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课堂模式创新探究

中职课堂模式创新探究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创新改革也要确立“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中职课堂模式创新探究[1]

唐 霞

摘要:职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仅仅关注专业能力的成长,忽视关键能力培养,将对职业能力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创新课程目标、创新课程模式、创新评价取向,既关注专业能力的成长,又兼顾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一个跳跃式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课程创新 促进 提升

在与企业管理者、学生家长接触和交流中,企业管理者经常提出这样的建议: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竞争、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创新课程目标、创新课程模式、创新评价取向。

一、确立以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为动因的课程新目标

(一)职业能力课程观的一般理解

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中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具体表现。部分学校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理解为:职业中学学生只要技能过硬就行,甚至有的班级是订单培养,只要能做订单公司的产品就行,没有思考过订单公司倒闭了,我们还能做什么。所开课程以学习技能为目标,缺乏对人的整体性关照,把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世界孤立起来,以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十分匮乏,视野狭窄、缺乏创新意识、职业能力缺失。

(二)职业能力课程观的深层解读

人的职业能力应该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如果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能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图)。所以,国外把这种超越一般专业能力领域以外而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称为“关键能力”。

职业教育是走上职业岗位以前的职业准备教育,又是为终身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做准备的定向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一个职业群或几个相关职业群的学校教育,不但要使受教育者达到某种职业资格标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在一个职业群甚至相关职业群中择业、转岗或创业的基础;不但为受教育者创业作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而且要使受教育者具有适应职业或岗位变化的能力;同时,职业教育又是为受教育者奠定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教育,更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二、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的课程新模式

(一)课程拓展模式

1.拓展专业内涵,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群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由单向联系向多维联系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毕业生要能胜任即将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求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变化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课程内容首先应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强调就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其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要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第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或更新知识、技能,增强课程的科技含量,以我们掌握最先进技术的学生来影响我们的企业。例如,在德国,没有数控专业,但是,它不缺数控机床的操作工、维修工,更不缺先进数控设备研究、创造的高级工程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均来自“机电一体化”专业或“金属切削加工”专业的毕业生,这些学生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从事很多相关行业的工作。

2.拓展德育内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教育是“育人”的活动,作为职业教育,尽管在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期望和要求,但它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属性仍然是为人,是“成人”教育。因而,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创新改革也要确立“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再空虚。

3.拓展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

学生进入职业中学学习的时间非常短暂,希望在中职学到一辈子够用的知识和技能根本不可能。因而,我们给学生一个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一个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辅导,来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选修介入模式

1.因材施教,满足爱好

大部分中职学生是听家长的意见或亲朋好友的意见或追寻热门专业而来,结果学起来不是自己不感兴趣,就是由于基础的原因,学习有困难。但这些学生总是有优点或长处,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扬长避短,来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增长知识的需求。随着我们学生知识的增长,他的职业能力一定会随之发生改变。

2.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进入中职的学生,个体之间差距较大,这些学生我们用同一个课程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现代职业中就存在着“体能与体力型”“智力与体力型”和“智能与智力型”之分,我们在因材施教、课程设置时就要考虑社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这就是我们课程创新的动因。

(三)实践提升模式

1.探究奥秘,提升兴趣

进入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有一定的厌学情绪。这样的学习群体,提升学习兴趣显得尤其重要。当然,我们前面说到的拓展专业内涵等都有提升学习兴趣的功能。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再配以丰富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亲自体会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展示才能,树立自信

自信心是中职学生普遍缺失的,要提高学习效果,首先是要让学生树立自信。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展示学生作品、组建科技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校内讲座;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推荐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能有所作为的信心和决心。

3.工学结合,找出不足

通过在学校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各方面取得了一点进步,适时安排学生到工厂参加一些与学习相关的生产实践。让学生亲自体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体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体会与工人师傅如何相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将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以弥补在实践中发现的不足。

三、实施以发展为取向的课程新评价

(一)评价目标定位

现阶段的中职教育,课程评价定位于关注学生学业成就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于注重对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养成。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因而,课程评价应当以发展为取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展示能力、水平、个性提供机会,不但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对评价目标的准确定位,能丰富评价内涵,提高评价效果,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评价内容选择

以发展为取向的课程新评价应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不能单纯地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知识能力目标评价

知识能力目标评价主要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认识能力、活动能力进行评价。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评价

过程与方法目标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情况等进行评价。重能力培养更重方法形成,体现评价的发展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评价

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评价。比如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学习各项课程的态度、情绪和意志表现,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等。

(三)评价方式多样

1.评价的主体上采用自主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提供合作性评价的机会,提升评价双方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技巧。

2.评价的时效上采用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以发展为取向的课程新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视角应开阔,不但要对学生在校的阶段性学习进行短期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对学生就业以后的职业能力发展进行跟踪,形成长期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适时调整课程模式。把短期评价和中、长期评价相结合。

3.评价的结果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定量评价可以通过建立学分制的评价体系,只要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生都可以参加考核,都按规定给予学分;定性评价注重学生平时的人本素养的进步情况,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进步情况做出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尹小林.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因及发展理念[J].职教通讯,2008(3):49-51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

[3]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注释】

[1]原载《职教通讯》.2011(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