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家喻户晓的职业。各种舞台节目原来的“报幕员”,也受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影响,提升了其美学品位与文化品格,不仅改名为“主持人”,而且其工作内涵与作用,也得以全面提升。而舞台主持一说,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由赵忠祥、姜昆、王景愚和刘晓庆主持的首届央视春晚。
舞台主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形象大使型
舞台节目主持人,从过去的“报幕员”上升到“主持人”的地位,首先是起到“形象大使”的重要作用。
所谓“形象大使”,又称“形象代言人”“形象代表”等,意思是指代表、凝聚着整台晚会甚至演出团体的整体形象(包括政治形象、思想形象、社会形象、群体形象、艺术形象等内涵)。
因此,舞台节目主持人要当好这个“形象大使”,就首先要在自身形象的塑造上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动大脑筋、作大文章、获大效益。
(一)注重外部形象的塑造
主要包括服装、化妆、形体动作(眼神、表情、手势、身段、步法等),等等,要优美、大气、新颖、别致、文雅、俊秀、飘逸、潇洒、大方。
(二)注重内部形象的塑造
主要包括情感、情绪、想象等,情感要朴实真挚,想象力丰富,情绪饱满、热烈等。
(三)注重语言形象的塑造
舞台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就是“主持词”,要言简意赅,以形象化的语言调动观众的形象思维,使其感受、欣赏主持人的艺术魅力、吸引力、凝聚力。
(四)注重综合形象的塑造
即做到外部(形体)动作与内部(心理)动作的有机统一,体验与表现的有机统一,主持人与文艺节目的有机统一,以真正起到名副其实的“主持”作用。
二、艺术导游型
舞台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其艺术导游的重要作用上面。这是过去“报幕”作用的提升。
所谓“艺术导游”,是指引导观众像观赏景观一样观赏文艺节目,使其很好地欣赏。
为了要做好“艺术导游”的工作,舞台节目主持人就要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努力,需要做到以下各点:
第一是熟悉晚会每一个节目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演员阵容以及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化妆、道具、布景、音响、效果、灯光等)、导演、乐队等各艺术部门、艺术环节的特色,就同导游熟悉每一个景点一样。
第二是热爱晚会每一个节目,要倾情投入,引导观众进入观赏的情境之中。主持常要有新鲜感,力戒厌倦、不以为然、老生常谈、缺乏新鲜感。
第三是要使“主持词”兼容“解说词”的内涵,对每一个节目作一点必要的提示,以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当然要恰到好处,画龙点睛,不要一泻无余,要善于在“解说”之中制造一点“悬念”,引起观众的关注与欣赏欲望。
第四是要成为艺术节目的行家里手,不说外行话,只有自己是晚会的“知音”,才能使观众也成为“知音”,进而使整台晚会达到“用心拨心”“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否则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导游”,更谈不上杰出或出色了。
三、文化桥梁型
舞台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作用,更体现在其文化桥梁的重要作用上。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这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大趋势。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统,而精神文化又包括哲学、宗教、道德、科学、文学、艺术等许多子系统。所以,舞台艺术应当具有文化含量与文化底蕴。从这个意义上说,舞台节目主持人就起着文化桥梁的重要作用。
第一,起着节目的文化品位提示、连接作用。要使自己的“主持词”兼容“连接词”的作用,使节目与节目之间,以文化底蕴为纽带,形成一条“文化链”,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第二,起着节目与观众的文化连接作用,主持人要作为桥梁与中介,使节目与观众形成文化互动、文化交融、文化连接。为此,“主持词”的文化意蕴与主持人的文化品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