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场景】
在模具加工车间或产品加工车间的现场教学,或用多媒体展示模具的使用与生产。
【任务要求】
熟悉模具板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和加工方法;掌握模板孔系的加工方法。模板零件、滑块、导滑槽等零件的加工方法。
【知识准备】
模具零件按其功用通常可以分为3种:即结构件(导柱、导套、模座、滑块、顶杆等)、工作件(凸模、凹模、型腔、型芯等)、联结件(螺栓、螺母、定位销等)。
(1)板类零件加工质量的要求
板类零件的种类繁多,模座、垫板、固定板、卸料板、推件板等均属此类。不同种类的板类零件其形状、材料、尺寸、精度及性能要求不同,但每一块板类零件都是由平面和孔系组成的。板类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表面间的平行度和垂直度
为了保证模具装配后各模板能够紧密贴合,对于不同功能和不同尺寸的模板其平行度和垂直度均按GB 1184—80执行。具体公差等级和公差数值应按冲模国家标准(GB/T 2851~ 2875—90)及塑料注射模国家标准(GB 4169.1~11—84)等加以确定。
2)表面粗糙度和精度等级
一般模板平面的加工质量要达到IT7~IT8,R a= 0.8~3.2μm。对于平面为分型面的模板,加工质量要达到IT6~IT7,R a=0.4~1.6μm。
3)模板上各孔的精度、垂直度和孔间距的要求
常用模板各孔径的配合精度一般为IT6~IT7,R a= 0.4~1.6μm。对安装滑动导柱的模板,孔轴线与上下模板平面的垂直度为4级精度。模板上各孔之间的孔间距应保持一致,误差要求在±0.02mm以下。
(2)冷冲模模座的加工
1)模座加工的基本要求
保证工作时上下移动平稳,无阻滞现象,上下模平面保持平行(见图2.1),导柱导套孔的孔距上下模要一致,孔的轴线对上下模座要垂直。
图2.1 冲模模座
2)模座的加工原则
主要是平面加工和孔系加工,一般应按照“先面后孔”的原则,其加工路线为:刨或铣平面—磨削上下平面,保证平面度和平行度要求→镗或铣或钻各孔(导柱导套孔不加工,定位销孔不加工)→上下模座重叠,一次装夹同钻后同镗导柱导套孔→装配时配合加工定位销孔。
3)上下模座的工艺过程
加工上下模座的工艺过程见表2.1。
表2.1 加工上模座的工艺过程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