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目标】
1.掌握制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2.熟悉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3.掌握风源系统的种类和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4.熟悉基础制动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任务分析】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重点掌握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掌握制动的种类,本任务的难点是制动优先原则的掌握。
【知识链接】
制动是指人为地使列车减速或阻止其加速的过程。使列车减速或阻止其加速的力称为制动力,而产生并控制这个制动力的装置叫做制动机,也称制动装置,制动装置是城轨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动控制装置由制动信号发生与传输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有空气制动机、电控制动机、手制动机等种类。制动执行装置就是基础制动装置,主要有踏面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等形式。
【知识描述】
一、制动的概念
制动方式可按制动时列车动能转移方式、制动力获取方式或制动源动力的不同进行分类。
(一)按列车动能转移方式分类
按照制动时列车动能的转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摩擦制动和电制动。
1.摩擦制动
通过摩擦副的摩擦将列车的运动动能转变为热能,逸散于大气,从而产生制动作用。城轨车辆常用的摩擦制动方式主要有踏面制动、盘形制动和磁轨制动。
(1)踏面制动
踏面制动又称为闸瓦制动,它是一种常用的制动方式,如图7.1所示。制动时闸瓦压紧车轮,轮、瓦间发生摩擦,将列车的运动动能通过轮瓦间的摩擦转变为热能,逸散于空气中。
图7.1 踏面制动
1—制动缸;2—基础制动装置;3—闸瓦;4—车轮;5—钢轨
在闸瓦与车轮这一对摩擦副中,由于车轮主要承担着车辆走行功能,因此其材料不能随意改变。要改善踏面制动的性能,只能通过改变闸瓦材料的方法,早期的闸瓦材料主要采用铸铁,为了改善摩擦性能和增加耐磨性,目前城轨车辆中大多采用合成闸瓦,但合成闸瓦的导热性较差,因此目前也有采用导热性能良好,且具有较好摩擦性能的粉末冶金闸瓦。
在踏面制动中,当制动功率较大时,有可能产生的热量来不及逸散于大气,而在闸瓦与车轮踏面积聚,使它们的温度升高,轮、瓦间摩擦力下降,严重时导致闸瓦熔化(铸铁闸瓦)和轮毂松弛等。因此,在采用踏面制动时,对制动功率要有限制。
(2)盘形制动
盘形制动如图7.2所示,有轴盘式和轮盘式之分。一般采用轴盘式,当轮对中间由于牵引电机等设备使制动盘安装发生困难时,可采用轮盘式。制动时,制动缸通过制动夹钳使闸片夹紧制动盘,使闸片与制动盘间产生摩擦,将列车的动能转变为热能,热能通过制动盘与闸片逸散于大气。
盘形制动方式能选择高性能的摩擦副材料和良好的散热结构,可以获得比踏面制动大得多的制动功率。
(3)轨道电磁制动
轨道电磁制动,也称磁轨制动,如图7.3所示。在转向架构架侧梁4下通过升降风缸2安装有电磁铁1,电磁铁下设有磨耗板5。制动时将电磁铁放下,使磨耗板与钢轨3吸住,列车的动能通过磨耗板与钢轨的摩擦转化为热能,逸散于大气。轨道电磁制动能得到较大的制动力,因此常被用作紧急制动时的一种补充制动手段。
2.电制动
图7.2 盘形制动结构
1—轮对;2—单元制动缸;3—吊杆;4—制动夹钳;5—闸瓦托;6,7—杠杆;8—支点拉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