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羊片形吸虫病俗称肝蛭虫病,由肝片形吸虫及大片形吸虫在肝胆管内寄生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病羊大批死亡;慢性和急性症状的患畜因消瘦而使体重和毛、乳产量显著下降,肝脏因病变而必须废弃。本病通过饲草或饮水中的囊蚴经口感染。除牛羊感染外,亦感染猪、兔、马等动物,亦可感染人,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教学重点】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羊肝片吸虫病的主要原因。
◆熟悉羊肝片吸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掌握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2.技能目标
◆能根据临床症状对羊肝片吸虫病作出初步诊断。
◆学会羊肝片吸虫病防治方案的制订并能有效实施。
【教学内容】
一、病原
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mm、宽5~13mm。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虫体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后方扩展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20~150μm、宽70~80μm;前端较窄,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
二、生活史
肝片吸虫的成虫寄生于羊及其他宿主的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15~30℃)和充足的氧气、水分及光照条件下,经10~25d孵化出毛蚴在水中游动,只能生存1~2昼夜,其生活期间如遇中间宿主-各种锥实螺(小土蜗、截口土蜗、椭圆萝卜螺及耳萝卜螺),则侵入其体内,经过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各阶段发育,最后形成大量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等终末宿主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囊蚴即遭受感染,并移行到胆管寄生。在小肠内脱囊的童虫向胆管移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经肝胞膜和肝实质到达寄生部位;二是钻入肠黏膜,进入肠静脉,经门脉循环到达肝脏,并最终移行至胆管。童虫在羊体内移行时,尤其是经腹腔和肝实质移行过程中,可造成肠壁和肝组织的损伤,引起急性肝炎、腹膜炎和内出血等。囊蚴进入羊体并在胆管内发育成虫,约需3~4个月。成虫可在宿主体内生存3~5年,但大多数虫体经1年左右可自行排出体外。大片吸虫的生活史与肝片吸虫相似。
三、流行特点
外界环境和季节对本病的流行有很大影响。常流行于河流、山川、小溪和低洼、潮湿沼泽地带。特别在多雨年份和多雨季节,由于淡水螺类剧增,本病流行严重。我国南方以9—11月份,牛、羊受感染最为严重。
四、临床症状
急性型(童虫寄生阶段)多因短期感染大量囊蚴所致。病羊初期发热,不食,精神委顿,衰弱,易疲劳、离群,肝区压痛明显,排黏液性血便,全身颤抖。红细胞及血红素显著降低,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慢性型(成虫寄生阶段)主要表现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食欲不振,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步行缓慢。在眼睑、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常交替发生,最后可因极度衰竭死亡。
五、病理变化
剖检时,病理变化主要呈现在肝脏,其变化程度与感染虫体的数量及病程长短有关。在大量感染、急性死亡的病例中,可见到急性肝炎和大出血后的贫血现象,肝脏肿大,包膜有纤维沉积,有2~5mm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中有血红色的液体,有腹膜炎病变。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增生性肝炎;在肝组织被破坏的部位出现淡白色索状瘢痕,肝实质萎缩、褪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有磷酸钙和磷酸镁等盐类的沉积,是内膜粗糙,刀切时有“沙沙”的声音,胆管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液体。病尸出现消瘦、贫血和水肿现象;胸膜腔及心包内蓄集有透明的液体。
六、诊断
1.现场诊断
应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和病理变化作出现场诊断。
2.实验室诊断
有效检查方法是水洗沉淀法,即由直肠取粪便5~10g,加10~20倍清水混匀,用纱布或通过0.42~0.25mm(40~60目)筛子过滤;滤液经静置或离心沉淀,倒去上层浑浊液并加入清水混匀沉淀,反复进行2~3次,甚至上层液体清亮为止,最后倒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淀物,用显微镜观察有无虫卵。对急性病例,虫体未发育成熟,粪便检查无虫卵时,必须结合病理剖检,在肝脏和胆管中查找是否有大量幼虫生存。有免疫诊断法,如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流电泳和间接血凝等,亦可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七、防治
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预防
应做好定期性预防驱虫、粪便管理及灭螺工作。
(1)定期驱虫
在本病流行区每年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1~2次驱虫,一般可选择在秋末初冬进行。如进行两次驱虫,第二次可安排在翌年的春季。
(2)粪便处理
对蓄粪及时清理堆积发酵,杀死虫卵。
(3)饮水及饲草卫生
尽可能避开在有锥实螺滋生的地方放牧,以防感染囊蚴,饮用水最好使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
(4)消灭中间宿主
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生活在低洼阴湿地区,可结合水土改造,破坏锥实螺的生活条件,流行地区应用药物灭螺时,可选用(1∶50000)硫酸铜溶液或2.5μL/L血防-67灭螺。此外,还可辅以生物灭螺,如养鸭、鹅或其他水禽等。
2.治疗
(1)硫双二氯酚(别丁)
剂量以每公斤体重100mg;一次口服,主要对成虫有效。
(2)硝氯盼(拜耳9015)
每公斤体重为6mg,一次口服,主要对成虫有效。
(3)丙硫苯咪唑(抗蠕敏)
剂量以每公斤体重15~30mg,一次口服,主要对成虫有效。
(4)碘硝晴酚
剂量以每公斤体重10~15mg,一次皮下注射,主要对成虫有效。
(5)双乙酰苯氧醚
剂量以每公斤体重100mg,一次口服,主要对童虫有效。
(6)溴酚磷(蛭得净)
剂量以每公斤体重12mg,一次口服,对成虫、童虫均有效。
(7)三氯苯咪唑(肝蛭净)
剂量以按每公斤体重10mg,一次口服,对成虫、童虫均有效。
【评估考核】
一、填空
1.肝片吸虫病在_______内寄生引起的慢性或急性_______和_______。
2.肝片吸虫病通过_______或_______经口感染。
3.实验室诊断肝片吸虫有效检查方法是_______。
二、简答
1.肝片吸虫病的诊断要点。
2.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