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下达】
(1)在校园找一棵自己喜欢的树,分别从远处和近处仔细观察,想想自己喜欢它的理由,树形?色彩?花?果?线条?质感?……找出它的特质,秀一秀摄影技术,配上一段文字或几句小诗或背景音乐,制作成精美的ppt文件,上课时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美丽心发现”。
(2)在校园捡一些枯枝落叶,仔细观察并思考可以如何利用,或可以怎样为其“美容”。把“整形”前后的落叶带到课堂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技艺。
【任务分析】
第一个任务实际上是培养同学们对身边植物的关注,因为美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仔细观察,定能拍到美得令人窒息的作品。这是练习基本功——修剪的极好方法。热爱植物,用心观察,才能有“美丽心发现”。正如沈复所言:“裁剪之法,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观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成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叶侧花之患,若一枝到手,先锯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事实上,树木顶部、中部、底部的枝条姿态万千,表情丰富,只有仔细观察方能有“美妙心发现”。
第二个任务则是培养同学们的奇思妙想,现代花艺创作非常强调创意,创意来自思想,也来自灵巧的双手,即手法的创新。在发现美的同时,也创造美。这需要观察,需要思考,也需要技巧。其实,正如牛顿所言,“站在巨人的肩上”,多看多揣摩一些花艺大师的作品,是拓展视野,茅塞顿开的捷径。
【相关知识】
1)花材修剪
插花人,剪不离手,犹如剑者之剑不离手。一个人的修剪功夫能直接显露出他的插花水平高低。动手修剪花枝前,我们应怀着一颗卑谦的心,向大自然学习。冬日的普陀山,蔚蓝天空下的线条令人想起龙的传人,身处逆境,犹顽强有力,如行云流水。顶端的枝条昂首挺胸,充满向上的力量感。水平而出的枝条也依然顽强乐观向上,这样的生命,令人感动。而枯树和烂漫的樱花则给古老的牛津城带来勃勃生机。所以,如果我们有幸得到这样的枝条,如何把线条的张力很好地表现出来?不辜负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初学者不妨试试以下几条建议。
(鲁朝辉摄影)
(1)顺其自然 要做到这点,观察是前提。中国人插花最讲求自然。通常,植物顶端的枝条,因为直立向上,我们顺势而插之,就有了积极向上的直立型。中部的枝条多倾斜而生,就有了婉约的倾斜型。下部的枝条水平而出,甚至下垂后再上扬,就有了奔放自如的平出型和令人感动的倒挂型。所以,在中国插花中,花型是由主线条来定的。我们和什么样的线条相遇,就会顺其自然地做出相应的花型。
(2)确定枝条用途 枝条长短依摆放环境、花器大小而定。动手修剪前,务必先摆好花器,量好尺寸,才思考如何动手修剪。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就线条去选合适的花器。
(3)分清枝条主视面 植物都有向阳性,我们应展示植物欣欣向荣的一面,如沈复所言,不要让花叶背对观众,“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仔细审视枝条角度,合理地置放于花器中,令枝条的美态得以自然流露。
(4)物尽其用 插花人最应爱花惜花。有时,被我们剪弃的枝条中依然不乏佳者。我们不应随意丢弃,而应再想办法用其创作作品。比如茶花作品“父爱如山”就是利用剪弃的“废材”创作的,短短的折线透露出力量和坚强,令人心生感动。所以,线条是无声的语言,传递生命的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