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究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读任勇《研究让教育更精彩》有感
自从读了任勇老师的《追求卓越,为什么不? 》一书后,我就对任勇老师心向往之了。后来看到大夏书系推出的任勇老师的新作《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一书,我也先睹为快了。 2012年9月,我在宁波书城看到任勇老师的《研究让教育更精彩》一书,这个书名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自然也买了认真地读。
我曾经在《中国教育报》上读过任勇老师写的一篇文章。他说,他从一名普通的师专生成为一名特级教师、教育局长,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是进行了教育研究。这整本书都是任勇老师长期坚持研究的成果。正是研究,垫起了任勇老师的精神高度。因为研究必然是跟阅读、反思和写作结合起来的。当然研究离不开实践,研究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但是很多教师都是止于实践这一步了,并且在实践层面低水平地徘徊。这样,很多教师即便是耕耘了很多年,也难有长进。
《研究让教育更精彩》一书是任勇老师对自身研究经历的全面回顾和梳理。他从数学学科研究起步,在学习科学这一领域研究颇有心得,并在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中游刃有余。他还结合自身的研究体会,对研究的方式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样一种把研究理论融入具体研究实践的接地气的述说方式,读来很有味道。
在书中,他还把自己的“学之道”“思之道”“行之道”“著之道”,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这也是一位研究型教师的学习、思考、实践、写作的成长规律的具体体现。尤其在“著之道”中,他把撰写教育类随笔、教育论文、编写教育著作的体会娓娓道来,让读者对教育写作写什么、怎么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我平时也写一些教育类的文章,但是对于背后的规律性的东西,平时也缺乏提炼,所以读任勇老师的文章让我也收获了很多。
随着工作领域的变换,在不间断的研究中,任勇老师也总结了自己对某些研究主题的研究体会,比如数学教育研究、学习科学研究、心理教育研究、教师发展研究、校长成长研究、家庭教育研究等。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做一个主题研究,其实就是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习和思考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积累相关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库。这样,自己在这一领域就会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能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在现实中,由于教育科研功利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学校,教育科研成为学校中少数精英教师的专利,成为学校装点门面的花瓶,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育科研中去。即便是在“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浮华”的背后,很多教师还是与教育研究“绝缘”的。
我们不需要把研究神秘化,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所进行的研究并不见得是有“户口”的各种立项课题,我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开展“草根化”的研究。
任勇老师提倡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他自身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因为研究,他的班级管理上了台阶,数学教学成绩显著;因为研究,他在学校管理方面走向了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研究,他到了教育局后,能迅速地把握所分管的工作的规律和要求,不断占领分管领域的制高点,不断跃上教育发展的新平台。任勇老师在当普通教师、校长和教育局分管局长的不同阶段,研究的重点不同,但相同的就是通过研究,把各项的工作做得更好。
任勇老师希望教师们有强烈的“研究意识”,把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纳入研究的轨道。他建议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可以这样做研究:如果你是学校的管理者,整个学校或你管理的部门就是你的“研究基地”,你就要研究成功的教育管理理论、方法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如果你是班主任,班级就是你的“试验田”,每个学生就是你的研究对象;如果你是任课教师,你所教的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就是你研究的领域,你就要在研究素质教育观下研究该学科的教育教学问题。只要我们有了这样的“研究意识”,那么我们就能走进研究。当然,光有“研究意识”还不够,关键是要“下水”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自我,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的确,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你有研究的意识,效果自然更佳。近年来,我负责全校教师专业报刊征订工作。这看起来就是一件发发清单,统计统计数量的枯燥烦琐的事,但我用研究的态度去对待,也摸出了很多门道,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中小学数学》等刊物上发表了《让教师乐为专业报刊埋单》《跳出写作看教师的写作焦虑》《用好专业报刊,就有专业成长》《专业期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亲近教育刊物》等多篇文章。这样,在做好优秀专业报刊推荐、引领教师阅读专业报刊等方面,我心中更有谱了。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师在专业刊物的阅读上已走出了“学科阅读”的局限性,走向“开放阅读”。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的问题值得研究和关注。著名特级教师余映嘲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发表的《专项研究的力量》一文中,以语文学科为例,并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研究在教师成长中的积极意义。
现在的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那么我们不妨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把研究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去攻坚克难吧!
(《研究让教育更精彩》,任勇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延伸阅读:
1. 《教师如何做课题》,李冲锋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2.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陈大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3.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第二版)》,冯卫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4.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5. 《教师如何做研究(第二版)》,郑金洲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8月出版
6. 《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陈大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7.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刘波著,宁波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8. 《从问题到建议——中小学教育研究行动指南》,张丰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9. 《走向求真的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南》,沈海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10. 《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教科研写作方法导论》,张肇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