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中职德育课堂贯穿“生命教育”

让中职德育课堂贯穿“生命教育”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德育 生命 生命教育伴随着2009年下半年中职德育新教材的启用,中职德育新一轮的课改已走过两年。让中职德育课堂贯穿“生命教育”,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丰富,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因此而提升,我想这就是德育的目标所在。

让中职德育课堂贯穿“生命教育”[1]

叶飞飞

摘要:德育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的课改是否可以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感悟中认识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尊重生命,在职业理想中超越生命。关键词:德育 生命 生命教育

伴随着2009年下半年中职德育新教材的启用,中职德育新一轮的课改已走过两年。这两年,是摸索的两年,是体验的两年,也是收获的两年。这期间,有拿到新教材的迷惘,有初上“课改”课的忐忑,也有得到肯定的喜悦。可以说,是“课改”让我体验了教育的多姿多彩。

在课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课后“懒懒散散、冷冷清清”。学生仍然整天喊着“无聊”,班主任经常抱怨“这个学生公开说他是来混日子的”。这不是职业学校的个别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不知这一鲜明的对比是否能说明什么?如果说德育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德育课的课改是否可以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课上、课下都体会生命的活力,不再让生活枯燥、让学习无聊。因此,“生命教育”在我的德育课堂开始尝试。

一、生命教育之内涵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2]

二、生命教育之内容

(一)在学习感悟中认识生命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的箴言,就是要告诉人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认知胸怀。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好一切事情。“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根源。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也是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动力,乃至生活的动力。

在《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这本教材中,模块八:审视自我,便是很好的体现。在这一模块中,有两个话题,话题一:我能干什么。关于这个话题,我设计了两个环节:[3]我的情况我分析;②我的情况你分析。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特长等方面对自己做一个解剖。然后,让身边的同学结和对这位同学的了解给他提出为人、就业方面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非常认真地倾听同学给他的建议,说明学生还是非常关注自身的发展,只是平时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去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感悟中去认识自己、认识生命,为后继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此以外,《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中,模块十:成功就业,“自我包装”、“自我推销”等话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中,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第四课:恪守职业道德;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都是对自我、对生命的关注。我们可以通过很好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感悟中,对自己的言行、思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人际交往中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①

在《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教材中,模块六:博弈生存中,有个话题——“生活中的博弈”,告诉学生如何在与他人的博弈中取得胜利。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将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每组完成“搭纸桥”的任务,然后看哪组纸桥承受的重量最重即为胜者。在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小组的创意被其他组剽窃了,然后互不承认,后发生口头冲突。借此机会,我告诉学生,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要尊重他人、公平竞争,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推而广之,人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你要关心、尊重、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中,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也是教育学生热爱社会、关注他人,不要无故剥夺他人的权利,在结合我们职业学校校园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事件,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生命教育。相信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在职业理想中超越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①

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简短的生命周期,所有的人必须珍爱生命,好好地活着,积极审慎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要为为自己营造一片晴空,活得灿烂,活得精彩。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就业是其首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超越生命,就是超越现在的自己。职校生如何超越自己,最现实的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实现职业理想。《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中,模块七:职业认知、模块十:成功就业,都是涉及职业的内容。《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更是通过整本书来讲解。通过上课,我觉得首要的是树立职业学校学生的自信心。职校生普遍存在自我认同度不高、自信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课堂给他们补充现实生活中优秀职校毕业生的故事,通过他们自强自立的故事,激励在校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之后,就是职业目标的确定和职业理想的实现问题了。如果一个职校生通过这样的过程,获得了满意的工作并在岗位上有所成就,我想,我们“超越生命”的目标就可以说是初步实现了。

让中职德育课堂贯穿“生命教育”,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丰富,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因此而提升,我想这就是德育的目标所在。

【注释】

[2]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当代青年研究,2003(6)

[3]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当代青年研究,200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