作用是实现控制过程,包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计划、鉴别和决策;操作成分,其作用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认知加工操作,如编码、推断、提取、应用、存贮、反馈等;知识获得成分,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学会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三元智力理论是现代智力理论的代表之一,它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契合,使智力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为今后的智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二、智力发展的年龄变化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匀速直线前进的。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匀速直线前进的。

一般说来,出生后的前五年智力发展最迅速,5—12岁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增长,12—20岁智力缓慢上升,到20岁左右智力达到高峰,这一高峰期一直持续到34岁左右。然后直到60岁,智力缓慢下降,60岁以后,智力下降迅速。当然,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表明了这样一个结果:智力的绝对水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它的增长与年龄的增加不是线性的关系,从总体上讲,是先快后慢,到一定程度停止增长,并随衰老而呈现下降趋势。

各种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它们在发展的速度、高峰期范围、衰退时间方面都不相同。

迈尔斯等人研究发现:知觉能力发展最早,在10岁就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到17岁,从23岁便开始衰退;记忆力发展次之,14岁左右达到高峰期,持续到29岁,从40岁开始衰退;再次是动作和反应速度,18岁达到高峰期,持续到29岁,也是从40岁开始衰退;最后是思维能力,在14岁左右达到高峰期的为72%,有的18岁达到高峰期,持续到49岁,从60岁以后开始衰退。智力何时出现衰退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的不同,还取决于个体的状况。一般说来,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且停止较早,智力高的人发展速度快,停止的年龄也较晚。通常身体健康、勤于参加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人,智力会衰退较慢。体弱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脑部有疾病的人,智力才会迅速衰退。

(一)水平差异

智力的水平差异主要用智力测验来研究并用智商(IQ)值来表示。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在同龄人口中,人们的智力水平不同,有的智力高有的则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的智力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一个智力水平不断增长到稳定最后又逐渐衰退的过程,而且不同的智力因素,其发展的速度也很不相同。

1.同龄人口中智力的分布

据研究,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智力很高和智力很低的人都是极少数,而智力中等的人占绝大多数。图19—9—3表示在同龄人口中智力分布是一个常态曲线。

以下是按韦克斯勒智力分类法,各智力水平类型及人数分布情况。

标准的常态分布曲线是两侧完全对称,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智力分布曲线的两侧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智力低的一端范围较大,即智力低下的人比智力高的人为数略多。这是因为人类智力除按正常的变异规律分布外,还有许多疾病可以损害大脑,导致智力低下。但是,智力是可以变化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天才也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而培养;而与生物工程相关的脑科学的开发将使白痴在人类中逐渐消失。心理学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时,通常采用超常、中常、低常的概念来概括儿童智力水平的三个等级。

WAIS智商分配曲线

img15

图19—9—3

WAIS智商分类

智商占人口的百分比类别

130以上2.2非常优秀

120—1296.7优秀

110—11916.1中上(聪明)

90—10950.0中等

80—8916.1中下(迟钝)

70—796.7临界迟钝

70以下2.2智力缺陷

(二)表现早晚差异

人的智力表现早晚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显露出非凡的智力和特殊能力,这叫“人才早熟”或能力的早期表现。但也有人智力表现较晚即所谓“大器晚成。”一般说来,智力突出表现的年龄阶段在中年。

1.早期表现

古今中外,人才早慧、智力早熟的神童举不胜举。唐代诗人王勃6岁善文辞,10岁赋诗,13岁时写成不朽名篇《滕王阁序》。白居易六个月就识“之”字和“天”字,6岁显诗才,9岁通声律,年纪很轻就写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千古名句。德国大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歌德,4岁前就识字读书,能朗诵诗歌,8岁时已经能用德语、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阅读和书写。

智力早熟现象在文学、音乐、绘画方面最为常见。据研究,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显露音乐才能的情况最多。

最早出现音乐能力的年龄阶段

img16

一个人的智力早熟对其以后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很大关系。1912年,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选出了1500名智力超常的儿童(他们的平均智商为150),建立了他们的档案,对他们进行了长时间追踪研究。其间曾进行了两次测验,参加测验的1000余人,成绩超过一般成人水平。1950年时,其中800个男子中有78人获得博士学位,48人获得医科学位,85人获得法律学位,74人正在或曾在大学任教,51人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方面从事研究工作,104人任工程师,科学家中有47人编入1949年版《美国科学家年鉴》。所有以上数字和总人口中任意选取800个相应年龄个体比较起来大20—30倍。

智力的早期表现,一方面是因为有良好素质基础,同时也与其环境的早期影响、家庭的早期教育和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等有密切关系。智力早熟的人由于遗传素质优异,他们在学习中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透彻,所以成才机会多。当然,不经学习、不接受教育就成才也是白日做梦。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便是明证。方仲永虽然早慧,但没有得到及时培养,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

