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职音乐教学中的“独特个体”[1]
徐 娟
摘要:重视中职音乐教学中的“独特个体”体验,就是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将认知过程上升到个体独特的心理体验,强调学生的亲历性、过程性、自主性,将简单的教学流程变为整体感悟,使音乐欣赏课具有自主选择、灵活组织和开放性、独立性的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 音乐教学 心理体验 整体感悟
针对中职学生和中职音乐教学的现状,笔者就“中等职业音乐欣赏教学”这一话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以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独特个体”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有效措施。重视教学中的“独特个体”体验,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将认知过程上升到个体独特的心理体验,强调学生的亲历性、过程性、自主性,使简单的教学流程变为整体感悟,使音乐欣赏课具有自主选择、灵活组织和开放性、独立性的特点,从而适应社会对人的需要。那么,如何体现这一特点呢?可重点考虑以下实施方法。
一、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创设特定情景
笔者对一些课堂教学案例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某老师的一堂“优美与壮美”的公开课中,无论是课堂的整体设计,还是方法的运用上,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在欣赏壮美一段,教师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让学生表演队列,以亲身感受到壮美的情感;同时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思考相应的音乐元素,画出相应的画面,并用语言进行描述。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对课堂语言进行了精心设计,用声情并茂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动感环节和情景创设巧妙结合,将教师的知识积累通过神态与教学有机融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注重整体感悟
重视教学中的“独特个体”体验,不仅要将教学视作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更要看作个体独特的内心体验,强调学生的亲历性、过程性和自主性。以此为出发点,就必须对音乐欣赏教学进行新的诠释和定位,将整体感悟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一种意趣。
(1)创设课例,设计思路。“音乐艺术”属于中职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即为音乐艺术的五大基本特征,这五大特点是音乐艺术的精髓与骨架,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基于整体感悟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教学设计时,选用一曲《祖国颂》为欣赏对象,从整体上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在欣赏、感悟、吟唱中探究知识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2)设定课堂教学情境。即创设情境,体悟导入,巧妙设问,在疑问中切入新课主题。在“音乐艺术”这一课中,笔者采用分步欣赏、整体提炼、运用留白的教学方法,在感悟中突出教学重点,使其感受全曲,动手动脑,在思考中明晰要点,并通过整体吟唱,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尽情释放,在歌唱中获得情感体验。
总之,中等职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独特个体”体验,对课堂的整体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传统的认知教学模式上升为学生的整体感悟,不但能顺应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灵活组织性、凸显教师的技能,还能引起学生共鸣,使之得到听觉和心灵的享受。
【注释】
[1]原载《职教探讨》.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