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生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生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对疏导学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发展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中职生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1]

赵丽娟

摘要:发展性评价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将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社区、专家和用人单位纳入评价主体;实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纬度入手,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实现了评价方式多样化,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了形成性评价,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突出了定性评价。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对疏导学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 语文学习 发展性评价

学习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通过其学习活动和发展变化的价值判断,去调控和改善学生学习,从而实现最优化发展的过程[2]。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然而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仍然单纯采用期终书面考试的方式,评价的目光仅仅盯在学生卷面考了多少分。这种单纯考核学生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能力的评价是有失科学的,它存在评价标准不客观、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法片面、评价时间终端等弊端。这种评价不仅不能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笔者认为应尽快、有效地实施发展性学习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热情、肯定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潜能,重新树立学业信心。

一、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发展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3]发展性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主要在于不断地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它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显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具体的学习错误。”[4]“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5]“一般认为这种评价有5种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使教师了解教学的得失;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6]由上述概念可以得知,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尊重评价对象的差异,注重评价过程,强调评价对象主体参与,重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求评价指标具有多元性、开放性。

二、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发展性评价改变传统评价主体单一(教师一锤定音、被评价者成局外人)的局面,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评价主体由单一变为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社区、专家和用人单位等,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第二,从单向转向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共同达成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其中值得强调3点。

1.教师的评价要注意激励性评价的运用

课堂教学用语或作业评语要多用“你进步了”“你能行的”“你做得很好”等激励性语句,教师的评价还要注意纵向比较,即将同一学生不同阶段语文学习的表现进行比较,及时发现他的优点与不足,及时进行培优补差。

2.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生生互评活动

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能改变以往被动接受评价结果的状态,将学生以局外人看评价的冷漠、应付、对立、拒绝变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从而及时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自我。生生互评能充分利用同学相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较为全面、深刻的优势,更加清晰地看到同伴的优点与缺点。

3.适当引入用人单位评价

针对职业教育就业特性鲜明的特点,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更好的就业、创业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主体应该有用人单位的参与。当然,目前用人单位已或多或少地介入职业学校教学评价,至于如何科学而充分地发挥用人单位评价主体的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思考与研究。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体现“全面”,笔者认为,评价应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3个纬度入手,以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而改革以往语文学习评价单纯以知识为本位,往往着眼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的弊端,将评价范围延伸至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由于不同专业对语文学习的要求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应尝试分专业进行语文学习评价考核。分专业考核,同样体现了一种教育平等,而且更能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学习面貌。对于同一专业的学生,教师要承认并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独特的智力倾向,并明白各种智力之间无优劣、好坏之分,人人都有可待发展的潜能,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业信心与人生信心,真正实现“语文不是为考试,而是为人生”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具体语文教学实践,认为中职语文学习评价内容的应包括三方面要素。

1.知识与能力评价

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依靠知识的积累,依靠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评价应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语文知识评价——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读汉字,区别字形、字音、字义,理解词义、句义、文义;文章知识评价——了解词法、句法、修辞方法,了解表达方式;文学知识评价——了解文学样式,了解文学常识,欣赏文学作品,背诵古今诗文;一般能力评价——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发展能力评价——独立分析并评价生活,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学会讨论并分析问题,敢于创新并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评价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习必须经历一般的过程,即语言的活动和交往、语言的运用和实践,才能使语文知识内化为语文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素包括如下:课堂参与——注意听讲、主动参与、发表意见、质疑讨论;阅读习惯——学会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学会默读,做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表达习惯——自觉运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技巧;学习方法——熟练运用字典、词典,学会预习、复习、查引资料;课外学习——有摘录、剪贴、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积累语言;关心文化——关心科学、关心人文;参加实践——接触社会、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共同探究、共享成果。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评价

传统语文教学评价较多采用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误导学生片面重视语文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而忽略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语文实践的进行,限制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所以,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学习策略、发展潜能等,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具有完善与提高自身的机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潜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突出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各有优点,笔者认为,针对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现状,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因为定性评价关注课堂学习过程,即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一贯性,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时间投入的适量性。定性评价面向未来,重在发展性,能促进学生在原来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定性评价对学习基础较差的中职生尤为重要,实施定性评价,能让我们看到学生的主观努力,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许,由于语文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一些学生的语文成绩仍然不及格,但是他们已经由十几分上升到五十几分,这样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定性评价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应该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肯定。学生们在这样的评价作用下,能逐渐走出过去学习失败的阴影,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效果

(一)实践概况

2008年9月,随着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向省课改实验学校迈进步伐的加快,笔者与所在语文教研组部分教师在相关实验班级开始了学生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践尝试。我们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本着为学生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服务的精神,制定了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即《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语文学习评价表》。该方案初步体现了发展性评价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语文学习评价表

说明:1.自我评价占20%,小组评价占40%,教师评价占40%,即以小组评价为主,因为同学之间相处时间更长,观察到的情况更真实。
2.小组评价记分的方法是小组内各人独立评分后再取平均数。
3.形成性评价占55%,终结性评价占45%,体现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设计原则。
4.终结性评价主体为教师。

(二)实践初步效果

近一学年语文学习评价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对疏导学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反映,由于过去自己的语文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不得法,语文考试(试卷形式)常常“大红灯笼高高挂”,觉得语文实在是面目可憎,同时也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是个无可救药的失败者。而现在新的评价方式实行之后,如果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加活动,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就能拿到理想的成绩,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与赞许,这样的学习经历让人觉得原本“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语文变得有些可爱,有时会不由自主地盼望起上语文课来。

2.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重过程轻结果,使得学生产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动力,发展性评价重质性评价,轻量化评价,使得学生减少直面考试分数的忧虑与恐惧心理,能让学生轻松地对待评价,从而产生快乐学习的愉悦感,走出过去学业失败的阴影。

3.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发展性评价内容多样化,尤其是加入了自选特长加分及活动与竞赛加分项目,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与特长。各班报名参加作文大赛、演讲比赛的人数增多了,获奖的级别提高了;学校的知识橱窗布置、班级的黑板报制作,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个个跃跃欲试,谁也不想把既能“表现”自己,又能“挣分”的机会让给别人。在发展性评价搭起的一方舞台上,学生们正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发展着自己。

参考文献

[1]吴文斌.职业学校呼唤发展性评价.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3-24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39

【注释】

[1]原载《职教通讯》,2012(21)

[2]翟乃山.改革学习评价,减轻心理负担[J].山东教育科研,2001,(5):43

[3]Bloom,B.S,etal,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 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dming 1971

[4]Bloom,B.S,etal,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 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dming 1971

[5]Bloom,B.S,etal,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 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dming 1971

[6]Bloom,B.S,etal,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 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dming 19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