2.中年成才

中年期是个人成就最多,对社会贡献最多的时期,是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因为中年人年富力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敏锐、少保守,既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又有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经验。研究表明,30—45岁是人智力表现的最佳年龄阶段,其峰值在37岁左右。

美国心理学家莱曼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一直从事人的创造力发展的研究。他曾研究了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成就与年龄,得出从事不同学科的人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见下表:

img17

3.大器晚成

有许多人虽然早期没有突出表现,但后来却做出了突出成绩。事实上有许多人的优异智力或天才表现较晚甚至到晚年才表现出来。著名画家齐白石四十岁以后才表现出他杰出的绘画才能。生物学家达尔文五十多岁才开始出研究成果。摩尔根发表遗传理论时已经六十多岁了。爱因斯坦天资不好,直到三岁才学会说话,在校成绩很一般,有时老师说他是“笨头笨脑的孩子”,十岁时因学业不好而被开除。

大器晚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对“晚成者”要想方设法开发其潜在智力,有的放矢地发展其智力,以促使他们最终“晚成”。

(三)类型差异

知觉方面,根据知觉时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分为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根据知觉时主客观所占比例的大小,分为知觉客观型和知觉主观型;根据观察时知觉的速度和效率,可分为快速型和精细型;根据知觉时感知和观察的方法来分,有知觉描写型和知觉解释型两种;根据知觉时分析和综合所占比重,可分为知觉分析型、知觉综合型、知觉分析—综合型。

表象方面,根据某种表象占优势的程度,可分为不同的表象类型,如视觉表象型、听觉表象型、运动表象型、混合表象型等。

记忆方面,根据各种分析器参加的情况,可分为视觉记忆型、听觉记忆型、动觉记忆型、混合记忆型等;根据记忆不同材料的效果和方法,可分为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形象—抽象记忆型。

言语和思维方面,可分为生动的思维言语型、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中间型。

想象方面,表现在想象力的强度、广阔性以及是否主动和大胆等方面。

智力的类型差异,除了表现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人可能采取不同的途径外,还表现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是由不同的智力因素的综合来保证的。例如,同样智力优秀的人,有的记忆力特强,抽象概括能力并不怎么好;有的则相反,抽象概括能力很好,而记忆能力并不突出。

智力类型的差异还可以有其他表现形式。如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测量不同年龄的儿童,发现智商相同的儿童,有些言语智商显著高于操作智商,而有些操作智商显著高于言语智商,还有一些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差不多。不少心理学家还指出,学生之间有“认知方式”或“认知风格”的不同,即使他们智力水平相同,在领会、记忆、运用知识的方式方面却有很大差异。一些学生通过模仿学得好;一些学生通过试误学得好;一些学生能很快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握某一学科的轮廓,但很快忘掉细节;一些学生对知识细节领会得很好,却难以把细节综合起来;一些学生领会知识主要靠教师的讲解;一些学生主要靠课后阅读教材,他们从教师的讲授中得到的东西很少。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儿童对认知方式的选择和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左优势脑”或“右优势脑”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即表现出左脑智力优势或右脑智力优势。“左优势脑”的儿童,更善于对语言、逻辑符号及时间性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右优势脑”的儿童,更善于对那些非语言的视觉和空间的信息进行加工。那些属于“左优势脑”的儿童,在学习需要右脑去加工完成的任务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反过来也是如此。

智力是各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同一种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构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类型。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类型差异。

(四)性别差异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的智力较弱,但长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别总体平衡而部分不平衡,男女两性在不同的智力类型上各有优势。其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男女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就全体男性与全体女性的平均智力而言,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在个体智力上则有很大差异。男性智力低下与智力超常这两种情况和比率都高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的智愚较为悬殊,女性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匀。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里,成绩优秀和较差的两端男性居多,而成绩中等的女性居多。国外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男女两性智力上的这种差异对其事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创造力强并在事业上取得优异成绩者,男性居多。比如,400名左右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女性不足10名。

2.男女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在不同年龄阶段,智力发展是有差异的,并随年龄的发展互占优势。婴儿期,男女智力几乎没有差异。幼儿期,女孩的智力略高于男孩,但不明显。从学龄期开始,男女两性的智力出现了明显差异,女性智力明显优于男性。这种优势到了青春发育高峰期有所下降。从12岁以后男性智力就开始逐渐赶上并超过女性,并随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种优势一直维持到整个青春发育期结束,以后这种明显的年龄差异才逐渐减弱。

男女在智力上的表现也有早晚差异。就“早慧”这一方面而言,女性在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较男性更早地显露出才能。在文学方面,特别是编讲故事方面,女性早期表现的比率也大于男性。而在绘画、书法方面,男性早慧的比率大于女性。就“晚成”而言,女性在文学、艺术、新闻、教育、医疗等方面较明显、较多。而男性在哲学、经济学、自然科学方面较多一些。

3.男女智力类型的差异

感知方面,女性感知一般优于男性,但在空间知觉能力方面不如男性,女性更容易产生各种错觉和幻觉。

注意力方面,女性的注意稳定性优于男性,但注意的转移品质不如男性。一般说来,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较高的注意分配性,另外,男性的注意多定向于物,而女性注意多定向于人。

记忆方面,女性擅长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但逻辑记忆不如男性。女性长于机械记忆,而男性长于意义记忆。

思维方面,女性更多地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则偏向于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无论是思维的深刻性,还是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男性均优于女性。

想象方面,无意想象上性别差异不明显,在有意想象的发展上,女性更容易带有形象性的特点,男性更容易带有抽象性的特性。在再造想象中,男女两性无明显的水平差异,但在创造想象中,男性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研究主要是从数学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三个方面探讨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虽然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总体的智力水平并不弱于男性,但在所取得的社会成就方面,男性却明显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角色地位、社会期望以及动机水平等因素使女性天赋潜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19.10情绪情感

一、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情感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由外刺激和内刺激组成。外刺激指的是有机体以外的刺激。内刺激指的是有机体的内在刺激。内在刺激有的是生理性的,有的是心理性的。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由此可见,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的区别在于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人类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四种。情感则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它比情绪更复杂。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例如民族自豪感就是一种社会性情感。

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外显性和不稳定性。它往往由某种情境引起,一旦发生即表现于外,不易控制,当情境影响减弱时,情绪也随之减弱或消失。所以情绪是一种不稳定的、经常变化的体验。情感则比情绪稳定、深刻和内隐,是构成个性或道德品质的稳定的成分。

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在后。婴儿出生不久就产生了对身体舒适状态作反应的“笑”等情绪反应,而情感则是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与爱的情感就是在不断受到爱抚关怀的过程中,愉快的情绪体验持久而稳定下来,从而逐渐培养起来的。

2.情感与情绪又有密切联系。

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表现在:第一,情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第二,情感又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往往深含着情感因素。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对情绪与情感不加区分,在同等意义上使用两个概念。

(三)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和情感都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极。这种两极性是情绪和情感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快感度方面,有愉快和不愉快两极。如快乐和悲哀,敬仰和轻蔑;在紧张水平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两极;在激动水平方面,有激动与平静两极,如狂喜和恬淡的欣喜;在强度方面,有强和弱两极,如怒由弱到强分为:微愠,愤怒,大怒,暴怒和狂怒。

由于情绪和情感多种多样的两极性及两极之间的不同程度变化,这才产生了各种复杂的情绪和情感。多种情绪的两极,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如“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

(四)表情

人产生各种情绪和情感时,可以在外部表现出来。例如,高兴时哈哈大笑,悲伤时痛哭流涕,害羞时脸色通红,愤怒时紧握拳头等。作家、演员等都注意探讨人的表情的秘密。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都在机体外部有所表现,即所谓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另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可以控制的,如不喜欢也可以装出笑脸来,真正气愤时也可以在表面上心平气和,“喜而不乐,打而不怒”等情况亦是常见的。因此,要正确了解人的情感也很不容易,单凭外部表现有时还是很不够的。

二、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一个人处在某种心境中,他常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即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心境的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小时,也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某种心境持续的时间依赖于引起这种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个体的个性特点。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另外,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情发生时一般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例如面红耳赤、咬牙切齿、手舞足蹈,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者不流畅。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作出适当的估价,容易出现轻率的举动。但激情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人在激情发生之前,要竭力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此无关的事情上去;在激情状态中,在做或说某件事时,要慢慢使自己的行为平缓、镇定下来。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是:已有知识经验与当前所面临的事件产生的新要求不一致,新异情境的要求是过去所未经历过的,这时就产生这种紧张的情绪状态;或者已有的经验不足以使人对付当前的境遇而产生无能为力的压力感和紧张感。应激状态对人的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它能导致生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在生理上,心跳过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在行为上,由于发生普遍性的兴奋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为上的紊乱,动作不协调,姿势失常,语无伦次等;在心理上,由于意识自觉性的降低,造成思维的混乱,判断力减弱,知觉和记忆错误,注意的转移发生困难。有些人在应激状态下,全身发生抑制,使身体的一切活动受阻,呆若木鸡,甚至休克。但是,中等程度的应激状态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性,思维清晰、灵敏、精确,反应能力增强。人适应应激状态的能力有差异,这主要是受人的性格、过去经验、知识,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

(二)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被认为是高级社会性情感,因为这些情感包含着人类独有的社会意义,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状况。其内容是由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行为准则和美学评价所决定的,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个人的道德规范的要求,他就产生肯定的道德体验,引起心安理得和尊敬的情感。反之,则产生否定的道德体验,如蔑视、痛苦或愧疚等。产生道德感的首要条件是形成一定的道德准则,而这种准则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道德准则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民族、文化环境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如人们在探索知识时会产生求知欲,了解认识未知事物时有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出现迟疑、惊讶和焦躁,问题解决后产生强烈的喜悦和快慰;在坚持自己看法时有强烈的热情;由于违背了事实而感到羞愧等。这些都属于理智感。理智感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都有积极推动作用。理智感的推动作用发挥得怎样与个体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有关,也与世界观、理想等有关。

美感是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行为以及艺术作品予以评价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源于现实,是客观现实美的反映。美感还受个体不同的审美需要、审美修养所制约。因此,对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美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对同一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美的体验,形成了美感的差异性。

三、情绪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情绪与学习效率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操作与激动水平之间的曲线关系,随着操作的难易和情绪的高低而发生变化。操作困难的代数问题的最佳状态,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操作初步算术技能的高峰处于中等水平;操作简单反应的高峰,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这说明,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激动水平的干扰。如高度愤怒或过分高兴时,解答难题的效果不佳,简单的操作高度的激动水平效果较佳;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激动水平。

(二)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

情绪、情感不仅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影响,而且同智力发展的关系也很紧密。兴趣和爱好就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追求真理。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都证明,愉快的事情令人记忆得最清楚,回忆的细节也要多,不愉快的事情比较容易忘记,细节也不容易被回忆。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用实验的方法证实,在美感词、恶感词和中间词中间,美感词的记忆效果最好。可见,情绪对人的学习和记忆有着重要影响。情绪、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成功与失败的信号,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三)情感的品质与学习

情感的倾向性与学习。情感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经常指向什么性质的事物而言的。例如,有些人的情感经常指向个人的生活琐事。情感的倾向性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密切相关。情感的倾向性在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驱使一个人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情感的深刻性与学习。情感的深刻性指一个人的情感涉及有关事物的深度而言的。一般来说,涉及事物内部本质的情感具有深刻性,而浮光掠影地由事物表面现象所引起的情感缺乏深刻性。情感的深刻性能够帮助学习者形成顽强的毅力,为追求真理而不懈斗争。“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充分体现了学习的毅力和决心。

情感的多样性与学习。情感的多样性指一个人的情感涉及各种事物的广度而言。情感的多样性不仅包括情感的内容,同时也包括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的多样性在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倘使没有绘画、雕刻、音乐、诗歌和其他自然美所产生的情感,人生就会失去了一半美好的意义”。如果我们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也能听听音乐、读读小说、看看电影、逛逛公园,搞一点琴棋书画,那就能调剂一下紧张的神经,丰富一下生活的情趣,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益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情感的稳定性与学习。情感的稳定性是指情感的持久与稳定的程度而言的。情感的稳定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情感维持时间的长短。维持时间长,就称为稳定的情感;反之,就称为不稳定的情感。

第二,情感的深度有无增减。深度增强的就是稳定的情感;反之,深度减弱甚至变化无常的就是不稳定情感。情感的稳定性在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只有三分钟热情,很难想象他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毛泽东同志年轻时有一座右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没有稳定的学习情感,不可能取得学习成就。

19.11意志

意志是为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上自觉克服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

意志和行动分不开,人们总是按事先考虑好的目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叫做意志行动。

一、意志的作用

如果把成功比做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一切创造与发明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三十年后发现智力与成就之间,不完全相关,智商高的不一定就有成就。从8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占20%,没有成就的占20%,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主要差异在个性意志方面。因为意志认识的动力,使认识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使人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并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意志具有自我控制的作用

为达到一定目的,必须克服不利于达到目的的情感和行为,俗话说“不要意气用事”,要用理智战胜情感,就是此理。

另外,意志也是反常行为,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爱好。去做自己不喜欢但又必须要做的事,即我们常说的要战胜自己。

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

古语说的好,“幸福的人不是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能随意支配自己的人”。孩子的精力与蒸气一样,若能控制,就能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

意志使人的行动更为自觉,能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务。

三、意志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

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运用集体的力量。参加实践活动。加强自我修养。

四、性格与学习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个性的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社会,对劳动,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性格是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标志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原则和方向,占个性的核心地位,有好坏之分,故从小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

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可变的倾向,它不是偶然的、一时的举止,而是经常一贯的表现。性格一旦形成不易改变,“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就说的是性格的稳定性特征,但也不是绝对的,性格还是可以改变的,不过比起其他方面来就缓慢得多了。

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意思是勤奋能弥补智力的不足。

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文献链接

有兴趣拓展知识的同学可以阅读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孟昭兰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